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分析

2022-11-24 15:00施佳慧南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财会学习 2022年29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部门考核

施佳慧 南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全面预算管理正从最初的财务计划、成本控制发展成兼具降本增效、风险防控、考核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战略管理工具,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也是企业内部管控的有效途径,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现阶段,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还不够全面,虽然采取了预算管理,按年度编制预算,但部分企业预算流于形式,未能制定权责对等的考核体系,未能切实发挥出预算管理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的作用。因此,为适应市场变化,维持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应当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完善预算管理的制度建设、组织架构、优化预算编制方法,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化及信息化工具提升管理效率。该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优化财务结构,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战略目标。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预算管理现状

(一)预算管理范围不够全面

预算管理范围不全面,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管理人员对于预算编制的参与度不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部门对预算工作不重视,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并深刻,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明确,甚至出现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管辖范围的低级错误;第二,预算工作没有在企业经济业务的全过程中实现闭环管理,仅停留在预算的编制层面,没有对预算执行进度进行跟踪,也没有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考核[1];第三,预算管理未体现“全方位管理”的理念,未将企业人、财、物各方面及供、产、销各环节全部纳入范围。

(二)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未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对预算编制原则、审批流程、考核办法进行明确规定。部分企业开展预算工作虽指定了专门的工作管理部门,但未设置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及负责推动和落实具体预算工作的预算管理办公室,导致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对预算方案的沟通不全面,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及年度经营目标无法在预算中得以体现和分解落实[2],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预算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

许多企业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办法,信息化办公水平严重不足,缺乏相关设备和人才,例如,财务系统过于独立,常用的公司管理系统ERP,虽然能够将企业的各个系统如人力资源、财务、生产、销售等进行明确分工,但是缺乏与预算管理的融合,该系统操作复杂,加上企业规模大,很容易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再比如,部门之间的交流不及时,存在明显的“信息壁垒”。信息的重要性对企业发展不言而喻,这些信息庞大,涵盖了市场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日常运营信息等,但由于未建立信息数据库[3],造成了各部门之间交流受阻,执行财务管理工作时的信息数据也不完善。

二、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财务管理工作观念,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现代化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开展财务管理体系工作的前提,一方面,要把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的氛围营造出来,强化每个部门和员工对于建构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的认识,进而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积极参与到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当中。另一方面,要以信息管理思维不断补充和细化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建设工作,实现编制、审批、执行等环节的高效运行。信息管理系统的便利性以及大数据的共享技术有助于帮助企业从多渠道获取真实、全面的财务信息,给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为预算结果的准确性打下坚实的基础[4]。通过专业的信息处理软件的加工和处理,这些数据信息能够对企业内外部资金进行监控,还可以监督预算方案的执行情况,有效避免超预算等问题。

(二)建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完善预算决策程序

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前提是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具体设计如下:首先,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由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推动全面预算工作。预算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确定全面预算的管理模式,制定相关制度、拟定年度预算的编制原则和目标[5]、审核全面预算方案和预算调整方案、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及执行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执行结果提出考核和奖惩意见。与企业编制预算相关的企业经理层均应加入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6]。

其次,应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在预算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面预算的日常工作。组织企业各相关部门进行预算方案的编制、审核、汇总及报送,将经审批确定的预算方案分解落实至各执行部门,并组织实施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工作[7]。与此同时,预算管理办公室还要负责宣传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提高部门、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致力于建立健全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预算管理办公室一般设置在企业财务部门,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最后,建立预算管理岗位。该岗位的职责主要是对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事宜的管理以及各个部门的预算支出情况统计;与此同时,该岗位还要对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情况等做出汇总和反馈,及时发现工作中不符合预算方案的环节并提出预算方案调整建议。

企业应当根据公司实际,对年度预算方案、预算的调整方案制定完善的决策程序,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新预算法的颁布要求各级审批部门对审批程序严加把关[8]。以国有企业为例,国有企业年度预算方案应经公司董事会审批,并按要求上报国资监管部门备案。预算方案一经批准原则上不作调整,如遇重大变化确需调整的,调整方案也应当严格执行审批决策程序。

