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飘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高磷血症已成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相关数据统计,世界各国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明显较高,且血磷>1.78mmol/L,约占34.2%,而我国血磷抑制状况较差,血磷平均值为2.01mmol/L[1]。而高磷血症可造成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管钙化,直接增加心脑血管死亡风险,故完善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饮食干预显得十分关键[2]。现阶段临床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观方案,包括合理使用磷结合剂、限制磷摄入以及充分透析等,其中控制饮食磷摄入属于最基础项目,且对患者而言,具有经济、简便等优势[3]。鉴于此,本文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HD)患者高磷血症饮食干预作一综述,现详细如下:
研究发现,水磷水平与磷的摄入、吸收、清除存在密切联系,磷以食物为主要来源,正常成人每天饮食摄入磷为1—1.5g,主要于空肠吸收,其吸收率可达到65%—70%[4]。而机体磷主要利用肾脏排泄,MHD患者可依据肾单位的降低,肾脏磷排泄功能也趋势降低,磷极易于机体蓄积,诱发高磷血症[5]。故积极合理抑制膳食磷摄入显得十分关键,包括减少植物蛋白的有机磷和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中的无机磷摄入。
相关研究发现,蛋白饮食可趋势达到限磷作用。有关学者将营养状况较佳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饮食干预,结果发现,低蛋白饮食组《0.8g/(kg·d)》经6个月饮食干预后,钙磷、血磷乘积,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降低,与常规饮食组《1.2g/(kg·d)》相比较差异显著[6]。现阶段,能够预防营养不良,又可降低膳食磷摄入的适宜蛋白摄入量存在一定争议。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5期高磷血症患者磷摄入量需维持在800—1000mg/d。但该指南推荐,透析患者每日蛋白摄入量(DPI)需达到1.2g/(kg·d),相继磷摄入可达到1000—1400mg/d,进而未助于高磷血症HD患者的血磷控制[7]。限制蛋白质摄入,能够规避血磷发生风险,但伴有营养不良风险。为规避该现象发现,低蛋白饮食配合ɑ-酮酸或乳清蛋白粉进行使用,其后者主要通过体内过剩氮元素,控制尿素产生,促进体内必需氨基酸及其相应酮酸取得一定补充,进而稳定蛋白营养,临床ɑ-酮酸类剂主要有开同和科罗迪[8]。相关学者对服用开同和科罗迪的2组MHD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主观全面营养评分、血清蛋白明显上升,且血磷逐渐降低[9]。但值得注意是,患者需定期实施血钙监测,以规避高钙血症发生。
食品添加剂中无机磷极易受到水解,吸收率可达到90%—100%,故需减少加工食品中定位无机磷摄入[10]。相关学者将MH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限制加工食品磷摄入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对隐匿磷酸盐来源相关知识欠缺,具有93%掌握汽水中含糖量较高,仅具有25%了解饮食中含磷酸盐[11]。同时具有46%患者,未了解磷以防腐剂形式常规添加至加工食品中,含磷添加剂蛋白质与鲜食食物相比较,每克蛋白质磷酸盐含量属于后者的2倍[12]。若将含磷食物添加剂食物,用同样无磷添加剂食物替代,能够有效规避血磷水平。而强化食品添加剂信息宣传,能够有利于抑制MHD患者高磷血症,促进患者食用新鲜食物[13]。
教育模式可归纳为集体教育及个体化教育,该类教育模式均能够减少患者血磷,相关研究通过自身配对法,由专业医师实施一对一辅导交流,使高磷血症患者比率由73.24%,逐渐降低至32.39%,现阶段国内饮食教育多为护士“口头”进行宣教,患者配合度普遍较低[14]。若在该基础上,由医师、护士、患者或家属,联合建立治疗联盟,能够有效强化低磷饮食宣教,且获得良好降磷目的[15]。
国外研究发现,教育实施者,主要为肾脏营养师(61.1%)、其次为护士(16.7%),团队合作教育较少(11.1%)[16]。国内研究发现,教育者以护士最为多见,可达到41.7%,其次为肾脏营养师,占33.33%,而团队合作焦虑较为少见,仅占8.3%[17]。本文中阐述营养师参与教育的相关研究,均来自国外文献,进而反映出国内肾脏病营养师配比有限,且缺乏共同参与。但日常生活中,营养师在患者饮食管理中可发挥关键目的,其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够全面判断,予以系统化、科学化指导,并实时监测。同时在高磷血症预防和治疗方面,肾脏病营养师,需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小组中关键一员。
配合低磷饮食教育期间,还需促进患者掌握低磷食物制作方案及烹饪技术相关知识,以取得事半功倍作用。研究发现,合理、科学的烹饪方案,不仅能够规避血磷,还有效预防蛋白-能量营养不良。研究发现,将牛肉切成薄片,通过软水、高压锅煮30min,并将其切成大块,通过硬水烧10min,具有低磷含量,且能够保留蛋白含量[18]。同时告知患者选择食物时,需依据磷/蛋白质比值,予以科学、合理搭配,以确保比值在理想范围。
现阶段,国内外高磷血症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均较差,且HD患者血磷在靶目标范围的比率还需进一步上升,且通过相关干预后,血磷仍未达标。日常生活中,患者限磷饮食行动力欠佳,且研究发现,具有78%MHD患者,了解使用含高磷食物的危害性,但仍存在51%喝汽水,39%吃快餐现象[19]。临床研究发现,高磷学者饮食管理难度系数较高,且患者退出率可达到53%,其中具有22.2%患者无特殊状况,而拒绝继续参与。因此医护人员需强化HD患者信念,并探究相关因素,以提高限磷饮食依从性,同时促进患者了解高磷血症的严重性及危害性,使其能够明白坚持低磷饮食带来的益处,进而克服低磷饮食中遇到的障碍及困难[20]。
慢性肾衰竭MHD患者高磷血症具有危害性大、发生率高等特点,故全面控制磷摄入对预防和治疗高磷血症显得十分关键。通过饮食教育、掌握控制磷知识,均能够有效降低血磷。但诸多患者依从性较差,如何强化依从性已成为今后面临的挑战,而适宜强化肾脏病营养师配比,已成为我国仍需努力目标。在饮食方面中,还需权衡饮食限磷及营养不良关系,在限磷饮食同时,需注意乳清蛋白粉或ɑ-酮酸等替代一部分膳食蛋白摄入,规避营养不良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