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滁州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民俗是指百姓的风俗习惯与传统,民俗产生并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袭的特点。正如许慧宏所言: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民俗即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化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很多时候可以替换使用。区域性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属性,“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进程有着很大的差别,相应地民俗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别,民俗文化呈现出浓郁的地区色彩[1]。滁州民俗文化是滁州先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具有滁州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及无形的精神文化两大类。滁州民歌与滁州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滁州民俗文化滋养了滁州民歌,赋予了滁州民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滁州民歌既有艺术性,也有文化性。另一方面,滁州民歌则是滁州民俗文化的真实记录,记载了大量滁州民俗文化元素,如凤阳民歌中有大量关于民俗活动的记载。因此,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滁州民歌,就成为全面把握滁州民歌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的必然要求。
民歌是民间音乐中最为常见,也是普及度最高的音乐形式,包括劳动号子、山歌、小曲小调等多种形式。滁州民歌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人文历史则是滁州民歌形成与发展的沃壤。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而言,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是安徽省的东大门。滁州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农业种植,因此,滁州民歌中有大量反映农业活动的内容,如《车水号子》《耕田号子》等,这些民歌真实记录了滁州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是滁州乡土文化的载体。滁州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滁州民歌中的《摇撸号子》《扯蓬号子》,均体现了这一地理特征。从人文历史的角度而言,滁州有着繁荣灿烂的历史文化,唐代诗人韦应物、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在滁州为官,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篇章,最富盛名的便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滁州临近南京,而南京在古代则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滁州历史文化的发展。灿烂的历史文化使滁州民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价值。
很长一段时间,滁州民歌均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滁州民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涌现了许多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民歌作品[2]。改革开放后,文化部、文联等单位开展了浩大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等十部大部头著作。根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滁县地区分卷)》的记录,当前,流传下来的滁州民歌共541首,广泛分布于南谯、天长、全椒、定远、凤阳等区县。从音乐体裁来看,滁州民歌的体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小调。滁州小调为流行于城镇地区的民间歌舞小曲,代表性作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慢赶牛》等,其中《凤阳歌》更是随着四处迁徙的凤阳人民传播到了全国各地,成为滁州,乃至安徽的文化品牌。二是号子。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劳作时所唱的民歌,具有统一动作、缓解疲劳的作用。滁州民歌中的号子主要有《挑担号子》《耕田号子》《摇撸号子》等。三是山歌。滁州山歌以矮腔山歌为主。此外,长歌、秧歌、新民歌以及动物调等,也是滁州民歌的重要形式。除了已经整理的民歌外,滁州民歌中尚有许多未经整理的内容,在滁州民间口耳相传。因此,进一步做好滁州民歌的发掘、整理,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民俗文化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分类表现,比较复杂的便是《中国民俗大系》中的分类,民俗文化共分为11种。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而言,滁州民俗文化主要可以分为风俗习惯、民间信仰、民间艺术三类。风俗习惯指特定区域内,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如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滁州有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是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除了财神、灶王爷、月老等常见的民间信仰外,滁州地区还有一些区域特征鲜明的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既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精英艺术相比,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可能不及,但民俗价值却极为深刻。滁州地区民间艺术形式丰富,不少已经入选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滁州民俗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集体性。民俗文化形成于长期的社会实践,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与精英文化相比,民俗文化的传播能力更强,传播范围更广。滁州民俗文化在滁州地区人民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集体接受并认可的文化。二是传承性。滁州民俗文化有着很强的传承性,许多民俗文化已经传承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并且,在传承中不断向周围扩散。三是区域性。作为大一统的国家,我国各地民俗文化具有很多相似的内容,最为典型的便是全国范围内流行的各种民俗节日,同时,各区域受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民俗文化也有很强的差异性。滁州地区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如老碗会的饮食习俗等。四是稳定性。民俗文化一旦形成,便会相对固定下来,呈现出非常稳定的特征。当前,滁州地区流行的各类民俗文化,很多在明清、隋唐乃至更早的时期便形成,成为历史的重要见证和独特载体。五是发展性。发展性也称开放性,指民俗文化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滁州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既有稳定性的一面,也有发展性的一面,生产方式的变革、政治体制的转变、精神观念的变化等,均会对民俗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赋予民俗文化时代性。
