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的彭子冈研究综述

2022-11-25 18:02杨辰李日
新闻传播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三剑客抗战时期研究

杨辰 李日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山东 264005)

一、彭子冈简介

彭子冈是我国新闻战线上杰出的女记者,是抗战时期新闻界著名的“四大名旦”之一。1938年她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前往重庆。在渝期间,彭子冈发表了许多出色的新闻通讯。她为在桂林出版的《大公报》撰写了真实反映重庆社会各阶层动态的《重庆航讯》近百篇,后来被新闻界誉为“重庆百笺”。在1945年8月,她发表了轰动大后方的新闻特写《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解放以后,彭子冈先后在《进步日报》《人民日报》和《旅行家》杂志工作。其间,她曾深入到新疆等边远地区采访,并随各种代表团出访欧亚七八个国家,将所见所闻汇编成册,出版了《苏匈短简》。

彭子冈一生以文笔犀利、作风泼辣而闻名。早年,她孤身冒险进入苏州监狱,采访报道救国会“七君子”的被捕事件;在特务横行的重庆,她不畏权贵,在报纸上热情宣称毛主席来渝“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1]。在“北平通讯”中,她无情地揭露国民党的腐败颟顸。她的新闻特写,能够及时反映现实,爱憎分明,富有战斗性,这使她的报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称赞。

二、学术研究概况

截止到2021年4月,在中国知网上,以“彭子冈”为主题检索,结果为22篇论文。其中与女记者相关的文章有7篇,与《大公报》相关的文章有5篇,与职业精神相关的文章有2篇,其他相关的研究还包括三剑客、重庆航讯等。

从发表年份来看,1981年有关彭子冈的文献开始出现。此后陆续有研究彭子冈的文章发表,在2005年发表篇幅达到峰值,一年间有6篇文献发表。其中,主要发表途径为期刊,少数为报纸和硕士论文。

彭子冈的主要著作收录集有两种:一为1984年出版的《子冈作品选》,二是1987年出版的《挥戈驰骋的女斗士——女记者子冈和她的作品》。纪念彭子冈的书籍主要有2019年出版的《回忆徐盈与彭子冈》。

三、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梳理彭子冈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物生平、新闻作品的写作特点、职业素养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

(一)人物生平

关注彭子冈生平的研究者,主要由学者及其亲友组成。彭子冈出生于苏州,本命彭雪珍,后因珍字俗气,在投稿时便用了笔名“子冈”,从此以“子冈”行世。李伟简要考证并梳理了彭子冈的生平:中学时代便文采飞扬,频频向《中学生》投稿,初露锋芒。1936年到《妇女杂志》工作,负责采编。1938年就职于《大公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写下了大量备受追捧的新闻报道。抗日战争期间,彭子冈与同业伴侣浦熙修并肩采访,被称为一时瑜亮。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1988年去世。[2]

在《挥戈驰骋的女斗士——女记者子冈和她的作品》一书中,其子徐城北回忆并考证了母亲彭子冈的生平的重要史实,内容较为全面,史实可靠,是研究彭子冈的权威资料。

(二)新闻作品的写作特点

彭子冈好友朱启平在悼念她的文章中曾称赞“子冈的稿子,往往锋芒毕露,快人快语,不避权贵”“一个新闻工作者,一生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独立思考,说真话,不计个人得失,无愧于心,可以告慰矣”[3],高度概括了彭子冈的新闻特点。徐彩月从新闻报道语言切入,以一种专业的语言视角来审视彭子冈1938年到1951年的新闻报道作品。她对彭子冈的新闻报道从词汇、句式、辞格、语篇四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详细总结了彭子冈新闻报道语言的特征[4]。孙亚娜通过研究发现:子冈在新闻写作时将文学手法融入其中,是对新闻写作的一大贡献;表达特色主要有以情动人、细节描写以及立体丰满的人物语言,报道风格独特。[5]高晶怡认为彭子冈“善于从宏大的有关社会发展的叙事中寻找到自己的切入点,与其他记者相比,她首先更擅长调查报道各阶层妇女的生活状态,将妇女视作独立觉醒的个体,用女性的题材和意识去折射时代主题”。[6]高晶怡还通过分析时代因素、个人成长因素和新闻检查制度,来探究对于子冈新闻体裁和风格造成的影响,研究视角新颖独特,将彭子冈研究推向深入。

(三)职业素养

彭子冈嫉恶如仇,从不畏惧权贵,真相是她唯一的新闻追求。作为抗战时期最为活跃的女性记者之一,她单枪匹马冲锋陷阵在舆论的战场。她的身上所展现出的勇气与坚韧、对百姓的关心以及社会责任感都是当下的新闻从业者们应当学习的。李文婧、孙思齐通过分析彭子冈的“重庆航讯”的写作特点以及彭子冈在抗战时期的新闻活动来展现其作为新闻记者优秀的职业素养。[7][8]在剧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女记者本身就不多,优秀的女记者更是凤毛麟角。性别身份给彭子冈的新闻活动带来诸多的困扰,在采访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歧视和困难,甚至许多采访对象不愿意和女记者谈话。但即便如此,彭子冈仍能冲破当局和世俗的桎梏阻碍,愈挫愈奋,坚韧不拔,持续不断地向社会传达新闻事件的真相。

加强对于战争时期民国女记者的新闻精神和职业素养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其新闻活动的基本特点、主要成因和历史经验,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对新闻从业者来说更是可以起到借鉴与传承发展的作用,从而赋予新闻职业精神以新时代的内涵。

