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巧云 罗爱秀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 广西 来宾 546100
目前,临床已将蛇咬伤归纳为被忽视热带疾病目录,其属于危害极高的急诊外科常见疾病,若未予以对症干预及治疗,可使患者诱发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蛇咬伤是一种常见动物致伤疾病,粗略估计我国每年的蛇咬伤病例达数百万,毒蛇咬伤为10~30万人,70%以上是青壮年,病死率约为5%,蛇咬伤致残而影响劳动生产者高达25%~3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蛇咬伤多发生于农村偏远地区,目前国内尚缺乏流行病学监测和报告体系,蛇咬伤的发病率存在严重低估。相关研究发现,毒蛇咬伤后,其毒成分可在3—5min内逐渐在机体血液内扩散,30min左右在血中即可达到最高浓度,进而诱发疼痛、肿胀、发热、坏死等炎症特征性表现,且少数患者可诱发齿痕周围组织水泡、坏死、血泡以及瘀斑,在12h左右肿胀超过肢体两个大关节,甚至达到髋、肩关节部位,严重者可直接造成免疫平衡异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研究发现,毒蛇咬伤后,若未予以针对性急救干预,加之蛇毒毒液内伴有不同程度的不洁成分,使患者伤口极易诱发感染,导致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程度加剧,严重者甚至诱发肢体坏死、截肢[2]。因此本文对蛇咬伤后局部肿胀、患肢外敷、急救护理进行综述,进而促进护理人员能够正确、合理进行护理蛇咬伤患者,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缩短患者住院日。
蛇咬伤后,其成分对机体产生直接作用,而蛇毒中蛋白水解酶可直接影响血管壁内皮细胞,使管壁通透性上升,造成血浆外渗、局部肌肉坏死、组织水肿,严重者甚至造成深部组织溃烂。相关研究发现,透明质酸酶能够将纤维间质、细胞进行溶解,使结缔组织完整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促进蛇毒从咬伤部位向周围迅速扩散、吸收[3]。
相关学者通过动物试验发现,肢体运动可直接造成受伤部位淋巴重吸收上升,故于转运患者期间需选择轮椅、担架、平车使患者维持平稳状态,规避肢体活动范围[4]。国外学者证实,蛇咬伤肢体需低于心脏水平面,避免毒素的扩散及吸收[5]。而我国相关研究发现,患肢早期需取平放或下垂30—45度,最大程度减少毒素吸收,并于72h后抬高15—30度,且配合相应功能锻炼,有助于肢体消肿[6]。
针对毒蛇咬伤患者,需快速全面清除有毒物质,最大程度规避毒素吸收已成为治疗的关键步骤。现阶段,临床常用手段通常在咬痕周围做“-”或“+”切口,有助于毒素全面排出。但临床研究发现“+”可造成更多神经、血管和组织受到损伤,诱发出血不止,甚至造成局部坏死等现象[7]。另研究发现,通过局部点状、网状切开、八邪穴、八风穴三菱针穴位针刺方案,能够促进毒素全面排出[8]。针对轻度肿胀患者,于切开或针刺后从近心端到远心端通过局部挤压方案进行治疗。而重中度肿胀患者,可通过持续封闭负压吸引,在改善局部肿胀中可取得满意效果。
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注射液使用生理盐水稀释为0.25%~0.5%浓度溶液,用此稀释液溶解胰蛋白酶(浓度5000单位/ml)或糜蛋白酶(浓度800单位/mL)后,以牙痕为中心,在伤口周围作浸润注射或在肿胀部位上方做环状封闭,每次使用胰蛋白酶5万~10万单位,或糜蛋白酶8000~16000单位。神经毒毒蛇咬伤肢体可采用绷带加压固定,咬伤部位也可使用加压垫法。
3.1.1 季德胜蛇妖外敷
现阶段,临床以季德胜蛇药外敷为常用治疗方案,主要将该研磨成粉状,再配合水或醋,将其调成糊状,外敷在避开切开引流伤口5—10cm肿胀部位。相关学者将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得出,季德胜蛇药与甘油联合外敷,在改善肢体肿胀方面效果显著[9]。但该项试验对肿胀缓解时间上尚未得出依据,如设计中以“肿胀消除率”作为研究指标。
3.1.2 金黄散外敷
金黄散来自明代著作《外科正宗》卷,其主要成分为大黄、姜黄、天花粉、黄柏、陈皮等,其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效果[10]。研究发现,通过酒精、醋、蜂蜜作为调剂制黄金散,于外敷蛇咬伤肿胀部位进行治疗,发现以蜂蜜或醋调制金黄散在治疗第3d,患肢肿胀及疼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从安全方面进行分析,最佳调剂为蜂蜜[11]。
3.2.1 硫酸镁外敷
相关学者将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50%硫酸镁湿敷,结果发现,患者可通过高渗透压在48h内改善水肿状况[12]。但另研究发现,通过磺胺嘧啶银霜湿敷+40%硫酸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选择磺胺嘧啶银霜在24h后,肿胀开始逐渐改善,而40%硫酸镁组在45h后肿胀开始消退[13]。
3.2.2 丹参注射液外敷
丹参注射液可通过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增加血流量等作用,促进水肿吸收及抗炎的功能,能够有效改善肢体肿胀。相关学者将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实施丹参注射液外敷,3d患者肿胀状况明显消退,但该措施的相关报道较少,缺乏临床实践[14]。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密切掌握伤口齿痕形状、出血量,是否存在毒牙残留、疼痛程度及性质,并观察伤口部位肿胀程度、范围、扩散及全身状况,针对病情危重者,需安置于重症监护室,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指标。若患者皮肤产生弥漫性瘀斑、血泡、水泡、全身寒战、吐血、便血、血压下降时,需及时通知医师予以针对性干预。相关学者认为,毒蛇咬伤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尿量、神志、体征改变,并严格注意有无中毒性休克、心、肺、肾衰竭以及内脏出血等状况[15]。
护理人员需积极评估患者心理特征,并全面掌握其基础资料,多与患者交流,及时掌握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告知其毒蛇咬伤后的治疗措施、护理方案以及治疗成功案例,采取护理行为干预,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实施相关护理及治疗,进而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及时将良性信息反馈于患者。相关学者提示,个性化心理护理贯穿于蛇咬伤后患者中可获得显著价值,该护理能够充分体现人性化照护精神,可在较短时间内消除患者消极情绪[16]。
相关学者依据患者病情状况、饮食爱好,制定科学性、合理性饮食方案,通常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充分补充足够维生素,并指导患者多饮水、多吃清淡、利尿、解毒食物,进而促进毒素排出,切勿食用辛辣、油炸等食物。另研究发现,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改善蛋白质消耗和营养不良,有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
护理人员对蛇咬伤患者早期进行个性化的分级功能康复锻炼,评估患者病情及配合程度,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健康锻炼,实施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可以有效促进蛇咬伤肢体康复和创面愈合,减轻患肢肿胀及不适症状,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蛇咬伤已成为流行特殊的灾害性、外伤性疾病,无预知及预防性,且伴有治疗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故如何有效早期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全面降低致残率发生,已成为临床医师重点关注问题。通过文献分析,现阶段对蛇咬伤在流行病学,毒蛇的作用机制、治疗及护理方面,均获得较多研究,但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尚未统一结论。同时诸多创新方案在临床上尚未广泛实施。针对肢体肿胀治疗及护理中,方案存在多样化,但样本量存在一定局限性,缺乏循证依据,需要更多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各种方案的优势、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为毒蛇咬伤的治疗及护理奠定重要依据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