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后 警惕迟发性脑出血

2022-11-25 10:15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罗学宏
大众健康 2022年9期

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 罗学宏

75 岁的彭先生,身体一直很好。一天,彭先生不慎摔倒,头部着地。赶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其头部有一个包,遂进行了头颅CT 检查,结果未见异常。3 周后,彭先生头部包块消失,但却出现了反应迟缓,记忆力减退,言语不利,大小便失禁等现象。再次头颅CT 检查,彭先生被发现颅内巨大硬膜下血肿,被诊断为迟发性脑出血。

外伤性脑出血并非罕见

脑出血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内,压迫、破坏脑组织而引起的。发病原因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老化、吸烟等脑血管病变密切相关。但头部受到外力作用也可引起颅内出血,且外伤性颅内血肿最为常见,占颅内出血的50%~60%。按出血部位不同,颅内出血可分为硬脑膜外出血、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实质出血等4 种,其症状随出血量的增多逐渐加重,具体表现为头痛、不安、呕吐、谵妄、血压上升、脉搏缓慢、瞳孔缩小。严重时,患者可出现意识消失、呼吸不整、脉搏微弱、瞳孔放大、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甚至死亡。

迟发性外伤性脑出血指伤后第一次CT 等检查时未发现的脑内血肿,其发生时间一般在伤后3~7 小时,伤后72 小时内为发病高峰。

老年人更危险

青壮年人群脑组织发达,充满于颅腔,颅内基本是饱满的,没有多余的空间,该年龄段人群颅内有少量出血时,即可表现出明显的头痛难忍、头晕、恶心,呕吐呈喷射状,并伴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等典型的颅内高压表现。老年人的颅内出血表现与青壮年人群不同。由于脑萎缩,老年人颅内空间相对较大,在少量出血时可能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度的头痛、头晕。等到出血量大时,颅内压才会升高,患者出现上述典型的颅高压表现。这时已经很危险了,因为随着出血量的增多,脑组织受到颅内高压的压迫,很可能出现“脑疝”,压迫生命中枢,从而危及生命。

通过彭老先生的病例,我们建议大家在摔到头部尤其是头部摔出血或包块时,不要当天只进行一次头颅CT检查,而是要在不同时间,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进行头颅CT 复查,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一般在摔倒一周后、两周后和四周后分别复查一次,尽可能避免误诊漏诊,防止病情恶化。

治疗要及时

治疗脑出血的主要原则是保持安静、稳定血压,防止连续出血,适当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血糖和体温平衡。与此同时,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护理,以预防各种颅内和全身并发症。其中最重要的是血压管理,因为它是诱发再出血的关键。

对于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结论。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压缩血肿减少继发性脑损伤和致残风险。脑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是一个非常缓慢的修复过程,所以要尽可能控制感染和大脑继发性出血。

也有的患者需要药物治疗。治疗后,患者还需要针对性综合康复训练以及使用营养药物,同时患者要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