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园本课程理念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

2022-11-26 07:16:17王建芹
科学咨询 2022年2期
关键词:园本创设幼儿园

王建芹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仙林湖园,江苏南京 210046)

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是被整个幼儿园中的孩子们所共同享有的,在环境中组织并开展不同的活动内容也会因为活动对象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积极创设一个更加优质的幼儿园户外环境,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园内的课程建设情况,通过进行合理地规划、设置与管理,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尽可能地发挥出幼儿教育的育人价值,进而达到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的目的。

一、当前幼儿园教学现状

儿童在幼儿园时期,自我意识尚未发展成熟,对于外界环境的探索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其所有的认知都来自身边的事物,因此,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很容易忽视幼儿作为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时总是会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来对幼儿进行引导,而且,教师也很少开展相应的主题户外活动,这使得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和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

儿童在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为主,但是教师却过多地关注幼儿在活动中习得的知识。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经常会在室内组织幼儿进行活动,而忽略了户外优质资源和户外游戏的价值。因此,基于园本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户外学习环境,助力于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

二、基于园本课程理念,以此为先导对户外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创设一个高质量的幼儿园户外环境,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孩子们在体能动作方面的发展需求,还可以满足他们在艺术创造、社会交往以及科学探索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还会有很多幼儿园和教师对户外环境的功能定位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将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放在了训练幼儿体能上,对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经验和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够足够重视,从一定角度上来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有效培养孩子们的整体性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发挥出“尊重、开放、多元化、互动性”的园本课程理念,对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功能定位进行重新审视,注重幼儿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发展,将幼儿园管理者、教师、幼儿、家长以及专业设计人员等多方面的建议或意见进行有效整合,对户外环境进行重新规划,从而让环境的设计结构、空间设备、园本课程以及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尽可能地做到因人制宜、因资源制宜,为幼儿的活动和发展创设更加优质的户外环境。[1]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园内设置一个户外活动区,以“彩虹天地”为主题,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并成立相对应的户外环境创设项目管理小组,主要包括了幼儿园领导、课题组教师、专业设计师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邀请一些专门研究校园环境文化创设的专家做项目的活动顾问,对幼儿园的户外环境进行合理地规划和设计。[2]比如,幼儿园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当地的文化元素作为户外活动的特色,通过这种将孩子们所熟悉的当地文化特色融入环境创设中来,可以有效地将本土资源特色与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或者为了能够强化园本课程理念,幼儿教师在创设户外环境时,还可以将园本课程的教学要素与之结合,从而达到“让环境为课程服务”的目的,切实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质量。除此之外,户外环境的创设还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充分尊重孩子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根据他们的真实想法设置一些有趣的“子区域空间”,如“时空隧道”“彩虹桥”等,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性道具丰富环境内容,比如:采用一些木头、网绳、轮胎等各种材料,制作成滑梯、秋千等,从而让户外环境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最大程度地让幼儿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搭建出符合儿童需求的新型的户外环境,能够有效吸引幼儿在学习时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幼儿后期的学习做良好的铺垫。

三、基于园本课程理念,以此为突破口明确户外环境创设的关键点

在创设幼儿园户外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选择和投放相关的材料或设施,怎样根据孩子们的动手操作、游戏、提问等各种行为去发现和分析他们的实际需求,并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手段促使孩子们与户外环境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等这种问题,都是需要幼儿园教师能够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然而,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还是有很多幼儿园的活动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并且教师经常在孩子们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过渡干涉,没办法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幼儿的活动需要上,从而让户外环境课程应有的教育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幼儿教师对户外环境内涵、特点等方面的认知,就需要我们基于园本课程理念下,从园本的教研活动出发,明确户外环境创设的关键所在,让幼儿园在科学理念的引领下,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户外环境。

