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瑶
(安徽新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讲话,其核心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好红色文化基因。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1]。其中在文化育人环节,就是要发挥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2]。高校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保障。以红色文化贯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高校育人的全过程,使高校能担负起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接班人的重担。
要回答好教育的首要问题,就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个牛鼻子。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强化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然而这正是当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难点。习近平指出:“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4]电视剧《觉醒年代》、电影《长津湖》的巨大成功,可以有力地说明借助红色文化的传播可以帮助青年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马克思主义理论。
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它是物质、精神和制度财富的总和,因而它也是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也可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载体和方法。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其中包含的大量事件、人物、地点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实践支撑,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形象化。红色文化的高校校园多样传播方式,也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
当前全媒体时代,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交流的汇聚地,信息交互的频率大幅提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越发复杂。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接班人,要求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做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年轻学生在各种噪音杂音中拨清迷雾,坚定道路方向。习近平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
红色文化资源经过长期的积淀,其中贯穿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内核,是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红色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传播,让红色文化资源在青年学生身边“活”起来,让他们不仅知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什么,也了解了为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而“培根铸魂,启智润心”[5],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价值表达,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全社会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汇聚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4]是否能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作为崇高的价值理念和先进的文化元素,它们在基因承续、精神内核和价值指向上呈现出同构性[6]。红色文化蕴含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等价值理念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红色文化的校园传播,就以红色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全媒体时代,大学生们既是文化传播的受众也是传播者,也就是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也是践行者。
2012年十八大以后,红色文化传播研究的文献数量迅速增长,其研究主题涉及的高频关键词中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高校、育人功能等”[7]。可见,2012年后红色文化高校校园传播的理论研究逐渐走热。理论研究走热的背后,是各大高校进行的红色文化校园传播实践的开展。为了解高校红色文化建设情况,在合肥市高校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85份。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推动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以实现“三全育人”的育人目标,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共识。但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化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次调查中有阅读纸质报刊(包括校报)习惯的学生比例只有19.2%,认真听校园广播的学生比例为46.6%,注意过校园宣传栏(含LED屏)上红色文化的同学比例为71.57%,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推文的同学比例为88.96%。考虑到2021年各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宣传栏对红色文化传播的比例并不理想。从调查的数据来看,传统的线下传播途径在学生群体中已经不受关注,与00后生活方式更加契合的线上传播更受年轻学生们的青睐。
然而,受访学生中有65.9%的人选择会去图书馆借阅关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时期革命英雄、先进模范的相关书籍,42.38%的学生表示当学校相关楼舍的某些位置粘贴或悬挂制作、陈列很吸引人的红色文化方面的宣传内容时,会驻足观看。这说明,线下传播并不不是完全被否定的,当前红色文化线下传播效果差的原因与传播投入和方式也有着直接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上提供了技术支撑,各高校为了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成效,都倾向于打造线上的红色文化传播路径,让学生有更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更生动的学习感受。但与此同时不应该忽视传统的线下传播路径,“三全育人”需要做到全方位的育人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挤压传统传播的空间,应该是活跃丰富传统传播路径,并做到线上和线下的充分交互融合。
本次受访的学生中有84.44%的学生表示所在学校组织过红色电影的观展活动;58.49%参加过由学校邀请、组织,有校外其他专门机构或专家个人联合举办的红色文化相关主题展示、主题报告等活动;有76.69%的学生表示会参加由学校或院系组织的红色文化专题活动;有54.63%的学生参加过党史或其它红色文化方面的知识竞赛(可以是省、市、校、院或其它机构组织的);而被问及是否会主动参与红色文化建设,比如向校报投稿“革命故事”、“红色家书”、“烈士诗抄”等时,只有22.11%的学生表示会投稿;82.86%的学生进行的红色文化实践是思政课教师布置的实践作业。
从调查数据的差异中可以看到,一方面各高校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大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力度,另一方面学生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中基本上只是传播的对象,而没有成为传播的主体。传播主体的全员化是全媒体时代传播的重要特点,但目前高校的红色文化传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特点,这也就削弱了红色文化在全媒体传播中成效。
调查中,受访的学生给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及目前校园红色文化氛围打分整体较高(见表1),这就肯定了当前高校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为。但是,就连受学生关注度最高的线上传播的有效性都不理想,50.09%的受访学生表示只是有时会看所关注的学校以外的其它公众号或媒体平台推送的红色文化相关文章信息。
表1 学生对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及红色文化氛围的满意度情况
