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蒿属蒙药的研究概况

2022-11-25 01:35海长江娜布其毕力格图王青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萜类铁杆亚麻酸

海长江 娜布其 毕力格图 王青虎* 辛 颖

1.通辽市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菊科蒿属植物系一、二年或多年生,内蒙古区内物种52 个,变种15个,约占全国蒿属植物的30%。蒿属植物拥有多样经济价值,分布于草原的物种习用为牧草饲料;分布于沙区的物种起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更多的物种可入药,有些为特色或常用蒙药材。蒿属植物蒙医用药始载于19世纪,如《无误蒙药鉴》、《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历代文献均有记载。关于区外蒿属药用植物研究报道[1-5]很多,包括其生态学、化学信息、药理等,但内蒙古境内多种蒿属植物研究报道很少,尤其是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含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质量,有待于深入研究。

铁杆蒿 (ArtemisiagmeliniiWeb.ex Stechm.)(图1)、黑沙蒿(ArtemisiaordosicaKrasch.)(图2)及柳蒿芽(ArtemisiaintegrifoliaL.)(图3)是在蒙古族民间药用历史悠久、疗效优良的药材[6]。近年来,通过对铁杆蒿、黑沙蒿及柳蒿芽等蒿属蒙药开展了一些研究,并获得了可喜成就。本文现将对铁杆蒿、黑沙蒿及柳蒿芽的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及药理等方面整理归纳,为国内外同行专家和学者更深入研究并开发利用这些蒿属蒙药提供参考。

图2 黑沙蒿图图3 柳蒿图

1 化学成分研究

按照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思路及方法,首先以95%乙醇为溶剂,对铁杆蒿、黑沙蒿及柳蒿芽等3种药材进行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残留物上加适量水,搅拌成混悬液。混悬液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采用经典柱色谱、薄层色谱及反向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单一化合物。经单一化合物核磁共振数据的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式。现已从铁杆蒿、黑沙蒿及柳蒿芽中分离得到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脂肪酸类、炔烃类及苯乙酮类等。

图4 铁杆蒿中11个黄酮的结构图

1.1 黄酮类化合物 从铁杆蒿中分得的黄酮有11个[7-9],分别为Sacroroside A、Sacroroside B、sacriflflavone A、sacriflflavone B、铁杆蒿呋喃酮、铁杆蒿呋喃酮苷、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5,7-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其结构如图4所示。

从黑沙蒿中分得的黄酮有7 个[10],分别为5-hydroxy-7,4′-dimethoxyflavanone、5,4′-dihydroxy-7-methoxyflavanone、5,4′-dihydroxy-7,3′-dimethoxyflavanone、5-hydroxy-7,4′-dimethoxyflavone、5,7-dihydroxy-4′-methoxyflavone、5,7,4′-trihydroxy-3′-methoxyflavone、5,7,4′-trihydroxyflavone,其结构式如图5所示。

图5 黑沙蒿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图

1.2 萜类化合物 从铁杆蒿中分得的萜类有2个[11],分别为3,6,9-trimethyl-3a,7,9a,9b-tetrahydro-3H,4H-naphtho[1,2b]furan-2,5-dione、6-ethyl-3-propyl-6,7-dihydro-5H-oxepin-2-one,其萜类的结构如图6所示。

从黑沙蒿中分得的萜类有2 个[10],分别为Spathulenol、Uvaol,其萜类的结构如图7所示。

图6 铁杆蒿中2个萜类的结构图

图7 黑沙蒿中2个萜类的结构图

从柳蒿芽中分得的萜类有11 个[12-13],分别为兰香油薁、(+)-(S)-ar-curcumene、(+)-(S)-ar-turmerone、artefrigin、integracid、3,5,8a-Trimethyl-3a,6,7,8a,9a,9b-hexahydro-3H,4H-naphtho[2,3b]furan-2,8-dione、(+)-(S)-dihydro-ar-curcumene、8-Isopropyl-4a-methyl-5-oxo-3,4,4a,5,6,7,8,8a-octahydro-naphthalene-2-carbaldehyde、(+)-(S)-dihydro-ar-turmerone、4-Isopropyl-1-methyl-7-methylene-octahydro-naphthalene-1,4a-diol、6-Hydroxy-3-isopropenyl-4a,5-dimethyl-2,3,4,4a,8,8a-hexahydro-naphthalene-1,7-dione,其萜类的结构如图8所示。

