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城区中心区特殊地形教育建筑设计分析

2022-11-24 09:09王传传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30期
关键词:布置建筑设计区域

王传传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在不同地型地区下的教育建筑设计,应当依据其实际特征来做出相应改变,唯有如此,才可以为学生打造出一个优良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身处在此种环境下,得到健康、快乐地成长。下文主要通过阐述某所学校的一系列特殊地貌,来对此城区的教育建筑规划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在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固有地貌的前提下,构建出符合学校生活的现代教育建筑。

1 高密度城区中心区特殊地形教育建筑设计原则

1.1 协调统一布局原则

在对城区中心特殊地型的教育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严格遵守协调统一布局原则,主要包括下述四点内容:第一,结合原有建筑周围自然环境的统一、协调进行全方面综合考量的同时,保持教育建筑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质;第二,在面考量时代精神、民族特征的同时,对建筑物的文化内涵、教育所赋予建筑的文化特质进行深刻思考;第三,在考虑建筑物功能设计的同时,对装修设计进行全面探究,使其可以真正意义上达成协调统一、内外一致的根本目的[1];第四,对固有建筑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1.2 使用功能原则

针对教育建筑而言,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包含教学课室、实验室、机房生活宿舍、办公区域等。以广州某所特殊地形教育建筑特点而言,校园功能分区可分为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综合行政区三大分区,而通过总体建筑布置方式来看,可分为对称非对称等功能布局方式,对于建筑各功能区及交通核进行如何布置,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日后教学建设的实际使用功能。

1.3 呈现教育文化内涵

每所学校皆有其独特的内涵,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全面将其在建筑中进行全方面呈现,则可以使建筑设计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在此情况下,则需要相关设计工作人员细心、严谨的进行文化构思与精雕细刻。通过对文化符号重构赋予建筑的文化灵气和传统韵味。如图一,笔者在项目实践中对校园文化“白鸟展翅”的意向提取,运用建筑语汇中打造灵动的韵律,将建筑呈现出如白鸟展翅高飞瞬间时张开的羽翼,极具动感与张力的形态之美。

图1 建筑造型概念分析

1.4 亲和自然原则

在对城区中心特殊地型教育建筑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响应目前国家所提倡的绿色发展,做好绿色建筑设计[2]。在此情况下,则需要设计工作人员充分遵守亲和自然、以人为本原则,通过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全局角度作为出发点,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当将人与自然、建筑这三者间,构建一个互相优化互相融合的绿色生态环境。而绿色建筑设计则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为师生打造出一个具备适宜温度、湿度,优质空气质量,优良通风采光,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计工作人员不但应当考量到师生对于建筑物所提出的需求,同时还应当密切关注建筑物为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以求可以打造出一个绿色建筑良好发展的美好前景。

2 学校特殊地形概述

现阶段,城区中心特殊地形教育建筑设计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其中,以某所学校为例,该所学校位于某中心商务区的东南侧,北侧比邻体育公园,与城市道路相连,占地总面积为122446m2。针对此校区场地而言,存在下述两个要素,使设计面临着诸多难点:其一,场地高差相对较大,在学校场地内,最大的高差达到了40m,而学校的各类建筑单体皆需分布于此种场地中;其二,建筑密度相对较大,此学校设有80左右个班级,学生大约在4000人左右,净用地面积是103610.64m2,学生平均用地面积在26.5m2,基本和国家所下发的寄宿制中学用地标准相符合,但是由于学校存在大高差场地,因而使得指标存在较为局促的情况。与此同时,该学校位处于山坡北侧,与体育公园间交接,且分界线贯穿在山坡脊线。由于体育公园属于一个保留了原有地貌的园区,因此不能单纯地对场地进行平整操作、场地挖方。

3 基于学校特殊地貌,提出有效解决思路

应结合建筑形态进行场地地形处理,如将自然山势延续,让山峦起伏的肌理在首层空间渗透,在建筑间层设置活力平台,其上绿树成荫,花草遍布,与山间的绿色遥相呼应,如图2、3 。项目建设实现对固有地貌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持,逐级进行放坡操作,以此来让整体呈现出若干个台地的分布;其次,以功能为主,来对学校建筑物展开合理分区,将学校合理划分,并把功能板块灵活、有序地布置于台地上;最终,沿着总体板块或者是分区边界,来对学校道路进行科学布置,因为校园各个功能分区独立分布于相应的台地上方,分区间的道路便基本可以与场地的等高线间距相平行,从而对道路和纵向坡度进行合理控制。此外,学校总体设计可以利用室内外交互空间的灵活构建,让场地和建筑之间有机结合,借此来妥善解决此学校存在的高差问题。同时,合理布置功能分区及分台地,可以妥善解决密度大的问题,保持原有地貌,使学校建筑和体育公园间融为一体,一同构建出一个美好环境。

图2 底层架空空间示意图

图3 中间层活力平台示意图

4 城市中心特殊地型教育建筑设计的有效解决对策

在对建筑物展开规划设计之前,基于开发商对建设地址的抉择,设计工作人员应当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展开全面、严格的考察,以便于充分了解与掌握建筑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情况,并依据当前地区的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充分使用当前地区所可以提供的资源,大大减少施工难度,而且在设计开发环节,应当依据当前地区气候条件,来明确建筑物朝向与建筑内部格局,如此则可以让建筑物不会被建筑周围环境所影响,确保建筑物的建设质量。

