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吟低唱 多元感知
——由《池上》谈小学古诗教学策略例谈

2022-11-24 21:58王俊青
新课程 2022年24期
关键词:刘老师古诗诗意

王俊青,孙 旭

(1.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三实验小学,山东 滨州;2.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一实验小学,山东 滨州)

古诗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现在的教材相较于以往教材在编写中增加了大量古诗。从语言文字运用上来看,古诗采用的是古代汉语;在表现形式上看,古诗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思维跳跃性特别强;在内容的叙写上,古诗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非常远……正因为古诗语用、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给小学生解读古诗、体味古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古诗内容、感悟古诗意境和形成古诗语感上难度不小。对于初学古诗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更是给执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怎样利用有限的古诗资源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古诗文审美情趣,需要我们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刘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古诗《池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与教学的范例。现就《池上》浅谈一下小学古诗的教学策略。

刘老师执教的《池上》,整堂课就犹如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之美,画面之美,意境之美,水乳交融,不可用语言形容,只有用心体味。“形散而神不散”这一散文特点,在这节古诗教学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池上》的解读,刘老师抓住了“偷”和“藏”字,偷什么?为什么偷?怎么偷?藏什么?为什么藏?藏得怎么样?偷和藏成就了诗的意境——美,一个向真、向善、向美的孩童,润物无声中走进了每个人的心里。整堂课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一、画解诗题,感知诗味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往往直接告知学生诗的类别、诗的特点,还有诗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只是传授了学生基本的知识,没有培养他们学习古诗的能力,更不用谈学科素养了。而刘老师在执教这堂课时,以现代歌曲的《读唐诗》导入,学生在倾听歌词中找出所学古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生在欣赏歌曲中体味到了古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图片,不仅让学生懂得了“池上”的含义,更领略到了池上的美景。这样一来,不免要花费一些时间,看似时间有点浪费,实则不然。大家想一想,我们传统的告知与学生的切身体味相比,哪一个更有成效?与其屡屡告知还不如多花费点时间让学生真正理解。

二、细知诗人,激发求知

文章的学习是读者与文本、读者与诗人、读者与创作背景的对话,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文本特点,以及运用文本创作。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与古诗文本和诗人进行时空对话。特别是诗人,需要我们穿越换位,以诗人之察之思进行文本感悟。刘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非常有设计感,一年级学生阅读较少,对于诗、诗人的了解都是碎片化的,很难进行整合运用。所以刘老师采用数字渲染的方式,如诗人白居易一生写了3600 多首古诗,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等等,引导学生对诗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敬佩之意,激发了他们了解诗人的欲望。进而话题急转,把了不起的诗人与小娃进行比较,强调诗人被小娃所吸引的程度,引导学生读诗求知的欲望。刘老师把孩子们引入了浩瀚的诗与诗人的世界。一切合情合理,无缝对接,顺理成章。刘老师整合资源,强调与本诗相关的作者信息,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解读文本的课堂效率,还提高了学生对材料的整合能力。

三、抓准诗眼,向往意境

古诗语言的确切精当性和含蓄凝练性特点是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共识。一字一词尽显古诗语言的精妙和传神,这些字斟句酌的字词被人们称为“诗眼”。唐代贾岛的《题诗后》有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更有“推敲”来历的著名典故。还有《暮江吟》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诗人为何不用“照”和“射”,而非要用“铺”才准确呢?这些词中哪个词最能传达诗的意境?为什么?通过比较、对照、想象,体会出“铺”字的妙处在于写出太阳位置的极低及光线的柔和。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一“绿”字,《江雪》“独钓寒江雪”句中一“钓”字,《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句中一“裁”字等。

古诗中这样的用字用词数不胜数,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对这些字词进行替换、假设、分析和比较,在文字的“玩味”中,培养学生对古诗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语文素养。