图8 柳蒿芽中11个萜类的结构图

1.3 苯丙素类化合物 从铁杆蒿中分得的苯丙素类化合物有4种[9],分别为咖啡酸、8-羟基-6,7-二甲氧基香豆素、6-甲氧基香豆素-7-O-D-β-葡萄糖苷、6,8-二甲氧基香豆素-7-O-D-β-葡萄糖苷,其苯丙素类的结构如图9所示。

图9 铁杆蒿中4个苯丙素的结构图

从黑沙蒿中分得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已有25 个[14-18],分别为Arteordocoumarin A、6,7-dimethoxycoumarin、6,7,8-trimethoxycoumarin、6-hydroxy-7-methoxycoumarin、dihydroconiferyl alcohol、arteordosin A、arteordosin B、Coniferyl alcohol、o-hydroxycinnamic acid、p-hydroxycinnamic acid、Integrin A、Integrin B、Ordosacid A、Ordosacid B、Ordosicin A、Ordosicin B、cinnamic acid、ferulic acide、caffeic acid、4,4′-dihydroxy-3,3′-dimethoxy-7-O-7′-epoxylignan、4,4′,7,7′-tetrahydroxy-3,3′-dimethoxy- 8-8′-lignan、4,4′,7,7′-tetrahydroxy-3,3′-dimethoxy-7-O-7′-epoxylignan、Cymbadahoside A、Artemordolignan glycoside A、Physochloside A,其苯丙素的结构如图10所示。

图10 黑沙蒿中25个苯丙素的结构图

从柳蒿芽中分得的苯丙素类化合物有3种[13],分别为eugenol、caffeic acid、sacric acid A,其苯丙素的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柳蒿芽中3个苯丙素的结构图

1.4 有机酸类 从柳蒿芽中分得的有机酸有5个[19],分别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2,13- epoxy linolenic acid,其有机酸的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柳蒿芽中5有机酸的结构图

1.5 炔烃类化合物 从黑沙蒿中分得的炔烃类化合物有6种[14],分别为arteordoyn A、dehydrofalcarindiol、dehydrofalcarinol、o-hydroxycapillene、dehydromatricaria ester、arteordoyn A,其炔烃类成分化的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3 黑沙蒿中6个炔烃类成分的结构图

从柳蒿芽中分得的炔烃类有3 种[13],分别为acetylenes (E)-2、acetylenes (E)-3、acetylenes (E)-4,其炔烃类成分的结构如图14所示。

图14 柳蒿芽中3炔烃类成分的结构图

1.6 苯乙酮类化合物 从铁杆蒿中分得的苯乙酮类化合物有4 种[9],分别为对羟基苯乙酮、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苯乙酮-4-O-D-β-葡萄糖苷、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4--O-D-β-葡萄糖苷,其苯乙酮类成分的结构如图15所示。

图15 铁杆蒿中4个苯乙酮类成分的结构图

2 定量分析研究

随着天然药物分析朝着仪器化、自动化和多指标化方向的发展,结合《中国药典》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课题组对铁杆蒿、黑沙蒿及柳蒿芽展开了定量分析研究。

2.1 铁杆蒿定量分析 玉华等[20]以6,8-二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6-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铁杆蒿呋喃酮苷、苯乙酮-4-O-β-D-葡萄糖苷、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4-O-β-D-葡萄糖苷、铁杆蒿呋喃酮、7-羟基-6-甲基香豆素、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咖啡酸、5-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8-羟基-6,7-二甲基香豆素为评价成分,对RP-HPLC色谱条件进行优化。从图16可知,所有被检测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R>1.5),理论塔板数均不低于6000。

