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胆气上逆及经中郁火辨治口苦思路探讨

2022-11-25 18:31郑炜贞郑维礼缪易王旭东郭正刚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通600甘肃省高台县郑维礼诊所甘肃高台734300
江西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口苦少阳疏肝

★ 郑炜贞 郑维礼 缪易 王旭东 郭正刚(.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 南通 600;.甘肃省高台县郑维礼诊所 甘肃 高台 734300)

口苦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中医门诊以口苦为主诉就诊的病例十分常见,可伴发于多种疾病中。该证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并将其归为“胆瘅”病。《素问·奇病论》曰:“口苦者,病名为何……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指出了胆汁循经上泛是口苦形成的主要病机。中医诊断学认为口苦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1]。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口苦的相关成因,但存在较大局限性。笔者结合父亲50余年的临床经验及个人临床观察,认为“胆气上逆”和“经中郁火”是形成口苦的核心病机,五脏六腑病变波及于胆,或多种病因导致经中郁火,均可发生口苦症状,故治疗口苦应“审证求因”,全面收集临床资料,结合全身情况、病史、舌脉等,进一步分析口苦病因,在对基础病因进行治疗的同时,酌情配合疏肝利胆及疏散经中郁滞之法。

1 胆气上逆导致口苦

口苦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胆瘅”,认为其与胆有着密切联系。如《素问·痿论篇》言:“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灵枢·四时气》曰:“胆液泄,则口苦。”《灵枢·胀论》指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素问·奇病论》曰:“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可见,胆气上逆,胆液外泄为口苦的核心病机。而《素问·六节脏象论》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为阳木,胆中相火敷布于周身,十一脏借此而生机勃勃。反之,十一脏有病,亦可波及于胆,而肝胆互为表里,胆病与肝最为密切,他脏病变影响肝胆,致胆气上逆,亦可出现口苦。其中,以中焦脾胃尤为常见,亦可见心火上炎或肝肾阴虚等证。

1.1 脾胃亏虚,土虚木乘

脾在五行属土,主运化,为气机之枢;肝在五行属木,主疏泄,调畅气机,排泄胆汁;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若脾胃亏虚,肝气横逆犯脾,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上逆,或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胆汁过溢,胆液上泛,可见口苦。临床多伴嗳气腹胀、纳呆不饥、抑郁寡欢、少气乏力、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脉弦细等症。治疗当疏肝健脾、理气和胃,兼清肝利胆,可酌情选用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等。

1.2 心火上炎,子病犯母

心为火脏,在味为苦,肝属木,主疏泄,木火相生,心火上炎,子病犯母,可伴木郁,甚至肝热,肝气热则胆泄口苦,或肝木郁滞,肝失疏泄,胆液上泛,发为口苦。临床可伴有心烦失眠、急躁易怒、目赤头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而火郁发之,治以疏肝清心泻火,方选龙胆泻肝汤加黄连、莲子心等[2]。

1.3 肝肾阴虚,母病及子

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相互滋生,即肾精滋养肝血,使之阴血充足,以制约肝阳过亢;肾水滋养肝木,以使肝气疏泄条达。如肾虚肝失所养,则肝失条达,郁而化火,胆汁上泛而口苦。临床可见口苦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胁肋疼痛、口渴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2]。治以滋阴养血、清热疏肝,方选滋水清肝饮加减。

1.4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女,56岁,于2019年5月23日就诊于我院中医门诊。患者诉半年来常感口苦,每于心情不舒时明显,伴嗳气腹胀、纳差乏力,大便时稀溏,舌淡,苔薄,脉弦细。辨证为肝郁脾虚,胆液上泛致口苦,治以疏肝健脾、理气和胃,予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处方:当归12 g,白芍12 g,炒白术10 g,柴胡10 g,茯苓15 g,炙甘草6 g,生姜8 g,薄荷4 g,吴茱萸3 g,黄连6 g,代赭石12 g先煎,旋复花10 g包煎,檀香10 g,香附12 g。1周后复诊,患者嗳气腹胀等症明显缓解,口苦减轻,继服上方,嘱患者调畅情志,半月后口苦消失,食欲、精神均改善。

按:本例患者为绝经后女性,情绪易于波动,每于心情抑郁时发生口苦,伴嗳气腹胀等症,结合四诊,考虑为肝郁脾虚,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胆液上泛而口苦,经逍遥散加减治疗,口苦逐渐消失。因口苦多为肝本身功能失调或他脏病变累及于肝胆,胆液上泛所致,故治疗需在解除兼症的同时,重视疏肝利胆。

2 经中郁火导致口苦

历代医家多从胆病论治口苦,然而,除胆病外,临床可见诸多疾病的兼症中夹杂口苦症状。而火味苦,口苦多与郁滞生火有关。因经为气血运行的通道,若经气郁滞化火,火性炎上,则生口苦。临床以外感风寒入里化热为多见,如外感风寒湿邪,内郁化热的九味羌活汤证,及邪入少阳,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火的小柴胡汤证。此外,肝胆经火热的龙胆泻肝汤证及胆气不足,虚阳郁滞化火的温胆汤证,均以口苦为主要表现,治疗也以清泻郁火为第一要务。