《池上》中的“偷”字便是字眼,刘老师紧紧抓住“偷”字进行发散。通过时代背景铺设,引导学生理解“偷采白莲”并非恶举,而是帮助父母做事的善意之为。多元化地理解“为什么偷?偷什么?怎么偷?”,这便是古诗意境之所在。于是《江南》中的“莲叶何田田”、《西洲曲》中的“莲子清如水”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映日荷花别样红”便营造出了小娃“偷”之所在,池上的荷塘美景,这种美的营造与小娃“偷”的意境相得益彰。这些都因《池上》而引出,物美、景美、人更美的江南也让我们向往。

四、明确诗意,多元感知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古诗词教学的建议。然而,我们的传统古诗教学往往不放过任何一个字、任何一句话,试图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注解,认为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先贤,对得起教材,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

明确诗意才能多元感知。刘老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信息,初步地感知诗意。

(一)诗题入手

很多古诗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或者主要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读懂诗题,便掌握了全诗的内容,也就是对全诗有了初步感知。也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诗题入手,弄明白全诗的基本内容。如《池上》这首诗的教学,刘老师引导学生对“池上”所指的意思弄清楚,搞明白。再整体感知诗中的画面,诗中的基本内容学生就能大体上了解了。

(二)画面入手

低年级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一直停留在简单背诵的阶段,虽然有一定的积累,但没有真正解读过古诗。借助图片来明确“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涵非常必要,对于学生明确诗意起着很大作用。课文中的插图精美而又传神,刘老师抓住这一重要资源,展开对诗意的解读,精美的画面配以对应的古诗,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古诗画面之美,更引导学生领略了古诗的意境之美。池中挨挨挤挤的碧绿荷叶,我们称之为“莲叶何田田”;一颗颗轻轻剥开的莲子让人垂涎,我们称之为“莲子清如水”;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我们称之为“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荷塘,不得不令人向往。就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上演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故事。那小船划过的浮萍暴露了小娃的行踪,更是让人爱怜小娃的可爱。

(三)诗句入手

词语和句子是诗的基本构成成分,只有对词、句的准确理解,才能够深化对诗意的理解,才能够深入感悟诗歌的意境。

解读诗句要义,需要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掌握诗意的基础上,不断质疑和追问中确立。这既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是学科素养的培育。如《池上》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经过乡下的荷塘的所见所闻。那由此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前置思考:猜想诗人看到的是什么呢?感受到的又是什么呢?初读古诗,验证猜想。这样一疑一思,古诗的基本学习目标就明确了。再读古诗,从字里行间的反复咀嚼中明确答案。抓住“偷”字,抓住“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描写小娃可爱的诗句,池上的物、景、人便构成了一幅和谐美景。

五、感悟意境,吟诵升华

诗的意境、内容、韵律特点相比较而言是最难理解和把握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知识基础、能力和素养的种种原因,是很难对诗的意境进行感悟的。恰当的、科学的教学策略就能迎刃而解。古诗的意境需要我们读者与诗中的人、景、物、情进行深入对话,真切体验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如《池上》中诗人用“偷”这个字,生动传神地把小娃的懂事、可爱跃然纸上。诗中“小娃”和“小艇”两个“小”字,已经奠定了诗的意境基调,与“偷”和“藏”进行明暗相连,让人不得不为“浮萍一道开”而啼笑皆非,甚至是为之动容。

刘老师在带领学生悟诗的意境时,再次将视野投向浩瀚的古诗之中,小娃可爱的形象再次升温。“儿童散学归来早”“儿童疾走追黄蝶”“路人借问遥招手”图画与诗句对照,画面美,意境更美。

刘老师借力这诗中的唯美意境,诵读想象悟情入境。诵读的韵味,让我们感受到老师为诗中美景所打动,也为诗人情感所感动。学生自发自觉跟随老师诵读,也许被诗感染,也许被意境感染,也许被老师感染。整个课堂沸腾起来,师生产生了共鸣,都陶醉在池上的美景之中,都感动在小娃的懂事之中,都沉浸在儿童的可爱之中。

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文化的传承重任,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诗教学从古至今都在不断探索,特别是近些年来,古诗教学的策略越来越有文化味,还原了语文教学的本色。教师掌握教学策略是对儿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障,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文学素养,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育的老师,都应该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改进和优化古诗解读、传授的策略和方法。

猜你喜欢
刘老师古诗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冬日浪漫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刘老师想开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