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饮食养生探讨肥胖症的预防调摄

2022-11-25 18:31祝青林色奇查青林宋鑫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断食肥胖症脾胃

★ 祝青 林色奇 查青林 宋鑫(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肥胖是由于机体摄入过多能量引起脂肪蓄积,破坏能量代谢平衡所导致的代谢综合征。肥胖涉及食物摄取和能量消耗两个过程,过量的食物摄取、脂肪细胞产热或形态改变等均能引起机体体重的增加[1]。超重与肥胖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也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肿瘤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及诱因,甚至会进一步严重危害人体的心理健康[2-4]。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超重和肥胖人群数量急剧增多,并覆盖各大年龄阶段人群。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18岁以上超重及肥胖人数占比已经超过40%[5]。本文拟从中医饮食养生角度论述肥胖症的诱因、预防原则,并从进食和断食两方面提出预防调摄方法,以期为防治肥胖症提供参考。

1 饮食失节为肥胖症主要诱因

中医对超重与肥胖的认识由来已久,《灵枢·卫关失常》最早提出肥胖的3种类型,“人有脂,有膏,有肉”。历代医家认为导致超重与肥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年老体弱、脏腑失调、先天禀赋等因素造成,与脾、肝、肾密切相关,但病机总属脾虚为主,痰湿阻滞所致。《素问·痹论》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直接指明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司,高脂痰浊内聚而成肥胖。《脾胃论》云:“脾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实则能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则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说明脾运正常,则脏腑、经络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脾失健运,致使痰脂凝滞,则肥胖诸症丛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指出中年以后,人体脾肾功能逐渐低下,脾肾阳虚致使水湿不运,痰瘀渐生,故身体日益发胖。《望诊遵经》则言:“富贵者,身体柔脆,肌肤肥白,缘处深闺广厦之间,此居养不齐,作息无度者,易致脂肥停积而成肥人。”指出活动过少,身体过逸,以致人体气血代谢循环失常,也会使痰湿停聚而成肥胖。《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言:“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也指出肥胖与痰饮有密切关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更是提出“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多痰饮”,明确说明肥胖者多为痰湿体质。现代医家张洪义、王彦晖等也多认为痰饮是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5]。

肥胖症是一种与饮食有着密切联系的慢性疾病,而饮食失节为其主要诱因。饮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和基础。但现代人一方面过食肥甘厚腻、饮食不节亦或食物不洁,如大鱼大肉、饮食无度、不知节制、嗜好零食等,都会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从而转化为痰浊停留于体内;一方面过食寒凉冷饮、贪嗜空调,以致脾肾阳气虚衰,气血鼓动无力,水液蒸腾气化失司,致血行迟滞、水湿内停;同时现代生活节奏过快,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焦虑,肝气郁结,忧思伤脾,间接导致茶饭不思、饮食失调,以致脾失运化,久成痰饮,以致肥胖。由此可知,饮食与肥胖症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饮食养生预防调摄肥胖症的重要意义

所谓“民以食为天”,《礼记·礼运》篇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现象的体现。饮食养生作为调摄人体生命健康、延年益寿,强壮身体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医学对饮食养生更是推崇备至,历代医家、养生家及儒家在诸多著述中,如孟诜《食疗本草》、忽思慧《饮膳正要》、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等,不管是在疗疾愈病,还是延年益寿方面,都离不开饮食养生,而孔子更是直接在论语中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肥胖症是一种摄入脂肪过多,而消耗不足的代谢性疾病,与人体摄入食物过程中脂肪、热量等密切相关,所谓“病从口入”,若饮食失节而过饱过饥,五味过于偏嗜而膳食失衡,亦或食物不洁、劳逸失调、忧思过度,易导致中焦脾胃失运受损,气化失司、化源乏绝,水湿痰饮停于中焦以致肥胖,甚至五脏失养而百病丛生。所以通过调整人体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摒弃不良饮食习惯,树立正确的饮食观,采取有效的饮食方式方法,对预防调摄肥胖症和养护身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饮食养生预防调摄肥胖症的原则

“食色,性也”,正确的饮食养生原则有助于肥胖症的预防调摄,孔子《论语·乡党》有言:“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食不语,寝不言。”针对食物清洁、饮食节律、饮食宜忌等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指导。笔者结合肥胖症的特点和饮食养生的内涵,倡导以饮食有节、调和五味、谨守宜忌作为其预防调摄的原则。

