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 王 琳, 吴 竞, 应雨露
(东华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9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提出“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教育目标。“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目标为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1]。2020年10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提到,“大学外语”教学应主动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面对教育新形势,全国高校运用多种教育资源有效推进线上、线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外语教育要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努力加入新文科建设中去,为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自信的提升,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2]。“大学外语”课程不仅应将外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元素相融合,发挥教书育人的先锋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术语,可以定义为:一个机械、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输出端的信息,一部分反送到输入端[3]70。在反馈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中国教学论学科奠基人王策三认为:“反馈可以用来检测教学效果。”[4]14“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系统可以看成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线上教学”作为“输入端”,“学生反馈”作为“输出端”,形成了反馈式的教学模式。将反馈原理运用到“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中,以达到调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曾提出联结主义论:“刺激(S)—反应(R)”公式。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尝试—失败—再尝试—成功”这四大步骤,以达到一种学习上的联结[5]36。同时,为促进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更为有效,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即准备律、效果律和练习律。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效果律是指如果反应伴随的是满意的变化,那么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伴随的是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练习律是指学会的反应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6]136。这三大学习定律体现了学生的反馈信息将极大促进这种联结,在反馈中,学习者可以建立正确的联结。因此,“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尤其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问题、评价,从而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大学外语”课程应该结合学科属性、价值理念和思维方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同时,在高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外语”课程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家国情怀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基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特征,“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学习反馈也有其特殊性。
首先,“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学习反馈时间周期长。“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对“大学外语”课堂上获得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既包括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也包括了学生外语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将反馈信息送达到教师的时间较长。
其次,“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学习反馈内容多。相比其他学科,“大学外语”课程思政,一方面在向学生灌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还需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对待学生的反馈不仅有外语技能层面上的要求,还有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期待。因此,反馈内容并非单一的,而是包括外语知识技能、价值理念、行动实践三个方面。
最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学习反馈动态发展快。“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容,一部分是被实践证明过的,可以长期适用的正确理论;另一部分是根据时代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而不断变化的。同时,“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学习反馈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不断感悟。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行为研究法等获取大学生在“大学外语”课程思政中的获得感和践行度两个反馈结果,并通过定性与定量、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江西省在校大学生,男女比例为46.51%和53.49%;于2021年9月发放线上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15份。问卷采用匿名方式,选取各年级的本科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带来精神层面、意识形态方面的获得感,这是一种内在的、主观的积极感受。基于这个角度,本研究从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同感、效果体验感、情感获得感三个方面着手,抽取问卷中的调查结果进行信度分析(1)信度分析主要用于研究定量数据(尤其是态度量表题)回答的可靠准确性,分析α系数,如果此值高于0.8,则说明信度高;如果此值介于0.7—0.8之间,则说明信度较好;如果此值介于0.6—0.7,则说明信度可接受;如果此值小于0.6,说明信度不佳。针对“项已删除的α系数”,任意题项被删除后,信度系数并不会有明显的上升,因此说明题项不应该被删除处理。针对“CITC值”,分析项的CITC值均大于0.4,说明分析项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同时也说明信度水平良好。,探究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综合获得感。从表1可知,信度系数值为0.785,大于0.7,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表1 课程思政获得感的Cronbach信度分析表
首先,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认同感较强。经过调查,在“您是否认同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的课程内容和价值理念”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40%的学生表示完全认同,有52.09%的学生表示比较认同。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外语”课程向其传输的内容和价值理念是持接受和认同态度的,这不仅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心理基础,还成为学生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产生获得感的主观前提。
其次,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体验感较好。调查表明,在关于“您认为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通过线上教学的效果如何”这一问题回答中,30.23%的大学生认为效果非常好,45.12%的大学生认为效果比较好,22.33%的大学生认为效果一般。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学习体验是较好的,这也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综合因素的直接感受。
最后,学生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情感获得感较强。数据显示,在关于“您认为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对您是否有所触动”这一问题的回答中,29.7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触动,51.16%的学生认为有触动,13.49%的学生认为有少量触动。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情感获得感是较强的,只有当学生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或教学后有所感触,思政元素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并取得一种正向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从而提高自身思政修养。
由于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获得感的情感态度问题选项设置呈递减趋势,本研究将相关的三个问题的选项从A至D设置为:A=4,B=3,C=2,D=1。通过平均值描述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学习获得感整体情况发现(表2所示),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容认同感为1.707、效果体验感为1.967、情感获得感为1.949。
表2 课程思政获得感的描述性分析表
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学习获得感包括内容认同感、效果体验感、情感获得感。通过平均值对比发现,对比雷达图位置分布呈正三角形(图1所示),三者数值相差不大、且都偏小。这说明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学习获得感总体较好且趋于稳定。
图1 课程思政获得感的平均值对比雷达图
实践活动是“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学习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践行度,体现了课程思政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上的影响。
