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交通学院 段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政府要做好老龄工作,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目前老龄化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老龄化程度的衡量是按老年人占比表示,即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表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程度达到18.7%,按照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沧州市同样面临老龄化问题,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沧州市常住人口为7300783人,男性占比51.1%,女性占比48.9%,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2.31%,15-59岁占比57.96%,60岁以上占比19.72%,65岁以上占比14.13%,表明沧州老龄化问题也很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年轻群体养老负担越来越重,不仅有高昂的生活成本,教育、医疗、养老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病的频率会提高,子女负担会越来越重,不光有很大的经济压力,还要耗费时间成本,需要子女牺牲工作来陪护。受经济和时间成本的双重影响,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正在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传统的养老机构跟医疗机构相分离,对于老年人及时就医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尤为重要。目前沧州市选择养老机构的老人占比并不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高、医疗护理资源不足、机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休闲娱乐项目也不多、缺乏疗养服务项目等诸多问题,导致入住率比较低,制约该行业发展。医养结合是新型的养老模式,沧州市在积极推进,很多老年人还处于观望阶段,并且成本相对较高。
根据河北省“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河北省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超过50万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占比预期达到60%以上,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为了更好搭建“医”与“养”的桥梁,河北省鼓励养老机构引入专业医疗服务的同时,大力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养老服务。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河北省加快建设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老年人享受便捷的康养服务。在政策大环境下,沧州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养老资源、养老环境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沧州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保障重点民生项目资金需要,全市民生支出609.6亿元,同比增长8.7%;2020年沧州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支持区域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大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随着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许多子女无法与父母居住在一起,这使得需要照料、看护的老年人不断增多,养老服务需要不断增长,而老年人是基础疾病、慢性病高发群体,因此在养老机构整合医疗资源尤为重要。沧州市已经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2021年沧州市共有注册登记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21个,养老机构床位数16251张。当地养老机构总数的95%以上提供了医疗服务,95%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了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95%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从医疗提供的占比上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医养结合资源供给总量上仍然是缺乏的,沧州市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19.72%,人数近154万,从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如表1沧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表。
表1 沧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表
我国的养老服务从供给质量上还是跟发达国家有差距,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的发展阶段有基本养老到中等养老最后到高端养老,最终达到高端养老,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并且在供给结构上,医养结合供给地区分布不均匀,一些经济发展不错的地区医养结合服务进入推广阶段,容易出现资源扎堆现象,导致供给过剩现象,而一些落后地区医养结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医疗供给相对薄弱,医疗资源相对较少,使得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相对匮乏,出现供给不足现象。
老年人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有需求,并且需求市场大,但是多数老年人支付能力有限,同样限制了该市场的发展。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1年河北省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显示,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5611元,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8185元;而沧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3925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7427元,均低于全省平均值。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为3036元,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为3025元。2021年沧州市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2598元,均低于全省各市养老金,老年人对于医养结合支出负担能力有限。据有关文献研究显示,年龄60-70岁的老人35%靠家人供养,年龄70-80岁的老人50%的生活来源于家庭供养,年龄越大就越依赖于家庭供养,主要生活来源会减少。随着沧州市老龄化的加深与老年疾病种类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对于健康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加,即对医养结合总量的需求不断增加,但老年人的实际购买量并不多,有效需求不足。随着机构服务内容不断增加,医疗资源的融入,使得机构成本不断增加。另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疾病从“无药可医”变为“可医可控”,老年人医疗开支也在不断增大,而老年人人数众多又收入薄弱,在医养结合方面承担能力有限。
