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纪念活动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价值意蕴

2022-11-26 01:12张玉武
岭南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仪式历史政治

曾 楠,张玉武

(南方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1]。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灵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新时代中国的“灵魂”。然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不是自发地完成的,而是通过民众的积极认同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165纪念庆典活动既是一种政治象征,也是一种政治仪式。政治仪式是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具有唤起历史记忆、具象价值理念、营造情境体验、实现精神再生功能的象征性活动。近年来,国家隆重举行庆祝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纪念活动,凸显政治仪式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的独特作用。在此背景下,理论考察政治仪式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政治仪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逻辑

认同即主体对客体在同一性基础上的认可与承认。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即民众对一个国家或民族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承认和赞同,并由此产生价值确认,获得文化自觉的过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既是一个社会指导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皈依的过程。从认同形成的心理过程与社会过程看,客体的呈现与主体身份越契合,主体自觉内化的可能性越强;客体蕴含的价值信息与主体认知越契合,主体接受与理解的可能性越强;主体与客体作用的过程越激发主体的情感自觉,主体产生认同的内驱力越强。基于认同形成的内在机理,政治仪式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科学运用政治仪式,是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升的重要手段。

(一)政治仪式唤起历史记忆,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体自觉

“认同”即认可与赞同。主动性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主体依据客观存在的相似性或相近性,形成从“我”到“我们”的身份归属,并在“我们是谁”的回答中认同“我们的”思想与主张。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刻也离不开这个前提,即“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153“现实的人、有生命的人”既在过去的传统基础上创造,也在社会群体的历史追溯中诠释当前的认同与区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首要在于提升主体自觉,因为“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3]199。主体自觉需要借助追溯社会群体的历史记忆,使“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个体,清晰“我和谁是一伙的”,进而指向认同与区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成员获得相似性或相近性的重要承载。“在时空被界定的群体的支持”[4]40是历史记忆的重要条件。特定时空是历史记忆的坐标轴,也是历史记忆的唤醒师。政治仪式是在特定时空举行的象征性活动,时间和空间是其基本要素。通过特定时空举行的政治仪式,唤起并鲜活参与者的历史记忆,使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感到一种共同的亲近感,进而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2014年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相应的每年纪念活动的举办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唤醒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归属、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二)政治仪式具象价值理念,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化效能

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集合,具有思想性与抽象性,但意识形态并不是纯粹思辨意义上的抽象观念,也不是逻辑推理意义上的概念堆积,它是社会存在在头脑中的反映。抽象的意识形态需要借助形象的感知以认识与把握。马克思的“经济基础的派生物”、葛兰西的“社会水泥”比喻、阿尔都塞的“国家机器”解读等,指明了抽象意识形态的现实性把握。从思想接受的规律来看,思想信息必须被受体感知,且产生意图性的解读后,才更有利于受体的吸收和接纳。主流意识形态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特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同样不能停留于抽象的观念的传播与接受,需要借助鲜活的感性的实现形式,使之活跃于受众的思维并指导日常实践,进而提升内化效能。政治仪式作为一种象征性活动,通过图像、声音、标语、行为、器物表达抽象的意识形态,使抽象的意识形态获得了具象化形式,并在不断重复中被主体所接受与强化信仰。政治仪式总是与主流价值的传播紧密相连,“对外,它是一面旗帜、一种号召、一种宣誓;对内,它是一条纽带、一种标志、一个传统。”[5]95政治仪式通过形象表达,将意识形态的抽象价值转化为具体的思维信息,帮助个体的意识与意识形态的信息发生“碰撞”,形成共鸣,进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化效能。

(三)政治仪式营造共在情境,激活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情感驱动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6]117“人的感情”是思想接收的驱动器,没有“人的感情”,受众对思想的接受只能是被动、无趣甚至僵化的。然而,情感的驱动并非纯粹感性的萌发,它存在于具体的实践体验中。在具体的实践体验中,主体将自身的价值追求与传播的意识形态融合一体,形成主动接受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强度与效度。政治仪式“必定要激发、维持或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7]11政治仪式使直接在场与间接在场的参与者都融入感染性的场域。在特定的场域与氛围中,直接在场与间接在场的参与者通过集体起立、肃穆、鼓掌、欢呼等体验,如同经历一场心与心相通的心理体验,“加强了社会和政治认同以及群体团结,它可以为个人提供政治方向和属于一个更大共同体的感觉。”[8]316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天安门前举行的15次国庆大阅兵,尽管每一次阅兵在人员、器物、背景等方面有所差别,但每一次阅兵仪式都能使参与者融入特定的情境氛围。认同是一种心理体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需要激发情感驱动,当主体对主流意识形态通过身体在场的体验,融入了“人的感情”,就能够促进主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可进而形成认同。

