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冰 鲁大伟
思政课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特殊性归结起来就是其浓厚而鲜明的政治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思政课最大的特色。以讲政治作为根本价值遵循,运用政治立场和政治眼光把准思政课的定位和方向,既是办好思政课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判断思政课效果的根本标准。
讲政治是由思政课的性质决定的。在定位思政课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政课不同于任何一门课程,讲政治是思政课的立身之本,是思政课的生命所在、灵魂所在。讲政治是思政课不变的主题,同时也是思政课贯穿始终的主线。思政课是党和国家维护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关键课程,必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理念清晰,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和懈怠。思政课的价值最根本的就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就是要通过思政课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和“两个确立”,就是要通过思政课让学生一以贯之地将这些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入脑入心,真正成为学生武装头脑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
讲政治是由思政课的目标决定的。思政课具备所有课程的共同职能,都是培养人。但是,思政课培养人是将政治目标作为首要目标,将政治合格作为第一价值。从培养目标角度出发,思政课不仅强调知识目标,而且更加注重政治目标。从政治角度出发,“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思政课的根本问题,也是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命运前途的根本问题,是头等的政治大事。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事业能不能成功,关键取决于什么样的人在肩负这个伟大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就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德的角度出发,立德就是立政治的大德;从树人角度出发,就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思政课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人才,而这个合格首先是政治合格,就是培养出能够并且愿意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贡献的人。
讲政治是由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决定的。从教学内容来看,首先,是要讲“是什么”的问题,就是系统讲解党的政治主张,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最新的中国化理论成果,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理论;其次,是要讲清楚“为什么”的问题,就是要讲清楚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就是要从政治的高度解释说明党领导人民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的逻辑合理性,从政治的角度阐释我们进行的事业为什么需要党的领导以及党领导的事业必然成功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始终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个第一价值,整个思政课教学体系都要为这一政治价值服务。
思政课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关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从管理层面来看,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管理人员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站位不高的问题。在对待思政课的问题上,政治站位不高的现实表现就是在口头上不断强调思政课的重要性,实际行动却是对思政课重视不够、投入不多、措施不严、制度不全,导致思政课难以获得充分的投入和支持,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得不到充分保障,思政课的重要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得不到充分实现。一些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政治站位不高,导致很多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待遇不高、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以及思政课教学班过大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从教师层面来看,一些教师存在政治意识不强的问题。政治意识不强集中体现为政治责任不强、政治情怀不深。政治责任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思政课教师上课会干巴巴、硬邦邦,在意识上没有将思政课当成自己的事业,仅仅看成自己的谋生手段,能够完成教学规定的学时任务就好,至于效果好坏根本不在意。政治情怀不深,就是一些思政课教师没有把政治放在第一位,政治作为第一价值的作用弱化,直接后果就是思政课成了走过场的形式。一些思政课教师将思政课上成了自习课、专业课、文娱课。一些教师为了片面地、盲目地追求课堂效果,脱离思政课的政治要义,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课堂上大肆渲染各种学生喜欢热捧的元素,结果课堂看似活跃了,学生好像是爱学习了,实际上与政治目标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学生根本没有接受应有的政治教育,也形成不了应有的政治信念。
从学生层面来看,一些学生的政治领悟不够、政治情感不强、政治追求不足。学生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没有政治理论的有效武装,自然会受到不良政治倾向的干扰和蛊惑。受国内外反动势力意识形态的干扰,受一些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侵蚀,一些学生难以形成稳固坚定的政治信仰,也容易对思政课产生不良情绪,重则抵触,轻则漠视。学生受限于教学纪律要求,虽然到教室上课,保证出勤率,却难以保证抬头率,更遑论入脑入心率了。学生无法做到认真听课,自然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做不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然也谈不上政治信念坚定。虽然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很难用量化指标进行评价,学生思政课的学习效果难以在短期内显现。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上思政课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终究会暴露出来,在未来的关键时刻经不起意识形态大风大浪的考验,会产生难以预估的严重后果。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思政课政治作用得到发挥。坚持党的领导既是贯彻讲政治的根本要素,同时也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保障。讲政治如何才能落到实处?从组织实施角度出发,首要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制定符合政治要求的教学制度和路线,选配政治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解决思政课面临的问题,都需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只有充分重视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提升思政课的认可度,才能提升对思政课教师的尊崇度,从而形成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思政课的政治方向。思政课的政治方向不走偏不变样,必须通过党的领导来保证。