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师范院校“四史”教育路径研究

2022-11-25 18:32:00王婷叶奕含
南北桥 2022年15期
关键词:四史师范院校师范生

王婷 叶奕含

[ 作者简介 ]

王婷,女,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叶奕含,女,陕西渭南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药学研究。

[ 基金项目 ]

首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1SPWSKT-C-48;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项目编号 SGH20Q255。

[ 摘要 ]

新媒体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范生“四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意义重大。新媒体背景下加强“四史”教育关键在于结合学校师范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满足青年大学生新颖化、个性化的需求,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完善网络平台教育、筑牢多元化宣传阵地、拓宽实践教育渠道,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实现“四史”教育全方位育人。

[ 关键词 ]

新媒体;师范院校;“四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5.041

“四史”系统地展示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以社会主义为理想目标和根本内容,取得历史性成就接力奋斗的历史。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强化“四史”教育既能增加大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加强思想价值引领,也是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当前大学生群体主要以“00后”为主,其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行为习惯深受新媒体影响,普遍乐于接受图文并茂的信息。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顺应趋势,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把握大学生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结合专业特点,探索新媒体融入“四史”教育的发展路径,构建具有师范特色的“四史”教育新模式,发挥网络育人的重要价值。

1 新时代师范院校开展“四史”教育的意义

新时代国家需要优秀的师范人才,师范生是基础教育的后备力量,影响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好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师,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四史”教育和师范生培养相辅相成,“四史”是师范生的必修课,更是培养坚定为党、为国、为社会的职业理想的专业课。

“四史”教育有助于师范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深化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解。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对“四史”的认识不同,部分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历史认知。深入学习“四史”,利于大学生厘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的必然联系。

“四史”教育有助于师范生强化师德和理想信念,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毕业后将从事基础教育,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培育引领未来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四有”好老师的首要标准就是要有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师范生的理想信念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师范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深入学习“四史”,可以增加师范生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助于其了解教育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重担,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追求,更好地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四史”教育有助于师范生领悟传承优良作风,厚植献身教育事业的情怀。师范院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深入学习“四史”,可以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感受革命先烈和建设者们的热血,学习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勇于奉献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并将其融入师德养成、技能培养和教育实践各个环节,培养师范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承担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提升地区教育质量。

2 新媒体环境下师范院校“四史”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具有信息内容丰富、传播更新速率快、表现形式多元等特点,吸引“00后”的广泛关注,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将新媒体和“四史”教育的高度融合,发挥网络育人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带给“四史”教育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教育方法不科学、对大学生交流引导不足、新媒体宣传教育平台运用不充分等短板。

2.1 开展“四史”教育的方式方法不科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四史”教育往往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知识宣讲与灌输,学生参与度低。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广、更新速度快,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同时,加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加了实时互动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大学生不再轻易满足于被动单向传输,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面临挑战。这就要求教师遵循新时代的教学规律,提高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进行合理的引导,提高“四史”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更愿意关注新鲜事物和热门话题。“四史”教育内容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回顾,难免存在晦涩难懂的内容,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不足。因此,教师要真正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精准定位,着力创新“四史”学习教育内容,才能有效提升“四史”教育成效。

2.2 对大学生交流引导不足

网络信息量大、内容极其丰富,但新媒体准入门槛低,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给了一些历虚无主义传播者以可乘之机。大学生缺乏信息辨别的经验,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中容易受偏激的情绪影响,产生认知偏差。尤其自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广泛,给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巩固网络思政主阵地,紧跟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对大学生“四史”交流做好正向引导。

2.3 新媒体宣传教育平台运用不充分

高校新媒体对“四史”的宣传主要采取“文字+图片”形式,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推送,其内容单调、形式单一。“00后”大学生更愿意追求和展示个性,通过官方渠道传播说理性强的教育内容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视觉设计不够精美难以满足“00后”对网络知识审美的内在需求,使党史类网站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这就要求创新“四史”学习教育的呈现与传播形式,加入原创元素,以新颖、轻松、多元的方式对“四史”学习内容进行宣传。

