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谢桥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1]凉山彝族人民崇尚万物有灵,在他们眼里,花草树木飞鸟禽兽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亲近自然,万物为邻,善待一切生命,这种生态化写满对生命的敬畏,为凉山彝族地区的生活与发展提供和谐的自然环境。彝族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处处都体现着彝族的自然生态观。彝族先民以最为和谐的方式生于自然,取于自然,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反之,若不遵循自然规律,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势必会影响凉山彝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当今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有效学习并利用凉山彝族传统生态道德观,对于推动生态文化建设,文明乡风的实现,促进生活和谐之美的有机统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凉山彝族人民把在自然界合理存在的生命体物质及生命力量都视为与人类同源共生之物,不论贵贱,不分等级,同时也享有平等拥抱自然的权利。彝族生态文化的发展源于彝族先民生产生活与文化的产生和不断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2]凉山彝族先民的生态文化思想正是在这种历史情况下发展产生的,与凉山彝族农业、牧业和捕猎的起源和发展都紧密相关。一则敬畏天地,天地苍茫,包容万物,人本渺小,故应心怀感恩,珍惜我们生存空间和环境中的万物。这种传统生态思维在凉山彝族各个家支流传至今,对其生态文化在当今的发展具有思想层面的导向与规范作用。凉山彝族男子额前皆留一块方形的头发,编成一个小辫,用头帕竖立包着,直指蓝天,外人不得触碰,以表对天地的崇敬之情;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凉山彝族也会遵循传统民俗,合村合寨,通过本民族独有的方式向天地传达内心美好的愿景,期盼丰收,惟愿安康。二则敬畏山石,彝文《献酒经》所谓“石神黄焦焦”,指的是对石头的敬畏。山石林立,是雄伟、壮丽与力量的象征,在凉山彝族地区被视为圣洁的“使者”,保护庄稼不被偷盗,保护小孩不受病痛侵扰,为人们带来吉祥平安。三则敬畏水源。水灾极难预料,不可抗拒,极大地威胁着农牧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凉山彝族人民爱水、敬水、护水,期盼丰收与平安。他们将河流,水井等水源视为生命之源,严禁人畜糟蹋,也会举行传统的民俗礼节,表示崇敬,以求不受水害之灾。
此外,凉山彝族亲近自然的对象还包括火苗、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情系万物,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体及自然现象皆待以敬畏与爱戴之情。“万物有灵”是凉山彝族传统的生态道德观,“杉树护竹林,竹头不沾露;竹子护杉树,杉根不进风;大山若和谐,不起风和雨;原野若和谐,牛羊会兴旺;江河若和谐,鱼虾会兴旺;社会若和谐,人类会兴旺。[3]”彝族的生态观念与民俗思想相结合,他们深信不尊重自然环境,终将受到惩罚,因此凉山彝族人民在思想及行为上都保持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并通过民俗规范约束凉山彝族人民的生态行为。
“莫猎禽与兽,禽兽若猎尽,人类也临危;瘦熊不能杀,杀熊杉林怒;肥鹿不能猎,猎鹿杉木怒;大雁不能射,射雁天公怒。”[3]在凉山彝族人民的生态道德观念中,人与动植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万物平等。这种同源意识首先就表现在凉山彝族的姓氏中。在凉山彝族的传统族谱中,以第一代为基础,一般会在其名字之前冠以一种动植物的名称,如:日—豹子,阿渣—喜鹊,则—海椒。一般情况下,以猛兽为男子冠名,以花草为女子冠名,每个姓氏之后也常流传着一段人与动植物之间的传奇故事,无不彰显着人与动物的同源意识。其次,凉山彝族人民认为人和动植物都有灵魂,并平等享有生存权。每个生命体都是自身灵魂的居住地,每个灵魂都平等而高贵,动植物的生命都神圣不可侵犯。再次,凉山彝族人民认为人类应该承担保护动植物的责任,与动植物相互依存。只有尊重一草一木,花鸟虫鱼,才会得到他们的帮助,得到大自然的恩泽。
凉山彝族生态文化源于祖先的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流传至今,成为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4]生态治理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对于凉山彝族地区生态意识及生态道德观地树立都具有精神层面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从信仰的角度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约束并引导着人们的生态行为;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凉山彝族地区乡风文明的高度,为该地区的美好生活提供了精神支撑。
