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预防性驾驶方法及对策探析

2022-11-26 13:54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肖寒湘
城市公共交通 2022年4期
关键词:盲区预防性参与者

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肖寒湘

预防性驾驶是指驾驶员事先对途中道路交通存在的危险进行辨识,在行驶中力求使车辆处于安全状态,主动应对交通参与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危险,防止发生碰撞、碾轧等交通事故的方法及对策。

1 预防性驾驶理念

(1)生命第一、财产第二。在道路交通中,人的生命健康是最宝贵的,这就要重视把握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原因,不断提高辨识和应对危险的能力;在危险情况面前,优先采取保全生命的对策,包括违章行为在内有担当的对策,不引发更大损害的对策,最大限度地防止伤人亡人事故发生。

(2)着眼危险、主动应对。危险是预防性驾驶的着眼点,安全状态是应对危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主动应对是危险出现之前的自觉,提前行动,防止事故;被动应对是危险出现之时的反应,易丧失机会,操控难度大,发生事故可能性大;主动应对与被动应对相结合,可为被动应对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预防的作用。

(3)礼让三先、不争不抢。争道抢行是交通参与者普遍存在的危险行为,“礼让”的实质是让开危险,“三先”是让开危险的对策,“先”即提前和主动,出现危险要先让不行,或先慢乃至先停。

(4)观察在先、操控配合。观察是操控的前提,操控配合观察,不观察或观察不充分的操控是危险的。观察应根据途经道路交通危险情况分配注意力,要把握交通参与者动向,操控是观察的连锁反应,应对危险,速度操控优于方向操控。

2 预防性驾驶目标重点

防止车辆碰撞和碾轧行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等弱者以及防止车辆追尾事故是预防性驾驶的目标要点。

道路交通中因车辆碰撞、碾压而伤人亡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人体型较小,难于发现;人员暴露,防护性差;难于处罚,违章频繁;突变多变,稳定性差;大型车辆盲区大、制动距离长。追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安全距离不足;超车加速过猛;跟车尾随行驶,注意力分散;争道抢行、强行变道、并线及穿插等。

3 预防性驾驶基本方法

危险情况与安全状态的确立,构成了预防性驾驶的基本方法。

(1)危险情况的确立。围绕预防性驾驶的目标进行确立,以增强应对的针对性。主要危险分为前后和相邻两类。

1)前后危险。行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参与者在车道中或车流中穿行;在车道中逆向通行或减速突然调头;突然加速横穿或中途倒退、折返通过车道或路口;在车身盲区或道路盲区出入;从侧边或相邻车道先超越,后突然猛拐进入路口。机动车不减速通过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进入主道;机动车紧急制动或制动,突然减速或停车;不使用转向灯或强行变道、并线及穿插;跟车尾随行驶、列队行驶;超车进入位置过于靠前;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下强行超车;前后及相邻车道有大型及危险品运输车伴行等。

2)相邻危险。行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等在车道侧边通行,或在相邻车道侧边通行,或进入车身侧边盲区及车辆内轮差区域;从路边或路肩、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路边停车盲区或道路盲区突然进入车道侧边通行。机动车压线或跨线行驶;左右摇摆行驶;在狭窄路面强行会车或超车;右侧超车;路边停车左侧上下客等。

(2)安全状态的确立。为了提高危险应对的可操作性,现将交通参与者由远至近划分为安全区、不安全区、事故区等三个区间。

1)安全区。指距车身足够远的区间,危险出现时不易导致事故。通常指能满足反应时间和紧急制动距离两个条件以外的区间,反应时间一般为2.5秒(感知1.75秒、响应0.75秒)。相邻时,通常是指相邻交通参与者不小于横向安全距离(车身较长和转向较大时,应视情增加内轮差)的区间。

行驶时,通常应将交通参与者置于安全区的注意力放松区,使用喇叭或灯光主动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但被动应对和进入不安全区后,不得单独以喇叭或灯光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前后应采取制动减速或减速避让,相邻应采取减速或避让的对策。

2)不安全区。指距车身较近区间,危险一旦出现较易导致事故。通常指反应时间足够,而紧急制动距离不足的区间;这个区间的观察正常,称之为充分观察。相邻时,是指相邻交通参与者小于横向安全距离、不越过分道线通行的区间。

