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陕北知青经历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研究

2022-11-25 09:00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梁家知青

马 赛

(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嘉兴 314033)

七年陕北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既是他本人青年时代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升华期,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源头。把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成长经历与高校思政工作结合,讲好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成长故事,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利于高校大学生从领袖成长经历中汲取青年自身成长的营养。作为高校思政工作重要平台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可以探索在七个知识点及教学环节中,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生动鲜活的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故事相融合,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诠释好总书记的青年岁月,给予广大青年大学生以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思政教育功效。

一、习近平陕北知青经历与思政课结合的相关研究与重要价值

关于习近平陕北知青经历,现有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陕北知青经历对习近平个人人生影响的研究。七年知青岁月对习近平至少有四大基石作用:吃苦耐劳的基石,深刻认识农村、农民和基本国情的基石,同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基石,读书思考的基石〔1〕。二是陕北知青经历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作用研究。习近平知青岁月中熔铸的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品格,成为总书记日后治国理政的历史原点、逻辑起点和价值支点〔2〕。三是陕北知青经历的思政价值研究。习近平知青经历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在于: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路明灯、至真至朴的人民情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指针、求真务实的责任担当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格基石、逆境升华的意志品格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勤学好思的优良学风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压舱之宝〔3〕。四是陕北知青经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结合的路径研究。提出了把“概论”课与习近平成长经历相结合的思政实践路径,提出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中,融入习总书记成长经历,着力突出其红色家庭教育、详细讲述“七年知青岁月”、概括介绍从地方到中央的从政经历〔4〕。总的来说,随着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陕北知青经历相关文献资料的丰富,学界对于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成长经历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但存在两个薄弱之处:第一,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挖掘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成长经历育人价值的研究不够;第二,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成长经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不够。包括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研究鲜见。本文尝试把陕北知青经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相结合,为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挖掘亟待系统开发的课程资源,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建设拓展全新的实施路径,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提供鲜活样本。

二、陕北知青经历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知识点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绪论”中的这个知识点主要阐述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特别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绪论部分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既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努力探索真理的结果。同样,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思想的诞生同样也是时代与个人成长结合的产物。而谈到个人成长,习近平青年时代的陕北知青经历,就是其思想萌发的重要源头。由此,陕北知青经历与本知识点找到了融合之处。

陕北知青经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源头,最重要的体现在于,七年经历使得习近平作为一个青年人,了解了中国的国情,熟悉了中国的基层,培养了对群众的感情,激发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奠定了他做人做事的品性,从而实现了人生从懵懂少年到心怀远大抱负的青年的升华。理解了这些,可以更好理解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一系列举措的出发点所在。正如有学者指出,在解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的问题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我国历史发展的视阈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缘由”〔5〕。因此,本知识点与陕北知青经历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更好理解这一思想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是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萌发于最基层的实践之中。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绝不是先知先觉人为臆造出来的空想,而是经典作家对时代命题艰辛探索的结果。

三、陕北知青经历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知识点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一章”中的这个知识点在于讲解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中第四方面为意识能够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如何理解这一调控作用所指的对人的行为选择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习近平陕北知青经历就是很好的诠释案例。

一是意识对人的行为选择的调控作用。作为一个只有15岁、来自大城市的高干子弟,突然之间来到一个偏远、贫困的黄土高原中的小山村,且不知道在这里要待多久,对现实生活条件的不适应,对未来人生期许的不确定,确实足以让所有的青年感到惶恐。正如习近平自己回忆的,初到陕北,“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问题。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6〕,只待了几个月就回到北京。回到北京之后,姨夫、姨姨以自己的经历启发习近平,他们当年闹革命,都是大学生,都来到太行山,和老乡在一起,依靠群众。“现在你们年轻人,还怕去,这不对。”长辈的一番教育,让习近平重新做出了抉择,“听了他们的话,回去以后,我就按这个思路努力跟群众打成一片”〔6〕。可见,正是家庭浓厚的革命氛围,长辈的群众意识和谆谆教诲,让还处在迷惘之中的习近平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二是意识能够帮助人调控生理活动。习近平初到陕北山村,生理上面临的挑战就是“跳蚤关”和“饮食关”。陕北农村卫生环境差,窑洞里跳蚤虱子多,初来乍到的习近平等知青被咬得浑身是包,非常难受。陕北生活条件艰苦,农民只有杂粮吃,蔬菜也很少,都是吃酸菜。这对于生活在大城市吃惯了精粮的习近平来说也很不适应,咽不下,总是饿肚子。但正如习近平自己回忆的,“思想关。这是最重要的”〔6〕。在思想上转变态度后,也就是解决思想关之后,就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6〕,度过了生活上的这些难关,吃得香,跳蚤也逐渐习惯了。可见,生理上的各种习惯,是可以受到意识的调控的。习近平陕北过几大关的故事,就是生动的诠释。