3.1 饮食有节

《论语·乡党》中“不时,不食”“不多食”,直接强调了饮食需要适时适量,进食时间要有节律的观点。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序》则进一步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切忌过饥过饱,食必适量的饮食养生观。对于肥胖症患者更是如此,饮食必须严格遵守适时适量原则,忌暴饮暴食,不知饥饱,一日多餐,尤其是要摒弃吃夜宵的习惯,养成一日三餐,每餐定时定量的良好用餐习惯。同时饮食应该尽量符合四时调摄的规律,尽量选用时令食物,顺应节气时令烹饪菜肴,尽量避免进食大量加工产品,尤其是鱼肉类等高脂肪食物。

3.2 调和五味

肥胖症以脾胃失运,痰湿阻滞为总属病机,在食物的选择上更需注意。《黄帝内经》提出:“精不足者,温之以气,形不足者,补之以味。”“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强调了五味调和的重要性,而肥胖症恰恰是因为偏嗜五味,以致脾胃失常,从而引发痰湿内停所导致的。所以肥胖症患者必须忌偏食,多食果蔬而减少高脂肪、高能量、高蛋白含量食物的摄入,并且要科学搭配,注意营养结构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3.3 谨守宜忌

肥胖症患者需要去除肥胖的诱因,一方面要忌肥甘厚腻、忌酒,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肥甘厚腻会给肥胖症患者的脾胃消化系统带来严重负担;另一方面要忌寒凉冷饮,现代人不论冬夏,常年生活在空调房内,并且喜食冰镇冷饮,导致脾肾阳气受损,脾肾阳虚则中焦健运功能失常,极易造成痰湿停滞,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同时饮食过程中要注意食物的清洁,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指出:“秽饭、馁肉、臭鱼,不可合食之,害人。”又说:“凡禽兽自死无伤处,不可食”“一切牛盛热时卒死者……食之作肠痈……下利者,食自死牛肉必剧。”及“病死者,不任用。”强调了饮食清洁的重要性。孙氏还进一步倡导饭后摩腹和散步,有利于帮助肠胃促进食物消化。

4 饮食养生预防调摄肥胖症的具体措施

中医饮食养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遵守饮食有节、调和五味、谨守宜忌的饮食养生原则基础上,辨证地采取进食和断食两个方面的有效具体措施,能有效防治肥胖、疗愈疾病、益寿防衰,减少肥胖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

4.1 进食

4.1.1 茶水汤饮 我国茶水汤饮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谓“宁可食无馔,不可饭无汤”。茶水汤饮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养生保健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云:“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堕、轻身、明目。”《食疗本草》载:“茶叶,久食令人瘦,去脂。”《史书》载:“岭南之地,暑湿所居。粤人笃信汤有清热去火之效,故饮食中不可无汤。”说明茶水汤饮不仅给人们美妙的味觉享受,还能防病养生,促进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水汤饮有治疗肥胖、改善体质的作用[10-12]。尤其针对肥胖症群体,建议饮用:(1)清宫减体茶。泽泻3 g,石菖蒲3 g,山楂3 g,紫苏3 g,绿茶3 g,用350 mL开水冲泡当茶频饮。此茶具有行气化湿、减肥降脂的功效,适用于肥胖,高脂血症胸闷痰多,或伴下肢水肿者[13]。(2)山楂酸梅汤。酸梅5颗,山楂、谷芽、麦芽各50 g,冰糖少许,煲熟后频服,具有消食化滞、生津止渴的功效,最适宜肥胖伴水谷不化、脾胃呆滞、口渴的人群饮用[14]。

4.1.2 粥食菜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食物作为我们人类生存和活动的重要物质支持,营养搭配合理、科学的饭食不仅能保证人体的营养需求,还能在五味调和的基础上,养护身体、调整体质偏颇,改善身体状况。历代食疗本草记载着诸多具有良好减肥功效的粥食菜肴。现推荐以下3种膳食予肥胖症人群食用:(1)野鸭赤小豆粥。野鸭1只,赤小豆、花生各50 g,陈皮10 g,盐适量,炖熟食用,具有健脾开胃、补中益精、利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肥胖伴体虚乏力、食欲不振、水肿的人群[15]。(2)三色糯米饭。红小豆、薏苡仁、糯米、冬瓜籽、黄瓜各适量,焖熟食用,此饭不仅营养丰富还有调和脾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肥胖伴水肿、纳差者[16]。(3)盐渍五丝。西瓜皮、黄瓜、冬瓜、白菜帮、芹菜各50 g,盐、香油适量,盐渍后食用,具有清热消肿、除湿利尿的功效,适用于肥胖伴口干、浮肿、腹胀、小便不利者[17]。