彝文古籍《六祖史诗》的“人祖来自水,我祖水中生”,刻画出了彝族水化生万物,自然孕育一切生命的进化观。阳光雨露,风云雾电,人与天相结合,天地福禄由人创造。人类与宇宙万物同为大自然的产物,同源共生于周遭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是互惠互利的和谐有机整体。放归自然,都是渺小而伟大的生命个体,万物有灵,苍生平等,不论等级,不分贵贱。人离开天地自然,如鱼离水,无法生存;自然离开人类,就少了雕琢与点染,将不会如此缤纷多彩。天地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此乃自然的恩泽;人类造化于天地,此乃人之灵性,贵之所在;天地之德与人类之灵合二为一,光耀大地,善利万物[5]。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商业、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刺激着人类不断向自然索取,进而掠夺自然。发展的野心造成了人与自然分离的现象,其他生命体成为受害者,而最终的恶果还是会反噬人类自身。凉山彝族生态文化传达着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珍爱万物的理念,视大自然为万物生存的根基和最终归宿。人与自然理应互依互存、共生共荣、和谐统一。
凉山彝族民居大多都依山傍水,亲近自然,取于自然。凉山彝族的生命观在火把节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当其冲的就是火把夜绕房,纳福迎运;绕田地,驱赶害虫;燃篝火,祈盼平安。其次,就是火把节充满神秘色彩的传统礼节,立火把,树木桩,杀羊宰鸡,保佑人丁安康,丰收吉祥,整个过程严守禁忌,肃穆庄严,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充分表达,质朴纯洁。一方面,他们认为一切自然物不仅是种生命的存在,同时也具有精神生命。“高山有魂云雾升,物类有魂便昌盛,草原有魂草茂盛”,凉山彝族人民眼中宇宙生灵皆有灵性,是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结合体,动植物一旦遭受人类的侵害,他们也会感受到不安与疼痛,最终会受到神明的奖罚;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动植物也能感受到善意与美好。凡是人类亲近生灵,爱护动植物的行为他们都能感知,并最终以他们的方式回馈人类自身。反思之,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人类也深知这是过度掠用自然资源导致的结果,唯有敬畏自然,遵守自然规律,方能世代持久生存,安宁和谐。
凉山彝族传统生态观念具有积极意义和引领作用。保护森林、爱护动植物生命,善待家畜已经成为凉山彝族人民普遍的认知,在他们的思想中肆意伤害任何生命体都是不尊重自然环境的行为。火把节中斗牛获胜者将被封为牛王,披红挂彩,绕场一周,并且这牛今后都不能宰杀,而要精心蓄养,直至逝去;火把节所用的木制品,来自伐木,凉山彝族伐木的禁忌颇多,独木不砍、树上有鸟巢者不砍,树下有洞者不砍,充分体现出对其他生命体的尊重与爱护。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在适度索取的同时也与万物为邻,与之为善,而不竭泽而渔。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善待生命,遵循自然法则,这是对自然界最大的尊重。
当今社会,尊重生命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政策约束的层面,而应该上升到人类个体的认知与行为自觉。除了网络媒体的广泛宣传,学校等专业教育的全面普及,各个地区也应该结合当地情况,融入地方优秀民族文化,形成当地生态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的行为自觉性,让生态意识植根于每一寸土地,绿色与和谐之光照耀每一个角落。
绿色产业是当代社会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途径。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保护环境是人类的职责所在。倡导可持续的开发行为,才能维持生态平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凉山地区作为农业大区,绿色农业的发展是保护凉山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既要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结构深化改革,也要不断引进、学习并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首先就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科学合理而有度,并通过教育与宣传让农民的发展理念得以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其次,提升农产品质量是连接商业、农业等其他产业的桥梁,形成生态产业链,让生态文明事业为人类持续发展不断注入能量。作为大国,我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问题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携手各国共同化解生态问题,真正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和谐持续发展。
珍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倡导绿色生活,维护生态平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共同主题。彝族先民将人类的生活与大自然紧密联系,认为人类的存亡与自然的发展总是生死与共的,长期以来都在劳动中与大自然保持和谐的步调,代代相传,进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一则体现在对水资源的保护,彝族文献《祭水经》中描绘了水的神灵性,强调世间万物有责任共护水源,并制定出了与水相关的很多禁规,要求族人一一遵守。在凉山彝族地区,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养成了良好的用水习惯。他们认为过度捕捞、乱排乱放、污染水源的行为都会让自身背负罪名,受到神明的惩罚。二则体现在对树木植被的保护。比如在生产上的禁忌有:“火日不播种,枯焦日不播种”;夏季不放牧迁徙,让草木生长;禁止乱砍滥伐,以保护树林。三则保护动物。“如果某种动物或植物成为敬畏的对象,这并不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性质,而是因为这种植物或动物能够激发起更加强烈的虔诚......”[6]万物有灵的观念在彝族人民心中植根、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深化进步,除了对自然现象及力量的敬重外,动物等自然界中的生命也是崇敬的对象,他们认为这些动物都有自己的灵魂。