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践行度可分为践行认同感、践行指导性、践行完成度。针对这三方面,本研究通过抽取调查问卷中相关问题的回答,完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践行度情况调查。从表3可知,信度系数值为0.869,大于0.8,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表3 课程思政践行度的Cronbach信度分析表
首先,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践行认同感较强。统计显示,关于“您对于参加线上、线下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的态度是”这一问题的看法,46.98%的学生表示完全赞同,44.19%的学生表示基本赞同。这说明学生对于参加线上、线下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主要持赞同态度;在“您是否能践行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的内容和价值理念”这一问题回答中,32.56%的学生表示完全可以,51.63%的学生表示部分认同,13.49%的学生表示少量可以,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内容和价值理念是持积极态度的,是对行动力自信的表现。
通过卡方分析法对学生“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践行态度与学生自我践行认知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如表4所示), “您对于参加线上、线下社会服务志愿者的态度是”与“您是否能践行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的内容和价值理念”共1项差异关系;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践行态度”与“学生自我践行认知”呈现0.01水平显著性(2)注:chi=82.892,p=0.000。通过百分比的对比差异可知,学生“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不同“践行态度”与“学生自我践行认知”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中,选择“完全赞同”(3)设定为1.0的比例为55.45%,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2.56%。这种显著性的差异表明,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践行持赞同态度会极大影响学生自我践行认知的积极性,凸显“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所要求的思政内容和价值理念的高度融合。
表4 课程思政践行认同感的卡方检验
其次,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践行指导性较认同。数据表明,在关于“您认为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对您的生活是否有指导作用”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32.56%的学生认为有很大作用,有48.37%的学生认为有部分作用,有13.49%的学生认为有少量作用。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践行指导性较认同,即认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价值理念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指导作用。
最后,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践行完成度较高。在关于“您是否能够积极完成老师、学校组织的社会志愿者活动”问题回答中,39.07%的学生认为完全可以,45.58%的学生认为部分可以,11.63%的学生认为有少量可以;在关于“您是否能够积极参加老师、学校组织的社会志愿者活动”的问题回答中,38.14%的学生认为完全可以,43.26%的学生认为部分可以,有13.49%的学生认为有少量可以。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可以积极完成教师、学校组织的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这正是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内容和价值理念“外化于行”最直观的表现。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推广程度、思政元素的表现手法等是今后课程建设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关于“您觉得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推进程度如何”的回答中,47.44%的学生认为有积极开展,23.72%的学生认为只是听说,5.12%的学生认为仍未开展,23.72%的学生表示并不清楚情况。这表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推进力度还不够,从侧面反映了部分教师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推进的宣传力度和实际执行存在不到位、不深入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整改和完善。
在关于“您的外语教师在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内容趋于以下什么表现手法(多选)”的回答中,46.98%的学生反映诙谐幽默,47.44%的学生反映严肃认真,54.88%的学生反映浅显易懂,16.74%的学生反映晦涩冗长,6.51%的学生选择其他。针对上述问题选项的比例分布情况,使用多重响应方法(4)多重响应用于多选题分析,分析多选题各项的选择比例情况等。共涉及两个名词,分别是响应率和普及率,响应率用于对比各个选项的相对选择比例情况,普及率用于某项的选择普及情况,二者的区别在于被除数不一样。进行分析。从表5可知:拟合优度检验呈现显著性(5)chi=114.458,p=0.000,意味着各项的选择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可通过响应率或普及率具体对比差异性。具体来看,“诙谐幽默、严肃认真、浅显易懂”共3项的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较高。由此可见,在“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教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风格各有不同。同时,多重响应统计结果反映出部分教师在“大学外语”课堂上,有时会过于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性,而采取过于幽默诙谐的方式输出课程思政元素,这可能会降低思政元素的严肃性和政治性。有时则过于关注思政元素的深刻性,导致上课方式较为死板,讲述晦涩冗长,这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内容和价值理念的理解。
表5 课程思政内容的多重响应分析表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外语”课程应顺应“识变、应变、求变”新形势,适应新的改革发展总体要求与思路,“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学生反馈研究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深化“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应重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深刻思考,切实帮助学生解决价值判断、意识形态、心理困惑等问题。
新文科背景下,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意识形态及其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对自身意义的思考和心理建设都应该得到正向的塑造。一方面,树立“大学外语” “课程育人”教学理念,关键在于找到“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输出与输入的契合点,并将其强化。同时,教师要善于结合“大学外语”课程的特点,熟悉课程的属性、特征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式和规律[7]。另一方面,“大学外语”课程教学,客观上承载了诸多他国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学生会受到各种思想干扰和意识形态的冲击。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客观地考量中西方文化差异,让他们在对外宣传中国文化时,牢牢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努力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8]。简言之,“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必须把握好意识形态,树立好“课程育人”的教学理念,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大学外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优势。“大学外语”课程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外语语言教学,涉及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观及道德情操的传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键时刻,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传播中国好声音、弘扬中国经典故事,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大学外语”课程要在这一特殊时期,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国内权威外文媒体的新闻报道,深挖其蕴含的主题思想和思政要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客观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另外,教师可以在中国新闻、环球日报等网络媒体上提取新闻内容作为课程练习,让学生对这些外文进行翻译讲解,增强学生的外语能力与政治敏感度,对学生的政治思想进行培育。
课程思政是创新的教学改革实践。立足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促进师生之间开展具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对话,营造平等、自由、互动的课堂氛围。这种对话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反馈体系,“大学外语”课程思政一旦掌握了这种开放平等的对话方式,将有助于师生之间搭建了一套相互贯通、相互联结的教学反馈体系。学生会慢慢减轻对外语学习的焦虑情绪,增加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把思政元素向学生输入的同时,会使学生重新思考自身价值、调度自身心理建设。在这种开放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他们所喜欢的“抖音”“bilibili”等短视频资源,进行中国外交大事外语词汇的自主学习、中国红色电影台词外文翻译的个性化学习、中国文化外文文献的探究式学习等。基于这些教学方式,学生爱国情感的价值认同、社会责任的内心共鸣得以彰显。
“大学外语”课程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输入端与学生反馈输出端的协同育人机制,以增强制度自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这是“大学外语”教师的重要使命。新文科背景下的“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改革,要重视实践育人,加强外语第二课堂建设,这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