园本教研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进行教育实践,为了切实保障幼儿的发展和学习需要,在创设幼儿园户外环境时要注意根据实践活动,来明确创设户外环境的具体内涵。例如,在上述以“彩虹天地”为主题的环境创设过程中,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一场环境创设的专题教研活动,由教师们共同探讨怎样根据幼儿园的户外环境资源,在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这一环境区域的功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定位,而研讨的内容可以从园内设施的用材到户外活动的内容,再到幼儿已有经验的深入发展上等,比如:我们可以根据环境所处区域的地形和已经固定好的设备器材进行二次整理和摆放,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场地等,对区域内的花草树木、绿篱等进行适当的修补和移种,从而让孩子们拓展主题游戏活动的需求得到满足。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针对那些除了固定的环境设备以外,在围墙的周边、器械的旁边或者走道的两侧处等多个地方,准备一些不同大小、材质的收纳柜或收纳箱,为孩子们放置游戏材料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让户外环境的管理效率和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质量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的一日活动就是幼儿课程展开教学的具体内容,在活动区域内,我们可以多增加一些亲近大自然、科学探索、社会交往以及运动挑战等方面的活动内容,从而可以有效激发出不同年龄段对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幼儿个体的学习需求。[3]比如,在面对处在小班阶段的孩子们时,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角色扮家家”“我是运货小能手”的游戏活动;在面对处在中班阶段的孩子们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积极使用一些道具,如:轮胎、绳索等材料,进行“时空隧道”等游戏活动;在面对处在大班阶段的孩子们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梯凳、木板等材料与环境区域内的“玻璃栈道”“小荡桥”等娱乐项目结合起来,共同进行一场“冒险闯关”的游戏活动。如此这样,孩子们通过和环境内的材料、空间等进行有效的互动,不断对自身的活动方式进行调整,在材料和小伙伴的帮助下,解决游戏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和创新活动的新玩法,从而实现幼儿园户外环境的育人价值,深化幼儿在此阶段的认识。

四、基于园本课程理念,不断对户外环境进行优化管理和有效监测

在幼儿园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对户外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监测和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园本课程理念下,幼儿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实践,从而寻找到环境优化管理和有效监测的有效机制或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对环境的管理理念进行不断完善,从而构建一个新型环境管理模式,比如,就针对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内的游戏材料比较多,在整理和分类归纳材料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选择“定人、定点、定物”的机制进行有效转化并运用。而这里所谓的“定人”其实就是指给每一处的活动区域安排一个固定的环境负责人,并在这一区域内对相对应的物品和材料进行管理;“定点”其实就是指由专门的负责人员对固定位置的资源和游戏材料进行管理和保护,主要的工作包括材料的归纳、分类与整理,材料使用安全性问题的检查以及对应环境卫生的打扫等;“定物”主要就是针对游戏材料的摆放和收纳方面,我们在对游戏材料进行整理时应该注意遵循适宜性原则,通过借助文字、图片、颜色、照片等,对材料的标识进行强化,使其具有一定的可视性,方便幼儿分辨、使用和摆放。[4]如此这样,幼儿长期处在这样具有标准化、制度化的户外环境中学习,并在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制度意识和行为习惯,极大地提高了户外环境资源的使用率,并为幼儿今后参加其他各种活动打好基础。

事实上,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并不是要求必须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为了可以让户外环境的监测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我们可以在原有的监测机制上进行创新,例如可以构建一个以“望、问、切”为一体的管理监测机制。

这里的“望”其实就是观察,当我们走在户外环境活动区域内,就要对环境创设、资源材料的使用、游戏活动内容的开展、教师和幼儿的行为表现等实际情况进行全景式的区域观察,从而对幼儿活动区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各种观测表,重点对环境中的某一个区域进行随机观察,从而可以获得环境整体的创设情况。所谓的“问”也就是有效的互动,我们在对环境的创设进行观察时,还需要能够及时地与幼儿、教师以及孩子家长进行互动,集结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分析和梳理实际的环境创设情况和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快速找到解决游戏活动中相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就会在这种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特点的有效沟通中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对户外环境的创设和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在这里“切”就是监测机制中的诊断环节,我们在对幼儿与户外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效果以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时,可以将“望”中的随机观察检测表的结果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一个更好的优化与改进对策。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以往的“案例研究”,从中寻找到类似的户外环境优化策略,逐渐将管理监测的指标和机制优化完善起来。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我们一般更加注重对幼儿在活动现场的行为表现等进行追踪式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在这一基础上,也会收集一些相关的实际案例并进行分析和解读,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环境质量的诊断,并寻找到相对应的优化改进对策,逐渐对户外环境监测的监测指标进行完善,从而促使幼儿教师加强了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对幼儿活动与环境质量之间的联系进行关注。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对“安全维护”“年龄班的适宜”“环境美观性”“环境功能性是否齐全”等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幼儿园户外环境管理成效的目的。[5]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园本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其实也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教育革新,需要幼儿园和教师能够将对户外环境的管理重心下移,使其更具有开放性和民主化,从而为支撑幼儿的全面发展做好服务,让户外环境变得更加适合幼儿发展。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适宜的户外环境,为幼儿需要提供支持、引导和帮助,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猜你喜欢
园本创设幼儿园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7:58:14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