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小学德育的创新与思考

2022-11-24 13:03:21范小娟
新课程 2022年8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教学方式德育

范小娟

(甘肃省正宁县西关小学,甘肃 正宁)

中小学阶段对学生发育成长非常重要,但是其性格塑造和思维塑造尚未成熟,开展德育的主要目标便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为中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自从核心素养理念提出后,中小学的教育方式从原本的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这也给传统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掌握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需要在德育工作当中灌输核心素养理念,及时创新德育的教学方式和调整德育内容,转变当前德育的培养方向,只有这些措施多管齐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通过课本内容促进德育

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通常都是以考试分数评估学生或者指定教学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弱化了德育,相反,都是用结果引导学生的学习。不仅如此,一些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德育,觉得德育只是德育教师的责任,而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与践行都和自己没有很大的关系,更别说与教学关联,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不仅无法理解德育理念,也无法有效保障自身的学习成效[1]。因此,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教材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主,引导学生在目前阶段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语文课本当中,大部分的文章都包含了德育思想,而这些文章中优秀的品质也值得学生深入理解,所以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文章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由此,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优化自身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深入理解课程,让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生吸收与消化德育理念。如在教学《大禹治水》这一课程时,大禹作为主人公,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大禹身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还要全方位地体现大禹的坚持精神,推动对学生的德育。

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各个中小学可以在校园文化中营造相对应的教育氛围,学生在此环境中有利于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不仅如此,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校园活动,积极组织学生按照自身兴趣爱好参加,并指引学生探讨不同的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除学生抵触德育的心理。例如,教师需要组织开展爱国活动与爱国演讲,让学生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对自己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为以后建设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需要建立并且健全德育评价标准,推动教师全方位地落实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实际德育评价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评价指标,按照中小学生的诉求,确保评价具有一定的有效性[2]。

三、提升教师德育职业素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中小学德育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注重德育模式,结合实践和理论,减少中小学生的理解难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制订一定的道德标准,在中小学生当中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推动学生进行模仿,有效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开展德育工作,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性格塑造以及心理健康,所以教师要防止使用过多的理论知识,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还不成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德育来引导。中小学需要不断扩展德育渠道,形成教育合力,营造一定的德育氛围,同时要健全德育评价标准,有效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多元化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教学方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