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条红线

2022-11-25 17:50孙慧明
关键词:特殊性矛盾生态

孙慧明

(河南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1191)

习近平强调指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就是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自然观、发展观、治理观、共赢观等无不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辩证法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其中。 唯物辩证法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南针。

一、生态自然观贯穿着唯物辩证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自然观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一致的观点。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稳定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等特点。 关于自然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中国古代先哲早有精辟的论述。 儒家创始人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大自然无言而自化,四季更替,万物生长,这就是自然规律的表现。 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孔子有所建树,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意思是说不要用大网捕鱼,以防止过度捕捞;不射杀夜宿之鸟,因为它们需要栖息繁殖。 这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之物要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环保思想观念,是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的诗句的另一种朴素表达。儒家集大成者荀子更为直接地表达出了自然规律作用的方式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其就是说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既不因为尧是圣明的君主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残暴的君主而消亡,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在对待自然上,荀子继承了儒家先贤思想,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主张在草木开花生长的时候,人们就不要进入山林砍伐,使之继续生长,以免中途夭折,以后就会有大量的木材可用。 在鱼鳖虾蟹产卵期间,人们就不要去捕捞,使其继续生长,以后就会有源源不绝的鱼虾可食用。 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会出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局面(《荀子·天论》)。 道家学派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是非常深刻的。 老子说:“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里的“道”就是事物的规律;“自然”即是自己本来的状态,没有受到外力或人为干预的样子。 合起来讲,“道法自然”就是万物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状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老子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 这里“无为”是“道”的活动或行为方式,并不是指“道”什么都不做,而是指“道”自然而然地化生万物,长养万物,即是指规律以其固有的、自然而然的方式在运行。 老子的这两句话说法不同,意义相同,告诉人们要遵循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道家学派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天地与人类共存,万物与人类一体,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像关爱人类自身一样关爱万物。 中国古代先哲关于尊重规律、爱护自然的这些思想观点在当代仍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关系,其中一个表现是人来自自然,并依赖于自然。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410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还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 因此,习近平强调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3]39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人是自然之子,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然,要像珍惜生命一样保护自然,只有这样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上才会少走弯路,才能避免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还表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习近平反复强调人们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这是在总结了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人们因破坏自然而遭受无情的惩罚而得出的结论。 在西方历史上,恩格斯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和小亚细亚等地的人们为了获得耕地而砍伐森林,致使这些地方成为了不毛之地。 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的意大利人毁坏了山北坡的树林,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诸如毁掉了本地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清澈的山泉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枯竭;由于没有了森林的阻挡,在雨季肆虐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产生洪涝灾害。 为了让后人牢记历史的教训,恩格斯谆谆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2]998。 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不仅详细描述了动植物、土壤、水资源等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还讲述了人们过度使用以DDT 为代表的杀虫剂等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作者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希望不断地控制自然,结果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不仅危及自身,而且遗祸后代子孙。 同时,作者给予人们一个警示:人类破坏环境,最终将会毁灭地球生命。

中国历史上同样发生过许多危害环境的事件,并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地,由于人们过度地开垦荒地和砍伐植被,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以致于后来成为环境恶化的典型事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河西走廊沙漠、科尔沁沙漠的扩展和延伸分别破坏了丝绸之路、敦煌古城和美丽的蒙古大草原。 历史上著名的楼兰古城曾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因盲目开荒屯田,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以至于淹没在沙漠之下,只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河北北部的一些地方历史上也曾经是森林郁郁葱葱,水草丰美,清朝后期大量开垦,致使植被严重破坏,变成了一大片荒山秃岭。 人们为了一时一地的利益,忘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道理,遭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已大大提高了,人们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调配资源和发展经济,创造生产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但我们依然应该坚持生态底线,遵循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理念,遵循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4]。

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3]360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教诲铭记于心。 同时,在我们从事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并切实落实到行动中去。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修复和治理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还表现为人们不仅要尊重自然规律,还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 自然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没有人的参与的情况下,盲目地、自发地发挥作用,不是主动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也不会主动为人类服务,这就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充分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同样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上,人们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修复和治理生态环境。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环境时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不为”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还自然本来的面貌;“有所为”的事情:一是加快实施绿色发展方式,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 生产方式上要节约社会资源,走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 二是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改革能源使用结构,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总量;充分利用大气自身的净化能力;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吸收更多污染物,净化环境;控制农业相关的污染源;提高垃圾处理水平等。 三是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生产、生活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净化空气质量;搞好污水处理,净化水环境;增加绿化面积,使植物吸收污染;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帮助农民处理好日常生活垃圾,控制好农村污染等。四是推广绿色消费,公众一方面要选择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另一方面消费理念上要崇尚自然、简约、舒适。 同时,在消费过程中要处理好生活垃圾,避免污染环境。 五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生态保护修复体现在生态屏障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修复,具体包括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修复、国土空间生态基础网络修复、国土空间生态景观修复、国土空间要素综合修复。 六是全面节约利用资源。 在全社会树立起集约、节约与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倡导合理消费模式;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 七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制度具有导向和激励、规范性和秩序性、协调性和整合性等功能。 建设生态文明强国,就必须完善生态文明的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等制度体系,只有实施最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强大的后盾。 这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都蕴含了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实质。