荆立群、薛耀文在《红色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知识可视化分析》一文中,通过对文献的量化研究提出红色文化传播要区分受众、精准施用传播策略和传播载体[7]。当前的研究中,主要都是基于红色文化本身进行的传播路径研究,而考虑到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的红色文化传播研究几近空白。当前高校在进行红色文化传播实践时,主要是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开展,没有设计出适合大学生的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因而高校在红色文化传播上的努力并没有获得相应的传播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8]。要发挥好红色文化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必须要解决好红色文化的校园传播问题,有效的传播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分析红色文化校园传播的现状,结合红色文化自身的特点,以及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点,红色文化的高校校园传播可以有三条路径,课堂传播、课下传播以及线上传播。这三种传播路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助力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有效传播。
红色文化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国家兴亡、民族复兴奋斗历史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在大思政建设的背景下,用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课堂阵地加强红色文化的校园传播。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思政课教师应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而不要生搬硬套。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特别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当地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当地的仁人志士、英雄人物的故事,用贴近学生的语言和活动,而不是套路性阐释、高高在上的说教,将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传递给学生。一方面,丰富了思政理论课的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理论感染力;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讲授、课堂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中,增强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知能力,提升了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红色文化的课堂传播不是唱独角戏,而应该形成交响乐。文化育人少不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默契配合。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红色文化可以将革命精神、集体主义、理想信念等红色基因移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并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而形成行为模式。所以,红色文化可以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源头活水。无论是从专业课程的发展经历,还是代表人物,或者案例设计,专业发展等角度都可以引入红色文化的内容。文化育人从来就是“润物细无声”,通过课程思政,学生更能感受到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存在,也影响着他们今天的学习生活、目标理想,便能主动的了解认识红色文化,从而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
红色文化的校园传播要做好课上课下的协调互补,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课上的红色文化传播更多的还是呈现其专业性,较为严肃;课下的红色文化传播应采用活动式,轻松有趣,对学生带入感更强。红色文化的课下传播应不断拓展校内和校外两个路径,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艺术性,以实现传播目的。
在校内,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各高校应鼓励学生组建与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相关的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让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高校学生不再仅是传播的对象,同时也成为了传播者,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据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等创作舞台剧、歌舞剧在校园活动中展示,这些在当前的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中已经有所尝试,大学生们旺盛的创造力将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型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自己找、自己请,邀请熟悉了解或是自身就承载着红色文化的讲述人到学校来做讲座、与学生面对面,给学生们生动的展示红色文化。
在校外,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的遗址、遗存,经常性、制度性的进行红色文化实践教学,以实物、实景、实事向学生讲述革命先烈们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展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红色文化,让学生触景生情,更容易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过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去拜访老战士或者烈士家属,通过采访并对采访内容的整理、宣传,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也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在一些红色文化基地进行解说,从背熟讲解稿到声情并茂的解说,就实现了对红色文化的从认识到认同的提升,也就实现了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无论是课堂传播还是课下传播,都是传统的传播途径,新时代高校的红色文化传播必然还包括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线上传播。这同时也是应涵盖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需要。红色文化的线上传播主要是借助新媒体技术建设传播新平台,通过这些新载体新平台,红色文化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加新奇,大学生接受程度更高。
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但受高校地域限制、学习时间限制,大学生在校期间线下接触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有限。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将各地的特色红色文化资源制作成数字资源,就弥补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大大丰富了高校传播的红色文化内容。同时,随着5G、VR等技术的应用,这些数字资源通过线上平台,以音频、图片、视频、沉浸式互动等形式,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给大学生们。学生们有了更好更便捷的文化体验,也留下了更深刻地印象,提升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
其次,借助新媒体,建设亲近学生的传播平台。网络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文化获取渠道,红色文化的传播也应因时而变、因势而新。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力军00后,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形成了这一代人独有的网络语言、网络习惯。因此红色文化的线上传播不能简单的将线下资源搬到线上,而是要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诠释红色文化,让他们感觉亲切,产生共鸣。各高校应用好“三微一端”平台,在校园网、官微等网络新平台上创建红色文化的专区,在专区里运营公众号、开直播、制作小视频,这些专区的设计、运营都可以吸纳学生参与其中。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更需要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创新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实现红色文化在高校校园的有效传播,使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成为年轻人群体中的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