(四)社会交往

彭子冈的社会交往十分广泛,截至目前对其新闻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她与新闻同行的互动关系上。彭子冈与杨刚、浦熙修、戈扬并称为新闻界的“四大名旦”,同时与杨刚、浦熙修并称为新闻界“三剑客”。其中,彭子冈与浦熙修交谊最深,二人曾一起穿梭在炮火硝烟之中,并肩采访,建立了深厚的同业情谊,她曾写了《熙修与我》一文,纪念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此外,彭子冈与杨刚当时一同被誉为“大公报二刚(冈)”,目前对二人的交往关注甚少。

在彭子冈社会交往的研究成果中,“三剑客”的相关研究占较大比例。黄真彦和丁英顺在《周恩来与大后方新闻界“三剑客”》中提到“三剑客她们以女性视角记录全国军民的持久抗战和沦陷区民众的悲惨生活,用如椽大笔书写恢复山河的家国情怀。”[9]田艺霏以“三剑客”的新闻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大量一手资料,介绍“三剑客”名称的由来和生平活动,并将“三剑客”与同时期其他报人群体进行比较,从职业认同与职业素养方面与根据地女报人群体比较,从宣传策略与新闻观念上与国统区中共报人群体进行比较,进而揭示“三剑客”与其他群体的区别与特性。[10]

彭子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其平生的社会交往人员数量大、社会阶层广,与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人员交往频繁,但是截至目前,尚未出现相关成果。此外,对彭子冈与徐盈夫妻关系研究的也很少,彭子冈的新闻活动、新闻思想和新闻风格,受到丈夫徐盈的深刻影响,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至今仍付之阙如。徐盈以“历史的真实记录,真正好的有生命力的作品”,得到沈从文的赞誉,并和范长江作品一同被当年西南联大选为大学国文参考读物。丈夫徐盈与子冈朝夕共处,共同奋斗在新闻一线,对子冈的影响可见一斑。所以,应该重视并加强对徐盈与子冈的结合研究,从中发现徐盈对于子冈新闻之路的影响以及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下一步研究路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关彭子冈的人物生平、新闻作品的写作特点以及职业素养研究比较充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上述研究仅是建立在目前现有的彭子冈作品集的基础之上,即主要参考了《子冈作品选》及《挥戈驰骋的女斗士——女记者子冈和她的作品》两部。值得指出的是,彭子冈一生著述总量逾600万字,而两部作品集中收录的文章有限,且有重复,不及著述总量的十分之一。因此,加强对彭子冈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是彭子冈研究的当务之急,也是推进彭子冈研究的先决条件。

(一)史料创新

对于人物的研究讲求文史互证和史料创新,史料创新是还原新闻语境、梳理思想脉络、考证交往活动、把握新闻特点和探索新闻规律的充分必要条件。史料创新主要包括对彭子冈的新闻文本、书信、日记、回忆录与记者采编活动的整合。[11]目前,有关彭子冈的新闻作品史料,只有一小部分被编撰成书。此外,还有大量的新闻作品未被整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彭子冈的文献,除新闻特写、通讯报道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诗歌及采访杂忆等,作品时间贯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这些资料对于彭子冈研究,都有积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社会交往

新闻人物研究不应是分散的、孤立的、静态的研究,而应是融合思想演变、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的整体性、动态性的研究。[11]在后续对彭子冈的社会交往研究领域,应重点关注其丈夫徐盈。徐盈与彭子冈夫妻二人皆出生在殷实之家,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性格里也皆有“叛逆”的色彩。二人结为连理后,联袂进行新闻创作,为世人留下了近千万文字的著述,并肩度过了坎坷而又熠熠生辉的一生。目前虽已有书籍《回忆徐盈与彭子冈》,但此书为徐盈与彭子冈夫妻二人的挚友、亲人以及同事撰写的回忆性文章,主要记述了二人各自的生平事迹以及亲友对其共同的纪念,少有二人互相影响的部分。而徐盈作为同时期《大公报》的资深记者、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与彭子冈一同奋战在新闻界数十年,其对子冈的新闻理念、新闻价值观以及新闻事业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应加强研究。

对彭子冈社会交往的研究,还要继续扩大范围,举凡与她交好或交恶的各阶层人物,都应该纳入研究视野,尤其是与彭子冈交往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界人士,彭子冈与他们的互动关系,促成了彭子冈的新闻理想、新闻活动和新闻品质以及整个人生的命运走向。

(三)抗战时期新闻活动

对于子冈的过往研究中,较少出现针对子冈抗战时期新闻活动的探讨。彭子冈自己曾回忆:“说来惭愧,而且回忆起来几乎是不可弥补的损失,抗战八年,竟未作一次战地记者,仅仅在黄河边看过一次河防,以及在前线的后方慰劳将士及看俘虏等等,实在说不上在八年中有什么特殊值得一提的业绩。”[12]虽然她因未做过一次战地记者而心怀遗憾,但她在抗战时期的新闻活动却十分频繁,她在《大公报》(桂林版)发表了大量反映社会各阶层动态的新闻。抗战时期,她更擅长于从民众的细微之处落笔,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战争对于民众的深刻影响。此一时期她的报道角度独特,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而截至目前,彭子冈抗战时期的新闻活动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此外,对彭子冈的研究,不仅要发现其新闻活动的基本特点、作用影响,还要加强产生这些特点和作用的原因分析,彭子冈的新闻活动与中国近现代救亡图存的社会主题的互动关系、彭子冈新闻风格的嬗变等问题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猜你喜欢
三剑客抗战时期研究
论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非虚构”书写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导数与不等式“三剑客”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出版
校园三剑客
校园“三剑客”
校园“三剑客”
抗战时期乌苏里江边的中苏情报站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