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三高级中学,甘肃 天水)
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的应用改良了传统的教学形式,也为各类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载体。尤其是微课的出现,打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时间、地域的界限,让学生能基于互联网学习各类知识,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微课,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调节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丰富的动手实践和想象思维空间中汇总生物学学科中的重点知识,并融会贯通,从而提高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成效。
微课指的是依托信息技术,并按照各类学科的认知规律,呈现出碎片化的学习过程和教学内容,使教学资源更具有结构化,甚至依托互联网载体,呈现出数字化的特征。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让传统的课堂教学生成动态化的视频或线上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依照教学的重点进行视频的录制、课件的制作以及练习题的反馈等,能营造出一种主题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和环节中有效了解学习重点。而且微课能应用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复习等各教学环节中,通过将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帮助学生生动地还原课堂情境,理解重点,从而固化知识点[1]。
微课,首先具有时间短、内容少的特征,微课教学形式一般以视频录制为主,为了能呈现出教学的重点,视频以短小精悍著称,包括课前预习流程,重点的剖析以及课后复习环节。对高中生来讲,这种短小精悍的视频可以帮助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巩固生物学知识,使抽象问题实现精确化,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感知力以及生物学解题能力,使教师在课上的讲解也更加游刃有余和简单。
其次,微课具有容量小和情境化的特征。微课视频的录制主要是辅助教学成效的实现,而且受资源容量的影响,视频一般不超过10 分钟,便于学生观看、保存和下载其中的内容,要突出教学主体,甚至穿插案例和社会事件进行讲解和论证。这样更适合学生反复学习和研究,甚至在一些情境化的讲述中,学生也可以弥补课上学习的不足,起到功能辅助作用。
高中生物学知识点琐碎,而且每一个知识模块环环相扣、互相关联,部分定理或性质的知识点晦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或者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沿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将极大地打击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成效。但是,将微课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录制相应的微课视频或者播放有关的生物学纪录片等,可以让学生从源头探究生物学学科的奥秘,激发高中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教师在微课平台中定期上传视频纪录片,也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社会生活和生物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
微课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补充和辅助,学生只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记忆生物学学科的重点即可。例如,学生课堂上有听不懂的地方,在课下通过微课的学习可以重新回顾上课时教师阐述的重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除此之外,微课本身还具有预习、复习、练习以及考试等多种模块,学生能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主动练习,有利于提高生物学的学习成效。而且微课的设计和录制,本身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互联网中选择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生物学素材和资源,教师在整个备课过程中也能有效强化个人的教学技能和组织技能,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成效。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微课,通常情况下以互联网软件或微课平台为载体,师生在该平台上能实现双向的互动。例如,在互动群中学生有不懂的问题,能随时提出,其他学生解答,教师最后补充,在课下也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而且微课支持互动答疑和练习等多样的功能,学生只需利用课下碎片化的时间登录相关页面,便能学到拓展性知识,有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让他们了解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微课本身是辅助高中生物学日常教学的载体,但是当前部分高中生物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在微课平台中引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甚至不惜花费休息时间录制视频,微课的时间长且内容琐碎繁多,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重点,虽然意图明确,却未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归根结底,是微课本身需要保持时间短、突出重点的优势,一旦教师在微课平台上传了与高中生物学教材类似甚至比教材内容还多的学习资源,不但会让学生眼花缭乱,而且学生学习和练习起来也相对困难,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并且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再加上部分教师在微课中也设置了大量的考试,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进行练习,渐渐使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丧失了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微课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辅助平台,虽然教师会上传学习资源,并设置练习和考试的模块,但是教师要求学生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自主开展学习,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其中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发挥反馈的职能,了解学生当前的薄弱环节,并做好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但是当前,部分教师虽然在微课平台上传了每天课堂的重点内容,也设计了与知识点环环相扣的练习环节和考试模块,但是教师并没有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习题情况和学习进展进行反馈和考查,全凭学生自觉自愿,这种反馈不及时的微课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教师更新教学方法,同时学生也抓不住重点,最终削弱微课教学模式原本的优势。
微课教学模式本身是“互联网+教育”衍生出来的一种高端教育平台,要求高中生物学教师能将课堂的重点转移到微课上,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上传课件以及学习资源的形式,供学生查缺补漏。而且微课平台还增设了班级群聊功能、练习纠错功能和考试考核功能等,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在微课平台上开发的功能相对单一,仅定期在平台上上传录制的授课视频,或者是将当天的课件传送到班级群中,并没有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或者是设计练习和考试模块,这种相对单一的微课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参与微课学习的主动性。
