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玉渊,李友海
(1.安康学院 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 安康 725000;2.安康学院 党政办公室,陕西 安康 725000)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迈入新阶段,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很显然,高等教育在内涵式发展进程中必然要发挥其内在功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职能[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因此,“地方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布局,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必须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共识,形成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开辟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的。从国际视域分析,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莫雷尔法案》,旨在引导美国大学走上与社会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道路,这个的法案的实施衍生出高等教育的第三项职能,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工作的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以及传播知识,把知识传授给广大民众,使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政治及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1912年,麦卡锡在其出版的《威斯康星理念》一书中,宣扬威斯康星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引导高等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改变高校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形象,确立了为社会服务的大学形象,即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应结合生产实际,研究工农业发展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问题,推广科学知识和技术,帮助解决生产问题[3]。从实践层面看,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最早践行“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在这种理念引导下,威斯康星大学开展全面的社会服务,成为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大学之一,并从最初的社区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195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区。斯坦福大学为硅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人才储备,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促进硅谷发展,将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功能整合起来[4]。
我国对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的认识起步晚,国内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实践水平也不平衡[5]。我国高等教育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内发展实际,培育形成了北京中关村、西部科技创新港等诸多由高校牵头创建的重要平台,为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苏州科技学院学者对江苏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梳理,总结出高校服务社会的五大途径[6]。一直以来,国内高校通过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研发契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推动校企校地交流合作、开展地域文化传承研究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任何一项社会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导引。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样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最早提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并形成了“州立大学要从本州的发展出发,为本州的发展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7]。华中科技大学学者通过研究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认为美国历史上的三个重大事件推动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革命性转变。1862年,《莫里尔法案》颁布,开启了赠地学院时代;1914年,一战爆发及美国备战,开启了大学服务联邦的时代;1980年,《拜杜法案》颁布,开启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潮[8]。随着现代大学的演进和发展,其职能属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扩展,社会服务职能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外在体现,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开始深入开展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理论研究。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围绕知识经济社会内部的三大要素“政府—企业—大学”,提出了著名的“三螺旋模型”理论,强调三者只有通过协同合作,才能形成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三螺旋模型”理论明确了地方政府是主导者与决策者,地方高校是重大决策的智囊团、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以及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9]。国内学者通过应用“非均衡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等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教育方针理论”等基于教育学视角的理论、“三螺旋理论”“全息结构理论”等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理论,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证,认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并行发展、相互匹配的[10]。
我国大学职能实现了从一到五的交叠演变和拓展完善。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变研究机构与企业分离、研究设计与教育生产各环节脱离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高度概括了高等教育育人、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1999年《高等教育法》的正式实施为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了法律保障。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12]。
面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地方高校可以发挥才智、科研、区位、信息、决策等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受传统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束缚,高校办学步伐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使得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解放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13]。全面客观准确分析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就要从思想上量短板,从理念上找差距。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中应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凸显服务地方的职能。但在实际办学中,地方高校存在同质化现象,办学模式单一,简单模仿或照搬国内重点院校做法,忽视了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一些科研工作者倾向于闭门造车,单纯追求发论文、拿课题、出专著,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导致办学产出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人才培养“高不成低不就”、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低等问题。
