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伦理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2-11-25 17:50邹庆华邝家旺
关键词:伦理环境保护文明

邹庆华,邝家旺

(海南医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b.学生工作处,海口 571199)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总体上看,目前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 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重要时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保护生态环境更自觉、更自然的力量基于伦理,来自人类对环境伦理价值的真正体悟[2]。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伦理为先。 克服人与自然的危机状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环境伦理教育是根本。 环境伦理教育是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环境道德意识、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美丽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之一。 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公民的环境伦理教育,增强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公民良好的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在知性、理性和德性等各个方面自觉接受环境伦理道德的教育熏陶,从而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大力倡导绿色创建实践活动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优美的生态环境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大力倡导绿色创建实践活动,是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实践方式,也是环境伦理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 1990年国际上多所大学共同发起签署了《塔罗里宣言》,提出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文化、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公民意识等十大行动计划。 同时,欧美的许多高校先后启动了不同层次的绿色行动计划,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绿色文化”前驱计划、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环境议程”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校园绿色行动”等。 当代大中小学的“绿色教育”,是最富有基础性甚至是前瞻性的环境教育工程[3]。

为了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中国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1996年中国出台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首次提出创建“绿色学校”的理念,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青年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并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中。 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复了清华大学关于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的报告,由此揭开了中国开展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大学的序幕。 绿色学校是环境伦理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重任。 可以说,创建绿色学校是推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理念的一种实现方式和示范工程。 绿色学校的创建有利于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环境伦理教育的全过程,对于培养造就创造绿色文明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伦理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既需要明确的教育引导,也需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熏陶形成,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和塑造人。 “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成熟过程……日常的家庭和学校的环境是真正的道德教育环境。”[4]创建绿色学校有助于师生树立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氛围。 同时,在学校绿色文化的引领下建设起来的高品位的绿色校园,既能对师生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又能“润物细无声”地内化师生的人格与涵养,并外化为他们的行动。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影响和带动了师生,还通过家庭带动了社区,并通过社区进一步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因此,绿色学校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新时代环境伦理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然而,教育是所有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政府或教师的责任。 合作更应是一种行动者参与和共同履行责任的有效方式[5]。 全方位多角度合作是提高环境伦理教育实效性的必要因素。 公众环境价值观的确立是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教育的结果和目标要求,学校是环境伦理教育的有效形式和主要载体,家庭是环境伦理教育的基础单元和社会细胞,社区是环境伦理教育的组成要素和活动场所。 为此,要充分发挥创建活动的环境伦理教育合力,不断拓展绿色创建活动的涵盖领域,通过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绿色创建活动,如“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和“绿色社区”等,构建“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社区辐射社会”的全方位教育体系,由此将环境伦理教育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并潜移默化地熏陶人们内在的环境责任感,使加强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尊重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环境伦理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二、充分体现政府的教育主导作用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中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的现在和生态的现在,也关系到人的未来和生态的未来。 环境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资源,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效益,保护好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项重大的伦理责任。 政府不仅是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的制定者,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和道德依据,承担环境治理的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责任,而且有强化对环境治理进行监管、效果评估,提供环境治理方案咨询,为环境治理提供舆论支持等方面的责任。“任何一项教育政策都是一种教育领域的政治措施,任何政治措施本身都代表或蕴含着政府对于教育事务和教育问题的一种价值选择。”[6]环境伦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建构过程,其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明显体现出社会的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国环保事业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全面提高政府的环境伦理水平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既是做好环境保护和环境伦理教育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有效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管理绩效的必然要求。 因此,应充分体现政府的环境伦理教育主导作用,强化环境伦理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

推动绿色发展战略和科学决策是政府承担和实践环境伦理责任的重要途径与体现。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共识。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7]“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把“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明确要求。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并指出:“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各方面各环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建立省负总责、市县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因此,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是政府践行环境伦理的重要环节。 政府在整个绿色发展战略制定和推动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和发挥主要作用。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指出:“除非一种伦理学能给人们提供一种道义的理由,使他们能够去鼓励和制约他们的政府和企业,否则它将是不完备的、无实际效果的。”[8]环境伦理应成为政府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意识或环节,要使环境伦理所倡导的人与环境协同的绿色决策理念真正纳入政府的规划和管理进程中,通过制定有效的法律和条理架构,使绿色决策得以保证。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为此,要加快制度创新,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制度,建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问责制,把环境政绩与政府官员任免密切挂钩,尤其是各地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要成为环保考核的对象和环保责任的承担人。

环境伦理教育的核心是确立环境保护价值观,环保价值观的树立是基于国家和政府在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上的政策导向。 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和示范者,其自身的环境伦理道德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为此,政府要在范围、内容和方式等方面作出全局性的转换与变化,展示出政府管理职能的定位转变、战略决策、治理创新、体系重构和多元价值导向,建立一种环境伦理教育的政府职能类型,实现由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型政府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转变,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民本位的回归。 根据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和要求,以及政府在环境伦理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环境伦理教育职能方式。

同时,要发挥政府的管理效能和公共价值的创造功能,要坚持在政府引导下,营造全社会的生态文化,把环境伦理教育的基本理念深入社会公众的价值观中,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明确全民教育主体责任,真正承担自觉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政府应建立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在维护环境权益的同时,督促政府和企业公开环境状况和环境决策信息,引导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由此进一步増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加快环境伦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氛围,进一步推进政府主导下环境伦理教育的系统化、一体化、网络化和终身化进程。