二、生态发展观贯穿着唯物辩证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发展观贯穿着辩证法关于矛盾“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两点论”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既重视主要矛盾,也不忽视次要矛盾;在一对矛盾中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忽视次要方面。 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 “重点论”就是在解决复杂事物的矛盾时要重点抓主要矛盾;在解决一对矛盾时,要着重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导致“均衡论”,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具有内在统一性。 所谓“两点”就是包含着重点的“两点”;所谓“重点”就是两点之中的“重点”。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既要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要全面看问题,不顾此失彼。

(一)“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了矛盾“重点论”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优先保护,爱护环境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要坚决摒弃为了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牺牲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错误做法,那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行为,只能造成更为严重的恶果。 习近平强调,爱护环境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这对矛盾中,把生态环境看作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两点”之中的“重点”。 其原因有三: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的增长点。 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品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追求温饱转变为追求环保,人们渴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 虽然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都重要,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保护环境成为重中之重,要保护优先。 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 一方面,当生态环境保护好了,就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繁殖能力,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之一。 除了传统的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生态产品服务也成为新的要素。 许多地方可以依托优质、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培养新的业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增长点,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更大的经济价值。 三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之一。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国内,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际上,中国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坚持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不仅给人民带来普惠的民生福祉,而且在国际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对矛盾中,生态环境保护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两点之中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短板,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河流流域和近海海域污染、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 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必须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入手,走绿色发展新路径,把人的行为、经济活动控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并给其留下能够自我修复的时间和空间。 为有效地解决当前突出存在的环境问题,保护和修复自然环境,必须严格贯彻“三条红线”[3]362。 其一,生态保护红线。 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实行严格保护,这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 只有严格保护这条红线不被逾越,才能维护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其二,环境质量底线。 环境质量是民生大事,环境质量底线以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为目标,是维护人类生存基本环境需求的保障线。为了守住这个底线,必须做好三件事:消除已存在的劣质环境,如已被污染的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保持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风险在可控制的安全范围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财产安全。 其三,资源利用上线。 这是资源利用的“天花板”,不允许存在被突破的最高值。 有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不仅要考虑当代人,还要为后世子孙留下生存的空间。 为此,我们要把握好资源利用的度,找到资源利用的边界,充分考虑资源的承载力。 从根本上讲,保护资源利用的上线,还是要走绿色发展道路,使生产和生活方式都绿色化,这是治本之策。 总之,经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发展和保护协调共生”体现了矛盾“两点论”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并能够相互转化,是坚持了矛盾的“两点论”。 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调共生的新路径”[3]36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体现了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也体现了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揭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并行不悖的关系,是矛盾统一体中的两点,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两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点,应当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但不是“均衡论”,是坚持有重点的“两点论”。

经济发展以环境为基础;环境问题产生于经济发展之中,也必将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发展中保护。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排放量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多发展一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市场前景广的产业,走出一条智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其二,保护中发展。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保护好蓝天、绿水和青山,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力量。 对于各种工业企业污染源加紧排查和治理,从源头上彻底消除污染。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还民众一个碧水蓝天的好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严格的惩罚措施,做到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生态治理观贯穿着唯物辩证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治理观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以及系统思维。 唯物辩证法认为,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去解决矛盾,才能最终推动事物的发展。

中国自然生态环境从矛盾的普遍性上看,总体表现是: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生态环境十分复杂,表现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各地生态环境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方面要严格遵循生态规律,实施科学规划,坚持矛盾特殊性,开展因地制宜,打造共生的多元生态系统。