(四)政治仪式实现精神再生,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外化行动

认同是“认”与“同”的统一,离开了认不可能发现同,离开了同也无所谓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也需要“认”与“同”的统一,需要在接受外来信息刺激后,理性认知,并促成新知与已知的整合、交融并升华至新的思想知识结构。当新的思想知识结构成为主体的指导意识,主体就会以此为指导自觉转化为社会交往方式与行为方式,并将其与日常实践相结合。政治仪式契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运行规律,且它就是“为维护这些信仰的生命力服务的,而且仅仅为此服务。”[7]518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每一次的政治仪式就是一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强化。“正是在仪典中,他们重新锻造了自己的精神本性。”[7]495“通过仪式”,重新锻造的精神本性并不是转瞬即逝的,它使主流意识形态价值推崇持续涌流。

二、政治仪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挑战

新时代政治仪式凸显了政治仪式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独特优势,但当前政治仪式的边界模糊、内容异化、形式陈旧、网络传播运用不够等困境,弱化了政治仪式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的作用发挥。

(一)政治仪式的边界模糊影响其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功能的科学把握

政治仪式在潜隐渗透、传播观念、营造情境等方面的功能优势,使政治仪式功用时而被过分夸大而“滥用”;政治仪式的“神秘”色彩或“均质化”现象,使政治仪式时而被过分排斥而“轻用”。把握政治仪式的运行尺度、限度边界、效度支撑,是充分发挥其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功能的首要前提。第一,把握政治仪式的运行尺度。政治仪式的运行有要素尺度、参与尺度、情感尺度。时间、空间、人员、器物是政治仪式的基本要素,政治仪式的运行在时空资源的挖掘上需要遵循历史事实,在人员、器物的安排上需要符合仪式组织的特点与仪式主题的要求,突出中国元素、中国特色,使政治仪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主流价值。参与的适度化是政治仪式运行的重要要求,参与过度可能导致无序甚或混乱,参与不足则可能成为“自导自演”的戏剧展示。情感驱动是政治仪式的运行关键,但情感驱动也需要把握尺度,情感过热可能走向“狂热”、情感过冷也可能无法“通过阈限”,进而导致仪式失效。第二,确立政治仪式的限度边界。政治仪式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活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152政治仪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万能论”显然是错误的,它有自身的限度边界。一方面是自身的功用限度。政治仪式主要是通过情境体验、形象符号、氛围渲染等方式引起情感共鸣,进而达至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目的。总体来看,政治仪式重情感共鸣轻理性授予,故其在增强主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知、理性判断等方面均显不足。另一方面是普遍性与个体差异限度。政治仪式通过“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7]521政治仪式是一种通过群体人格影响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活动方式,但由于人性的限度和众人的限度,政治仪式在效用上仍有个体差异性,存在普遍性与个体差异限度。第三,明晰政治仪式的效度支撑。“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3]151政治仪式传播的理念、教义、价值需要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社会规范相契合、与人民接受特点相吻合。适应生产力水平、契合社会规范、符合人民接受特点是政治仪式的效度支撑。事实上,每一个政治团体或组织都试图以政治仪式强化凝聚力与传播观念,但有些政治仪式不仅未能发挥效用,反倒引起民众反感甚或抵抗,其根源即在于丧失了效度支撑。如旨在树立国民党形象,加强政治统治的谒陵仪式,由于国民党实际上背离了三民主义,谒陵仪式遂成为民众对国民党不满的实践形式。

