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振阳, 夏元平, 程朋根, 惠 婷
(1.东华理工大学 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不仅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需要,更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需求。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教育模式最早在19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实施,后来被世界各国采用[1]24。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实施个性化教育,为学生“开小灶”,对其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进行有计划的指导[2]。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最早开始于20世纪初的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此后,国内大多数高校纷纷效仿实施,包括笔者所在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也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针对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在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以及发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3-5]。但如何借助本科生导师制提升地方高校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国家急需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就对我国大学生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目前,学分制依然是我国大学生教育的主要模式。在此种模式下,学生只是知识理论的被动接受者,缺乏科研创新的主动意识。许多学生认为,进行科学研究需要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高精密的实验仪器,自己不具备科研的条件。部分学生认为,科学研究是科学家们的事,而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只需要学好书本知识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缺乏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对学校举办的一些科研学术交流会、创新型比赛等也漠不关心。科学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需要学生自主地去查阅文献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研究都是从基础理论作为出发点的。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现如今,许多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往往“浅尝辄止”,对很多基础理论只停留在表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未能深入学习相关理论方法。学生开展科研创新,需反复地运用相关基础理论去尝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该基础理论的理解。此外,科研探索需要不断地拓展知识面,此过程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因此,逐步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研兴趣,更能促使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目前,学生动手能力差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课本上,未能上升到实践应用中。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其实质就是要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能力。学生从课堂走进实验室,通过反复试验去解决科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更容易被社会和企业所接受。
导师制作为学分制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现已被大多数高校采用。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应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突破口[6]。高校实施导师制后,学生可以依托于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科学研究,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7]。但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对导师制的理解不够深入,致使推行导师制的意愿不够强烈;二是导师制常常流于形式,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三是导师制的实施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8]。为解决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导师制下地方高校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所构建的导师制下地方高校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旨在实现四个目标,分别是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及时解决学生科研进程中的难题、提高对学生的科研激励以及实现科研资源共享。为实现这四个目标,本研究分别设定了对应的四个研究阶段:建立科研导师制、构建多元化互动机制、以项目为依托以竞赛为引导、建立科研共生平台。建立科研导师制,需要实现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采用此种模式,能够促使学生以兴趣为导向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构建多元化互动机制环节,则需要采用多种模式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动,例如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进行视频组会、远程控制指导等。项目依托竞赛引导环节,一方面需要学生依托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以学生竞赛为引导,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建立科研共生平台环节,则主要需要实现不同导师团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以下将针对上述四个研究阶段进行具体说明。
目前,全国大多数院校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往往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为学生安排导师,如按学号顺序为学生指定导师。此方法虽然便于执行,却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利,并有可能降低学生科研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以科研选题为导向实现师生的双向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以系为单位统计各教师的研究专长、在研的科研课题以及接下来一年的研究内容和规划,进而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将教师的上述信息发布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志愿填报,选择第一志愿导师和第二志愿导师。为实现师生的双向选择,专业负责人需统计学生的成绩绩点和兴趣爱好并反馈给教师。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导师填报和学习情况进行选择。
笔者所在的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遥感与GIS系已采用此种形式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选。在进行导师选择之前,由系主任组织各位老师填报自己研究方向。每位教师填写3—5个研究兴趣点,并附上自己个人主页的网址以便学生能够更为详细地了解研究内容。学生了解到各教师的研究内容之后,便可在表格中选择导师。根据学生人数,导师双选约定每位导师至多带5位学生,如果有多于5位学生选择同一位导师,则由导师根据学生成绩以及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选择。未被选上的学生则再次进行导师选择。采用此种模式,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以兴趣为导向,有助于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学生免不了要遇到各种各样的科研难题。当学生遇到科研难题时,师生“见面难”的问题亟须解决。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导师制下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多种途径。第一,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以网络空间为载体实现动态交流。一方面,采用新的交流方式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降低交流成本。第二,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定期召开组会。导师制下组会交流,可以有效提升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将传统的PPT现场播报转变为视频会议,能够优化学习效能。第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控制教学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往往希望能够及时解决,教师不可能做到随叫随到。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计算机的远程控制进行教学指导。例如,教师可以远程控制指导地理信息专业的学生进行Arcgis软件操作;可以远程控制指导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程序调试等。
传统的导师制下,学生往往只是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如何将教师由传授型转变为指导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进而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亟须解决。
学生可以参与到导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中。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并解决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科研知识积累后,教师鼓励其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科研项目申报。例如,笔者所在单位针对学生有“东华理工大学科技创新项目”。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科研立项,这能够激发其进一步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设定的项目规划进行持之以恒的科学研究。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研究内容,以学科竞赛为导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例如,测绘专业的学生每年都有全国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大赛,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尝试撰写相关科技论文,经导师修改后,参加全国比赛。学生如果获奖,会大大激发其进一步科研探索的兴趣。
本科生导师制旨在为学生安排科研导师。但实施过程往往存在着不同导师小团队间的合作交流较少,使得学生只关注自己导师课题范围内的知识技能,无法拓宽知识领域范围。此外,导师制下小团队也不利于集中优质资源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的大型比赛。因此,这就需要建立“共生式”的研学平台,促进导师制下小团队间的合作交流。
“共生式”研学平台,即要实现教学资料共享、实验设备共享以及导师资源共享。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是为了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而不能弱化学生与不同导师间的沟通。对于每一位导师而言,自身的知识与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加强与不同导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才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此外,现如今强调学科交叉融合。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将更有助于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共生式研学平台将更有助于不同导师团队之间的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同时,也能够吸取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素养。
笔者所在的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由于部分老师的研究方向相同或者相近,学院统筹设立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并根据研究方向对教师进行划分,将导师制下的小团队形成大团队。同一研究方向的大团队,可以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报告会、科技月等活动,拓展了不同导师、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此外,大团队下的科研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如科研仪器、实验方法、文献资源等。针对国家级大型比赛如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可从大团队下集中优质资源进行准备参加。
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本研究提出了导师制下地方高校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通过采用此种培养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可以预见,随着导师制在我国各大高校不断地应用,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将会逐步增强,从而助力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