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教学中视、听、触的协同配合

2022-11-25 15:31赵梦迪
戏剧之家 2022年31期
关键词:触键乐谱触觉

赵梦迪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00)

钢琴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练习基本功,从而胜任高难度的演奏动作、快速而准确地认识乐谱,感受乐曲的内涵与情感,并把自己的理解注入演奏中。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听觉、视觉、触觉训练的合理搭配,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三方面技能全面发展;同时更需要认识到三者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视、听、触三者协同配合的能力。

一、钢琴教学中的视、听、触

(一)视觉

练习钢琴的过程会用到视觉,正确读谱的能力是演奏的基础,细心研读乐谱也能使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走向、风格特点,甚至各个作曲家不同的音乐语言,从而加深对作品的认识,提高演奏的质量。学生在学习钢琴的最初阶段就要接触乐谱,在不断提高弹奏水平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读谱的水平,不断丰富视觉经验,提高对乐谱的感知能力。在阅读乐谱的过程中,正确认识音准和节奏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挖掘乐谱中隐藏的信息:例如整体的曲式结构、乐句的划分等。从乐谱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叫做“谱面视觉”。

除了读谱需要用到视觉之外,弹奏的动作也需要视觉辅助。初学钢琴的琴童在练习和背谱过程中需要用视觉记忆手在琴键上的运动轨迹,这种能力叫做“键面视觉”。初学的琴童要熟悉黑白键之间的距离、不同的音程之间的距离等,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要熟悉所有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的位置。在长时间的练习之后,琴童能将键面视觉转化为记忆视觉,即能够“看到”脑海中的乐谱和手指下一步演奏动作的能力。谱面视觉、键面视觉和记忆视觉三者结合,构成了钢琴学习中的视觉系统。

(二)听觉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产生和欣赏都要依赖一个重要的感官——耳朵。学生演奏钢琴需要听觉来给自己反馈弹奏的效果,从而达到及时调整演奏的目的。首先是外在听觉,学生在练琴的过程中会不断听见自己弹奏出的音响,逐渐熟悉各种音域高低、节奏长短、音色区别,这些是最基本的听辨能力。随着水平的提高,学生还需要熟练听辨各种调式、各种类型的和弦以及多声部中各个旋律线条。在大量聆听之后,音乐的音响就内化为学生储存在脑海中的“内心听觉”——不同的音程、调式、和弦、不同的表情记号下的音乐应该是什么样,在下手弹奏之前就已了然于胸,在弹奏出现失误或者音色、力度等不符合预期时,能够立刻发现外在听觉传来的信号与内心听觉的差异,及时发现弹奏中的不足之处并且进行调整。

在基本音准和节奏的练习之外,更高一级的听觉是大量听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者和演奏家的录音和音乐会,将这些处理细腻、震撼人心的音乐牢记在心,使自己的音乐世界得到极大丰富,在内心听觉中存储大量的优秀音乐,再在练习中尽量贴近。

(三)触觉

钢琴演奏中的触觉,重点在于触键。钢琴是依靠十个手指演奏的乐器,每个手指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都不相同,各有长处和短处,也各有练习的侧重点。比如1 指,需要侧面触键,具有左右横向活动的能力,承担着转指的重任,但上下活动的灵活性较差,因此需要注重锻炼其灵敏活动的能力;再如5 指,是最短小细弱的,但它常常负责最高和最低的外声部的演奏,而最高的声部往往就是需要突出的旋律声部,最低的声部则是需要统御整个和弦音响的低音,因此5 指需要重点训练力度和爆发力。

在手指独立的大前提下,触键有许多方式。一是连奏,要像走路一样用指尖在琴键上支撑,一个音开始的同时放开上一个音,音与音之间既要紧密连接,又不能有重合。手腕和手臂必须放松,让手臂的重量自然而然地传输到指尖,重心从一个指尖移到另一个,完成流畅连贯的连奏。二是断奏,在音与音之间手指短暂地离开琴键,重心回移至手臂或者手腕上,再自然地落到下一个指尖。三是跳音,跳音非常注重弹性,触键动作必须快速果断有力,利用瞬时产生的反作用力立刻离开琴键,形成极短促而有力的音响。四是落起,在两个及以上的带连音线的弹奏中,往往要求第一个音从空中落下,中间用连奏的方法连接,最后一个音落下的同时手腕上提,随后离开琴键完成“起”的动作。整个过程需要手臂、手腕灵活配合,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

二、视、听、触三者之间的协同

(一)视、听、触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是一个横跨各大学科的工具理论,主要研究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协同理论认为:一个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既有独立的运动,又有相关联的运动,当关联运动的占比大于独立运动时,各个子系统会趋向于合作和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整合起来,能够达到的功能高于各个子系统功能之和。在钢琴的演奏和教学中,视觉训练、听觉训练、触觉训练三者即三个子系统。它们可以各自独立提高,而在这三者平衡发展,协同合作时,则会让钢琴演奏的水平明显提升。

钢琴教学中的视觉、听觉、触觉之间有着开放性的联结,它们之间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互相影响。任何一者的信号都会对其余二者发生影响。比如拿到一首轻柔的夜曲时,谱面的速度标记、表情记号、大量连音线和舒缓的旋律起伏作为视觉信号传输给演奏者,与此同时,演奏者会在内心听觉中寻找柔美的音色,并以此为标准来调动触觉中的肌肉记忆,调整触键动作,演奏出连贯优美的音色。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有视觉——听觉——触觉系统的线性顺序工作,各系统之间也有各自的交流反馈:视觉不仅用来看谱,还用来协调触键的位置和动作;外在听觉和内心听觉同时工作,不断接收触键传来的音响并与内心听觉中所期待的音乐进行对比,以此来实时调整触键动作。