高校分类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落脚点在人才培养上;为了满足多样化人才需求,各高校的办学模式就不能一样,而需要实现特色发展[14]。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正在经历着深刻调整和转变,要求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必须紧跟社会的转型发展,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成为共同追求。要想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自身竞争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要精准定位办学目标,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目前,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存在定位趋同、定位不科学、定位不切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学科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忽视专业特色,一味追求“高大上”,导致服务地方发展的基础不牢。
高校要服务地方发展,就得扭住校地合作这个关键。要立足地方发展需求和高校职能属性,从彼此顶层设计出发完善合作体制,畅通沟通机制,实现校地紧密互动。根据“三螺旋模型”理论,通过校地互动使区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在“政府—企业—大学”之间进行优化配置,促成校地融合共进的新局面[15]。从隶属关系来看,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属于省级政府统筹管理,这为校地深度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办学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一些高校认为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往往忽略了服务地方之职能的比重,与地方政府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导致校地合作陷入了“浮于书面协议、合作成果甚少、合作深度不深”等困局,进而造成了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成效不佳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6]。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标志性成果少等问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不高。从高校自身分析,部分高校只追求签署校企合作协议的量,而未自觉聚焦合作成效和科研产出。从企业自身分析,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土地、人口红利减弱,企业“拼投资、拼环境、拼资源”的老办法开始行不通,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尤其需要依靠高校拥有的人才、科研优势,厚植发展原动力。然而部分企业未能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性,思想观念仍停留在粗放式发展的时代,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校地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关键,但在法律规范、政府、学校和企业四个方面还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举措,不能有力地保障校企校地合作落实落细[17]。从法律层面来看,国家还未出台明确要求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法律,地方政府也未出台相关法律条例;从政府层面来看,校地合作责任机制和考评机制尚未建立,使得校地合作通常只能停留在协调阶段;从高校层面分析,现有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不健全,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多沿袭传统的评价模式,偏向学术价值而轻视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未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科研工作者以市场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工作动力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余年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已经步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时代和新挑战,要想继续下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盘棋,就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破局,向办学理念处问道。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积淀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正大踏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觉匹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和担当。面对国际竞争格局和国内社会发展矛盾的转变,高校要将自身发展置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中,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国际战略高度和民族发展全局强化使命担当,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围绕高质量发展,紧扣地方发展实际,坚持地方化、特色化、开放式办学理念,胸怀教育使命,心系家国未来,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坚持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双向驱动。要转变发展思路,改变服务态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和高质量服务,大力发扬先行先试、敢闯敢干、稳扎稳打的精神,从思想、实践、制度和政策上做实服务社会这篇大文章,为校地合作探路,为社会发展出力。
办学定位是学校制订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的依据,是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保证[18]。科学明确的办学定位,是推动学校正确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办学定位不明确,学校发展就容易偏离航向,进而导致错失发展机遇。高校要紧紧扭住市场化和社会化纽带,通过精准定位办学目标,科学设置学科专业,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优势,夯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学院,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方向,凝练形成了以茶叶、魔芋、生猪养殖、富硒食品为特色的秦巴现代农业学科方向,以师范为特色的教师教育学科方向,以陕南民间文化为特色的人文社会学科方向,以陕南生态经济、生态旅游、汉江水资源保护为特色的秦巴资源保护利用学科方向,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成绩显著,对同类地方高校优化办学定位具有启示意义。
校企合作的深度、范围和时限,取决于服务质量有多高。高质量的服务和标志性成果,有助于推动企业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校企双方要完善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形式、合作成果等在内的顶层设计,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推动校企合作制度化。高校要遵循市场规律,走出学术圈,融入社会,坚持市场化思维,把市场化准则贯穿到校企合作全过程,从满足市场需求和破解企业发展短板处设课题、立项目,努力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引领校企合作走深走实。企业要给予高校有力支持,与高校共建合作平台,成立校企合作联盟,支持高校科研工作者到企业开展深度研究,允许科研工作者深入企业内部,参与企业产品研发。要把人才培养工作纳入校企合作框架,引导企业为学校实践育人提供支持,助力高校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要下好校地合作这盘大棋、写好校地合作这篇文章,需要校地双方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政府层面,要发挥牵头作用,甚至可以设立校地合作专项工作组,完善机构设置,指定专人负责,层层压实校企校地的合作职责,确保合作落到实处。校地双方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平台融通共享,并在共享平台发布“揭榜挂帅”项目,鼓励“谁有能力谁揭榜”。高校要成立校地合作智库中心,密切关注地方发展实际,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利用校地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努力打造标志性成果,提升服务成效。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服务地方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就得改革体制机制。首先,地方政府和高校要完善考评机制,对参与社会服务的师生和科研工作者,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校地合作任务者,要在评优和职级晋升方面给予倾斜。同时,拓展职务职级晋升渠道,突出实绩导向,健全考核机制,将服务地方纳入教师业绩考评范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校地合作成绩突出者,在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也要给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