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全是古文的课本

2022-11-26 12:24北京侯会
金秋 2022年6期
关键词:古诗文课本文学

◎文/北京·侯会

有个朋友对我讲,新版“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变化很大,增加了不少古诗文。整个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数量增至全部课文的30%,初中更增至50%。

我没见到新课本,但我对这一举措举双手赞成!我教过十年中学语文,最喜欢教古文,因为“有的可讲”;最怕教现代文,因为无话可说。现代作家写文章,用的是平实、优美、通俗的语言,直接传达思想情感,读者一读之下,憬然而悟,深受感染。白话文写就的文章,如果读罢不知所云,还得靠我这资质平庸的教书匠当“二传手”,掰开揉碎地讲解一番(常常是牵强附会),我看这样的文章不选也罢!

上世纪60年代,我入中学读书。回想那时的语文课,印象竟十分淡漠。出于好奇,我网购了一册1962年全国统编初中语文第一册,应该就是我当年在课堂上学过的。可是前后翻翻,不免生疑:这是我读过的课本吗?虽然个别课文还有印象,但说实话,实在引不起我的兴趣。

全书29课,古文只有3课。一课是《笔记三则》,选的是清人钱泳《履园丛话》的三篇短文。一课是《晏子春秋》中的《晏子使楚》,还有一课是晋干宝《搜神记》中的《李寄》。三课加起来,勉强超过全书篇目的10%。对于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书中既没介绍唐诗宋词,也没选读古代小说戏曲,却选了毫无文学价值的冷门笔记《履园丛话》,让人对编者的水平顿生怀疑。

这册教材给人总的感觉,是“思想”气息浓烈,文学趣味不足——没错,书前“编者的话”就说:此版是1959年修订的,“这次修订,力求贯彻教学改革的精神,注意到适当补充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和新形势的课文,以便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

那么,修订之前的教材,又是什么样子呢?说来也巧,我的书柜里还保存着一册1956年人教社编写的初中语文课本(那时叫《文学》),那是大我六岁的哥哥用过的。别看我记不得自己读过的课本,对哥哥的这本,我却翻来覆去读过多遍,以至于封面和目录页都不见了,书尾也撕掉好几页。

这册书足够厚实,有三百多页。虽然也是29课,但有的一课中包含多篇。课文的体裁多种多样,如诗歌就有《唐诗十首》,现代诗歌《天上的街市》《民歌四首》。民间文学则有《孟姜女》《牛郎织女》,另有《寓言四则》。散文有朱德的《我的母亲》,陆定一的《老山界》,刘白羽的《无线电话机旁》……数量最多的是小说,古代章回小说节选有《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说岳全传·岳飞枪挑小梁王》和《儒林外史·王冕》;也有现代小说,短篇如鲁迅的《社戏》《一件小事》,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管桦的《小英雄雨来》,长篇节选则有赵树理的《三里湾》,杨朔的《三千里江山》……外国短篇小说有都德的《最后一课》,契诃夫的《凡卡》。

书中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全是王叔晖、刘继卣等绘画大师专门为课本精心绘制的。至今捧读,仍能重温当年那如享大餐的愉悦和满足!

一本好的教材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且富于挑战性。所选文章无论古今,应能让学生捧起来放不下,并感到自己的不足,主动去查注释、翻字典,寻求真义。这样的教材,才是成功的。这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尊重他们的智力和兴趣,因为他们配有这样的教材!

也许编者考虑到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一册(包括第二册)所选古诗文不算很多。不过到了第三、四册,古诗文有了明显增加。第三册是10课(占34%),第四册是12课(44%)。

这一版的高中语文(《文学》),古诗文又占多少?我手头收集了四册1956版高中《文学》课。第一册的十六课中,除了两篇《文学史概述》,余下竟无一篇白话作品!从《诗经》《论语》,直至《南北朝乐府民歌》,共收从先秦到南北朝的古诗文近六十篇(则)。

第二册相当于唐宋分册,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白居易、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及“唐宋八家”的作品,无一“漏网”。

第三册专收元明清的作品,尤重戏曲小说,关马之曲、四大名著、桐城散文,全都入选。这三册合起来,就是一部按时序编纂的古代文学作品选。今天看来,如此编选,真可谓用心良苦

课本不是应当叫《语文》吗?为啥改叫《文学》?原来,这样的改变,来自一场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而改革的核心,便是将中学语文按“文学”和“汉语”分科教授,课本自然也分成《文学》和《汉语》两套。

首倡改革的是当年负责宣传和教育的中央领导胡乔木,他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时下的语文教学“将文学、语言、社会科学三种教育混在一起”,虽说“三者都很重要……但一混淆就什么也不是了”(1951年《语文学习》第5期)。“分科教学”的动议于三年后正式上呈中共中央,经政治局扩大会议及毛泽东主席的批准,进入实施阶段。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此成立了中学教材编辑室,由著名学者吴伯箫主持,主编者有张毕来、张中行、王微、蔡超尘等著名学者、资深编辑。叶圣陶也参与了课本的审订工作。

初中《文学》于1955年发行了第一版,由于受到欢迎,1956年的第二版内容竟猛增一倍(便是家兄读的这一册)。由此还可看出当年的编纂者是何等热情洋溢、干劲十足!从后来的反映看,初中《文学》课本的编选也确实成功,极大调动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得承认,我对文学的最初兴趣,也应部分归因于这几册翻烂了的初中《文学》课本。

不过高中《文学》教材在使用时却遇到很大阻力。以前很少接触文言文的高一新生,一开学就撞见《关雎》《黍离》这样难啃的“硬骨头”,别说学生吃不消,多数执教老师也感到力不从心。

接下来的1957、58年,整个社会形势发生了不小变化,“关关雎鸠”的读书声,已显得极不入耳。一场空前绝后的语文教学试验只持续了三个学期,便虎头蛇尾、偃旗息鼓。

一晃60多年过去了,回头再看这场改革,讨论其间的是非得失,应不乏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课本文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我们需要文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