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播音主持创新发展研究

2022-11-25 18:02王千千
新闻传播 2022年18期
关键词:冬奥主播人员

王千千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150000)

北京冬奥会在万众瞩目中于2022年2月4日拉开帷幕,在19个比赛日中,中国向世界尽显大国风范,向国民传递民族信心,呼唤更多的人们走近冰雪运动,呼吁全世界人民“一起向未来”。而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播音主持人员的工作正是连接中国与外国、奥运村与百姓家的纽带,他们的工作水准对本届冬奥会所期望达到的传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值后疫情时代,再加上天气和场地原因,2022北京冬奥会的传播难度较2008北京奥运会更甚,因此,播音主持人员需顶住更大的压力,顺应新媒体态势、不断创新,以饱满的激情、严谨的态度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完成工作任务。

一、创新:人与科技的相辅相成

(一)人工智能主播大展拳脚

“科技冬奥”让世界为之震撼的不仅有开幕式上梦幻的中国式浪漫,还有精准判断的“鹰眼裁判”;不仅有多语种智能语音和语言服务平台,还有冬奥期间播音主持大军中的一员猛将——AI主播。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中的恰当运用,增强了体育节目的观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异向艺术”使播音主持的语言样态、创作样态更加丰富,契合了观众的猎奇心理[1]。由于冬奥会的许多赛程在户外举行,所以对及时、准确的气象播报有着极高的要求,虚拟气象主播“冯小殊”应运而生。它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采集自主持人冯殊,亲切感十足,能为人们提供全面、持续的气象指标。另外,本届奥运会还面向众多的听障人士采用了AI手语主播,让技术有温度,打破了生理的障碍,带动全民关注运动,惠及更多观众。还有《体坛英豪》节目中的阿里巴巴首个数字人冬奥宣推关冬冬,它能够采访运动员,与观众互动,大展人工智能的魅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真人主播在体育赛事环境中的丰富情感和临场反应,是人工智能主播难以取代的。在双人滑比赛中中国选手险胜夺冠后,苦尽甘来的激动心情令解说员的声音一度哽咽,观众被其情绪所感染,由衷地为中国花滑队骄傲,但这种“以情带声”是AI主播无法复制的。总之,在冬奥会期间,真人主播与AI主播以更好的传播效果为目的各展所长,实现了人类与智能技术的耦合。

(二)新媒体技术形式充分利用

冬奥会期间,传统媒体对新媒体技术和形式进行了充分利用,并不断创新,努力适应当下的融媒体环境。新媒体有数字技术作基础,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传播,传播形式灵活多样,对其合理利用将为传统媒体带来新生。

在冬奥会期间,新媒体的多种传播形式被应用在赛事转播中。公众可以通过央视频、咪咕视频等官方指定平台观看赛事实时直播,直击冬奥现场;可以通过百度App、微博等实时参与话题互动,与网民们一同探讨赛况,给运动健儿加油;可以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重温运动员们的高光时刻或感动瞬间,培养民族自豪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对碎片化传播方式的适应,消解了传统媒体单向度的受传关系,适应了大众的观看习惯,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全时段的交流在受者与传者之间流动,全方位的传播矩阵已然形成。

新媒体技术在具体的节目中也被充分使用。央视频、央视体育客户端播出的冬奥特别节目《冰雪年话》中,主持人曾与苏翊鸣实现了隔空对话,穿越空间界限,身处两地的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了演播厅内,实现了实时互动和交流,VR在节目中的应用提供了观看的新视角,提升了节目的可看性、趣味性。

播音主持工作中新媒体技术和形式的融入增加了受传双方的互动,拓展了创新的空间,提升了观众的黏性。

二、反思:语言样态的优化措施

(一)专业术语讲解不充分

冬奥会相关电视节目的受众十分广泛,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想要内容适应更多的观众,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员的语言更加口语化,提高亲和力,充满人文关怀,从而实现与场内嘉宾、场外观众的和谐交流与互动。连篇累牍的专业术语虽然能提高节目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但是会让新接触这项比赛内容的观众一头雾水,与赛事有距离感,再加上因赛事激烈而过快的语速,让观众的观看体验大打折扣。例如,在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中,解说连大回转、北欧两项等比赛名称的含义都未曾向观众介绍,更遑论对比赛中的技术技巧、犯规点等更为细致的解读,使得本就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冰雪运动再一次丧失走进观众视野的机会[2]。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开始的比赛日中,播音员也有着类似的疏忽之处,坡面障碍技巧赛中的各种抓板动作、短道速滑中的犯规判罚规则、各种英语专业词汇等被解说和评论员应用得驾轻就熟,但是对这些术语的解释却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随着观众的反馈增多,传播策略得到及时调整,在中后程的比赛日中,解说和嘉宾对于技巧动作和比赛规则的介绍明显增多,但是用词仍旧不够浅显易懂,尚有进步空间。而实际上,冬奥会期间的电视节目不仅是一个赛事转播的过程,还是冬奥项目的普及过程、培养全民冰雪运动兴趣的过程,这就对播音主持人员语言中的通俗性、趣味性、形象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解说员和评论员可以通过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清晰准确的语音面貌、生动形象的词汇选择、规范正确的语法使用等方法讲解专业术语,简化、形象化地进行讲解,从而促进冬奥会期间积极语态面貌的形成,让冰雪运动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二)用词用语不够“接地气”