目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较低、普遍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素养。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相对不足,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需要基础医疗服务和专业的护理服务,医师和护理人员都严重短缺。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特殊的护理康复等专业性极强的服务,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从业技能要求,需要取得一定的职称证书,现在很多养老机构还缺乏这种专业性人才。根据国家规划,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但是老年医学仍然面临较多的发展问题,缺乏中西医的结合诊疗,没有很好地发挥中医在护理疗养方面的作用。目前医养结合专业医护人员缺乏专门培训,高校以及社会上缺乏这类人才的培养。培养和打造医养结合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需加强医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弥补人才缺口,健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是指借用信息化手段及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信息工具,建立将老人群体、医疗机构和养老社区紧密融合的信息平台,同时加快互联网医疗、医药平台与当地医保系统的互联互通。“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扩大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需要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国家在 2014 年推出了“远程医疗”政策的试点,将互联网技术与养老医疗服务信息结合起来。构建医养结合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有望通过平台将养老数据与医疗数据对接。沧州从2018年开始,沧州市新华区努力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提供更多居家养老服务,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智慧养老信息管理平台。但是该平台仅仅是智慧居家养老平台,缺乏医养结合机构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服务平台仅处于初级阶段,接下来仍然需要进一步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养老机构跟医疗资源链接,便捷养老,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整合服务资源,提升管理效率,这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沧州市养老服务应以政府为主导,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养老模式创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养老机构,依托优质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流程健康服务,有利于促进沧州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养老问题不是一方的责任,是多方的责任,是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因此政府应作为主导,将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首先是拓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资金渠道。由专门部门作为责任主体,多渠道筹集资金,最终设立满足养老医疗需要的医养结合机构。当下医养结合发展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而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所以政府应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可在政策准入、税收优惠、金融贷款、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优惠。另外,政府应该发挥托底作用,对于经济困难的独居、失能、高龄等老人应该给予特殊关照。慢慢地社会资本进入以后政府再考虑进一步创新运作模式,形成稳定健康发展的养老模式。
沧州医养结合机构需要老年人有一定的支付能力,而目前多数的老年人并没有强大的负担能力,平均退休金比较低,很多老年人包括农村的没有单位退休金,60岁以上每个农村老人政府给予的养老金也非常少,难以满足进入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养老,多数情况下还是靠子女养老,子女负担。因此在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同时,国家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也非常重要,强大的社会保障能力,让老年人就医养老能力加强。对于养老保障来说,需要多种政策并行,在基本养老保障能力基础上应结合经济发展情况、人口情况、财政负担能力等情况,提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养老保障能力。比如农村高龄老人、孤寡老人、低保户等应给予更多的财政补贴。医疗保障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沧州市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不断增多,覆盖面不断扩大,尤其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上涨迅速,这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府除了满足基本医疗保障,还可以积极推进商业保险进入,鼓励更多的商业医疗保险进入,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减轻个人和政府的医疗负担,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从政府、社会、家庭三方面解决老年人养老就医问题,构建协同保障机制,可以减轻子女照护的经济负担,让老年人养老无后顾之忧。
很多老年人之所以不愿意进入养老机构养老,主要是有很多顾虑,对养老机构缺乏信任,同时也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养老机构缺乏心理关怀。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目前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文化水平低、收入低、态度差、一人管多位老人,无法提供放心的服务,直接影响着医养结合服务的未来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人才队伍。首先我们应该借鉴优秀经验,比如在就医时,尤其是大病,不仅仅提供治疗服务,还要提供后期的康复服务,是整个一个团队,包括主治医师、心理师、营养师、康复师等一系列服务,提高疾病治愈率。另外,很多大学不仅有护理专业,并且还有一系列专业服务人才,例如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还可以将我国中医纳入养老保健中,发挥中医的特长,一方面促进中医的发展,另一方面,让老年人享受到中医保健带来的好处。专业人才培育周期长、投入大,因此尽早积极推进在高校或者高等职业学校设立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医养照护与管理、营养学、康复学、护理学、心理学等有关方面专业,全方位培养相关服务人才,满足医养结合人才需求,同时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举两得。最后在提高专业服务水平的同时,要提高服务人员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建立相应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
当今是大数据、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运用人工智能结合养老机构整合医疗资源,提供机构内老年人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子女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互,并对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内日常活动、健康状况有效监测等一系列服务。服务平台以数据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实现对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多种技术,以老年人需求为服务基础,以智慧感知终端为手段,以服务平台为支撑,满足支持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2021年上海市试点推行了“互联网医院养老机构”智慧医养新模式,老年人不出门甚至不用下床就能得到三甲医院专家“面对面”的互联网在线诊疗服务。因此加快医疗与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远程医疗协作网在医联体建设中对社区的支持,实现现代医疗与养老服务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政府通过搭建信息网络平台,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