S1.6-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S2.6,8-二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S3.铁杆蒿呋喃酮苷;S4.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4-O-β-D-葡萄糖苷;S5.苯乙酮-4-O-β-D-葡萄糖苷;S6.咖啡酸;S7.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S8.铁杆蒿呋喃酮;S9.7-羟基-6-甲基香豆素;S10.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S11.8-羟基-6,7-二甲基香豆素;S12.5-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图16 样品溶液(A)和混合对照品溶液(B)的色谱图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应用所建立的HPLC法对不同来源样品中S1~S12的含量测定,发现铁杆蒿中被检测的12个化合物的含量随产地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如S1在10个不同来源样品中含量变化范围在0.435~0.812 mg/g,S3在0.342~0.614 mg/g, S8在0.181~0.384 mg/g。铁杆蒿中特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可能与其临床功效和质量稳定有相关,故建立准确、稳定和可靠的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来综合评价该药质量是有必要的。

2.2 黑沙蒿定量分析 包玉秋等[21]以金合欢素、对羟基肉桂酸、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邻羟基肉桂酸、5, 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松柏醇、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 4′-二羟基-7,3′-二甲氧基二氢黄酮、二氢松柏醇为指评价成分,对RP-HPLC色谱条件进行优化。从图17可知,化合物1~9达到基线分离(R>1.5),理论塔板数均不低于8000。

1.对羟基肉桂酸;2.邻羟基肉桂酸;3.金合欢素;4.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5.松柏醇;6.5, 4′-二羟基-7,3′-二甲氧基二氢黄酮;7.5, 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8.二氢松柏醇;9.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图17 黑沙蒿样品溶液(A)和混合对照品溶液(B)的色谱图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所建立的HPLC法成功应用于不同产地黑沙蒿中对羟基肉桂酸、邻羟基肉桂酸、金合欢素、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松柏醇、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二氢松柏醇、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的含量测定。实验结果可知,对羟基肉桂酸、邻羟基肉桂酸、松柏醇和二氢松柏醇在部分样品中检测不到,而其他5个化合物(金合欢素、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在不同产地黑沙蒿中均检测到,其质量分数变化分别为(0.998±0.013)~(1.263±0.018)mg/g、(0.108±0.002)~(0.301±0.005)mg/g、(1.201±0.018)~(1.457±0.023)mg/g、(0.635±0.011)~(0.801±0.013)mg/g、(1.150±0.018)~(1.222±0.023)mg/g。这说明化合物(对羟基肉桂酸、邻羟基肉桂酸、松柏醇、二氢松柏醇)不适合作为黑沙蒿质量控制指标,而化合物(金合欢素、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是适合作为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黑沙蒿质量控制指标。

2.3 柳蒿芽定量分析 王青虎等[22]采用GC法同时测定柳蒿芽脂溶性部位中丁香酚、12,13-环氧亚麻酸、(+)-(S)-dihydro-ar-curcumene、油酸、(+)-(S)-dihydro-ar-turmerone、亚油酸、(+)-(S)-ar-turmerone、棕榈酸、(+)-(S)-ar-curcumene、亚麻酸和chamazulene的含量。在实验所用GC色谱条件下,(+)-(S)-dihydro-ar-curcumene、(+)-(S)-ar-curcumene、(+)-(S)-dihydro-ar-turmerone、(+)-(S)-ar-turmerone、丁香酚、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12,13-环氧亚麻酸、油酸和chamazulene达到基线分离(R>1.5),理论塔板数均不低于8000,色谱图如图18所示。

1.(+)-(S)-dihydro-ar-curcumene; 2.(+)-(S)-ar-curcumene; 3.(+)-(S)-dihydro-ar-turmerone;4.(+)-(S)-ar-turmerone; 5.丁香酚; 6.棕榈酸;7.亚油酸; 8.亚麻酸; 9.12,13-环氧亚麻酸;10.油酸; 11.chamazulene图18 样品溶液(A)和混合对照品溶液(B)的GC图