用词用语的更新迭代能实现播音主持与新媒体时代的深度接轨。新媒体时代中大受用户喜爱的热词往往有出乎意料的影响力,了解观众用语习惯后,将这些词汇恰当地应用于播音主持中,对新闻内容进行创新,可以提高节目的趣味性,贴合受众观看心理。比如“濛主”“谷神”“义墩墩”“全民小儿子”“哈尔滨一霸”“捧哏黄健翔”“门神周嘉鹰”“这裁判能处”“我的眼睛就是尺”等冲上微博热搜的冬奥热词、热句,如果能在播音主持中恰当使用,会起到活跃节目气氛的作用,赢得观众们的会心一笑。我们还要看到,这些词句之所以能爆火,正是因为其能用短短几个字将某个人物的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且并不低级庸俗,并未走上体育新闻泛娱乐化的错误道路,这也是语言功力的体现。播音主持人员应不断锻炼自身的语言素养,顺应新媒体大势而为,努力讲出能得到观众们认可的话,用出能让网友们有同感的词,乘上新媒体的“顺风车”,让播音主持不断创新和进步。

(三)个人风格不够抓眼球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播音主持入行门槛越来越低,竞争力越来越大,播音主持人员的个人风格本就极为重要,恰逢冬奥会期间的赛事万众瞩目,一旦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刻板化,就容易形成播报的同质化,并且没有个人特色融入其中的报道,也更易被丧失职业道德的人效仿和抄袭[3]。与邀请进直播间的特邀评论员相比,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员自身的语言风格稍显逊色。例如短道速滑世界冠军王濛被咪咕视频邀请进直播间进行短道速滑项目的解说,她鲜明的个人特色为咪咕视频吸引了大批观众,她的口音让人啼笑皆非,性格爽朗,在直播间也无拘无束,有话直说,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一句“我的眼睛就是尺”充满了自信和幽默,她的直播多次冲上微博热搜,经典语录频出,网友们纷纷表示“王濛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在和平建设时期的“全国播音业务学习会”上梅益同志就在播音表达方面提出了反对公式化和模仿的见解,强调“播音要有个性”,播音主持人员应在节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在用词风格、语调语速语气、感情色彩等方面形成自己鲜明的语言风格和独特的个人特点,进而形成人物标签,转化为巨大的影响力,从而提高观众黏性。

三、展望: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

(一)备战冬奥阶段电视体育解说人员培养模式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促进了我国对冬奥项目体育解说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了选拔地方电视台优秀解说人才、培养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高校联合培养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所培养出的人才,体育素质、播音素质的基础不同,各有所长。退役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规则十分了解,但从小未接触过专业性的语言技巧的学习,且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而体育类院校、播音主持类院校以及外国语学校联合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素质齐备,但是缺少实践经验;而地方电视台的人才选拔只能解燃眉之急,不符合体育解说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4]。现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结束,回顾这段时间体育赛事解说的具体工作表现,可见这三种培养模式的成效卓著,但同时也让我们对未来体育相关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期望。

(二)播音主持人员素质提升的新方面

1.播音主持人员要提高政治素质,对国内外政治形势做到心中有数

北京冬奥会是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是树立国家形象、聚力凝心的好机会,播音主持人员要具备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充沛的爱国情怀,在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正确公共价值取向的坚持,尤其是主流媒体应该做好表率,通过冬奥会的契机号召公众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力,自觉抑制网络传播的负面舆论,舆论引导追求高度、速度、广度、深度、力度和温度,严肃有趣地进行播音主持。北京是全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本次冬奥会的举办既是推动全民冰雪运动的起点,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契机,而播音主持正是将这些目标春风化雨般送入群众内心的方式之一,中国媒体的态度和立场正处于世界各国目光交汇之处,播音主持创作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动全国人民“一起向未来”。

2.播音主持人员要注意身心健康

冬奥会期间,体育频道高强度的工作是对播音主持人员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2月8日,央视著名解说员刘星宇陪伴着观众一同观看火热的短道速滑项目,韩国选手不断因犯规而被取消成绩,匈牙利选手刘少林犯规丢冠,中国选手获得一金一银,比赛异常激烈,意外重重,而赛场的瞬息万变对于刘星宇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和压力,他的嗓子濒临沙哑,休息一天后,他继续回到解说台,但能感受到他的声音状况愈加严重了,沙哑、低沉的嗓音不似昨日中国健儿夺冠后的激情、明亮,虽然他仍旧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感官体验。可见,在大赛紧张的赛况中,播音主持人员只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保持一颗大心脏,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并且,这件事情也让我们认识到多多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倘若有更多能担重任的播音主持人员出现,就能让每个解说员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以最好的状态面对观众。

结语

从2017年5月《北京冬奥会语言服务行动计划》颁布,到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对于播音主持工作者而言,19天的冬奥会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汇报平台,他们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诉说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为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播音员主持人的宣传报道是冬奥得以圆满结束的重要一部分,我们应总结其人与科技和谐共处、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相互成就的创新点,反思其语言面貌专业化过强、用词不够活泼、缺少个人特色的不足之处,期望未来的播音主持人员能够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加注重自己的政治素养和身心素养。我们也相信经此一番考验,中国媒体必能总结经验,大步向前,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冬奥主播人员
村支书化身主播网上卖农货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