协同理论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元素叫做“涨落”,是指一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起伏波动。有些涨落则会得到多数子系统的响应,从而以局部的变化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变化,这就被称为“巨涨落”。合理地利用巨涨落的特点,可以对整个系统产生正面影响。

在钢琴演奏的整个系统中,也随时存在着涨落。同一个人在弹奏不同的音乐时,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会不一致。同一首作品在学生从识谱到演出的每个阶段,视听触的主次情况也存在着差异。这些涨落都是钢琴演奏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合理的组织和引导下能够提高协同能力,优化钢琴演奏的感官系统协调性。

(二)在钢琴教学中运用协同理论的必要性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需要技术积累,也需要大脑随时思考,需要演奏者充分调动各个感官,并且让它们协调合作,产生协同效应。如果在教学中只强调技术训练,忽略感官合作,就会让钢琴课堂丧失艺术性,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教识谱,不教曲式和调式,学生就没有内心听觉的期待,完全不理解复杂的乐谱,演奏也会变得不知所云,毫无层次;只教触键的技术,学生也不会理解何时使用什么技术,就会导致音色变化生硬、表现力贫乏。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使他们了解音乐的来龙去脉,同时提高其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演奏技术。

三、视、听、触协同配合的训练策略

(一)分析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教师可以借助对旋律的分析,来进行视听触的协同训练。

旋律的行进方式可以分为激进和跳跃,行进的方向又可以分为上行、下行和波浪形。当旋律上行时,音乐一般会伴随着渐强,下行时一般会减弱力度,因此可以训练学生在看见上行旋律时自觉将触键力度加大加深,并用听觉及时反馈音响效果,将音色渐渐变得明亮坚实;在弹奏下行旋律时则要有意识地逐渐减小触键力度,将音色稍稍松弛;在弹奏波浪形旋律时,需要保持力度平稳,同时轻轻摇动手腕,协助手指转换重心,使听觉效果更加连贯细腻。

在多个声部的乐曲中,要训练学生准确地提取主旋律的能力。首先要通过识谱和听觉,观察各声部的走向,同时用耳朵抓取最具歌唱性的旋律线条;之后要调整触键方式,在旋律音上用稍大一些的力度,使其区别于其他声部,同时适当减弱其余声部的力度。在听觉系统的反馈下找到最合适的触键方式,让主旋律在乐曲中鲜明突出。

(二)视奏训练

慢速的视奏训练是全方位地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练习,对协同性的锻炼非常有效。学生在熟悉乐曲的阶段要用低于原速的速度弹奏,以正确的音高关系和正确的节奏关系为目标,运用手、眼、耳、脑的高度协调一致的配合,来弹奏出并没有肌肉记忆的乐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水平选择适当难度的乐曲片段,使学生的水平刚好可以挑战慢速的、准确的视奏。

在视奏的协同训练中,视觉和触觉高度合作,而听觉是特别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开始弹奏之前,观察谱面的节奏、调式调性、表情记号、演奏标记等信息,形成大致的内心听觉,再在视奏过程中积极使用外在听觉,随时检查自己弹奏的音乐有何不符合期待之处。

(三)背谱训练

许多比赛与演出的场合都要求演奏者背谱弹奏,每个学生的背谱方式和效果都不同,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训练不同记忆方式,以适应每个学生的特点。背谱时的记忆方式大致分为依靠视觉的谱面记忆、依靠听觉的音响记忆、依靠视觉和触觉的动作记忆。偏向于谱面记忆的学生往往背谱比较困难,因为谱面是最复杂难记的;倾向于音响记忆的学生在背谱过程中往往容易错音,依靠听觉记忆找音时容易多次出错;倾向于动作记忆的学生有可能过早地脱离乐谱,导致识谱能力锻炼不足。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将谱面转化的视觉信号牢牢印在脑海里,同时有意识地记忆自己练习时弹出的音响,手指练熟的过程也是耳朵听熟的过程;同时还要运用视觉将手指在键面上的运动轨迹以及每个音在琴键上的位置记下。集齐这三种记忆之后就可以用视、听、触协同合作,对乐曲形成全方位的、牢固的印象,从而完成背谱的工作,也达到了协同训练的目的。

(四)合奏训练

钢琴的包容度较强,与大部分乐器都能搭配合奏,但对初学者来说,最容易接触到的合奏还是与老师或者同学一起四手联弹。四手联弹的训练法对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合作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教师和学生四手联弹的训练中,教师除了督促学生练熟不卡顿之外,还要着重引导学生运用视觉和听觉,捕捉老师弹奏时力度、速度、音色、情绪等各方面的变化,并且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作用,及时调整自己的演奏。在四手联弹的合作中,演奏者的视觉应该接受双方的乐谱信息,听觉应该同时听辨二人的旋律与节奏,以此为基准调整触键演奏的动作,才能保持各乐句进出无误,和声音响和谐,情绪统一,衔接自然。教师可以选择变化比较明显的乐曲,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协同配合能力。

四、结语

钢琴演奏中的视觉、听觉、触觉既有其独立性,又有相互的协同性。在它们高效地协同合作时,所达到的功能不仅仅是三者相加,而是一个有序的整体系统,能够完成复杂的演奏。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这三个感官系统的自主协调能力,使它们全面、平衡地发展,并且反复训练磨合,使它们能够高效地合作,建立起视、听、触协同互动的演奏系统。培养的方法包括合奏训练、视奏训练、旋律分析训练、背谱训练等,旨在引导学生主动调用三个感官,在不停地使用和协调中达到磨合与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触键乐谱触觉
山之高
是你一直想着我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乐谱:放飞梦想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食的触觉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浅谈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触键
浅析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