讲述模式是微课中最常见的呈现方式,要求教师依照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运用语言表达向学生传递基础的理论知识。该模式一般以在线视频教学为主,对学生加以可视化的引导,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产生身处课堂学习的代入感,并对自身原有学习过程中的缺陷进行弥补和重新复习。但需要注意的是,讲述模式并不是单纯对高中生物学知识点定义、结论等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和强调,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对教材中重点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强调,同时也能展开来论证和讲述。如创设一系列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或者采取理论引导法,帮助学生记忆抽象概念[2]。
在微课呈现的过程中,应用实践探究模式主要是教师通过还原相关的生物学学习场景,然后通过计算机的处理,以图像或视频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将理论的知识加以动态化的了解,从而针对画面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究和学习,掌握相关生物学的知识和规律,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尤其在应用实验微课的时候,由于视频更加生动且直观,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神经,帮助他们寻找到教材学习或课堂学习看不到的生命现象。例如,DNA 解螺旋、光合作用、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等,让学生在加深印象和理解时,能进一步探究现实生活中的生命规律和神奇现象。
在微课录制中,依托课堂探究和互动的教学模式,是指基于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针对微课内容实施自主的探究,并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优势在于除了能传达微课中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问题引导和实践探究中解决各类生物学难题。而且探究互动模式的微课核心内容在于引导学生找出学习中存在的漏洞以及薄弱的方面,培养学生强化主体作用,并激发其发散性思维。教学实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前的信息搜集,学生通过互联网寻找与下一堂生物学课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内容的扩充。第二部分是课中教学,教师通过微课框架的设置和场景的模拟,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融会贯通的了解,并积极探索其中的重点。第三部分是课后讨论环节,学生进行分组,寻找生物学学习中出现的障碍,达到反省和再出发的目的[3]。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微课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导入新课,发挥其预习和引导的作用。因为高中生物学学科内容繁杂且琐碎,知识点衔接性不大,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加强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探索更多的与学生兴趣相关的微课资源,然后依照教材重点和教学目标,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先通过微课平台观看与新课知识相关的视频,实施自主预习。
例如,在学习关于细胞器等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生物学课程的特征,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准确识别各细胞器,掌握细胞器的功能和结构,制作与细胞器相关的微课课件。例如,教师可以上传工厂中工人制作手机的流水线视频,随后提出问题:“和工厂中手机的流水生产一样,我们人体内也有相似的制作车间,各个器官彼此分工合作,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那么这些器官分别叫什么呢?它们是如何工作的?”然后提出本节课的重点,了解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存在部位、结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能联系微课中手机流水线的操作特点,还原人体内各细胞器的工作特征[4]。
习题讲解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尤其是在每次测试完毕后,学生通过对作答错误的问题进行重新剖析,能进一步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加以反馈。因此,在习题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设置专门的讲评微课,对考试中常见的题目难度、出题框架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剖析。然后针对学生容易答错的知识点和问题加以系统的梳理。例如,在录制神经系统调节等相关微课时,教师应将其重点放到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等相关内容。因为与此相关的试题是学生常见的错题类型,教师通过微课录制点评试卷的环节,延伸出多种类型的试题,帮助学生试错和纠错。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反思和反馈效率,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中生物学教学与实验探究具有密切的联系,而且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大多具有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课征。通过实验操作,能将其中的重难点进行具象化和扩大化。因此要求教师能落实多类型的实验课程,尤其针对一些难度系数高且需要准备过多的实验,教师可以应用微课的形式,通过在互联网中寻找有关的实验步骤和视频,让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流程、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安全隐患等有更深刻的了解,以便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考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微课平台上传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现象和具体的操作流程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将思考的成效落实于习题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微课短小精悍,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微课的学习,并将其应用到课后的复习环节上。要求教师备课时,总结核心知识点,依照学生的理解程度,梳理整个教学脉络。需要注意的是,复习微课的制作,不能只对课本内容进行总体的概括,而是要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实验的理解进度生成具有总结性课程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点,另一方面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作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起到教学辅助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做好新课预习的准备工作,完善导入内容。与此同时,积极培养学生剖析习题关键,落实重点和难点。在深化实验的时候,完善微课的资源,做好内容扩充和课后干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高中生物学的知识点,从而更有效地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