四、陕北知青经历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知识点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二章”中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对于人的主观世界来说,要想提高人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世界、意志品质等,都需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加以提升。要理解这个问题,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是很好的诠释例子。

习近平回忆自己的知青岁月,认为这七年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对他自身的主观世界来说,有两个方面的重大提升。一是提升了自己的认知能力。他指出:“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成长进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6〕七年的知青岁月,和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感受群众的疾苦,理解群众的诉求,使得他认识到真正的群众,真正的基层,真正的中国国情,这对他个人的世界观是极大的改造。同时,七年知青岁月,特别是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带领群众打坝、修沼气池,办铁业社、缝纫社、代购店、机器磨坊,具体的工作,使得他对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的理解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

二是提升了自己的意志力,“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6〕。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精神上遇到了很多坎坷。由于父亲的遭遇,他长期背着黑帮子女的政治帽子,给他个人的进步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入团申请写了八份,入党申请写了十份。正是诸如此类的一次次的挫折,使得习近平的意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6〕。

从习近平的知青经历,可以很好地看到,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一方面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艰苦经历,但同时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宝贵经历。习近平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主观世界的提升。正如他自己总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6〕习近平的知青经历,对于学生理解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非常具有解释力。

五、陕北知青经历与“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知识点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二章”中的这个知识点对什么是实事求是,如何做到实事求是进行了理论阐释。其中指出,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习近平在陕北期间,在工作中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典范。

习近平自己回忆陕北七年岁月最大的收获,其一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6〕。无论是他被抽调到赵家河搞社教工作,还是后来担任梁家河支部书记,他工作的对象都是陕北淳朴、贫穷的农民。对于这些农民而言,他们最大的实际就是吃不饱肚子。对于搞阶级斗争左的一套,农民是没有兴趣的。因此,习近平虽然是被抽调到赵家河搞“社会主义路线教育”“批林批孔”,但他抓住社教活动的另一句口号“抓革命、促生产”,实际工作中领导赵家河人民实实在在搞生产。解决农民吃不饱肚子这个最大实际。回到梁家河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更是一切工作从群众实际的生产生活需求出发,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得到了梁家河百姓的一致称赞和拥护。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离不开深入的调查研究。习近平在陕北期间,正是深入广大农民当中,着力发现问题。如他在梁家河办缝纫社,就是因为深入群众,发现广大农村妇女特别辛苦。白天要出工,晚上回家带孩子,还要忙于缝补劳动中极易破损的衣服。为此,他成立缝纫社,让手艺好的妇女同志专门缝衣服赚工分,这样就解除了很多农村妇女的负担。他还发现,农民用毛驴磨粮食,不但效率低,毛驴又要磨粮食,又要搞运输,根本不够用,农民还经常为争抢毛驴发生纠纷。为此他专门弄来机器,开办机器磨坊,既提高了磨粮食的效率,也解决了毛驴不足的问题。总之,习近平在陕北的工作,总是深入群众,发现问题,立足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得他的工作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取得成效。因此,理解实事求是这个知识点,习近平在陕北的工作经历,是很好的范例。

六、陕北知青经历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知识点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三章”中的这个知识点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其中指出,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文化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习近平在陕北期间,就格外重视文化的作用。

