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远
(灵山县人民医院,广西钦州,535400)
HIE 属于临床多发的一种新生儿疾患,由于新生儿在围生期发生窒息,脑部出现缺氧反应,脑供血能力下降,导致新生儿脑部严重受损,这是导致新生儿发生癫痫或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其发生率可达5%左右,目前临床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很多临床研究认为与神经细胞障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氧自由基大量的形成,与钙的承载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就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临床表现:(1)异常产科病史,胎儿宫内窘迫,分娩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窒息现象;(2)出生时出现严重窒息;(3)患儿出生后,经评定发现患儿存在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时间超过24h[1]。实验室检查:(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HIE 脑损伤的的时候,脑组织细胞会受到严重性的破坏,NSE 通过血脑屏障会直接进入到人体血液中,HIE 患儿脑损伤时,脑组织细胞被破坏,患儿病情严重,血清和脑脊液中的NSE 浓度就越高。(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机体在严重过发生缺氧或者缺血的情况下,脑组织中PAF 的含量就会出现明显增加的现象。HIE 患儿病情越严重,血浆的浓度就会显著升高,通过对血浆中PAF 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可以直接掌握患儿目前病情发展情况,可以作为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2.1 支持对症治疗①维持适当的通气和氧合:维持正常的氧分压50~100mmHg 和二氧化碳分压40~55mmHg。②血液灌流:维持正常的动脉血压值,平均动脉压40~60mmHg。促使患儿心率和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血压波动增加患儿脑损伤。③维持适当的血糖水平:HIE 患儿入院之后,需要对患儿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根据血糖值调整输入葡萄糖量。血糖以维持在4.2~5.6mmol/L 为宜。④限制液体入量,控制脑水肿:静脉输液量限制在60~80mL/(kg·d),应维持尿量>1mL/(kg·h)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因为HIE 脑损伤后既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也有肾功能障碍,所以颅内压在出现增高的时候,需要给患儿静脉注射呋塞米0.5~1mg/(kg·次),静脉注射,只有在使用呋塞米降颅压效果不好,颅内压出现明显升高,脑灌注压严重下降的时候,才会采用甘露醇来控制症状。⑤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为20mg/kg,静脉缓慢注射,负荷量最大可达30mg/kg。12h 后给予维持量5mg/(kg·d),若负荷量为30mg/kg,维持量应为3mg/(kg·d)。若采用苯巴比妥后仍惊厥,可加用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0.5mL/kg/次,肛门注入,或地西泮0.1~0.3mg/kg 静脉缓慢注射,直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停药。针对兴奋激惹患儿,虽然不会出现惊厥或者无任何症状仅表现为EEG 异常的时候,也可以在早期通过注射剂量为苯巴比妥的药物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2.2 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疗法对于临床中新生儿神经保护性治疗是疗效确切的,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降低体温,以达到降低脑代谢率、减轻神经细胞的缺氧缺血状态、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减少释放炎性介质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对患儿进行亚低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改善患儿神经系统,降低患儿远期患儿的致残率[2]。目前,中度和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亚低温治疗的标准就是在患儿出生6h 内开始,维持时间超过72h[3]。关于亚低温治疗对患儿大脑保护机制的因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论证。但是能够明确的是长时间的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短时间的亚低温治疗,再灌注发生的过程中,亚低温治疗也可以作为首选方案,能够为其提供良好治疗效果[4]。所以临床上采用亚低温治疗的过程中,治疗的时机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都是在疾病发生后的6h 进行治疗,在这个阶段采用亚低温治疗更能提高临床效果,因为它属于治疗的关键时机,能够对继发程序性细胞死亡和神经炎症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疾病发生的2h 内进行。但是通常情况下采用亚低温治疗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还会完全错过成功治疗的时机[5]。通常病情程度比较严重的HIE,其潜伏期都比较短,还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加速脑细胞死亡的速度。
2.3 高压氧治疗高压氧作为目前新型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广泛应用在颅脑损伤、脑性瘫痪等疾病的救治中[6]。通过对采用高压氧治疗HIE 的机制进行分析,利于更高地促进血液氧分压水平的提高,改善患儿全身氧浓度的分布情况,促使氧分子在大脑内的弥散距离可以逐渐增大,从而减轻患儿的脑水肿程度,能够将即将凋亡神经细胞挽救回来,还有临床研究表现,在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脱水降低颅内压等基础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脑脑细胞缺氧状态,在短时间内促使患儿脑功能的恢复[7-8]。临床研究表明,采用高压氧治疗可以促使患儿病情的恢复,改善预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同时也利于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减少不良反的发生,对控制患儿病情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于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临床使用比较广泛,因为可以实现就地取材,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显著的安全性,而且临床对该治疗方式的争议也比较少,非常有利于促进神组织再生,临床应用范围和研究前景都非常广泛[9]。MSCs 主要从不同组织中提取出来的,组织包括血液、胎盘、脐带等,这种物质与生物学特性非常的相似,尤其胎儿产生的间充质干细胞,例如胎盘、脐带等,不仅具有非常强的繁殖能力,再生能力,其免疫能力也比较低[10]。还有临床研究表明,鼻内输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满足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安全、高效、快速的需求,所以该治疗方式在临床上也得以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尽管该治疗方式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是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能治疗的人群范围非常广泛,儿童和成人均可以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后不良反应也比较少,部分患儿出现一过性的低热症状,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所以这种方式非常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特别是针对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加强对脑部组织的保护,减少不可逆的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总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目前暂无特殊治疗,临床中多以综合对症支持治疗,预后提高的关键还是要早期预防和治疗围产儿窒息。干细胞移植,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 MSCs) 移植是治疗HIE 的研究热点,其目前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有待更多深入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将会为HIE提供更好的治疗措施和方向。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式,通常情况下都是选择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对症治疗,而治疗疾病的关键就在于需要在早期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临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主要放在干细胞移植以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上,但是这些治疗方式仍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并未证实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但是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相信在未来间充质干细胞必定会成为治疗疾病的首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