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信阳学院)
所有的艺术都是创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形式,音乐也不例外。声乐演唱不仅仅是把原作品完整地复述一遍,而是把演唱者理解创作中的情感融入演唱中,最终把情感传递给观众,让观众看到的是声情并茂的演唱,是能与之共情的作品。本文在梳理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内涵的基础上,探寻情感表达的有效机制,以期为演唱者更好地表达作品情感提供理论参考,呈现更优秀的作品。
实现情感内涵的传达是演唱的最终目的,而情感主要包括声乐作品中人物角色的情感内涵、创作者赋予作品的情感,演唱者的情感。作品本身的情感内涵,就是作品本身旋律节奏歌词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也是最基础的情感内涵。音乐作品中人物角色的情感内涵是指作品所描述的人物角色所处的大环境下,他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和潜台词。这个情感需要我们去联想去体会,他不会直白地在音乐本体中告诉我们。曲谱是固定的,但心中的“哈姆雷特”是特有的,通过演唱技巧把心中的“哈姆雷特”呈现出来,就是演唱者自身情感的传递。
歌唱是表达情感重要途径,创作者赋予作品丰富的情感,演唱者需要通过演唱技巧表达自己的理解,将作品呈现给听众,因此,声乐演唱者实际上是通过演唱来实现作品情感的传递,是听众与作品沟通的桥梁。而演唱者要能体会作品情感内涵,首先要充分地理解创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了解其何时何地为谁而作,只有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才能最大程度的理解创作者赋予作品的情感;其次,要重视音乐节奏的掌控,通过节奏带动作品情绪的跌宕。节奏是音乐情感最基础的表现方式,比如在歌词表现豪迈大气时,节奏需要适当放缓,且在放缓的同时加大强调和力度。有时为了前后对称,对歌词节奏需要灵活调整,进行适当的缩短或者拉长。
一般情况下,节奏密集跳跃性的织体节奏欢快,让人忍不住随着音乐下意识地做出各种动作,而缓慢低沉连贯的织体就让人感到忧伤。而节奏的力度对于情感的传递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二拍子,一强一弱的节拍规律贯穿作品始终。再如三拍子带有舞曲效果,而四拍子平稳舒缓,有抒情效果。此外,作品自身的旋律以及和声,也是充满美感的,旋律的跌宕起伏带动作品情感变化;和声的音域和音区的对比,往往能构建音乐的层次,突出音乐主体和明确主调的调性,进而实现不同情绪的传达。在声乐表演练习过程中就应该去做好功课,对作品创作环境、作者人生经历、作品表达的内容、作品本身的情感元素要有一个准确认识。将自己带入作品中,去体会其中的情感状态。最终通过演唱技巧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呈现出来,这样演唱效果既不脱离原作品的内涵,又达到二次创作目的。观众也对作品和演唱者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赋予作品的新的生命。
不同的人物角色有着其特有的情感内涵,对人物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是将原作品的内容演绎一遍而是要加上演唱者对角色的理解。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演唱者他们心中的哈姆雷特也有所不同。声乐演唱,不仅仅是唱,还有“演”。手势、眼神、表情、转身都是演唱的一部分,都是为了人物角色的舞台表现。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角色,并非固定程式,通过演唱技巧将演唱者自身对作品人物情感的理解呈现给观众,是一次新的创作。要更好地表达人物角色的情感,需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抓住人物角色的故事特点,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角色的情感。首先,确立角色的喜怒哀乐。需要明确在整体上给观众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对人物背景,故事脉络,故事矛盾点进行分析之后,对人物进行构想,在心中对其进行画像,然后将自身和人物角色进行匹配,融入其中。再去理解其他相关的角色,形成一个完整的角色人物环境。表演要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
其二,把握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深沉内敛、天真烂漫、乐观积极、郁郁寡欢这些性格标签,是人物角色表达的基础。不同的性格的人物角色,在演唱时要表现的状态差异很大。