(三)优化预算编制方法,科学确定预算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的战略管理工具,企业应围绕战略目标开展全面预算工作,在制定年度预算目标时,应结合企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将三到五年的战略规划分解至年度预算目标,并将预算目标细化分解至各个执行部门,保证战略落地。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当在编制预算之前深入开展宏观经济形势等外部经济环境的调研,深入分析企业内部资源状况、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保证预算目标科学、合理,既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相适应,又贴合企业发展实际[9]。最后,预算编制工作作为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前提,需要明确时限、规范流程,为预算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四)加强考核评价,保证预算执行严肃性

为了保证预算目标的执行效果,企业应当设置预算考核激励机制。首先,将预算目标作为各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年度考核目标,预算管理办公室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执行结果实施考核,考核结果与各部门负责人薪酬直接挂钩。其次,为了强化激励效果,提升管理层实施预算的积极性,避免短期利益决策,可以实施部门负责人的“任期制”管理,即绩效薪酬不仅与年度目标挂钩[10],还以一定比重与任期目标挂钩。最后,还可以探索引入超额业绩加分机制,建立以预算目标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在部门负责人之间拉开薪酬差距。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预算管理效率

首先,加快财务管理一体化基础准备工作,为企业预算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例如资金、设备等;并且要在各部门加强宣传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推行信息管理系统,定期举办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培训;做好企业财务队伍的建设,使财务人员熟练掌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

其次,预算编制与审核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与信息化手段,将预算的编制与报送工作纳入信息系统,减少预算数据的线下传递。利用预算信息系统,建立多系统的数据对接,尤其是和业务系统的对接,避免数据的重复填报,提高数据准确性,增强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参与度。

再次,构建预算执行监督控制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计算机设备建立网络监控平台,对各项预算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在信息系统中实现预算完成率、同比增长率测算,通过微信端、电脑端同步生成分析报表[11],便于管理者实时掌握企业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效保证全面目标的实现。例如:在费用管控过程中,每一笔费用的申请和使用均先与预算额度进行匹配,超出年度预算额度的费用申请在审批阶段就给出提示,防止超出年初预算的费用随意发生。

三、当前建立以全面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应对资金风险

单位的运营资金以及收入方式是多样化的,且来源复杂,主要包括来自对外筹资取得的资金、取得投资收益获得的资金以及在市场运营中赚取的经营性资金[12]。这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资金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将融资、担保计划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年度内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融资、担保计划执行,有效的控制了企业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渠道,加强统筹管理。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优化资本结构为宗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规划资金的使用。同时,资本结构的优化还能带动其他资源配置的优化,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内在驱动力。

(二)有利于促进降本增效,应对运营风险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运营风险增加,通过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抵御运营风险。企业对成本费用进行预算管理,按照“零基预算”的原则进行费用预算编制,严格控制费用审批,可以减少成本、费用超预算的概率,减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同时,积极关注行业政策新规,对于国家给予的减税降费政策应当积极争取,在分析预算目标执行情况时,统筹考虑行业政策对于预算目标落实产生的影响,为企业争取更多的自由现金流,增强风险承受能力。

(三)有利于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监督体系

加强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建设,通过相关软件和系统来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与实际业务的关联,以此提升预算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完成对预算管理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13]。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建设能够将企业预算工作中的细枝末节都记录在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预算结果的准确性,也便于考核评价工作的开展。

(四)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水平

从实质上说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控制,是将各方面、各部门经营策略组织起来的工具。内部控制的范围比较广,是企业为了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法律约束、制度规划、激励评价等一系列控制方法和手段的总称,主要落实在资产保护、会计信息质量、执行经营方针、提高经济运营和日产管理的效率方面[14]。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其优势在于加强各部门的联系,最大化地发挥各部门的功能,将各项企业资源协调运用,充分完善预算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为响应国家财政部颁布的新《预算法》,各企业应该以全面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为目标,通过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来制订系统完整的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具有复杂性,在制定时需要全面思考,涉及到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审批流程的规范化、预算编制工作等;同时还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监督,杜绝资源浪费现象,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完善资产调配机制以及内部管控机制。这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建立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由之路。相信在不断发展的将来,企业能够自觉树立改革意识,主动发现财务管理问题,创新、完善预算管理办法,加强自身监督及内部考核,适应改革局势的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部门考核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