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新时代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11-26 01:35姚岳山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2年1期
关键词:年鉴铁路高质量

姚岳山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档案史志中心,北京 100844)

铁路年鉴编纂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史志工作得到了广泛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全国年鉴编纂热潮的兴起,铁路部门年鉴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各铁路局年鉴相继创办并连续出版。特别是1999年《中国铁道年鉴》创刊,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指导思想,将“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作为基本遵循,全面系统记述铁路改革发展历程,突出反映铁路新情况、新发展、新成就,引领示范铁路年鉴工作全面发展,为记述传承铁路历史文化,服务铁路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和铁路干部职工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新时代,铁路年鉴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动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使命重大、责任重大,必须要有新视野、新举措、新作为。

一、新时代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1.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是服务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和人民历经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与此同时,中国铁路历经百余年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蹒跚起步、艰难延伸到铁路密布、高铁飞驰,成就辉煌,令人瞩目。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63万公里、高铁3.79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中国铁路的百年巨变,彰显了铁路人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和自立自强的创新精神。新时代,中国铁路已经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铁路年鉴必须紧跟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好铁路历史,以史为鉴服务铁路高质量发展。

2.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铁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中国铁路创造的辉煌和取得的成绩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长期以来,铁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价值标杆和优良传统,也成为了中国铁路的根本宗旨。新时代,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将始终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一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也要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记述好铁路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发展的光辉历程,记述好人民群众乘坐火车走出幸福路、致富路、振兴路的光辉历程,记述好铁路人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的光辉历程。

3.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年鉴自身价值的体现

年鉴是记述历史、传承文化、展示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年鉴事业快速稳步发展,地方综合年鉴、专业年鉴、企业年鉴等各类年鉴百花齐放、成果丰硕、规模巨大,使我国迈入了年鉴大国。新时代,我国年鉴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利益、经济社会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三大主题”开拓创新,实现年鉴“用起来”“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强起来”的目标。铁路年鉴作为重要的行业年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价值突出,要通过打造精品年鉴,促进开发利用,为我国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二、新时代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新时代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

在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党和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历史、学习历史、借鉴历史,为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中国铁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从高铁0公里到3.79万公里,“中国速度”惊艳世界。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必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为铁路年鉴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铁路年鉴具有坚实的基础和优良的传承。一直以来,国铁集团党组高度重视年鉴工作,坚持党对年鉴工作的领导,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年鉴工作责任,设有专门的年鉴工作部门,制定了《国铁企业年鉴编纂出版管理办法》等制度,在全路形成了以《中国铁道年鉴》、18种《中国铁路XXX局集团有限公司年鉴》以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年鉴》《中铁快运年鉴》等为主的“1+18+N”年鉴工作格局,为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2.新时代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催人奋进

任何时候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责任更大、要求更严、标准更高,对年鉴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催人奋进。年鉴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具有“众手成鉴”的特点,应对挑战必须正视问题、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目前,铁路年鉴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思想认识方面,对年鉴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认识不足,年鉴意识不够强,存在“一本书”主义的片面认识,年鉴工作局限性明显。质量控制方面,全路各类年鉴质量参差不齐,精品年鉴较少,发展不全面不平衡;有的年鉴在供稿、编校、排版、印制、装帧等环节有欠缺;有的年鉴运用述、记、图、表、录等体例不够丰富。出版发行方面,有的年鉴长期作为内部资料,没有公开出版发行;有的年鉴出版周期较长,出版时间滞后,时效性不强。人员队伍和业务水平方面,部分路局企业年鉴工作人员不足,只有1~2人;年鉴撰稿、组稿人员每年变动较大,常态化系统化业务培训不够。开发利用和创新方面,年鉴开发利用意识不强,编纂出版后常常束之高阁;年鉴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干部职工知晓度不够高,路内外影响面不够广;习惯性沿袭既有编纂模式,缺乏创新意识,特色不够突出鲜明。

三、新时代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的任务、目标和方向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年鉴事业初心使命

充分认识年鉴工作不仅仅是编纂一本书,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是年鉴事业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年鉴事业的核心本质。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把握新时代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把人民对高质量年鉴的需求作为目标,牢记历史由人民书写,用年鉴记述人民的奋斗历史,为人民编年鉴,编人民的年鉴。二要把铁路事业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把铁路年鉴事业与铁路事业紧密联系,在年鉴工作中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根本宗旨,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质量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铁路发展。三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价值导向,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铁路红色基因,传承铁路历史文化。