比如:一个唱段,要表达人物情感,就必须先要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内容,构建了什么样的人物角色,人物角色需是什么状态,唱词以外要表达的潜台词有什么含义,以及从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更能表现其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这些都是人物角色情感表达的重点,抓住这些重点,在表演中就能呈现出饱满而灵动的人物角色,并能让观众与之共鸣。
呼吸是人情绪状态的综合体现,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呼吸状态表现出来。就好比我们在与人通电话的过程中即便看不见对方的面部表情,即使对方克制情绪,但是我们还是能通过话语的节奏以及呼吸的急缓感知到对方的情绪状态。声乐演唱,是一场“演”,既要演戏同时又要自然,演唱者必须让自己率先进入角色,也就是我们说的“入戏”,才能激发自身情感与作品形成共鸣的桥梁,进而再演唱中做到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好的呼吸状态可以给予伴奏一个正确的节奏与气口,进而保证伴奏者和演唱者之间呼吸节奏保持默契,让整个舞台效果流畅舒适。在宣叙音乐性不占主导的情况下,需要演唱者以说为主。但是,不能是单纯地说出台词,必须要表达作品的情绪。在音乐性不强的情况下,更多就要依靠呼吸来带动情绪,在呼吸与声音的节奏共同作用来表现情绪。尤其是在一些情绪强烈的部分,合理地把握气息能很好地将观众带入情绪之中。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件特别高兴的事情急需和别人分享,那么呼吸必然短促,声音高亢,表情丰富。如果是情绪非常愤怒,对别人发泄情绪时,必然带有深呼吸,确保能一口气把自己的愤怒全部发泄出来,不给对方插嘴的机会。可见呼吸与情绪的密切联系。声乐演唱,是需要通过呼吸带动发声进而实现情感传递,呼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啊我的虎子哥》中“你这野地里的鬼”的气息需要有一种迸发感,要把金子对虎子哥的那种爱恋呼喊出来。在前面部分气息就要积蓄力量在这几个字才能突然爆发出来。是情感的释放,也是对金子泼辣又敢爱敢恨的性格展现。
(1)扎实的基本功,是自信心的源泉。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只有自身掌握了扎实技术,面对作品能够游刃有余轻松应对的情况下,才能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技术要点都熟练掌握,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自然胸有成竹。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去盲目挑战自己水平以外的作品。对自身所处的水平有充分认知,在当下水平范围内勤加练习慢慢提高。这一层次内的作品以及演奏技巧都已经驾轻就熟了,就可以尝试水平更高的作品,挑战更高的演奏难度。浮躁心急通常无法驾驭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作品,导致自信心受到打击,很长时间不能找回状态。
(2)上台前充分做好情绪准备,把握好张弛之度。如果上台前,情绪非常涣散不以为然这种过于松散的状态必然无法表现作品的情感内涵。反之上台前,情绪过于紧张。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紧绷的状态,上台之后无法有效控制呼吸,演唱效果必然不理想。适度紧张整体放松的状态才能让表演者更有信心。
(3)不能过度练习。一些演唱者,想要更快地熟练一个作品,在短时间内反复练习。尤其是自己表现不佳的唱段,更是连续的练习。结果往往不理想,没有得到想要的突飞猛进,反复的练习反而让自己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嗓子负担过重,越是练习越不理想,进而打击到自信心和积极性。可见,演奏水平的提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4)学会去享受表演过程及享受表演成果。演唱者必须学会去热爱音乐,热爱自己的表演。不必过度计较一场表演的得失,要学会享受表演的过程,享受经过自己努力达到预定演唱效果的喜悦,享受自己的演唱牵动听众心弦的成就感。
要想完美诠释作品情感,演唱者必须要享受表演的过程。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即使我们听不懂歌词也没完全理解音乐形式,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欣赏音乐作品。因为即使表演形式千变万化,但人类的情感是相同的,连接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音乐形式的是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演唱者,享受音乐享受演唱的过程,将自己融入其中去演绎一段故事,诠释一段情感,塑造一个人物角色,才能把作品的情感内涵完美地表现出来。
