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靖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防城港,538000)
急性心肌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死凭借着病情变化快、起病急、致残率高等特点,已受到临床诸多医师关注[1]。主要由冠状动脉血流异常、闭塞,所造成缺血性心肌坏死,已成为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病症[2]。若未予以对症治疗及干预,可直接增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发生风险,进而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现阶段,临床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公认最佳治疗手段,但临床研究发现,PCI 术对AMI 患者预后影响仍伴有一定不确定性,且具有部分患者术后可诱发支架内再狭窄、恶性心律失常等风险,使其需重新接受治疗,进一步加重病情程度[3]。相关研究发现,早期心脏康复对优化临床疗效、远期预后均具有关键作用[4]。鉴于此,本文从AMI实施PIC 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强度进行分析,综述其早期康复研究现状。
研究发现,心脏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自身最大活动能力为主要核心[5]。心脏康复是指涉及医学判断、处方运动以及心脏危险因素矫正、教育、咨询以及行为干预等综合长期流程,以改善心脏生理和心理干扰,规避再梗死和猝死风险,抑制心脏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硬化过程[6]。现代医学发现,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AMI 患者病情得到快速恢复,规避不良风险发生,进而降低远期再梗死和猝死发生率[7]。另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合理扩张患者周围血管,强化组织血流灌注,且增加心肌血供养,稳定心肌血流,进而改善心功能,优化预后质量[8]。同时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血流加速,合理建立侧支循环,有助于心肌梗死修复,强化患者信心。
2.1 术后第1d 床上运动由专业康复人员,依据患者病情恢复状况、耐受程度,制定系统化康复计划,首先指导患者术后4—6h 绝对卧床休息,由护理人员将其机体合理放平,并交替将床头放平及抬高15—30 度,每1—2h 干预1 次,同时对腰背部受压部位,实施合理化按摩,调节其体位,以最佳舒适度为关键,并指导患者实施非首先关节主动及被动运动[9]。术后6h 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其穿刺点进行科学性、规范性按压,并配合床上实施主关节活动。术后12h,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平行移动患肢,向健侧侧身,改善其体位,促进患者感到舒适。
2.2 术后第2d术后第2d 可指导患者自行于床上进食,操作期间,需选择一软枕,放置于后部,使其背部受到一定支撑。同时配合主动翻身,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及坐位。指导患者实施呼吸肌训练,促进其在吸气及呼气将连续呼吸,首次进行时需缓慢实施,但切勿进行屏气。配合系统化、科学化饮食指导,以纤维素、维生素食物为主,积极维持大便通畅,并由专业护理人员向患者阐述AMI 及心脏康复流[10]。
2.3 术后第3d协助患者坐在床边,将双下肢悬吊,时间维持于5—15min/次,3—4 次/d。同时指导患者自行实施洗漱、吃饭、穿衣等活动,并在椅子上静坐1h,随后下床站立[11]。指导患者扶着围墙缓慢行走,若出现头晕、眩晕、心悸、短气等不适者,需立即停止,予以对症观察及干预。同时由专业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心脏解剖及AMI 发生机制,并告知其PCI 术后相关注意事项,促进其进一步认知自身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12]。
2.4 术后第4d、第5d术后第4d 可指导患者椅上自行进食,并在他人协助下,完成穿衣、擦洗等项目,且配合慢走75—100m,可通过视频、PPT、公众号,宣传冠心病诱因,使其能够自行监测脉率[13]。术后第5d 指导患者在椅上坐2—4h,并自己独立完成洗漱、穿衣等项目,且慢走200—350m。
2.5 术后第6—7d指导患者独立进行基本操作,如穿衣、洗漱、吃饭等,并配合步行400—500m,2 次/d,同时阐述随访事项,各类活动时间,需维持于15—30min,每次活动后休息15—30min[14]。相关学者将行PCI 治疗的A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归纳为2 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结果发现,实验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穿刺点出血、腰酸背痛、排尿困难、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15]。
相关研究发现,运动强度60%—75%最大心率为靶心率,其更为安全,且能够通过Karvonen 法:靶心率=(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峰值心率-基础心率)×(0.4—0.7)+基础心率[16]。在实施康复运动前,需制定其心率和血压测量表,合理记录运动前、中、后即刻及6min 心率、血压[17]。每次锻炼均需详细掌握锻炼时间、心电图、总时间以及强度。PCI 后早期康复运动前3d,以适宜、合理第强度为宜,将其设置为1.0—3.0 代谢当量,第4—7d 维持3.0—7.0METs。同时遵守美国运动医学会,制定的公式估算,代谢当量=[0.1×速(m/min)+3.5]/3.5[18]。实施期间,若发现以下状况,则需立即停止操作,随后依据具体状况,合理支撑活动计划。(1)心前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心悸以及不适;(2)心率在休息期间,逐渐上升至20 次/min或>110 次/min[19];(3)收缩压较休息水平上升≥30RmmHg(1RmmHg=0.133RkPa)[20];(4)诱发头痛、眩晕等脑缺血现象;(5)心电图ST 段缺血型下移≥0.2RmV;(6)诱发严重心律失常;(7)心率无法依据工作负荷上升而加快,甚至产生减慢。
随着人们对康复认知不断完善,康复的内涵及外延也不断改进,将其贯穿于PCI 治疗的AMI 患者中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术后恢复质量。但我国仍通过PCI 术后康复流程,如术后24h 内绝对卧床,48h 主动活动肢体,72h 后下床站立。国外AMI 患者早期康复开始期间,相对较我国要早,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2004年版ST 段抬高型AMI 治疗指南,已明确显示,无复发缺血不适、心力衰竭的AMI 患者,绝对卧床时间可不达到12—24h,梗死12h 后,即可实施床边便椅,但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存在持续心肌缺血患者,可实施12—24h 后床旁大小便。故对AMI 实施PCI 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是否提前,还需进一步验证,以确定AMI 最佳康复时间,制定更加优质化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