三、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新闻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作为党和国家的舆论喉舌和社会舆论表达阵地的新闻媒体,不仅是环保理念和环境伦理意识的重要宣传和传播载体,也是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途径。 公众环境保护信息和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电视、广播、杂志、报纸及网站,这些成为公民了解环境状况最重要的渠道以及提高公民环境意识的有利手段。

同时,新闻媒体的新闻與论监督是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弘扬环保意识的重要形式。 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和监督等方式,为公众提供生态理念和环境伦理教育。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强调:“环境宣传的对象是社会各阶层的公众。 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环境宣传的基本任务。 在宣传普及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以及动员公众参与方面,环境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9]为此,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和舆论导向作用,借助全覆盖的远程终端网络体系,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引导,及时报道环境立法和执法情况,建立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宣传报道机制,增强环境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环境信息的公开化程度和环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牢牢把握话语权,为推进环境保护事业营造良好氛围。 新闻媒体要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 要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观,使公众树立牢固的生态观念。

环境危机意识是产生和形成环境意识的重要方面。 触目惊心的重大环境事件以及典型事例,能够使公众切实感受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所构成的直接和严重的危害,从而产生环境忧患意识。相反,如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等问题缺乏了解和认识,就会制约其环境意识的提高。 因此,要积极通过环境新闻报道这一有效的传播行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引导公众对蕴含其中的环境伦理理念和行为方式开展广泛的价值判断,进而增强其社会认同感和环保责任感。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让公众及时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使环境意识由教育转化为一种习惯,使环保参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国外新闻媒介在环保宣传和教育方面已初见成效,值得中国在加强环境伦理教育过程中认真学习总结。 如德国的环保在全世界是处于领先行列的,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来自几乎无处不在的环境伦理教育。 他们的环境伦理教育不仅被写进了法律,体现在每个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而且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灵。 “随着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媒体中的增加,逐渐地就能充分提高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10]美国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中激发和增强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广泛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学校开展有意义的环境伦理辩论活动,将对环境质量的关注转化成社会公众心目中具有广泛基础和重要地位的关键问题。 同时,借助于大众媒体和公众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公众环境意识的整体性变化和广泛性参与,实现了文化多元化融合和批判性环境保护意识的健康发展。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全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2020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习近平始终心系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定力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新闻媒体准确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近年来陆续拍摄了《中国西部生态环境警示录》《可可西里》《话说长江》《水问》《中国环保之路》《共同的家园》《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等纪录片和专题片,以及中国首部生态健康美食纪录片《万物滋养》等宣传片;举办中国环境保护宣传周、评选“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等特定纪念日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改进环境宣传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近日,国新办举行首批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宣布体现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和国民认同的首批中国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作为中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国家公园自诞生起就备受瞩目。 新闻媒体对这一发布会的报道使公众了解到,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标志着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标志着国家公园事业从试点阶段转向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此外,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活动现场展示2021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系列活动成果,并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生态文化等内容开展一系列配套活动。 新闻媒体积极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六五环境日”“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专题栏目(话题),开展网络直播、云开放等活动,线上线下结合进行宣传,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提升宣传活动的参与度。

同时,新闻媒体对活动的相关信息,以及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和文化体验活动,如主题海报、主题宣传片、主题歌曲MV 等的及时转发推广,扩大了“六五环境日”宣传的覆盖面,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闻媒体的宣传对于巩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品牌、加强《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的宣传推广、引导社会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助推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总体目标已经明确。 展望未来,新闻媒体应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环保工作,通过策划和组织环保新闻宣传活动和环境伦理教育工作,营造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将环境危机意识植入公众心中,激发公众的生态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鼓励和联合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四、完善环境伦理教育的运行保障机制

环境伦理教育要落到实处,必须建立有力的运行保障机制,从制度、资金、师资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环境伦理教育的有力实施。 完善的环境法规条款,是全社会自觉树立环境意识的强有力根基和保障。 近几年中国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制度。 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这些都为环境伦理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方面的内容,“贯彻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表述被写入宪法。“生态文明入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宪法中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根本国家行为准则,使中国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最高保障。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写入“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的宪法在公众心中扎根,为进一步推进环境伦理教育,推动大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016年环保部等六部委联合编制《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6—2020年)》,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把环境宣传教育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落实。 这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环境伦理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 各级环保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扩宽资金投入渠道,努力争取财政资金,加大环境伦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转移支付力度。 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扩大社会资源进入环保宣教领域,多途径多渠道增加社会融资能力,为切实做好环境伦理教育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建立环境伦理教育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环境伦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环境伦理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 环境伦理教育队伍不仅要在思想上树立环境新理念,在理论上具有环境伦理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因此,这支队伍的环境伦理素养直接影响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目前,中国环境伦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为此,应高度重视环境伦理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建立一支对环境伦理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有深刻了解和把握、对环境伦理教育学科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政府要协同高校积极组织环境伦理教育领域造诣较深的专家和学者,对环境伦理教师进行培训,使专业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环境伦理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法制意识,从而充分保证环境伦理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建立稳定、高能的环境伦理教育师资队伍,要将生态文明课程纳入教师进修培训体系,加强教师对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生态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使他们在学习环境专业知识的同时,知识结构不断生态化,从而有效促进环境伦理教育的全面化和系统化,提高环境伦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伦理环境保护文明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请文明演绎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漫说文明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