一是非常重视个人的文化学习。很多梁家河老乡回忆,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带的最多的就是书籍。据同时期的知青回忆,习近平在陕北期间阅读量非常大,阅读面非常广,涵盖马列著作、历史类、文学类、军事类、国际关系类等等。习近平读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很勤奋,克服一切困难学习。白天劳动很辛苦,晚上还坚持读书,没有电灯,就借着煤油灯读书。第三个特点是读书很用心,读书时注重思考,注重分析,注重比较。也正是因为习近平坚持读书,在书籍中读懂了人生、读懂了社会、读懂了中国,读懂了世界,为个人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是非常重视村民的文化学习。习近平在与村民的广泛接触中,发现村民的精神世界是很匮乏的。山村里没有电,也没有书,读过书有文化的人很少,除了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对外界知之甚少。因此,很多村民都喜欢听习近平讲外面的事,有的还找习近平借书看。习近平发现村民有学习的需求,于是在村里组织开办扫盲班,教村民学习识字,他当时就指出:“年轻人如果不识字、不学习,以后是没有出路的。”〔7〕他还提出,要让梁家河的村民能够认识常用的汉字,越多越好。在扫盲班里,习近平亲自教村民认字,给村民介绍外面的人文地理等知识。正是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梁家河村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青年时代习近平对文化作用的认识,在文化建设上的身体力行,是对这一知识点的很好补充。

七、陕北知青经历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知识点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三章”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党制定了党的群众路线。本知识点就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理论阐释。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深情回忆道:陕北知青的岁月,让他懂得了“什么叫群众”“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6〕。可以说,习近平七年陕北知青岁月,就是一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画卷。

一是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来到陕北之后,习近平首先是融入陕北群众的生活,习惯着住窑洞,习惯着吃粗粮,吃酸菜,“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6〕;其次是融入陕北群众的生产劳动中,习惯了早起出工,从刚来只能每天拿六个工分,到后来能够拿到壮劳力的十个工分;再次是懂得了群众的疾苦,作为高干子弟,从小生活在北京的习近平,对陕北群众生活上的艰苦在认识上是准备不足的。粮食不够吃,只能吃野菜、糠馍馍、酸菜,甚至还要出去讨饭,更不用说文化水平低,基本都是文盲;最后是和群众建立起深深的情感。梁家河群众以自身的淳朴,在生活上帮助习近平,“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6〕。在政治上不歧视习近平,支持他入团入党,不把他当所谓的黑帮子女。在工作上,积极支持他。

二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在陕北下放,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萌发了为乡亲们做事的决心。在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后,为群众做了很多具有开拓性的工作。陕北地区植被稀少,当地群众在生活中缺乏燃料,必须去很远很危险的山崖上才能捡到柴禾。为此,他远赴四川学习办沼气,回陕北后成功办成了当地第一口沼气井,解决了群众生火做饭的问题;梁家河当地耕地匮乏,影响粮食生产,习近平说服当地群众参与打坝,建好了淤地坝,增加了耕地面积。此外,习近平发现当地缺水,就组织群众打井,发现劳动中缺乏农具,就组织村里办铁业社,打铁制作农具等等。总之,习近平在大队支部书记的任上,用一桩桩惠及群众利益的工作,践行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梁家河百姓的真心拥护,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八、陕北知青经历与课程社会实践环节的融合

引导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尝试了解社会,分析各种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如何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是本课程的难点,也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习近平陕北知青经历的融入,给本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内容。

一是引导青年大学生学好、讲好青年习近平在陕北的故事。习近平在陕北的岁月,从年龄上讲与青年大学生相仿,因此,他在陕北的经历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很容易让青年大学生产生对比。领袖的青年时代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对比自己又在想什么、干什么。这种对比能够让青年大学生对习近平的陕北岁月产生浓厚兴趣。因此,引导大学生学习习近平在陕北的经历,结合实践环节的要求,开展讲好习近平知青故事的课程实践,能够让青年大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领袖的成长,了解青年人应当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赴陕北梁家河,亲身感受习近平的陕北知青岁月。00后大学生,很多从小成长的物质环境优渥,对偏远的基层农村地区不了解,更对几十年前的中国落后农村地区的贫困无法想象。只有学生亲身来到陕北梁家河这样的偏远地区,才能形成真正的感性的对比。对比之一是贫困的梁家河和今天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的梁家河,这种感性对比能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对比之二是陕北农村和很多来自城市、来自东部发达地区学生成长环境的对比,这种差距能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激发他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决心。这样的实践形式,其思政教育成效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梁家知青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读《梁家河》有感
梁家河
从梁家河宝贵精神财富中不断汲取追赶超越的力量
从梁家河大学问汲取力量——全省《梁家河》热再升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把根留住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知青博物馆: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姐和她的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