(一)不同生态环境,采取有差别的生态保护措施

不同的事物矛盾各不相同,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黄河的生态环境治理要采取适宜黄河的治理和保护措施,蕴含着矛盾特殊性原理。 黄河作为母亲河,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生态环境方面,同其他河流不同。 习近平强调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3]377就治理而言,从黄河全流域的整体视角看,要采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施协调推进的策略。但由于黄河治理的“要”,就是特殊性体现在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其复杂难治理的根本症结所在。 抓住这一问题的关键,就要谋划如何具体协调水沙关系,才能把黄河治理好。 依据水少沙多的特殊性,就要在如何节约水资源上下功夫,要坚持以水定人、以水定地、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刚性限制对水资源的利用,合理规划人口、城市与产业发展。 同时,在黄河流域要大力发展节水产业与技术,推进工农业生产节水、全社会节约用水,使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和节约型转变。 依据水沙关系不协调的实际状况,除了从节约用水方面做文章,还要有针对性地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分治、分头管理的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减缓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确保黄河两岸的安全。

在部分农村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蕴含着矛盾特殊性原理。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的试点问题,是从两方面的特殊性考虑的:一方面,从当时国内外粮食供给状况的特殊性考虑。 2015年国内粮食库存量较大,国家对仓储补贴的负担较重,而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走低,国内外市场粮价出现倒挂明显现象。 从这点出发,利用国内外市场粮食供应宽裕的时段,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既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可耕地休养生息。 同时,也能够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另一方面,从被试点地区生态问题的特殊性考虑。 被试点轮作休耕地区主要是三类,即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 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表现为: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严重,凡此种种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适宜的治理和修复措施。 此外,由于轮作休耕情况复杂,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要先采用试点办法,避免一刀切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同地区要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实施因地制宜。 2016年习近平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强调指出:“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5]中国地域广大,农村人居环境千差万别,不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如果不同区域都采取千篇一律的治理措施,很难取得显著成效。 要根据地区差异的特殊性,适当借鉴某些地区的一些成功经验,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渔则渔,或者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总之,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同一事物的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生态保护措施

依据矛盾特殊性,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以黄河为例,从矛盾的普遍性视角看,黄河生态系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但从矛盾的特殊性视角看,上中下游的生态治理和保护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措施,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生态环境的不同,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草则草,要有分别地对待。 上游地区以三江源、祁连山以及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为重点,保护措施应当是建设一批重大修复工程,目标是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中游地区夏季和秋季多暴雨,沙源丰富,河道淤积并侵蚀河段,这段的治理重点应采取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 就水土保持方面而言,也要考虑矛盾的特殊性,实施因地制宜。 由于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降雨量较少,不仅仅是种几棵树这么简单就把问题轻易解决了。要全面分析能不能种树? 适宜什么树生长? 除了植树外,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考虑建适宜耐旱作物生长的梯田。 有一些地方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逐步改善局域生态环境。 下游地区的重点是保护好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加大保护力度,促进流域生态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三)全球生态保护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关于国家之间环保责任划分的问题,也要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与特殊性,应坚持共同应对但有分别的责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共同的家园,面对全球环境恶化,各个国家都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都不能置身事外,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特殊性,责任划分方面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区别对待。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环境变化方面存在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 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历史排放差距巨大。 仅1900—2005年间,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7 倍多。 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进行扩张,他们在从发展中国家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把污染扩散到全球,对环境问题欠账较多。 其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 无论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方面看,还是从科技发展水平看,整体上发展中国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由于这些特殊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不仅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也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习近平2015年10月18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指出:“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多作表率,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等重要原则,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愿。”[6]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生命共同体

生态环境内部是统一的自然有机系统,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链条。 人的命脉在田地,田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持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既不是九龙治水、各管一摊的分头治理模式,也不能再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碎片化治理方式,而是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实施全程、全方位、全地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达到综合治理的最佳效果。 在山水林田湖草实施一体化的保护和修复措施中,要广泛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综合治理,使绿水青山普现人间,给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四、生态共赢观贯穿着唯物辩证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共赢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树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共赢思维是人类社会一切交往活动中寻求互惠互利的思维模式。 交往的两方或者多方通过具体地协商方案来解决问题,使双边或多边都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共赢结果是在交往的两方或者多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并能做到换位思考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习近平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生态文明大会上,呼吁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建设绿色家园也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共克艰难,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也不能独善其身。 国际社会在全人类共同的挑战面前休戚相关,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020年,多个国家发生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引发是主要原因。 新型冠状肺炎的全球蔓延,使人类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同呼吸、共命运,各国之间为了我们共同的、美好的明天,亟须加强国际合作,采取集体行动,共同构筑一个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体。为此,习近平发出重要倡议,呼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共同守护地球家园[3]364。

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 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世界各国应该采取实际行动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鼓励绿色复苏、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头。”[7]在这里习近平再次表达了国家之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合作共赢观。

猜你喜欢
特殊性矛盾生态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矛盾的我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爱的矛盾 外一首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