(二)政治仪式的内容与形式双重冲击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功能发挥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消费文化甚嚣尘上、政治仪式流于形式、互动不足等,一定程度弱化了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功用发挥。第一,历史虚无主义冲击仪式规范性来源。政治仪式往往是与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或重要节日相连,以特定时刻的重复性追溯“公开纪念这样的延续”。政治仪式的规范性源于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节目的历史承载,政治仪式的效用性源于重现与唤起历史记忆。然而,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它以历史的片断裁剪历史的全貌、以西方价值预设“重新书写”历史、以学术研究旗号虚无历史、以“重新认识”为名丑化甚或诋毁伟大领袖和英雄人物。显然,历史虚无主义虚化历史冲击政治仪式的规范性来源与效用性来源,直接弱化政治仪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功用发挥。如2019年的五四百年纪念活动之际,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竭力否定五四以来爱国的、革命的传统,制造五四百年纪念的思想混乱,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第二,消费主义文化冲击仪式形象化感知。近年来,消费主义文化甚嚣尘上,在消费主义文化冲击下,个体对仪式呈现的图像、声音、标语等形象呈现表示出某种“冷漠”或“疏远”,仪式中图像、声音、标语等蕴含的严肃性与庄重性被消解或娱乐化。消费主义文化充斥的符号、资本,形塑孤立的原子化个人,消解个体参与仪式的热度与深度。消费主义文化渗透的商业性、功利性等经济因素,也导致仪式内容的遮蔽与异化。第三,仪式互动不足冲击仪式情境化体验。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9]326当前政治仪式仍以被动参与为主,政治仪式主体间并未真正处于“相互关注”的情境,也未充分调动情感热情与主动回应。由此,仪式互动不足影响仪式参与者的情境化体验,弱化了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功用发挥。

(三)政治仪式的传播挑战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阈限融合与观念升华

在信息化时代,现代传媒通过对政治仪式全过程的实然呈现,使广阔疆界内不能“在场”体验的民众间接地参与到仪式中。然而,“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10]204多媒体空间尤其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空前复杂,挑战着政治仪式的有效传播,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与强化。第一,网站鱼龙混杂挑战仪式传播广度。不同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官方主流媒体,网络在延展了仪式传播的同时,也增加了仪式传播广度方面的挑战。“从中国互联网中社交门户网站的客观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绝大多数都在西方大国的股票交易所上市,因而就被私有资本和外国垄断资本控股和实际掌控”[11]。由私有资本和外国垄断资本实际掌控的门户网站往往有意以庸俗、低俗、媚俗的价值取向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度与点击率,挤压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由私有资本和外国垄断资本实际掌控的门户网站往往通过操控舆情,挟持民意,压制主流价值,消解网络空间正气。当前鱼龙混杂的各类网站,对政治仪式的关注度较低,弱化了政治仪式的传播广度。第二,错误思潮丛生挑战仪式传播内容。“阈限期”是个体参与仪式实现意义分享与赋予的关键。阈限性呈现的是多种话语、声音、符号,混杂、模糊且不确定的状态,是一个“充满张力、矛盾、争议、冲突,但也充满了创造性潜力的过程。”[12]网络论坛、贴吧、微博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社区参与是仪式参与的重要方式,也是阈限转换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网络社区错误思潮丛生,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大肆扩张,直接挑战仪式传播内容。个体在网络社区间接参与仪式时,因受到错误思潮的诱导,可能有意发表负面评论或抵制参与,进而无法实现阈限融合与观念升华。第三,主体多元差异挑战仪式传播主体。政治仪式通过阈限,使主体的身份、职业、阶层等差异被抹平,代之以无身份差异的精神再生与融合。然而,伴随着利益大分化大调整,贫富分化的影响逐渐蔓延,不同利益背景下的个体“通过阈限”的挑战在增强。当前主体多元差异,既包括个体利益差异,也包括群体利益差异。个体利益差异主要指不同经济背景的个体间的利益差异。个体利益差异通过网络的互动交往,差异易被放大,易引发“相对剥夺感”“相对不平衡感”情绪的滋生,进而增强“通过阈限”的现实挑战。群体利益差异主要指具有相同经济背景或不同经济背景的群体渗透性交叉存在。群体利益差异通过网络的跨时空交流,可能出现与主流相对立的群体集聚,虚拟群体利益与现实群体利益的复杂性交织也加大了仪式参与者“通过阈限”的现实挑战。

三、政治仪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对策路径

政治仪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源于仪式之于价值观念的现实影响,产生于多元化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求解的深层探析。面对政治仪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困境,合理挖掘时空资源、建构历史记忆,应对媒体传播挑战、提升传播效能、科学运用仪式操演、凝聚中国力量,是政治仪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对策路径。