3 新媒体视域下师范生“四史”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于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有效利用新媒体教育手段,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阵地。新媒体时代为“四史”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与时俱进,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抓好网络教育主阵地,依托网络打造智慧党建,将“四史”学习教育与专业学习、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相结合,把理论、实践、研究融为一体,创建“常态化+个性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协同创新的具有师范专业特色的“四史”教育模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1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增强“四史”教育亲和力

新媒体环境下,要吸引大学生投入“四史”学习,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淘汰填鸭灌输式教学方法,树立“以新媒育人”的工作理念,创新教育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现课堂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是在教学模式上,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结合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以史鉴今”,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社会问题、解社会现象,从中总结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结合陕西红色文化,利用新媒体技术深度挖掘“四史”教育素材,提炼触动人心的优质内容,把“四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讲好红色故事、改革故事、榜样故事,充分发挥“四史”育人的重要作用。三是在教学手段上,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新媒体技术学习,使用各种数字信息教学工具,如通过案例分享、主题研讨、展示评价等形式,应用电影、纪录片、图片等资料实现教学的声像图化,打造情景式、体验式、实践式课程,营造研究性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基于现实开展探究。此外,将“四史”与教师教育课程、师范生专业课程有效结合,开展爱国主义、师德师风等特色活动,构建师范院校关于“四史”学习完善的基础课程体系,形成协同育人效果。

3.2 以“互联网+党建”为模式搭建“四史”线上学习平台

创建线上学习平台应提前全面调研,更多地了解学生学情特点和需求,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设计栏目和学习内容,打造知识、趣味兼具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为不同学生创设个性化学习条件。一是开发“四史”教育手机版网站,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如开设专题学习栏目、教育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加“四史”教育的趣味性。二是依托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延安红色教育基地,借助AR、VR视频等新技术,创建虚拟仿真体验馆,通过云参观网上纪念馆,举办线上走访革命圣地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往昔峥嵘岁月,提升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感,加深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三是高校应加强团队合作,打造内容丰富、功能齐全、设置精良的“四史”教育网络“金课”、思政慕课等,教师及时上传更新“四史”网络学习视频和精品课程,组织学生签到、话题讨论、民主投票和测试考核等,从而实现双向互动和深度学习,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相长。

3.3 以校园媒介为核心筑牢“四史”多元化宣传阵地

新媒体环境下,抖音、微信、QQ、微博、楼宇电视等校园媒介都可以作为大学生“四史”教育宣传引导的载体。一是借助校园广播、数字电视每日播放一则“四史”历史故事,或先烈先辈、英雄模范、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二是充分利用宣传的橱窗展板、横幅标语等载体,在传统节日以及重大纪念活动中,推出专题活动,加大“四史”的普及力度。

3.4 以社会服务引领提升“四史”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要充分发挥师范生学科专业优势,将“四史”融入社会实践、文化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法普、科普及支教等活动,构建师范院校基于现实开展探究、服务体验、情感培育的实践教育体系,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让师范生在实践活动、教育育人活动中感受历史,锤炼自我,坚定教书育人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促使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教育强国战略,引导师范生下到基层体验生活,了解国情省情,通过理论普及宣讲、历史观察、服务体验等线上线下研学实践活动,强化师范生从教技能,引导师范生积极投身农村基础教育实践,在服务社会中增强专业技能,凸显师范生的情感培育。

4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师范院校开展“四史”教育应顺应时代,结合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四史”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上的创新,抓好网络教育主阵地,深度融合线下的育人资源与线上的工作平台,线下的传統做法与线上的技术优势,将“四史”教育贯穿于新时代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构建连通理论与实践、贯通历史与现实、打通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的师范院校“四史”教育学习模式,让师范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专业成长实践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参考文献

[1]靳诺. 围绕立德树人 加强“四史”教育[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5):22-24.

[2]黄敬兵. 以四史为载体加强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 理论观察,2021(4):27-29.

[3]刘硕,张耀灿. 辅导员做好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75-77.

[4]杨凤青. 融媒体背景下师范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路径研究[J]. 才智,2021(19):32-34.

[5]耿天宇.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策略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214-216.

[6]季梦佳,王裕明,俞皓耀,等. 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档案与大学生“四史”教育再探讨[J]. 兰台内外,2021(7):76-78.

猜你喜欢
四史师范院校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2-17 06:17:31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上海工运(2020年10期)2020-11-03 01:18:46
队史连“四史”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2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5:04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