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建中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2022-11-25 09:21
新课程 2022年36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共育家校

潘 虹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甘肃 兰州)

家校共建就是指学校和学生家庭在不断沟通交流的前提下,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家校合作共建对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目前不少学校在家校合作共建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就当前家校共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积极探寻和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家校共建的功能和作用,共同为学生构建健康的成长、发展空间与环境,从而对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家校共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家长方面

学生家长对家校合作共育缺乏清晰的认识。家校共建共育是新课改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但不少家长对此并不了解,甚至在思想认知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以往我们熟知的家庭教育模式,主要侧重于言传身教,经过各种正规渠道学习后采用的家庭教育模式极为有限。随着社会各界对学生教育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提高,学生家长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且也认识到应进一步加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配合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怎么合作、如何加强,大部分家长对此并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认知,往往会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与家校共建共育这种新型教育理念相悖。学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的教育主体,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要责任。部分家长认为学生教育是学校应负的责任,与家长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联系。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更多是知识方面的教育,而道德、人格等方面影响最多的,更多源于家长的行为举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除了寄宿制学校,大多数学生一天当中的大部分学习以外的时间都是在自己家中度过的,相比和教师相处的时间,与家长的相处时间显然更长久。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到上述问题,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二)教师方面

1.认知方面

在家校共建共育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认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顺利推进形成了阻碍。首先,不少教师认为平常的教学工作就已经非常繁重了,如果利用多种途径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势必会增加更多的工作量,因此,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应该尽量简单化。其次,大部分教师在家校沟通途径上更侧重于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平台,家校联系手册和家长会,与家长约见、电话沟通等方式都较少运用,家访途径的应用更是极少。另外,很多任课教师在家校共建共育的开展过程中,认为家校共建更多的应该是指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不大,这一点从班主任教师从家校沟通的认识、沟通内容以及沟通途径与沟通技巧的运用方面都可以看出,班主任教师明显做得更好。

2.家校共建共育开展方式方面

从家校共建的实际开展方式来看,目前主要以教师讲授和要求为主,家长对此必须保持绝对的服从,而家长提出的建议或意见,教师往往不会听取,因此,沟通效果和教育效果并不明显。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在开展家校合作共育活动的过程中,存在沟通形式化、沟通准备不充分,沟通后未能及时向家长反馈,沟通过程中并未保持平等、谦逊的态度,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沟通过于随意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存在。还有一些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等原因,平日与学生家长很少沟通,因此在开展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总会有紧张感,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不知该如何应对,因此无法保证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除此以外,部分教师虽然在家校沟通方面有着良好的意愿,但是却没有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存在以下问题:“敷衍”“训斥”“告状”等不良沟通方式;沟通缺乏组织性和有效性;家长会主要都是由教师向学生家长介绍近期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很少会与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经验交流或征求家长的意见。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家校沟通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但在实践过程中,对家长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并不重视,也很少与家长对此类内容进行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对学生思想状态、生活习惯以及个性特长等内容沟通的较少;很多家长对学校的网络沟通平台并不了解,因此,教师在平台上发布的相关家校沟通合作的内容,家长的阅读率也并不高。

二、新时期家校共建的有效策略和路径分析

(一)教师方面

1.加强对教师家校合作沟通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沟通素质与能力

教师掌握充足的家校沟通相关知识是确保教学沟通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开展家校沟通的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而从相关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教师对家校沟通理念以及沟通技巧等知识都掌握得不够充分。对此,学校方面应组织教师开展家校沟通方面的培训,促使教师不断增强和巩固家校沟通理念、家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家校沟通技巧等相关知识,为家校沟通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不断促使教师的沟通水平得以提升。教师具备良好的家校沟通能力是家校共建共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教师的家校沟通能力主要包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沟通内容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组合和管理沟通活动的能力以及对家校沟通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学校要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家校沟通能力,同时开展家校沟通方面的情意培训,提高教师对家校沟通工作的责任感,以此来确保家校合作共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针对教师在家校沟通方面存在的素质差异,开展针对性培训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教龄、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家校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学校在对教师开展家校沟通培训时,应针对不同群体的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比如,针对教龄较长和年龄偏长的教师,应加强家校沟通情意方面的培训;针对学历偏低的教师,应注重对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方面的培训。除此以外,学校在教师家校沟通培训工作中应加强对科任教师整体家校沟通素质的培训,使其在实际的家校合作共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组建家校沟通组织,为家校沟通提供良好的后期保障

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组建“家校沟通组织”,采用推荐和选拔的方式,由具有良好家校沟通素质和丰富经验的教师来担任组织成员,实现科学、规范化运作,设置单独的职能部门来负责学校内部教师的家校沟通、家校合作活动策划、考核和评价工作。并定期举办相关的校验活动,促使校内教师的家校沟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家长方面

1.将家长纳入学校班级管理机制,增强家校合作教育合力

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学校应组织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和家长代表共同组成班级管理委员会,并定期组织召开例会,由班级向委员会成员介绍班级近期的工作情况,并向大家征求意见。委员会成员应及时做好相应的沟通反馈工作,向其他家长宣传工作思路,并向学校反馈家长们的实际诉求,进而成为班级和学生家长相互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2.建立家长培训机制

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讲座,邀请教育专家、学者来校为家长进行授课,并为学生家长播放当代教育知名人士的教育录像等,针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为家长出谋划策。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多种渠道的学习和培训,使其逐步转变以往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促使家长的教育水平得以明显提升。学校通过积极组织家长培训活动,促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效结合,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通过举办家长学习讲座,让学生家长清楚地认识到该如何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如何积极配合学校、教师进行教育,如何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正确认知家庭教育,进而确保家校合作共育活动的顺利实施,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共育家校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