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一分为三”的时空生成观

2022-11-24 21:38张晨英朱正东张立鹏马文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道德经阴阳古人

张晨英,朱正东,张立鹏,马文辉

(1.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山西太原030024;2.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三部六病研究室,山西太原 030024)

提起“一分为三”,总离不开对中庸、阴阳、矛盾的哲学探讨。中华文化经过千年演变和中外融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多对“一分为三”的思考是站在今人哲学的框架上去看待古人思维,难免产生偏颇。本文旨在立足古人视角,从生成论的角度出发,以时间和空间为基本框架探讨“一分为三”的本意。

1 “一分为三”的源流

1.1 《道德经》说

《道德经》[1]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论述了“道”为最高境界,周敦颐的“文所以载道”[2],这里并不是指文可以包括“道”,语言只是承载“道”的工具,只勉强将“道”描述出来,而老子的“可道非常道”“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曰道”也是指“道”无法轻易描述,这里并不是陷入了某种神秘主义,而是因为语言是有边界的,如果可以轻易用语言文字将“道”表述出来,那也就不是至高无上的“道”。这种无以名状的“道”是最本源的,在佛家属于出世间法,虽然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3]“百姓日用而不知”[4],然而从生成论的角度讲,它太广阔,太宏观,不能直接生成我们的世界。“道”是无名无相的,而“一”是有名有相的,“道”和“一”是无和有的区别,我们的世界是存在的、物质的,所以对无和有的划分至关重要。

“一生二”进而指导世界的生成,这里“二”并非“阴阳”,将“二”理解成“阴”和“阳”是有悖原文旨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讲的是世界的生成,这里的“二”更贴切地表述为时间和空间,即动和静,二者完全不同又相互联系。《淮南子·天文训》[5]“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这里“虚霩”即“一”,“宇宙”即“二”,《淮南子·齐俗篇》亦云:“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这里宇宙便是时间空间的代名词。天下万物莫能逃离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之外。然而用时间和空间来描述这个世界还是显得略“粗糙”,它们仍然可以细分为三,中国古人将“三”提升至一个极致的地位,自远古开始人们就用“三”的概念来描述时间和空间,时间有三,空间亦有三,三极的时间和空间相互交合,世间万物就生成了,即“三生万物”,至此,《道德经》中世界生成的逻辑体系就形成了。因此,本文从时间和空间框架把由道到时间空间的三分简述为“一分为三”的时空观。

1.2 《周易》说

《周易》是“一分为三”的又一宇宙图式,《道德经》阐述了由“道”到“三”演变,《周易》是将“三”这个规律数字化和具象化的极致。数是万物的根本,《孙子算经》[6]认为数为“万物之祖宗”,这恰巧与古希腊人认识一致,数大不出于“三”。《史记·律书》[7]记载“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周易》的主要思想是用三来推演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每一卦还有本卦、错卦、综卦、互卦、变卦等变化,详尽了“三”的所有形式。

当今认为《易经》是由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推演形成,这仍然是二分法的思想。“一分为三”的思想认为,先存在三爻,再将每爻赋予阴阳内涵,共得出八个卦象;先存在六爻,再将每爻赋予阴阳内涵,共得出六十四个卦象。《周易·系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三爻体现事物的宏观属性,六爻体现事物的运行变化。

与阴阳思想相比,八卦的三爻或六十四卦的六爻,更注重凸显的是“三才”思想,即“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周易》中以三为本是“天、地、人”三才思想的最早体现,《道德经》讲时三空三交合生成万物,而天地人就是万物的高度概括。天地人是一种象,即主观个体对世界万物的主观感受。数和象是一个统一体,数是象背后的规律,象是数的外在表现,“三”是数字规律,天地人就是它的外在表现。《汉书·律历志第一上》[8]的“三统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纪也”,《史记·封禅书》的“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三”在天为三光,在地为九州,在人为三礼,《史记·礼书》“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自周以来的“三公”官制,也奉行着司天、司地、司人的职责。孔子认为《易经》中三极六爻可以囊括世间万物,《周易·系辞上》的“《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有所论述。“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更是将这种变化描述为“天下之文”和“天下之象”的根本。董仲舒[9]认为“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中国上古帝王是贯通三才才可称王,可见古人对天地人背后的“三才”思想非常重视。