从实验结果可知,3个样品中被检测成分(+)-(S)-dihydro-ar-curcumene、(+)-(S)-ar-curcumene、(+)-(S)-dihydro-ar-turmerone、(+)-(S)-ar-turmerone、丁香酚、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12,13-环氧亚麻酸、油酸和chamazulene的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柳蒿芽脂溶性部位的制备工艺稳定,可用于产业化生产。

3 药理研究

课题组对铁杆蒿、黑沙蒿及柳蒿芽等药材药理方面研究较少,只开展了铁杆蒿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铁杆蒿呋喃酮苷的抗肿瘤作用及柳蒿芽脂溶性成分的降血脂作用。

3.1 铁杆蒿呋喃酮苷的抗肿瘤作用 利用MTT法观察铁杆蒿呋喃酮苷对MKN-45增殖的影响。通过分组处理后(空白组,700 μmol/L 给药组,800 μmol/L给药组),在给药 24 h 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应用 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 、Beclin1)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从图19~22看出,铁杆蒿呋喃酮苷浓度在 400~1000 μmol/L 范围内作用在24~36 h,对MKN-45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铁杆蒿呋喃酮苷可诱导MKN-45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即抗凋亡蛋白 BCL-2 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而促凋亡蛋白 BAX 表达量则明显增加(P<0.01),蛋白 Caspase-3 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自噬蛋白 Beclin1 的表达量增加(P<0.01),蛋白 LC3II/I 的比值明显增加(P<0.01)。

从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铁杆蒿呋喃酮苷可通过上调Caspase-3、Bax、LC3-II、Beclin1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诱导MKN-45细胞凋亡和自噬[23]。

3.2 柳蒿芽脂溶性部位的降血脂作用 利用triton WR-1339引发大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脂四项TG、TC、HDL-C、LDL-C等指标,探讨柳蒿芽脂溶性成分的降血脂作用。从实验结果可知,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大鼠血清TC、TG、LDL-C明显升高(P<0.01),而HDL-C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各大鼠血清TC、TG、LDL-C有显著性降低(P<0.01),而HDL-C无显著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柳蒿芽脂溶性成分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显著性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柳蒿芽脂溶性成分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显著降低(P<0.05)。从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柳蒿芽脂溶性成分对血脂四项调节作用显著,尤其对TC、TG降低作用更明显[24]。

图19 凋亡蛋白的表达量图

1.空白对照组;2.700 μmol/L给药组;3.800 μmol/L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图20 凋亡蛋白的表达量比较图

图21 自噬蛋白的表达量分析图

1.空白对照组;2.700 μmoL/L给药组;3.800 μmoL/L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图22 自噬蛋白的表达量比较图

4 展望

近年来,课题组围绕铁杆蒿、黑沙蒿及柳蒿芽展开了化学信息及其定量分析和药理方面研究。从铁杆蒿、黑沙蒿和柳蒿芽中分得黄酮18个、萜类15个、苯丙素32个、有机酸类5个、炔烃类9个、苯乙酮类4个。这些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课题组从柳蒿芽亲脂性溶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6个化合物:6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兰香油薁具有降血脂[25]、抗炎、抗过敏和抗溃疡作用[26];2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其中丁香酚[27]抗氧化、解热、抑制血小板凝聚、抗炎、抗过敏、抗菌等生物活性;3个炔烃类成分均属二炔螺缩酮烯醚,具有治疗白血病[28]、抑制超氧化物、抗肿瘤等功效[29];5个脂肪酸类成分分别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12,13-环氧-α-亚麻酸,其中α-亚麻酸能调节血清四项指标,该功效已经被国内外科学家所证实,并被世界营养学界所公认[30]。但课题组对3个特色蒿属蒙药的药理研究较少,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有待于国内外同行专家和学者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萜类铁杆亚麻酸
同一首歌
油菜高亚麻酸育种探析
高亚麻酸保健功能油菜新品系选育
三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榄形风车子萜类提取物对四种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益母草属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避雷针名称考
小精豆爆笑漫画
α—亚麻酸及其分布
植物中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