失眠障碍的防治

2022-11-26 07:10李志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关键词:苯二氮激动剂障碍

李志

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失眠障碍是指患者出现入睡或保持睡眠困难,或醒后感到不解乏等症状的表现,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该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失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2021年3月21日是第21个世界睡眠日,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健康睡眠,平安出行”。为缓解该疾病的患病风险,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防治。

1、什么是失眠障碍?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指患者在有适当睡眠环境的条件下对睡眠质量或睡眠时间仍不满意,出现入睡困难等症状,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根据WHO定义:失眠是1周内至少有3个晚上出现入睡困难和(或)难以维持睡眠,或者有无法恢复精力的睡眠引起的不适,伴随白天的苦恼或影响社会功能,又称原发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1个月内的称急性失眠,持续1个月以上视为慢性失眠。虽然持续时间和症状略有不同,但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会对个体的日间功能、认知活动甚至精神状态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大众的心理问题普遍较为突出,而失眠的发生率更是高达29.2%。失眠女性患病风险高于男性,随着年龄而增长,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具有神经质、内化性、焦虑特性及完美主义等个性特征的人更容易患上失眠。当我们遭遇生活应激事件时往往会寝食难安,失眠是精神障碍的一个主要症状,是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而这种危险也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病风险。

2、引起失眠障碍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患有失眠障碍的患者往往存在睡眠起始困难,夜间长时间觉醒,睡眠质量差,睡眠维持困难,睡眠时间不充足等表现。而引发这一系列症状的原因也有很多因素。根据失眠病因而提出的“3P模型”理论看来,该模型提示我们,失眠的发生不单单是个体条件或生活环境单一原因可以解释的,而需要从易感因素:即个体的性格差异、生理特质、生活行为、睡眠节律;诱发因素:即导致失眠发生的生活事件,如突然的刺激、神经系统疾病和躯体疾病、药物与食物;持续因素:即使失眠长期维持的因素,如不正确的观念而引发的焦虑情绪等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总之,失眠以内因(遗传、大脑神经递质、个性)为基础,外因(压力、不良生活事件、过度疲劳)为条件。

3、失眠的危害有哪些?

失眠最常见的症状不外乎无法入睡,日间精力不足,人的情绪、精神、注意力等受到失眠的影响。但更为危害的是由失眠而引发的精神、躯体疾病,如焦虑、抑郁、双相情感障碍、老年痴呆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增加了物质依赖和自杀的风险;此外,失眠还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中风、慢性疼痛、冠心病等风险,甚至还会导致癌症也可能发生;还有影响生长发育及免疫力下降等危害。良好的睡眠是最好的免疫调节剂,长期失眠容易摧垮机体免疫力、降低身体抵抗力,加速衰老。因此医生在诊疗时,不仅要关注个体的睡眠状况,还要综合考虑其是否患有其它疾病,以便找到最合适、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4、失眠的治疗

医生在诊治失眠患者时要系统评估患者情况,优先明确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在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同时,医生还可以借助有效的评估和诊断工具进行判断。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嗜睡量表等主观睡眠问卷都是常用的失眠评估工具,还有体动记录仪、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等客观评估手段都适用于睡眠监测。并且,该诊断可以依据国际上常用的《国际疾病分类》《国际睡眠分类》等进行。

失眠障碍是多种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的危险因素,短期失眠障碍与明确的诱发因素有关,需要积极进行治疗,纠正和矫正患者的不良睡眠行为和观念,尽可能避免产生对失眠的过度恐惧和不良后果的过度夸大,处理诱发因素缓解急性失眠可防止短期失眠障碍转化为慢性失眠障碍。

而慢性失眠需要进行规范性治疗,主要处理措施有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心理行为治疗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松弛疗法、音乐疗法、催眠疗法等,这些疗法经常被联合使用,目前推荐首选的是认知行为治疗(CBT),包括睡眠卫生的宣教、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认知疗法等。

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在病因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睡眠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酌情给予催眠药物,用药剂量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按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给药。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对于失眠障碍患者,在单独或联合使用药物治疗时,推荐的一般用药顺序为:1.短、中效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前者主要包括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后者主要包括佐匹克隆、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2.其它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3.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如曲唑酮、米氮平、氟氟沙明、多塞平,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失眠患者。4.联合使用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和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5.处方药如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不作为首选,仅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和人群。睡前小剂量喹硫平适用于入睡困难,小剂量奥氮平适用于主观性失眠。

物理治疗则是补充失眠治疗的技术,副作用小是其优势所在,也使得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可接受性更强,现有报道的在临床治疗失眠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光疗、生物反馈技术和电疗法。重复经颅滋刺激(TMS)也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将TMS用于失眠治疗已经长足进步,该技术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的物理治疗手段,其治疗原理是改变电波的脉冲刺激,达到兴奋或抑制大脑皮层的作用。有研究选取了120名慢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实施的具体治疗方法将其分为TMS治疗组、药物治疗组、精神心理治疗组,治疗结束后,TMS治疗组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研究的其他两组相比,TMS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HPA、HPT轴激素的释放。综合上述研究,TMS为失眠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未来极有可能会取代药物治疗成为失眠治疗最重要的治疗方式。此外,水疗法、短波疗法、磁疗法、强光疗法、高压氧等物理治疗方法都对治疗慢性失眠有着显著的效果。

另外中医药治疗在中国也是常见的治疗方式,治疗方法较多,包括中药治疗、中医心理治疗、按摩治疗、针刺治疗、点穴治疗、耳穴治疗、外敷治疗、电针治疗等都有用于慢性失眠的临床治疗中,该类治疗建立在中医腧穴理论、整体观念的基础上,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脑皮层的活动,最综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失眠的预防

在睡眠问题凸显的今天,帮助个体实现失眠的早期预防和有效干预,改善生存质量,建立合理的睡眠健康管理方案,对人民的健康有着重要保障意义。在日常中,为预防失眠障碍的症状发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减少兴奋性食物的摄入,例如茶叶、咖啡等,在晚上睡觉前不可吸烟、喝酒。2.鼓励睡眠质量较差的人群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锻炼以个性化、适量为主要原则,不可在临睡前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3.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5.不可床上看电视、阅读、看电脑听广播等,此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大脑的活动,使人不易入眠。6.避免在临睡前进行兴奋性活动,例如工作、思考、谈论紧张性话题等。7.同时可通过饮食调节方式对睡眠进行调节,例如炖煮的百合莲子粥、酸枣仁粥、桂圆莲子汤、百合绿豆汤等,该类食疗方在长期应用中被证明具有较强的安神、宁心的功效。

综上所述,面对近些年来失眠障碍发病率不断提升情况,在日常生活中需重视对睡眠质量的管理,同时失眠的治疗也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需要长期坚持,综合各项治疗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睡眠问题。

猜你喜欢
苯二氮激动剂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这七类人,小心安眠药吃上瘾
苯二氮类药物用于催眠的使用现状调查
绿萝花中抗2型糖尿病PPARs激动剂的筛选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门诊100例患者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的分析
AMPK激动剂AICAR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