2 一分为三的时空观

2.1 一分为三的时间观

时间并非客观存在的,可以感知到的只是物体运动后发生的变化,可以取一个参照物来观察它的运动得出规律,继而产生时间的概念。中国古代先民采用的是天文观察。《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而对天文的观察与《道德经》《周易》关于三的论述几乎重合。《说文》中[10]“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以示人也……三垂,日月星也”,可见古人观察天象以获得启示。三分法也正是古人惯用的时间空间划分法,古人常用三、六、九、十二、二十七、三十六、八十一等划分万事万物,而这些数的最大公约数正是“三”。在宏观的时间观念上,佛教有三世佛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的谜语也是一个近乎三分时间哲学的问题。中国古人认为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岁星纪年法是将木星选为参照物,每年行走一星次,十二年一个循环。《国语》[11]中将十二年称为一纪,那么三年就是一纪的最小单元。为与“三”这个数形成关系,古人也将一年定为十二个月,由于日月运动时间的微小差异,无法与“三”完美对应,便产生了历法,《汉书·律历志第一上》认为历法与音律关系密切,甚至可以通过律数来推演差闰,而五音和十二律吕都从三分损益法推来,即以三为数之本推导出所有音律,历法中一个重要功能便是通过置闰调和回归年与朔望月的周期。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在赤道以北可观察为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黄赤相交时为春分、秋分,这样最重要的4个节气便产生了,而四季的本质也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三处[12]。

每个节气中正好三个月,是月与节气关于“三”的耦合,《淮南子·天文训》“天地三月而为一时”,三月为一年中的最小单元。直至汉代完善了二十四节气,才可以有效指导农耕与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是二分法与三分法结合的重要体现。一个月可以三分为三旬,或从朔到望、从望到朔各分为三候,《素问·六节藏象论》[13]提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三日”常是古人描述时间的一个小跨度,《礼记·乡饮酒义第四十五》[14]“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易经》中“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将三日作为一月中的最小单元。同样,当今也将一日中的白天称为上午、中午、下午,夜晚称为前夜、夜半、后夜,而古人更细致地将一日分为十二时辰,则三个时辰为一日中的最小单元,以这样的规律可以无限细分。至此,时辰效法一日,一日效法一月,一月效法一年,年效法天象,天象效法数,从宏观到微观的一分为三时间观便形成了。

2.2 一分为三的空间观

中国古人对空间也秉着一分为三的态度,后世常用二分法来划分方位,继而延伸出用八卦对应八方,直至如今的空间观也是以八个方位为基础的。一分为三的空间观起源要更早,是一种概括性更强的空间观。六合是上下前后左右立体的空间结构,而八方只是二维平面的结构。

《山海经·海外南经》中[15]“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用六合形容立体结构,四海形容面积大小。《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且《诗》不云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以六合之内,八方之外……”这里六合也代指空间,八方更趋向于方位指向。古人用六合来形容空间,它与一分为三的空间观关系密切,六合是六种属性中两两相反的相合,合会为三,三是泛指概念,六是具体特征。“部位”一词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概念,“部”是一个集群的概括,“位”是有鲜明特征的个体,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理解成有三个维度,每个维度有正反两个方向,“部”是没有方向性的,“位”是有方向性的,这和三、六的概念相同,一分为三的空间观即有三个部群,包含六种指向,集成了立体的空间结构。笛卡尔空间坐标系也正符合这种哲学思维,用数学模型模拟了空间结构,用x、y、z 3个坐标轴即可将空间中所有的坐标点标出。

中国古人如何去运用这种一分为三的空间观?《辽史·历象志下》[16]“天文之变,六合之表可以仰观”,古人认为空间的形成也应效法天象,将周天划为十二星次,分州上应星区,《尚书》[17]记载舜划十二州,禹铸九鼎划九州,这是一种立体的,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的一分为三空间观。

3 “一分为三”与阴阳鉴别

《道德经》讲“一生二”,上文论述二并非阴阳,而是万物生成的基础,即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形态。有学者认为二是阴阳,反映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三是阴阳交合产生的变化[18]。此论是一种优秀的哲学辩证法,却不符合原文立意,原因有二:(1)如果二是阴阳,阴阳一定不是静态的,一旦存在便是运动的,一运动就会有新产物,不存在孤立的阴阳,将二当作阴阳,三为新产物即割裂了它们的运动属性。(2)如果将三认为是阴阳产生的新状态,那么三就包括“阴”“阳”“阴阳交合的新产物”,阴和阳都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而新产物也需有一个具体的阴阳特性,这样又回归了二,否则“阴阳合而生化”便成了一个抽象概念,具体和抽象不能放在同一个平面来比较,这样就只能描述为一生二,二又生一。所以二并非阴阳,而是一动一静的时间和空间,三也并非阴阳产生的新状态,而是三维的时间和空间。

《道德经》后文说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可以佐证“一生二”与“阴阳”的主要区别:时间和空间是生成万物的基础,而阴和阳是从一到万物都具备的内在属性。前一句由道到万物,属于生成论,后一句“万物负阴而抱阳”是客体世界生成后主体认识它的方法,属于认识论。这是一个由客观到主观,再由主观认识客观的一个过程。古人认识事物多物我不二,感性朴素,当代对阴阳的思考反而更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矛盾论》中辩证法的影响,这种辩证法赋予了“阴阳”新的生命。