2.1 三阳经经郁化火

《医碥·郁》中曰:“外伤于风寒湿三气,皆足以闭遏阳气,郁而成热固也。”三阳经郁滞化热,火热炎上,发为口苦。《医方考》中言:“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以黄芩。”此证多以分经论治的代表方九味羌活汤治之。该方录自《此事难知》,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3]。其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方中以羌活、防风、细辛、白芷、苍术等辛散药为主,祛散外邪的同时,疏散经中郁滞,并配合黄芩、生地以清泄里热,火热得清,郁滞得散,则口苦立消。

2.2 少阳经经郁化火

《伤寒论》言:“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热内郁,胆火上炎则发口苦。治以小柴胡汤主之。方中以味苦微寒,气质清轻之柴胡透解少阳之邪,以苦寒味重之黄芩清泄邪热,以解经中郁火;配以生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以防肝木克土。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枢机之效,以使外邪得解,郁火得清,则口苦可愈[4]。此外,《重订通俗伤寒论》中所载的蒿芩清胆汤为小柴胡汤之变方,主治少阳湿热证,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干呕呃逆、胸胁胀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方中以苦寒芳香之青蒿易柴胡,透解外邪兼芳香化湿,并以黄芩、竹茹清热泄火,亦为除邪兼清郁火之方,对素有痰浊内阻之少阳湿热郁滞口苦效果尤佳。

2.3 肝胆经经郁化火

肝在五行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结,或肝胆经湿热,郁而化火,肝胆实火上炎,可见头痛目赤、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症。多用龙胆泻肝汤治之。《重订通俗伤寒论》阐释龙胆泻肝汤方意:“肝为风木之脏,内寄胆府相火,凡肝气有余,发生胆火者,症多口苦胁痛,耳聋耳肿,阴湿阴痒,尿血赤淋,甚则筋痿阴痛。故以胆、通、栀、芩纯苦之品泻肝为君;然火旺者阴必虚,故又臣以鲜生地、生甘草,甘凉润燥,救肝阴以缓肝急;妙在佐以柴胡轻清疏气,当归辛润舒络;使以泽泻、车前咸润达下,引肝胆实火从小便而去。此为凉肝泻火,导赤救阴之良方。然惟肝胆实火炽盛,阴液未涸,脉弦数,舌紫赤,苔黄腻者,始为恰合。”[5]本方以龙胆草、栀子等苦寒药直折实火的同时,以柴胡梳理气机,芩、地兼清郁火,故火灭苦消。

2.4 胆虚郁滞化火

《诸病源候论》言:“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胆阳气不足,虚浮之阳气,运行推动无力,则易生郁滞,久而化火,发为口苦。治以温胆汤加减,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主治胆郁痰扰证,症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易惊,或眩晕呕恶、苔白腻、脉弦滑等。方中以辛温之生姜四两为君,温胆扶阳通郁滞且不助火;以甘微寒之竹茹二两轻清浮游之火,且不伤阳气,并予陈皮、半夏、枳实理气行滞,燥湿化痰,茯苓、甘草、大枣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诸药合用,则胆可温,郁火可清,口苦可消[6]。

2.5 典型病例

患者钱某,女,36岁。2019年5月2日骑电瓶车吹风受凉后出现畏寒怕风、喷嚏、鼻塞流清涕等症,未行治疗,次日症状加重,下午出现恶寒发热,体温38.9 ℃,周身酸痛,口苦纳差,诊时面色微红,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浮紧。予生姜、红糖、葱白煎汤送服九味羌活丸治疗,嘱大量饮水,后体温逐渐下降。两日后体温正常,精神转佳,喷嚏、鼻流清涕减轻,但鼻塞加重,轻度怕风,鼻涕稠厚略黄,另诉明显口苦,终日不能缓解。忽忆起《伤寒论》经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考虑为邪入少阳,少阳经郁化火,遂予小柴胡颗粒口服,嘱加大剂量,1日后口苦立减,次日诸症消失。

按: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有明显吹风受凉史,当日出现畏风流涕症状时未予重视,次日出现恶寒发热、周身酸痛、口苦纳差、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等症,结合舌脉,考虑为外感风寒湿入里化热,经九味羌活丸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口苦加重,鼻涕转为稠厚略黄,考虑为邪入少阳,少阳经郁化火,故口苦明显,经小柴胡颗粒治疗后诸症消失。可见,中医辨证论治要全面搜集资料,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仔细分析,力求辨证准确,则可收理想效果。

综上,形成口苦的核心病机为“胆气上逆”及“经中郁火”,治疗口苦应在全面分析临床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审证求因”,以进一步寻找口苦形成的主要病因,进而“审因论治”,并不忘酌情配合疏肝利胆及疏散经中郁滞之法,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口苦少阳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垃圾分类
童心童画
《三千年》
口苦是怎么回事?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约会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
口苦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