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现途径探究

2022-11-25 04:39李月梅
新课程 2022年22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过程

李月梅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新城镇中心幼儿园,甘肃 甘南)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础性活动,同时也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游戏化教学是指采取游戏的方式,将教育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游戏获得相应能力的过程,此教学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幼儿特点,充分发挥游戏的重要作用。

游戏是一种顺应幼儿身心发展,促进幼儿快乐、自主参与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参与过程中运用自身知识、经验、特定语言,凭借各类工具达到运动心智活动来探索周围环境的方式,是幼儿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初级模仿。游戏化教学是将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式,其不仅能释放儿童的天性,还能有效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其健康发展。幼儿的年龄尚小,天性喜爱玩耍,教师可按照幼儿年龄发展规律合理设置游戏项目,进而充分发挥游戏教学优势。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特点

(一)教学游戏化具有激发性

游戏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各项能力,活动内容与活动开展方式基本围绕这一目的展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种色彩,以提升学生区分颜色的能力,通过自制图画,引导学生合理运用颜色。还可以借助卡通人物图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先以卡通人物形象吸引幼儿,让幼儿建立起对卡通人物形象与相关信息的记忆,而后增加难度,将图片人物转化为数字,以此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与反应能力。此类游戏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中实现成长。

(二)教学游戏化具有互动性

游戏的本质是一种互动性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幼儿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游戏化教学能有效营造出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因此,此教学模式的互动性能有效发挥教学价值,不仅可以使幼儿意识到自主选择的重要性,以此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三)教学游戏化具有可操作性

游戏化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规律进行设置。幼儿的年龄较小,天生喜爱游戏活动与新鲜事物,但受到自身生活经验与能力的限制,难以深度参与游戏活动。对此,教师可结合幼儿喜爱类型,设置简单、易懂且操作性强的活动,避免游戏内容过于复杂,活动开展难度较高,导致幼儿参与兴趣下降的问题。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幼儿参与情绪和参与深度合理调整游戏内容与开展方式,以确保幼儿的主动参与。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活动,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结合幼儿身心特点与个体化差异,设置多种类型的游戏活动与游戏内容,为幼儿创造出更加和谐的空间,营造出更加轻松的氛围,让幼儿的个人潜能通过游戏活动有效激发出来。对此,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观念的更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

(二)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

教师借助游戏活动,能有效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各项能力。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词语接龙游戏,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说出符合接龙规则的词语,设置游戏规则,以促进幼儿的深度参与。此类型活动能有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正确指导与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提升。

(三)有益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的年龄较小,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方式主要以兴趣为主,而游戏活动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幼儿兴趣特点与发展规律设置不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特定氛围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得以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参与环境,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幼儿的创新想法及时给予肯定,为其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支持。比如,在幼儿绘画游戏中,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多种颜色的笔与多种形状未上色的画,让幼儿结合自身想象力为画填色,创作出新的作品。此过程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同时可以让幼儿在参与中感受到创作带来的快乐。

三、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创新策略

(一)立足游戏精神,丰富教学游戏化内容

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联系紧密,在游戏化内容方面可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合理设置,从幼儿生活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让幼儿的学习更贴近生活,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方式,还能拓展教学内容。对此,教师可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多样游戏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结合幼儿需求对游戏活动进行合理修改、调整,使游戏活动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及时拓展游戏材料,让游戏精神在游戏活动中更加丰富,结合现有游戏主题,提供各种创意的辅助材料。游戏活动主要包括室内游戏与户外游戏,两种类型的游戏内容与开展形式各不相同。前者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挖掘,通过创设游戏形式与内容,有效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后者注重对实际情况的合理应用,通过适度增加游戏难度,减少游戏等待时间,丰富活动形式,有效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如“平衡”游戏活动,此游戏活动能有效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场地中展示坡度不同的平衡木,邀请幼儿扮演体操运动员,结合音乐节奏自由选取动作,走过平衡木。幼儿可不断变换手臂内容,包括叉腰、上举等动作。教师则在一旁观察哪些幼儿能完全自如地进行活动,哪些幼儿的动作稍显笨拙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幼儿及时指导与帮助。如指导没有勇气登高的幼儿,指导没有勇气攀上带有坡度平衡木的幼儿,指导在平衡木上不断变化动作的幼儿等。随着活动的开展,幼儿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发展,对此教师可适当增加活动难度,如设置“运西瓜”“送娃娃过小河”等游戏,以此增加平衡木活动的趣味性。

(二)创造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游戏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戏活动的开展效果。宽松、舒适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感到轻松与舒服,游戏行为也会更加明显。反之,则会对幼儿活动参与热情造成影响。因此在游戏环境创造中,教师要重视幼儿体验,不仅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还要呵护幼儿的心理环境。幼儿只有在信赖的环境中,才能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因此心理环境同样是游戏过程中需要重点打造的环节。

例如,在“娃娃服装店”游戏活动中,教师首先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活动环境,为幼儿准备娃娃服装实物与自制服装的材料等。在游戏开展过程中,让幼儿初步了解服装店的基本工作活动,邀请幼儿扮演活动中的不同角色,让幼儿模仿大人进行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游戏发展需求,逐步引导幼儿,如为顾客定做衣服、修改服装等,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还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沟通能力。

(三)评价幼儿行为,提升游戏活动针对性

教师一方面要评价幼儿的自主参与性,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与内容选取等要素,合理评价幼儿参与自主性。另一方面要评价幼儿参与活动的意愿,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变化,如幼儿在参与中是否主动积极举手,是否出现与游戏活动无关的行为等。同时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对此教师可结合幼儿行为表现制作相应的记录表,根据时间节点或游戏节点记录幼儿的行为状态,而后对幼儿的总体行为进行汇总。这样不仅能有效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还可以为教师设置游戏活动提供参考,进而提升游戏活动的针对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正确认识到游戏教学中的价值,将教学目标与游戏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性体验与游戏性对话,创造机会让幼儿互动,让幼儿真正参与到合作与分享的乐趣中。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确保幼儿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互动关系,注重对游戏活动的延伸,进而体现幼儿教育的真正价值。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过程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