民俗文化的分类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内容,George M.Foster借助田野调查的方式,对民俗文化的内涵做了全方位的解读,将民俗文化视作依附于民俗活动的文化统称,并从物质形态、精神观念两个层面对民俗文化做了分类。物质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滁州民歌中有大量关于物质民俗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原始农耕式的生产民俗。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一家一户的小农式生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并形成了大量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民俗[3]。滁州民歌中有大量反映生产民俗的内容,如“为咱田地不受淹,一年三季能收全”。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决定了滁州民歌内容的丰富性,如滁州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根据《南京户部志》,明代滁州便向南京上供茶叶,因此,滁州民歌中也有不少茶歌。二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民俗。滁州民歌中对滁州居民的生活方式做了全景式的呈现,生动地记录了滁州先民的生活面貌。
社会民俗是滁州民歌中民俗文化的主要类型,指存在着社会生活中的民俗文化,最为典型的便是婚嫁习俗和丧葬习俗。婚姻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礼记》载有“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并认为“婚礼者,礼之本也”。反映到生活中,婚嫁习俗也是最为隆重、繁复的习俗。滁州民歌中对滁州地区的婚嫁习俗有着细致的描绘,如《婚嫁歌》。此外,大量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民歌,也可以纳入到婚嫁习俗中,如《送郎送到五里岗》等。这些婚嫁歌反映了青年男女浓烈、奔放的情感,也融入了大量民间婚嫁的习俗,如抬轿、闹婚等,具有极高的民俗价值[4]。丧葬习俗也是滁州民歌重点描绘的内容,《周礼》载“以丧礼哀死亡”。对丧葬仪式的高度重视和人们朴素的生死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滁州民歌用歌词的形式记录了滁州地区的丧葬仪式,体现了慎终追远、死者为大的心理。
精神民俗是体现在精神观念上的民俗,与民间信仰等有关。滁州民歌中的精神民俗主要体现在朴素的民间信仰及民间巫术活动上。不仅如此,民间艺术也是精神民俗的重要载体。与精英艺术相比,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可能不及,但民俗价值却极为深刻。滁州地区民间艺术形式丰富,不少已经入选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天官画。滁州民歌中对观众地区的民间艺术也有一些呈现。建国后,滁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滁州人民最核心的精神追求,体现到民歌中,便是一批反映人民群众昂扬精神的民歌。如《请你快快出绣房》中的“小小高炉亮堂堂,里面藏着红姑娘,锣鼓喧天声声催,请你快快出绣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滁州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滁州民歌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映新生活、新面貌的作品,这些民歌无不展现着滁州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民俗语言同样是滁州民歌中重要的民俗文化元素。民俗语言主要是指方言,方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使用区域的文化载体。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相应的,民歌的语言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滁州民歌中的民俗语言元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方言词汇。滁州民歌中有大量江淮地区常见的方言词汇,如《送郎送到五里岗》中的“一把炮仗”,《干哥送我走娘家》中的“上头下,底下滑,一下跌个仰八叉”。江淮方言具有交叉融合的特点:一方面,江淮方言属于官话区,受北方官话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江淮地区与吴语区毗邻,江淮方言中随处可见吴语元素。二是方言表演方式。滁州民歌多用方言演唱。滁州方言属于官话——江淮官话——洪巢片,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有独特的魅力。大量的方言词汇以及独特的方言歌唱方式,使得滁州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区域性是民歌的重要属性,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对民歌的内容、体裁、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经济环境为例,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态气候有别,相应地生产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如山区居民以种茶、伐木为收入来源,催生了茶歌、劳动号子等,沿海地区居民以捕鱼为生,催生了渔歌这一独特的民间样式。滁州民歌中各类劳动号子便是经济环境的产物。民歌在审美风格上具有区域性,如凤阳民歌音域宽广、唱腔独特,具有高亢、浑厚的艺术特征。凤阳民歌在吐字方面有特殊的形式,表演者的口型一般横向拉开,使嘴巴呈椭圆型,从而在吐字时达到口舌之间的共鸣,这使凤阳民歌具有婉转动听的特点。从这个角度而言,滁州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元素承载着区域独特的文化。
民俗文化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民间生活是民俗文化的根源,而民俗文化则是民间生活的反映。作为大一统的国家,我国各地民俗文化具有很多相似的内容,最为典型的便是全国范围内流行的各种民俗节日,同时,各区域受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民俗文化也有很强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民俗文化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分类表现,如《中国民俗大系》中将民俗文化分为11种。风俗习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风俗习惯指特定区域内,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如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滁州有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滁州民歌中有大量反映地方风俗习惯的内容,如婚嫁习俗、丧葬习俗、饮食习俗等,展现了滁州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是民俗文化的又一重要内容。民间信仰是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除了财神、灶王爷、月老等常见的民间信仰外,滁州地区还有一些区域特征鲜明的民间信仰,滁州民歌中不乏这些内容。对民间生活的真实记录使滁州民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时代的变迁中,一代代传承下来。
