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艳
(田东县中医医院,广西百色,5315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指因多种因素引发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或异常,从而造成进行性肺不张,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1]。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或结构不成熟是造成该病的重要因素,病理上是因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嗜伊红细胞增加,于气管形成透明膜类似物,为此该病也可称之为肺透明膜病[2-3]。
相关研究指出[4],在该病患儿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疗效,促进预后。鉴于此,本文就近年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干预措施相关研究进行整合,综述如下。
20 世纪80年代初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式逐渐应用在临床上[5]。现如今,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常认为与患儿肺部发育不完全、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有关。结合该病患儿的发病机制,适当补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氧疗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能减低肺泡表面张力,促使肺泡张开,可保障肺泡毛细血管间液体平衡,有利于肺液清除,亦能起到抗菌、抗炎的效果。
欧洲共识指南提出[6],依据患儿病情状况,需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时,应早期使用,若出现呼吸苦难症状需立即给药。临床应用于该促使治疗主要包含以下几种[7]:①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适用于存在自主呼吸的患者,其通过气管插管,将肺表面活性物质滴入气管,而后借助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促使其均匀分布肺表面;②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该措施侵入性较小,在持续正压通气基础上,使用用喉镜和Magill 钳将细软导管置于气管内,缓慢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无需球囊加压。该应用方式能减少机械通气,改善预后,在欧洲应用广泛;③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其在持续正压通气基础上应用细气管导管,而导管存在一定硬度,可直接于喉镜下不应用Magill 钳将导管置于气管内。
2.1 体位护理患儿在开展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协助患儿选取仰卧位,以便于肺功能以及氧合程度的改善[8]。对于听诊器、压脉带等医用器械秉承“专人专用”原则,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从源头避免感染;护理人员对病房进行消毒,更换床单,1 次/d,同时进行呼吸机管道消毒、灭菌,确保在为患儿进行插管、吸痰时遵循无菌操作。
2.2 疾病护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将患儿置于保温箱或者辐射式红外线保暖床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为后续治疗、护理方案的调整、优化提供参考,针对病情严重患儿,在遵医嘱的条件下给予表面活性物质药物予以治疗,确认患儿是否耐受表面活性物质药物,提高用药安全性、可靠性[9]。
2.3 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在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严格观察口腔、鼻腔分泌物,采用翻身、叩背等方式促进患儿排痰,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检查各导管连接情况,避免导管发生脱落、折弯、受压等现象,造成导管堵塞。
2.4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沟通,掌握家属不良情绪产生原因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为患儿家属发放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健康知识手册,促进家属对疾病认知度,为患儿家属讲述既往本院成功治愈病例,促进家属治疗信心,纠正家属不良心态。
2.5 抚触护理提供隐私性较好病房,嘱咐患儿家属将其目前衣物脱去,指导其袒露患儿前胸,以正确的姿势环抱患儿,对患儿背部、肢体进行抚触,并轻唤患儿名字,与患儿进行简单互动,时长维持于15~30min,1~3 次/d,在进行抚触护理期间注重患儿目前保暖工作,促进护理进程顺利进行[10]。
3.1 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充分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思想,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从而有效的改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洪珍连等人[11]研究显示,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其症状机械通气时间、持续用氧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可降低并发症风险。贾贵兰等人[12]研究发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优质护理,结果发现其能有效缩短无创通气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3.2 循证护理循证护理主要是指基于护理人员自身护理实际出发,提出循证问题,对以往临床研究与科研成果探寻循证依据,制定可靠的解决措施的措施。
顾红等人[13]研究发现,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可进一步强化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改善通气指标。曹玉琴[14]研究显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开展循证护理,可有效促使氧合功能恢复,改善治疗结局,减低并发症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循证护理将护理实践与护理研究有效的结合,制定一系列科学性、规范性的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作流程,避免传统护理的盲目性,将护理活动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做到有证可循、有据可依。
3.3 精细化护理精细化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上进行精细化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对原有的工作流程细节进行梳理,从细节中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根据科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制订出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要求护理措施细致入微,不仅需将专业化、整体化、人性化贯穿到流程和标准中,还要根据患者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陈春英等人[15]研究显示,将精细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随着早产儿发生率的提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随之增加,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同时,该病并发症较多,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极易对患儿家庭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为了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需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方面需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同护理模式,以期进一步为患儿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