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基美
天等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 崇左 53280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属于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注意力不能够保持集中,存在多动和冲动行为,属于该病患儿在发病后的特征性表现,属于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一种[1]。在我国,该病的临床患病率水平已经达到5%左右,症状能够持续存在至成年的人数更是占到了患者总人数的一半[2]。导致该病发生的具体原因和机制,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相关研究显示,可能与遗传、环境、大脑发育、社会心理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3]。该病的核心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共患病,均会使广大患儿的学习和生活,出现诸多问题,使家庭乃至社会所承受的负担明显加重。因此,对该病患儿实施系统和规范的治疗,显得至关重要[4]。本文从心理治疗、神经反馈、认知功能训练、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感觉统合治疗、中医非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等几方面入手,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情况实施综述。
该疗法主要包括,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两部分内容。其中认知疗法,主要是基于患儿的认知过程,能够对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基本理论,通过对认知进行重构,从而实现心理治疗,使患儿的行为迅速得到改善[5]。而行为疗法,则主要是利用条件反射和模仿学习等基本原理,在对不良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矫正的同时,使积极行为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以代币法、差别强化法、隔离法等在治疗期间较为常用[6]。
如果患儿的父母对该病缺乏正确、系统的认识,则在日常教养过程中,容易出现不正确或不恰当的方式,使患儿症状和不良情绪程度加重[7]。父母行为训练指的是,通过系统的指导,使患儿父母对疾病能够有正确的认识,采用示范、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帮助其在短时间内提升管理能力,使患儿的不良行为减少,使亲子关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改善[8]。此外,通过提高家长依从性,使治疗效果得以改善。以问题行为儿童父母培训,亲子互动疗法、新森林育儿计划在临床上最为常用[9]。
家庭环境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情的发生、发展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将会使症状程度加重,家庭关系也会变得恶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模式[10]。家庭治疗,主要是针对患儿家庭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家庭作为整体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介入、评估、打破,然后进行重构。以多家庭治疗和结构式家庭治疗在临床上较为常用[11]。
该病患儿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够正常的遵守规则,且情绪控制效果不理想,往往不能对外界信息进行正确的识别和反馈,因此同伴之间的关系普遍较差。社会技能培训,主要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家庭作业等多种适当的方式,帮助患儿改善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方式,使其能够对情绪进行控制,改善同伴关系,社交技能得到显著提升[12]。
神经反馈属于对大脑活动进行操作性调节的一种治疗技术,能够将相关生物指标,进行进一步的转化,使其成为直观的视觉、听觉信息,通过训练,改变心理和行为状态,改善生物指标和临床症状表现[13]。神经反馈的治疗种类相对较多,以脑电神经反馈、近红外神经反馈、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较为常用。
该病患儿在多方面,存在着认知功能的缺陷,以注意力、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最为突出,会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认知功能训练主要是基于大脑可塑性的基本理论,通过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训练,使患儿认知和行为得到改善。目前多通过计算机在线训练的形式进行,不仅可在家中提供个体化训练方案,对训练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并适时适当的调整方案,还可以对依从性的提高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14]。
属于无创、无痛、副作用较小的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方式,通过利用电极技术,在患儿的头皮上,施加一个程度微弱的电流,使其穿过颅骨,并使电流路径当中的神经元跨膜电位发生改变,从而对受到累及的大脑区域的皮质兴奋性进行调节[15]。
主要以电磁感应作为基本原理,通过线圈当中电流的运动产生相应的磁场,磁场在患儿颅内能够进一步产生相应的感应电流,从而对皮质的兴奋性进行有效调节。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在临床上使用率最高[16]。
该病患儿普遍有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会对认知功能造成影响,使行为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感觉统合治疗,是在游戏或日常活动当中,对患儿实施特定的感觉刺激,在训练中,使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程度得到改善,矫正感统失调状态,使患儿的症状程度减轻[17]。
中医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相应的经络腧穴进行良性刺激,从而使神经纤维的生长和发育速度加快,大幅度增加大脑皮质当中所携带的突触的数量,使该病患儿的症状表现得以改善[18]。
中医推拿按摩治疗,主要是通过对患儿身体当中的特定穴位或经络,以手法的方式进行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的治疗效果,使气血能够更加畅通,阴阳保持平衡状态。该项治疗的基本原理,可能与刺激压力受体之后,能够使迷走神经的活动能力增强,从而使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相关研究表明,在药物基础上,联合实施按摩,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症状,且所产生的副作用,较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少[19]。
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受到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饮食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消除人工食用色素、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限制饮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饮食调节方式。饮食当中所含有的一些人工色素和防腐剂,会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风险程度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缺乏,可能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且神经递质的传递过程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不饱和脂肪酸基线水平相对较低患儿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限制饮食主要是通过,将饮食当中的一些特定食物去除,使过敏原减少,对存食物过敏和不耐受患儿,以该方法治疗较为有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