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是生态链的内在规律,凉山彝族人民的生态文化就是对这一规律的遵守与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诸多乡约民规,捍卫了凉山彝族生态道德的发展,对于维护凉山彝族地区生态平衡起到了客观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贵在实践,首先要在思想层面树立生态道德观念,以指导并规范人的行为。彝族“万物有灵”的思想厚植于家族及个体,搭建起人与自然密切而和谐的关系桥梁。生存之需,思想之鉴,凉山彝族人民亲近自然,取于自然,但不过度攫取。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认知与底线,融入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当中。反观如今,由于经济发展,而过度开发资源,改造自然,随着生产工具与技术的空前提高,人类物质财富不断积累,但过度的生产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是目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而凉山彝族人民的生态道德观念,既索取于自然,也与自然界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为凉山地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既是对大自然的尊重与保护,也是为人类子孙后代谋取生存的最大福利。
生态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国家领导人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入后脱贫时代,凉山彝族地区在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表现为物质世界的发展,在乡风文明的建设上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而凉山彝族生态文化在精神层面不断鼓励着人们携手共筑绿色生态。一方面,凉山彝族地区乡村的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各个村寨都修建起公共垃圾处理池,各种生产生活垃圾得到了及时合理处理;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极大改善。环保政策与凉山彝族地区人民的生态意识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让凉山彝族人民的生态文化最大限度落实到了日常行为与实践中,巩固了生态振兴的效果,助力乡村振兴。
另一方面,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得以提升,在基本生存得以保障,生态环境更加友好的基础上,凉山彝族地区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更加丰富。生产生活的技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得到丰富与提升;创造价值的热情得到鼓励与正确的引导,旅游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日益发展。小家和睦,邻里有爱,村落互助,凉山彝族地区在和谐中发展,乡村振兴的效果更加显著,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可见,凉山彝族生态文化对于推动凉山彝族地区的稳步发展具有精神层面的促进作用。
在凉山彝族的生态观念中,一兽一鸟,一草一石皆有神灵主宰,这些自然现象既可造福于人,又可降患于人。唯有善待一切生命体,才能在当下与未来造福于人类,这种善待自然的意识为凉山彝族地区的生活与发展提供了和谐的自然环境。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带动了凉山彝族地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交通、娱乐等日益丰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与追求都随之更上一层楼。生命是一切的原基,培养立体的人在于陶冶丰满的灵魂,拓展生命的“长宽高”,绚烂的人类生活与自然相拥,描绘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蓝图,让生命质量在自身内在与环境外在同时得到提高[7],同时也激发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
综观所述,生态文化是凉山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积极的生态道德观念,崇敬自然等文化因子独具民族特色,又极具时代内涵。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生态危机,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凉山彝族传统生态文化在许多方面与当代生态文明特征相吻合 ,我们要从中汲取精华,发掘、整理并利用凉山彝族传统生态文化及生态智慧,让广袤大地上的各个地区以之为参考,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使凉山彝族地区的生态变得越来越好,让以之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展现更加自信的魅力,逐步建立符合当代发展观的人类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