进入不安全区时,应主动减速避让或进入便于脱离的位置,前后可采取紧急制动或制动避让,相邻可采取制动减速或减速避让的对策。

3)事故区。指距车身很近的区间,危险一旦出现很可能导致事故。通常指反应时间不足,没有实施紧急制动的区间;这个区间的观察可能表现为闪现或看不清楚,称为不充分观察。相邻时,是指相邻交通参与者骑轧或越过分道线贴近通行的区间。

进入事故区时,要主动制动减速或尽快脱离,前后优先采取紧急制动,相邻可采取紧急制动或制动避让的对策。

4 预防性驾驶的观察与操控

(1)前、侧后、后方及车内的观察。前方为观察基准方向,是向前行驶观察的主要方向,是向侧后和后方观察的中转方向。侧后方为观察的次要方向,是变道、并线和转向时重点观察方向;停车起步、低速行驶或相对车速不大时,可透过两侧车窗对车身相邻区间进行充分观察。后方为观察的辅助方向,配合向前和侧后观察,当制动、停车及倒车时要注意观察。行驶中通常按前右、前左、前后的顺序循环进行;在确认车外安全后,可短时对车内仪表等进行观察。

(2)通视区的观察。一要重视“小的”,重点发现前后及相邻体型较小的行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参与者,注意危险特点;二要正视“大的”,把握车辆特点(类型、驾驶技术、道路熟悉程度等)、行驶状态及可能出现的危险。

(3)盲区的观察。盲区可分为车身盲区、交通参与者车身盲区、道路盲区(绿化、建筑物、弯道、山体、坡顶)等三个盲区。行车中可采取偏头、侧方、探头、瞭望及推理等方式进行观察。盲区通常应视为有危险,但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快、脱离停车位置,且行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等体型较小的交通参与者难于从侧后进入时,可判断车身盲区无危险。

(4)行驶速度的操控。一是速度与制动和转向:低速行驶时,紧急制动稳定可靠,可较大角度转向;中速行驶时,紧急制动易侧滑,可较小角度转向;高速行驶时,紧急制动或较大角度转向,极易造成车辆失控及翻车。二是速度与避让:通常车速小于步行速度(5公里/小时),便于行人被动避让;车速低于非机动车行驶速度(15公里/小时),便于非机动车被动避让。车辆之间:低速行驶容易避让,中速行驶较易避让,高速行驶难于避让。

(5)方向盘和脚刹、油门、手刹的操控。要坐姿端正、规范操控,注重操控的准确与迅速,防止误操控,特别是错把油门当刹车。操控时,不得以单手代替双手操控;进入不安全区时,要减少单手操控;进入事故区时,禁止单手操控。脚刹为正位、油门为侧位,脚刹正后底板为右脚起始位和脚跟摆动支点。起步时,应先脚踩上刹车踏板,后启动、挂挡,再踩油门,松手刹;行驶中,脚在油门和脚刹之间,不踩油门时要摆到和停留在脚刹上。路中短停,可以不在空挡上,长停必须在空挡上、拉手刹。

(6)途经危险路段的操控。危险路段通常具有路况复杂、人车混行、危险多现等特点,途经时,要集中注意力,主动减速,随车 流行驶;要减少超车操控,注意行驶状态变换;要“礼让三先”、注意不文明及危险驾驶行为,始终牢记预防性驾驶的目标,避免伤人亡人事故的发生。

5 预防性驾驶要重点养成的习惯

一是养成生命第一、礼让他人,不争不抢的习惯;二是养成注意休息、平静心态,不疲劳驾驶的习惯;三是养成连续观察、专注操控,不使用手机、不吃零食的习惯;四是养成发现与防止碰撞碾轧行人、非机动和摩托车等弱者的习惯;五是养成缓慢起步直行、脱离停车位置加速、变道或转向,防止在车身盲区和内轮差发生碰撞碾轧事故的习惯;六是养成跟车驾驶注意安全距离,防止发生追尾事故的习惯;七是养成避开远离、减速进入车身和道路盲区的习惯;八是养成掌控车速不急加速、不急减速、不超速,使车辆处于平稳可控状态的习惯;九是养成通过路口不抢灯、不冲灯,减速通过或停车礼让的习惯;十是养成不良天候及夜间主动降速、谨慎行驶,按规章通过危险路段及使用灯光的习惯。

猜你喜欢
盲区预防性参与者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盲区50米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盲区
多普勒盲区下基于GM-PHD的雷达多目标跟踪算法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让孩子远离 “汽车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