演唱,就是需要人来呈现。需要拥有强烈的演唱欲望。独处时想唱,人多时想唱,舞台有观众或者没有观众都不会影响他演唱的行为,这是一种演唱境界,更是自我的认可。但歌唱应该是一件美的事情,是演唱者内心情感释放,更是创作者创作的作品内涵情感的传递。因此,歌唱不仅仅是要实现自身情感的表达,还要能让歌唱去感染舞台之下的听众。如果能够通过精彩的演唱去传递作品的情感,直达观众的内心让观众们都能被音乐的情绪所感染,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
在平时唱歌的过程中,自己完全沉迷演唱之中。全身心的投入,唱到动情之处可以潸然泪下,从演唱者自己的角度,认为自己的演唱声情并茂,即便技巧上不完美,感情上肯定以声传情,观众必然会被自己的真情演唱所打动。但是身边人给的评价与演唱者自身感觉往往不一致。当自己把演唱过程录下来再听,就会发现演唱存在诸多问题,无法达到打动观众的效果。出现这种差异情况,主要是因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从空气传播的,而演唱者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经过骨传导的声乐,音质不够清澈如同加了混响。我们平时听自己说话的声音觉得浑厚有磁性,录下来听的效果往往不如意,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声音。再加上自我陶醉的情感加持,让演唱者主观的沉迷演唱之中。演唱者一旦主观沉迷表演,就会发音不准、表情呆板、情感表达不畅,整个表演就显得尴尬不自然。因此,享受演唱融入作品中是情感表达所必要的,但也需要注重客观效果的呈现。要从听众的角度审视表演,适当调整表演的情绪以及技巧的使用。在实际演唱过程中,要极力避免这种主观陶醉提升客观演唱效,就必须要多听别人的演唱。
一方面要多听错误的演唱。比如导师在指导其他练习者时,多看多听去寻找问题出在哪里。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种问题,探寻当这类问题出现时的主观体验。进而在以后的练习中一旦出现这种主观感受,不仅能知道自己演唱出现了什么问题,还能对听众此时的客观感受了然于胸。因此,要提升演唱效果,演唱者需要把自己放在观众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演唱,发现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另一方面,多听成功的演唱效果。包括成功的现场演出和音像制品。通过观看这些引起较大反响的演唱作品,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要通过深入知道他人的优点,了解到有什么是自身可以借鉴的地方。对比分析自己的演唱寻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以此来打磨自己的演唱细节。但借鉴并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因为人家的演唱能够打动自己,就觉得这个演唱就是完美的,不自觉地去模仿每一个细节。每个人自身的条件是有区别的,即使技巧模仿一模一样,也只不过是有了人家的形,而没有自己的神。必须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情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形神兼备的作品,才能实现旋律好听情感动人的演唱目的。
演唱者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并让观众与演唱者进行共情体会作品情感。就要通过想象力将作品情感、演唱者情感、观众情感三者联系起来。当我们听到一些优秀的演唱时,其中描绘的场景,人物,故事情节都要靠我们去想象。演唱者也需要充分的想象,才能体会作品的情感。遇到完全没有情感体验经历的音乐作品时,我们只能完全靠想象去构建。把自己置身于其中,去感受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精神。有些音乐作品需要我们通过想象互换角色,才能达到更好的体验情感。
比如:歌颂母爱的音乐作品,演唱者可能没有当过母亲无法去切身体会。但是演唱者可以通过想象,把小时候自己和母亲就行角色互换。回忆当时生活的细节,然后将这些元素进行提炼融合,去体会当时母亲对自己是怎样一种感情。带着这种感情来演唱作品,才是二度创作。这样的演唱是有真情实感的,是有灵魂的。
在声乐演唱中,声音是感情载体,感情又是声音的灵魂。声音是基础,首先,要解决声的问题,才能去考虑情的问题。声的问题本文不做过多阐述,主要是分析在解决好声的基础之后如何能表达感情。一定程度上而言,观众并不是想听到完美无瑕疵的声音,而是想听到灵动的能让观众有情绪带入的声音。演唱者作为一个“人”不能像机器一样复制声音,所以不同的人演唱效果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状态下的演唱也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感觉,才是声乐演唱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