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芳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百里中学,甘肃 平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学科素养教育已变得愈发重要,高中美术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各项美术知识,还要通过合适的美术指导来强化其多方面素养,如审美能力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美术素质,为其此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应严格依照美术教学标准教授学生更多的美术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利用该项能力的提升来促进学生的健康生长,也就是说,只有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即在改善美术知识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转变成拥有远大追求、热爱生活的学生。此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其人格素养正在形成,教师需借用此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各项美术基础素质指标,其教学课程的安排不但要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还要符合其审美特征,该项举措可极大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若学生提升了审美能力,其会在观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寻找真善美,有助于塑造学生人格,为学生此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中美术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美术知识外,还要通过引导使学生具备对美术的欣赏能力,欣赏能力可提升学生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扩展知识结构与开阔学生视野等,帮助其得到极佳的审美体验,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即其要在审美教学中努力表达自身观点,强化自我感受,借助不断提升的审美眼光来评价美术作品,因而良好的审美能力可提高自我感受表达的精准度,改变学生对美学的欣赏态度。
在教育课程革新发展的当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发生积极转变,即在进行高中美术教学时,不应仅将目标放置在教材中的各项知识点上,而是要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其由此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各项知识。针对高中美术教学而言,若想切实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不仅要将目光放在课堂上,还要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来学习感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不断增强其审美能力。高中时期的学生正是各项素养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利用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要求不断为学生树立好的审美意识,在陶冶其情操的基础上,使其形成较合理的审美价值观念,不断培养其道德素养与人文情怀。一般来讲,美术教学中的多项内容与实际生活存有密切联系,在教授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期间,要详尽阐述美术领域内的多家流派,详细讲解各流派的具体特征,透过对各流派间的合理比较找出其不同点与相似点,增进学生对不同艺术流派的领悟力,深刻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其审美能力会随着艺术感染力的增强而逐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为改善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教师可巧妙融合户外与课堂,将审美素养理论利用实践性形式展现出来,全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为更好地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美术教师应及时变换教学形式,将信息化技术与审美教学相结合。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先进性,教师可利用该技术将美术教材内容转化成影像、动画、图像、声音与文字等形式,将艺术与科学精准结合,使学生更为直观地观赏到美术作品,增强该作品教学的感染性,并扩展美术教学内容,达成美术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效果与整体效率。一般来讲,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教师录制的视频演示来增加对美术知识的了解,适时打破空间与时间的束缚,有效强化对各项美术作品的感悟与感受,不断提升其审美素养。在使用信息化技术设备期间,教师应合理利用设备内部软硬件,强化设备内部的各项操作功能,在增强课堂授课针对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使其在美术学习中更好地达成美术指标,并利用该指标来不断强化审美能力。例如,某高中美术教师在讲解“瓷器”这一课时,为了增进学生对瓷器艺术的理解,在课堂内选择了信息化技术,运用多媒体设备投影来展现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瓷器,借助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现彩陶纹瓷器内的具体特征,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该课程所表达的知识,该类课堂不仅能丰富其美术知识,还能强化其美的感受,全面提升美术审美能力。
一方面,由于美术作品的流派数量与种类极多,在高中美术课堂内很难将所有美术知识点展现出来,教师应对美术课堂内的作品进行合理筛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术素养。具体来看,高中美术教师在具体教学时,要主动挑选经典美术作品,将科学的教授方法与内容放置到该类课堂中,利用问题设计与主题导入等方法来指导学生欣赏对应的美术作品,提升美术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解决更多实际的作品欣赏问题。如在分析与欣赏西方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将不同西方绘画作品中的国家、年代与流派科学分类,将作品本身呈现出的内容当作教学重点,利用针对性教学方法来缩减课堂理论知识,及时转换学生的欣赏角度,使其在不自觉中提升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期间,教师应主动选择感染性强的作品,利用对该作品特征的讲解,引导学生的美术分析方法,借助一幅作品完成对该项知识的学习,切实提升审美素养。如某高中美术教师在教授“彩雕”艺术内容期间,为其找出与彩雕艺术相关的典型作品,如敦煌石窟内的彩雕,透过对该类作品的讲授来满足学生对该项知识的基本需求,实际教学强化了对该彩雕艺术作品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彩雕背后的艺术知识,这不仅能改善其美术审美素养,还能帮助其养成较好的学习探究习惯。
高中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应及时完备课程要求内容,即在当前的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提出了些许目标与要求,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加欣赏艺术作品的角度,因而教师需在日常教学中科学培养学生的鉴赏方法与鉴赏意识,利用作品欣赏角度的增加来提升审美能力。通常来讲,教师在设计美术欣赏课程时,若想增强其欣赏角度的多元化,要在课堂中存有一定的留白时间,并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与想象空间,通过欣赏角度的增加来充分展现其审美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美术课堂内。此外,高中美术教师还应利用有效举措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改进其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角度,如在教授《蒙娜丽莎》艺术作品期间,帮助学生主动探究该微笑的具体含义,不同的学生存在对应性观点,美术课堂内可适时展现出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使学生更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增加对该微笑的解读数量,透过对该艺术作品的多方面欣赏,切实提升学生对美学的领悟力,并在改善审美认识与艺术情怀的基础上,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品位。
高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具有普遍性,即美术教师应找出合适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其审美水平,若想达成该目标,需为学生创设出适宜的审美环境。具体来看,与传统美术教学相比,当前美术教学的形式与内容都出现了较大改变,如新美术教材内容中其不仅带有普遍性美术知识,还增设了朗诵、自然、数学、舞蹈、文学诗歌等艺术形式,再加上教授时要重视学生创造美、表现美与发现美的过程,并借助审美能力的提升来展现其价值观、态度与情感上的变化。从高中美术教学形式上看,教师应利用不断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展现出艺术作品的生机活力,提升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不仅在课堂内达成其表现欲,还要利用适宜引导来增强其创造力。高中美术艺术作品应具有愉悦性、创造性、综合性与人文性等,若想将作品内的主体特征传输到学生的脑海内,应为其创设适宜的学习与欣赏环境,如在学习某项艺术作品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该艺术带有的实物图展现出来,或将学生带领到大自然中,透过学生对大自然的切身感悟来提升其对作品的领悟力,使其逐步养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此外,为创设和谐、宽松的审美环境,高中美术教师应及时改进教学环境,如在欣赏某项艺术作品时,将该课程打造成艺术作品欣赏室,使更多的学生沉浸在该欣赏氛围中,切实提升对该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掌握更多与作品相关的背后故事,从而提升审美能力与美术素养,真正改善美术审美水平。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过程中,应科学融合信息网络技术,利用教学方式的改进来增加学习内容,使更多的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在增强课堂参与度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美术素养,切实提高美术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