4.2 断食

断食古称“辟谷”“断谷”“休粮”“清肠”等,是人们主动在短期内不吃粮食,使肌体处于饥饿状态下靠自身机能健体强身的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我国现存最早的断食著作《去(却)谷食气篇》。《大戴礼记·易本命》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为断食最早的理论根据。伊斯兰教中的斋戒习俗,在斋戒月,人们为了体悟真理,在白天(从黎明到日落)禁食。基督徒、犹太人、佛教徒和印度教徒,他们传统上在1周或1年的指定日期禁食。

而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各国对断食疗法治病强身有了更加系统而深入的认识。断食已被证明能延缓衰老、促进健康[18-19]。其在改善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20-21]。当今世界有许多国家以断食疗法来治疗疾病,并设立断食治病的机构。在日本有“断食寮”,欧美国家及前苏联也有“断食疗养院”,我国中山大学秦鉴教授从德国访学后也在其所在科室开展断食疗法。

4.2.1 断食机理 中医认为脾可运化传输水谷精微,脾健则把水谷精微运送至四肢百骸、脏腑百脉,以营养周身。若饮食失节则可导致脾虚水谷不化,气血无从化生引起“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脾气亏虚,痰饮水湿停聚不得布散。而断食则可在源头上阻止饮食对脾胃的伤害[22]。现代医学认为如果进食过多会造成营养过剩并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人体断食后会消耗肌体储存的能量,使脂肪得到大量分解。断食可增加胰岛素和瘦素的敏感性、抑制炎症和刺激自噬,从而有助于减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23]。但目前人们对断食确切的原理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并不完全清楚。

4.2.2 断食方法及禁忌 断食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严格程度(热量摄入多少)可分为完全断食和不完全断食。完全断食只喝水不吃任何食物,不完全断食可摄入25%的基线能量,除饮水外可选择少量食物。根据断食时间长短分为持续性断食和间歇性断食。持续性断食指连续多天进行断食,间歇性断食主要有隔日断食(断食日与进食日交替进行)、5∶2断食(5天进食,2天断食)、时间限制饮食(食物在每天设定的时间内吃完,其它时间断食),此外还有斋月断食及其它改良的断食疗法。对于各种断食形式的减重效果的评价,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从断食的依从性来看,间歇性断食更好,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断食方式[24]。

断食前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接受断食者可查阅断食相关资料或向有断食经验的人了解断食体验,只有详细了解断食才有勇于实践的勇气。在饮食方面要逐渐减食、戒烟戒酒,要适量饮水,可喝矿泉水或白开水,加快体内毒素的排出。

断食期间应保持心情平静,若饥饿感难以忍受可用意念克制食欲,可邀请多人同时参与,创造断食的环境和氛围。断食期间每日要喝水2 000 mL左右,饮食上可选择蔬菜、水果、坚果等,每日热量控制在女性500大卡以内,男性600大卡以内。如果有汗出、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低血糖反应时,可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断食期间可适量参加体育活动、可正常上班,以不劳累为度。洗澡时水温不可过高,断食期间皮肤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若水温太高刺激血管,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发生晕厥。断食期间还应避免抽烟、喝酒和夫妻同房。

断食结束后,要遵守从少到多,从稀到稠的饮食原则,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可选择粥汤类宜消化的食物,如米汤、豆浆、小米粥等,切不可快速增加食量以免伤害身体、影响疗效。并且在短期内也应避免抽烟、喝酒、夫妻同房。

断食虽然能促进健康、防治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但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宜,如孕妇、严重的精神病患者、重症糖尿病患者、胃肠出血患者、慢性肾炎、肝硬化晚期患者等,就不适宜断食疗法。

5 结论

综上所述,饮食失节作为肥胖症主要诱因,在遵守饮食有节、调和五味、谨守宜忌的饮食养生原则基础上,合理科学的选择进食或断食的方式可有效的预防肥胖症。同时饮食养生预防调摄肥胖症,还应根据不同的体质年龄、性格禀赋、地域季节、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辨证施治,不可一概而论。肥胖不仅受饮食因素的影响,还和身体运动、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预防肥胖要在饮食养生的同时,综合运用中医内服外治、运动导引、心理情志调节等方法共同辨证施治。

猜你喜欢
断食肥胖症脾胃
神回复
断食晚餐能缓解脂肪肝?盲目断食或出现低血糖
运动减肥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
澳大利亚医生呼吁征税含糖饮料对抗肥胖症
澳大利亚医生呼吁征税含糖饮料对抗肥胖症
黄精治乏力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细嚼慢咽护脾胃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上升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