思政课的政治方向就是党和人民坚持的政治方向。上好思政课,就是要给学生讲清楚,我们国家要坚持的方向不是别的,只能是社会主义方向,要走的道路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给学生讲清楚,不同阶段党的奋斗目标以及党确定奋斗目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要向学生传达实现这些目标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要讲清楚,这就是党奋斗的方向,就是人民要求的方向。思政课的政治方向正确,其政治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思政课的政治立场。党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就是要在思政课中贯彻人民至上的基本价值理念,就是要讲清楚人民在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价值定位,要在思政课中充分传达和说明,人民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清楚人民立场,才能讲清楚党的政治立场,才能讲清楚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力量的合理性源泉,才能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党的领导。人民立场是思政课的内在逻辑,是连接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纽带和桥梁,掌握了人民立场就等于掌握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关系的钥匙。
思政课作为一门课程主要是通过思政课教师发挥作用,思政课教学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教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一堂好的思政课一定有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讲政治强调的是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思政课能不能贯彻政治主张和政治意图,关键取决于思政课教师政治水平和政治意识强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首要的就是政治要强,一个“强”字,道尽了党对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要求。成为人师者,首先,政治要合格。思政课是一门政治课,教师首先政治要合格,而且不仅仅是合格这么简单,政治素质还要过硬,要足够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首先是信仰坚定,一个有着崇高政治信仰的教师,才能够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信仰,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其次,政治水平要高。教师要解决学生在政治领域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要教导学生提高政治分析力和政治辨别力,这些都离不开教师自身较强的政治素养。最后,要有政治情怀。政治情怀深,才能保证思政课培养人才的目标真正实现。思政课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一门课程,是一种教育手段,教育最根本的职能就是培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教师政治情怀深,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在于培养政治合格的人。思政课教师要有真挚的政治情怀,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教师那种发自内心的政治情怀,那种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真挚情怀,这种情怀会感染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政治是可以和情感联系起来的,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形成对思政课的认同和热爱。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问题,明确要求重点关注教学效果的提升,鼓励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配合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达到思政课教学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讲政治是严肃的,也是严格的,但讲政治同时也是鲜活的、有温度的。不讲政治,思政课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灵魂,但是坚定如一地讲政治不能让思政课变成一块干巴巴的“馒头”,更不能变成一块冷冰冰的“石头”,让学生不愿意接近更不愿意亲近。如何提升思政课的鲜活度和亲和度?关键在于与现实结合起来、与家国情怀结合起来、与学生结合起来。首先是与现实结合起来,要使思政课的道理更容易理解。思政课的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知识点作为载体,不理解知识点就无法准确地传达讲政治的基本道理。通过现实中的鲜活例子,让思政课活起来。其次是与家国情怀结合起来,就是让学生感受思政课浓厚的家国情怀。思政课与家国情怀结合起来,要让学生感悟到,爱思政课,就是爱政治;更要让学生领悟到,爱思政课,就是爱国爱民族,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自豪感和光荣感,要让学生感受到和体验到,上好思政课就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最后是与学生结合起来,就是要将思政课与学生自身结合起来。思政课进行政治说教不应是空洞的语义重复,而是要向学生传达政治道理,不仅要让学生听得懂,还要入脑入心。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系,要让学生觉得讲政治不是与自己无关,更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与自己离得那么近。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思政课,让学生认识到,讲政治关乎自己的发展和方向,是一件与自己贴合非常紧密的事。
讲政治不只是原则和价值,还是纽带和桥梁,通过讲政治可以整合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实现互联互通,办好思政课不能单纯依赖一个学校、一个老师,办好思政课是全党全体人民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要想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金课”“好课”,必须形成“大思政课”的格局。首先,“大思政课”要有政治广度,要形成党委主管、学校主办、社会主责、教师主抓、学生主学的良好局面。“大思政课”要坚持系统观、全局观,强调多要素多领域多主体的协同推进,真正将思政课盘活,激发思政课的潜力和活力,推动思政课深入人心,成为真正受学生喜爱、社会满意的好课。其次,“大思政课”要有政治高度。思政课虽然是一门课程,但是思政课却承载着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要求,“大思政课”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要着眼于党和人民奋斗目标的高度,要着眼于世界眼光的高度,不能简单地局限于思政课内容本身,要时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讲好思政课。最后,“大思政课”不仅要有政治宽度,还要拓展思政课堂,不能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要有“大思政课堂”的概念,要拓展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内涵上,不能照本宣科,要将教师的最新政治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要将我们党在历史上积淀的厚重红色基因融入教学,要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通过将思政课教学内容充分展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外延上,要丰富教学方式,要善于“请进来”和“走出去”,要将课堂之外的教学要素与思政课堂相结合,要整合学生所有不同阶段的思政课,要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大思政格局,形成思政课教学的连续性互补性,增强思政课的认可度,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