4 “一分为三”与“中”鉴别

“中”有许多代名词,“正”“和”“庸”等都与“中”意义相近。“中”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把“中”升华到了与“道”同样的高度;另一层含义认为“中”是一种内在的和谐有序、动态的平衡。儒、道、释三家都对“中”有各自的认识,但都不出这两层含义之外。

《史记·乐书》中“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颂也”,这里的“静”与释家的“空”类似,是一种纯粹的状态,情绪是受外物触动才产生的。《中庸》[19]描述“中”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都不是中和的情绪,是心不在中位,受外物牵引的一种表现。这里的“中”并不是喜、怒、哀、乐的中心点,而是情绪未发之时的不悲不喜,是无与有的关系。《大学》篇“正”与《中庸》篇“中”意思相同,“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心不在焉”描述的是4种不正的情绪,心正时情绪是不应被外物触动的,多数版本把“心不在焉”接在下句,这是不妥当的。既然心不正会产生主观情绪,那么心正是一种什么状态?正是下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其味”,《道德经》中“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视和听是对客观的直接认识,见和闻是留在心中的主观印象,这正是《心经》[20]描述的“空”境:“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只有当心“空”了之后,才能像镜子一样反映客观存在,即“如实观照”,《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儒家讲的“中正”、释家的“空”、道家的“道”在这一层面上应属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形式。

程颐认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这里的“不偏”并非一个处于中点的第三态,而是指阴阳动态平衡,没有哪一方有优劣。《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指情绪展现却不失度,在一个范畴内有序。这一层“中”的概念更偏向于“和”,《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指君子个性不同,却又能和谐共处。这几处的“和”可以概括为阴阳和谐有序运行,“不和”为阴阳失衡或失位,杂乱无序。

由此可见,对“中”的表述,是从另一种角度解释“道”和“阴阳”。“中”与“一分为三”不应当混淆,从“道”的角度讲,要高于“一分为三”,从阴阳和谐有序的角度,这仍是阴阳二分法,并没有出现第三态,也不同于“一分为三”。

5 “一分为三”与五行鉴别

五行历史久远,最早见于《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三”是不变的时间空间规律,故称为“正”,“五”是不断运动的,故称为“行”。五行是一种秩序,体现了运动的内在动力,五行学说可普遍应用在万物生化、人文思想等方面,是涵盖面很大的哲学体系。五行并非虚构出的学说,它的形成参照了五星的特性、顺逆伏等特征。《汉书·律历志第一上》认为五行源于五星,“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镇星”。

古人认为人要依存自然生存,所谓自然,最直接依靠的是土地,土地解决了人的居处和饮食。而农作物生长和环境气候也要依靠一个规律:天时。一年四季造就了风雨寒暑,万物凋长,而掌握天时的诀窍就是观察天象。《周易·系词上》的“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是通过观察天象即可掌握天地的规律,这便是《道德经》讲的“人法地,地法天”。满天星宿除了日月以外,可以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固定不动的恒星,所以不断在众星中运行的五大行星就显得格外重要。古人观察这种运动的规律创造了五行学说,五行与五星类似,最大的特点就是运行变化。后人把五行解释为五种物质,即五材,这是局限的。

“一分为三”与五行相互联系,又属于不同范畴,时三空三是相对恒定的规律、构成世界的基本框架,五行是表现形式,不断在这个框架中运行。“三”就像钟表的表盘,“五”就像钟表的指针,《史记·天官书》说“为天数者,必通三五”,二者是古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框架。由三演化出六爻、洛书、十二地支等,由五演化出五行、河图、天干等。这样看来,地支之数由三而来,当属主干,天干由五而来,当属枝节,这与后世对它们的命名恰好相反,《国语·周语下》也认为“天六地五,数之常也”。

后世人们对“三”的认识逐渐模糊,便用五行来诠释“三”的规律,将二者混淆,这是极大的错误。用五行解释十二地支,便出现辰、戌、丑、未四支属土,用五行解释八卦,则坎离对应水火,用剩余六卦对应木、土、金,这都是由于不了解“三”的含义,牵强附会导致的。

6 结语

“一分为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溯源到《周易》《道德经》中,是古人观察自然规律得出的理论,属于优秀的道家文化,其理论又被儒家的中庸思想借鉴,大放光彩。“一分为三”是古人天人合一观的产物,对于上至时三空三构成的世界框架,下至万物的生成均有较大影响。从历法、官制、仪礼、乐律、中医中,都可以看到“一分为三”的内容,而它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本文从时空生成的角度讨论了“一分为三”的世界观,力求更接近古人思想,让这一理论不仅局限于哲学性思考,更能与各领域实际相贴合,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思考。

猜你喜欢
道德经阴阳古人
敦煌壁画中的中秋节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古人到底姓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古人也为颜值恼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阴阳合同(双语加油站)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