2.坚持以质量为生命,努力打造精品铁路年鉴

质量是年鉴的生命,坚持不懈提高质量始终是年鉴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一要充分认识铁路年鉴是记述传承铁路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政治性、严肃性、权威性,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把铁路年鉴高质量发展和铁路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二要建立稳定的专业化队伍,特别是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的运输生产规模、经营管理规模、所属企业规模都特别巨大,应该录入年鉴的资料信息相应也是特别巨大,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撰稿、组稿、编辑人员,并且经常性加强专业培训交流,提高年鉴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三要结合铁路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铁路年鉴编纂规范制度,建立相对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强化组稿、编辑、审核、校对、付印、出版和发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四要内外兼修,既重气质,也看颜值,包括撰稿组稿质量、编辑校对质量、印制装帧质量等要全面提升。同时,推动《中国铁道年鉴》改版升级,为铁路年鉴编纂高质量立标打样。五要树立效率也是质量的认识,不断完善编纂流程和措施,加快速度、提高效率,缩短编纂出版周期,力争做到铁路年鉴当年编纂、当年出版。

3.坚持以创新为抓手,突出反映铁路发展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年鉴一年一刊,框架内容看似需要力求保持稳定,实则更加需要积极创新。一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强化创新意识,在坚持研究总结铁路年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发展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以及年鉴工作新理论、新方法,与时俱进推动铁路年鉴创新发展。二要在全面系统完整记述铁路全貌的基础上,结合年度工作重点和改革变化,体现铁路企业特点、行业特色、文化特质,突出反映铁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以及存在的新困难、新问题。三要充分利用年鉴的述、记、图、表、录等丰富体裁,活化形式,灵活多样地展示发展新成就,防止铁路年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四要着力拓展“1+18+N”铁路年鉴编纂体系,逐步扩大N的范围,比如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铁路企业,可以考虑编纂企业年鉴或者企业大事记等,更加全面系统记述反映铁路发展新成就。五要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重要活动、重要任务,积极开辟专栏、撰写专稿、增设专门条目,重点记述铁路行业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重要任务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取得的重要经验。

4.坚持以服务为根本,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年鉴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记述历史、服务现实,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这既是铁路年鉴工作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一要扩大铁路年鉴影响。铁路与经济社会、百姓生活紧密相连,随着铁路不断创新发展,铁路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铁路年鉴很大程度上也成为宣传和展示中国铁路和铁路企业的靓丽窗口。所以要推动铁路年鉴公开出版发行,扩大出版发行范围,使服务范围和影响更广。二要加强铁路年鉴宣传。年鉴编纂完成不是最终目的,还要做好宣传推广。铁路年鉴可以在职工阅览室、职工教育基地、各种展览馆(室)宣传展示,也可以向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社区赠阅交流,让铁路年鉴进入干部职工的书架,进入更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三要助力铁路年鉴使用。借助铁路报刊、新媒体、企业内网等平台,积极刊发年鉴资料集锦、年鉴使用方法、年鉴种类目录等推文,帮助更多人知道铁路年鉴里有什么、怎么用。

5.坚持以价值为导向,切实加大年鉴开发利用力度

年鉴无论是作为信息资源,还是作为文化产品,其价值最终都体现在开发利用。年鉴开发利用是年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铁路年鉴开发利用可以为铁路年鉴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使铁路年鉴事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要强化年鉴资源开放与共享。在推动铁路年鉴公开出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铁路内网、铁路官网、中国知网等平台,开放和共享铁路年鉴资源,积极参与国家年鉴网络化、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铁路年鉴进入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以开放的心态促进开发利用。二要建设铁路史志鉴资料室和数据库。国铁集团档案史志中心集中优势资源建立铁路史志鉴资料室和数据库,把全路各类年鉴资源全部纳入数据库,形成资源集中优势,实施整体规划,促进开发利用。三要推动单位志编修和铁路史研究。鼓励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开发利用年鉴资料,编修第二、第三轮单位志,全面拓展研究铁路历史。四要营造开发利用的良好氛围。年鉴工作者对年鉴资料了解掌握最深,要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引导作用,探索研究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通过研究撰写专题文章,整理形成专题资料库、专题数据库、专题图片库等,主动对接或联合专业部门进行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年鉴铁路高质量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