4.1 优先布置体育活动区域

针对体育活动区域而言,其依照场地的不同,可以划分成下述两个类型:其一,大面积田径场;其二,灵活、分散的篮球场。对于这些场所来讲,田径场是此校园中,平地面积最大的区块,其所占据的位置极其重要,因而相关单位应最先确定该场所的位置。在学校场地西侧,这区域的场所较为平缓,是布置田径场的最佳区域。但是因为学校篮球场地的数量相对较多,而且也并没有要求所有场地全部集中在一块区域中,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分散布置[3]。在此情况下,依据该所学校的实际用地,并对步行通达便利性等一系列特征进行综合考量,篮球场可以设置在学校东南侧位置,即是高度差最大,且不适合进行建筑布置的位置。

4.2 科学布置教学区

对于教学区来讲,其作为教育建筑的主要建筑,教室设计应于平面上沿着场地的中心进行环形阵列,依据坡度灵活、合理的坐落于场地上方,借助绿化架空层的运用,让它能够和场地间做到密切连接。而可以于正南北向来布置班级,群体紧围中心广场,如此则可以让广场成为学校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每间隔两栋教室设计入口门厅,其不但能够成为各个年级段的入口,而且也可以将其作为展示空间来运用。此外,可以运用连廊来使单栋间相联系,彼时,班级单体建筑下方区域的连廊、绿化架空层入口门厅等,则可以形成立体化、便捷的活动区域。阶梯教室又称之为合班教室,可以直接对着学校的主入口,运用大出挑形式,结合学校大门周围台阶,形成入口形象标志,与此同时,其又位于学校教学区的核心位置,以便师生使用。对于教学区域来讲,其独具特征的地方主要是:因为其同样也是处在场地高差相对较大的区域,东北方位置相对较低的区域面向校门,而西南方位置比较高的区域面向的则是中心广场,其架空层布置出一个主门厅,面向校园的主大门,而顶部则可以与广场之间相连接,来进行台阶的设计,如此学校在中心广场举办各类活动时,屋顶就会成为学生观看活动的看台。

对于专业教室区来讲,其主要是由三栋综合楼及一栋艺术楼所构成的,处于校园的东南侧,因为此区域具有比较大的高差,所以为了能够充分确保场地布局具有一定科学性、合理性,这三栋建筑物需要与等高线之间完全平行,且将高差保持在两层左右的高度,并利用连梁来将其进行连接。而为了能够使师生在校交通具有一定便利性,提升交通效率,则应当对连廊和连廊间、连廊和建筑间的交接层数进行全面考量。另外,还需要与消防车道的实际布置情况相结合,把连廊各自布置在两段连廊间,错层布置,专业教室区建筑就可借助一个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系统展开连接,以便于可以全方面满足消防车沿着道路盘旋而上的要求,妥善处理好沿街建筑与道路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4.3 合理布置综合行政区

在一般情况下,学校行政综合板块是由报告厅、图书室、行政办公楼等构成的,此板块位处于学校东北侧区域,而针对学校办公楼来说,其用途主要是用来开展对外接待、学校管理与教育运营,因此适宜布局在主要出入口附近,而由于学校场地具有一定高度,因此,在此区域十分适宜布局架空层和夹层,而通过场地则可以设计为“双首层”平面。首先,面对校园的主出入口位置,则为外向型出入口,位于负一楼,属于学校教职工上班、对外接待的重点出入口;其次,西侧面对校园,则处于正一楼,以其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重点通道,于双首层建筑处所设计的二个出口,既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场地高差,来进行合理布局,同时也有其相应的功能和服务方向,可以说是针对学校场地不利条件所作出的有效解决对策,且收获了最为理想的设计效果。

图书馆与报告厅作为学校内部中单一体量极大的建筑,其位于道路交界处,可以说是校园形象对外全方面体现的一个关键开端,处在校园道路相对而言比较高的台地上方,具备极其显著的提示性特征,并且也能够和城市环境间分隔开来,因为行政办公楼、报告厅、图书馆属于纵向排列的建筑,可以在它们的底部使用统一格栅符号,以此来把相对较不整齐的架空层进行联系,以便于收获美观、统一的良好设计效果。

通过对上述重点区块进行布置以后,把学生的宿舍灵活设置于场地的纵向深处尽头,及学校最高点位置,通过此种设计手段的运用,则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后的劳累状态下,真正感受、体会到体育公园的自然生态美景,与此同时,当人们身处在体育公园中,也能够于山脚处远望学校美丽景观。另外,将校园的食堂设置在处于教学区、宿舍、体育活动区域的中心地点,将其作为学校交通核心区域,为师生的日常应用,提供一定便利。

4.4 分散布置公共设施,提升设施使用率

在以往我国学校校园建筑设计中,过于强调功能区分,比如,在对一个学校区域进行建筑设计时,常常会将其划分成公共设施区、生活区、教学区、实验区等,虽然此种建筑设计形式格局极为鲜明,但在此情况下,也会导致譬如公共图书馆、体育馆等此类公共设施的使用率极为低下。因此,在条件允许下,相关单位可以将公共活动空间作为核心,来对城区中心特殊地型的教育建筑,展开全新、科学的设计。相反,若是条件不允许,相关单位则可以对公共活动空间展开合理拆分,在总体区域内实行分散配置,以便于学生对其进行最大化的使用。例如,可以将图书馆与读书角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另外,也可以于各个班级内设计阅览区域,如此一来,则可以使学生在课后闲暇时间内,对其进行充分使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以某所地形特殊的学校为例,对于位处城市中心区特殊地形的教育建筑,在实际设计中所存在的难题,通过展开科学、全面的分析,并对其现有场地的规划布局,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同时,与学校的独特文化相结合,构建出了一个花园式山地学校,在建设完毕后,也会成为当前地区的独特风景线。而在我国很多区域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此类地形条件与周围环境普遍存在,且具备一定代表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教育建筑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布置建筑设计区域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特别号都有了
区域发展篇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