(一)合理挖掘时空资源、建构历史记忆,以同类价值意识强化共同体成员归属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历史昭示着共同体“从哪里来”的共同过往,承载着共同体共源、共生的源头。然而,历史不可能全盘保存,历史记忆是与历史遗忘相对应的。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消费文化的世俗侵袭、利益分化的个体冲突,需要合理挖掘时空资源,以党史国史重大纪念日等国家层面的重要纪念为契机,开展政治仪式,建构历史记忆,增强民众对“历史必然性”的明晰认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这些都是合理挖掘时空资源、运用仪式建构历史记忆的重要举措。需要指出,建构历史记忆绝非杜撰,更非颠覆历史,它是基于“我们的”共同经历的现实建构。同类价值意识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寻求与确立的源点,它生发于个体强烈地感受到属于共同体成员的归属心理。在多元文化的碰撞、诠释与转换中,由同类价值意识为根基建构的文化语境,能够凝聚共同体的意义指向,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与体验。“民族文化创造愈持久,同类价值意识的积淀就愈深厚”[13]。可见,历史记忆筑牢了同类价值意识,它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寻求与确立的源点,由它所凝聚的共同体身份归属感指向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自觉。

(二)应对媒体传播挑战、提升传播效能,以超越时空互动强化共同体成员共在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上的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重大革新,都在不断突破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促使人们建立起更加复杂和更加多元的社会关系,从而也为多元价值观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多种意识形态的交织、竞争与冲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技术前提和更为丰富的媒介载体。”[14]政治仪式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实时播放极大地拓展了仪式化空间,使现场参与的公众、媒体前观看的公众及加入讨论的公众身处“共同情境”,形成了创造价值意义、凝聚观念共识的巨大网络,构筑了“想象的共同体”。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极大地缩小了身体空间与心理空间的距离,在超越时空互动中通过阈限融合,实现观念升华。然而,政治仪式在运用现代媒体实现传播互动时仍面临网站鱼龙混杂、网络空间错误思潮丛生、网络主体多元差异等传播挑战。有效应对传播挑战,提升传播效能是政治仪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必须考察的面相。面对网站鱼龙混杂,需要强化网络空间治理,改善网络空间资本结构比例。当前外资控股仍然占有相当比例,需要增强国有资本的投资比例,平衡资本结构,为网络空间净化空气提供基础保障。面对错误思潮丛生,需要强化网络价值引导,凸显网络主流价值导向。现代传媒极大地增强了仪式的互动性,实现了公众在仪式中的“地位扭转”,但网络互动交往空间不能放任,需要强化网络价值引导,充分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鼓励正能量、打击负能量。对诋毁历史事件、抹黑英雄人物甚至污蔑国家领导人的言论需要从法律层面依法处理,避免言论的无底线放任,确保仪式的有序开展。通过强化网络价值引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领导责任,使公众在正面、积极的仪式参与互动中营造“共在情境”,产生“无差别的共同体验”。同时,仪式传播要注意话语创新,实现话语范式转换,以更接地气的表达提升政治仪式的影响力与亲和力,实现仪式传递的信息与意义共享,进而在强化共同体成员共在感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三)科学运用仪式操演、凝聚中国力量,以美好生活动员强化共同体成员使命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仪式操演是政治仪式的实践表达,也是政治仪式呈现的核心环节。仪式操演的成败,一定程度直接影响政治仪式的现实成效。当前科学运用仪式操演,包括仪式边界的把握、仪式内容的对接、仪式形式的创新等方面。一是仪式边界的把握。政治仪式的运行有要素尺度、参与尺度、情感尺度,政治仪式的效度也有其边界,且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撑。由此,仪式操演需要科学界定、拨乱纠偏、统筹规划,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责任意识,在适度的边界内展开。二是仪式内容的对接。依据不同主题,仪式内容的选取、阐释有所差异。然而,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仪式内容在或隐或显的传递中,应帮助人们跳出狭隘的个体利益、辨清多元思潮的实质、认清自我身份的归属,对接美好生活的动员。当前仪式内容的对接主要包括唤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记忆、凝聚共创美好生活的思想共识及提振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三是仪式形式的创新。象征符号、音乐设置、衣着仪态、行为举止等程序式设置均是仪式操演的重要元素,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情境场”与“情绪域”,政治仪式操演在仪式形式创新上要与美好生活需要同频共振,提振共创美好生活信心与决心,凝聚中国力量。美好生活是新时代的价值主题,政治仪式要回应美好生活需要,并动员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以此强化共同体成员使命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仪式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表明新时代政治仪式适应生产力水平、展现综合国力、契合社会规范。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日益复杂与严峻挑战,充分发挥政治仪式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的作用意义甚远。

猜你喜欢
仪式历史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仪式感
仪式感重要吗?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历史
Talking strategies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