滁州民歌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近代以来,滁州民歌中出现了一种新民歌的形式。新民歌以新的时代生活为内容,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既有传统滁州民歌的语言美、韵律美,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最为典型的便是《王三姐赶集》。封建社会时期,男女婚嫁不自由,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轻女子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女性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三姐赶集》便描绘了一个敢爱敢恨的新女性形象。王三姐赶集时,遇到了“劳动生产带头干,学习文化能努力”的男青年,萌生爱意,便卖双鞋以示好,体现了自由恋爱,摆脱封建包办婚姻的思想。又如《凤阳变成金凤凰》,一改以往《凤阳花鼓》悲惨的内容、语调,用“花鼓越敲越响亮,歌儿越唱心越爽”,展现了凤阳的新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率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当前城镇人口总数已经超过农村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转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的情况,也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这自然会影响到滁州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且现代大众文化,如流行歌曲、影视文化乃至网络游戏等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相比于民歌而言,现代人更热衷快餐式的文化。同时,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西方文化大举入侵我国,并在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进一步侵占了滁州民歌的受众。对此,民俗学视角下滁州民歌传承要以活态传承为基础,将滁州民歌的传承融入到各类民俗活动中,保证滁州民歌传承中的原汁原味性。如庙会是滁州民间常见的民俗活动,凤阳等地均有举办庙会的习俗,可将滁州民歌融入到庙会中,发挥好民俗活动在民歌传承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滁州民歌数字化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撑,而紧扣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加强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则是充分保证滁州民歌数字化建设效果的必然要求。如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以虚拟的方式呈现出现实情境,可将信息发生的环境360°无死角地呈现在观众目前,依托相应的设备,观众犹如置身于现场。增强现实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将真实场景信息引入虚拟环境,在虚拟世界,真实世界与用户之间建立了交互的反馈信息循环。要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优化滁州民歌,如民间舞蹈、手工技艺等的呈现效果,使受众产生沉浸式的体验[5]。当前,滁州民歌正面临巨大的传承困境,而传播方式陈旧则是滁州民歌传承困境的重要成因。滁州民歌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传统的传承方式难以有效打破滁州民歌的区域边界,导致受众不断窄化。数字化不仅为滁州民歌的保护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也为滁州民歌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道路。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础,我国市场培育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6],如微信、微博、抖音、知乎等。对此,要着力推动滁州民歌多平台传播,打造滁州民歌传播的新媒体矩阵,持续扩大滁州民歌的社会影响力。以抖音为例,根据字节跳动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发布的数据,抖音日活用户已经接近7亿人,不少人,特别是青年群体,具有刷抖音的习惯。可将滁州民歌数字视频上传到抖音平台,扩大滁州民歌的受众基数。
当前,滁州民歌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时代环境的变化使活态传承在滁州民歌传承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利用好活态传承基础作用的同时,更要从教育传承、市场传承等角度出发,构建多体系的传承路径[7]。首先,就教育传承而言。校本课程在是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发的课程。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加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滁州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五育并举的角度将滁州民歌应用到音乐教育中,一方面,发挥好滁州民歌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创新滁州民歌的传承路径。其次,就市场传承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先后推出了许多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如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战略。要在滁州民歌产业开发的基础上,对国家战略对接起来,如以滁州民歌为中心,发展乡村旅游。
滁州民歌传承中出现的问题,既和时代环境的变化有关,也与自身创新乏力紧密相关。民俗文化形成于长期的社会实践,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与精英文化相比,民俗文化的传播能力更强,传播范围更广。滁州民俗文化在滁州地区人民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集体接受并认可的文化。民俗文化一旦形成,便会相对固定下来,呈现出非常稳定的特征。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民俗文化也会出现调整、改变、转型。当前,滁州民俗文化已经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的风貌,滁州民歌的传承自然也要从时代环境、民俗文化变化的角度出发,做好创新、发展工作。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8]。可以围绕精准扶贫等时代主题创编新民歌作品。
作为滁州民间音乐的代表形式,滁州民歌中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民俗文化元素,不仅承载着区域文化、记录了民间生活,也反映了时代变化。对此,要深刻认识到滁州民歌的价值,并从活态传承、信息技术应用、教育传承、市场传承以及作品创新等角度做好滁州民歌的传承、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