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楷娜 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几年,我国逐步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医疗器械行业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催生了大批医疗器械企业,整个行业不论是技术水平还是服务质量都得到了质的提升,但市场竞争也随之加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的财务问题日趋复杂,低水平的财务管理开始制约企业发展,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企业兴衰与其财务管理有着很大关系,新时期医疗器械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动力,就要主动提升财务管理效能,保障企业资金链的稳定性、安全性。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应针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改革与优化措施,完善财务管控的机制。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医疗服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持续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从市场发展、政策支持角度来看,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有着巨大发展潜力[1]。新时代背景下,医疗器械企业产销量不断提升,企业规模随之扩大,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医疗器械企业暴露出了一系列财务管理问题,由于财务管理改革未跟上企业发展步伐,导致企业需要面对更多风险,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一些陷入经营困境的医疗器械企业就是因财务管理不足,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面对新业态、新趋势,医疗器械企业要想保障内部各项资金的合理配置、高效周转,切实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就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解决好财务管理引发的各类经营问题。
医疗器械产品属于高精尖产品,其先进性、技术性直接决定市场竞争力,决定产品的最终销量。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处于中低端市场,超过80%的医疗器械需要靠进口,大部分市场份额被欧美发达国家占据[2]。面对当前的行业竞争形势,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途径只有创新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但研发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很多时候仅依靠自有资金难以实现研发目标,多通过融资筹集外部资金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然而,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缺乏科学规划,认为资金多多益善忽视资金使用成本,导致筹资规模控制不当,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债务压力。筹资规模超出企业偿债能力范围,企业长期处于高负债经营状态,一旦企业无力偿本付息就可能走向破产倒闭。
投资活动中诸多因素会对投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研发投资方面,医疗器械产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3-5年的时间,期间可能会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导致研发难以取得成果,无法获得投资收益,投资失败不仅会使企业遭受损失,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资金安全[3]。然而,部分医疗器械企业由于长期属于市场优势地位,在投资活动中盲目乐观,投资统筹严重不足,企业需要承担巨大的投资压力、资金压力。例如,在采购投资活动中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前期调研不足,对库存消耗把握不准确,做出错误判断和决策,导致企业库存成本过大,大量流动资金被长期占用,诱发资金短缺问题。
近些年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部分医疗器械企业为抢占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开始大量采用信用销售模式,赊销交易已成为医疗器械企业特点之一,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影响现金流量,关乎企业资金链的稳定性,应收账款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比过大时,一旦应收账款逾期资金无法顺利回笼,企业必然要承担巨大风险,医疗器械企业要尽可能缩短客户回款周期。但调查发现,部分医疗器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足,没有完善的催收机制,回款期由客户决定,导致回款周期过长,部分款项回款期甚至长达一年或更长。
内控具有自我约束和监督的作用,采取财务内控措施才能及时发现财务问题并加以纠正,使企业保持良好财务状况,帮助企业正确规避财务风险。但部分医疗器械企业财务内控意识淡薄,管理层关注更多的是产品研发、销售工作,将业绩置于首要地位,对财务内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认为内部控制不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实质益处,未设置独立的内控机构。虽然也有一些医疗器械企业设立了内控机构,但内控机构所配备的内控工作人员多为非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不熟悉企业的业务情况、经营情况,难以全面掌握企业经济业务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对财务风险的警惕性、敏感性相对较低,无法发挥内控应有的作用。
企业承担着依法纳税的责任与义务,为了合法节税很多医疗器械企业以税收优惠政策为切入点进行税务筹划,做足了税前扣除项目的文章,但企业税务管理不善、税务筹划不当,可能会诱发涉税问题,导致企业遭受税务行政处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医疗器械企业对税务筹划的边界缺乏正确认识,对行业税务优惠政策了解不透彻,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税务筹划的方式选择不正确,随意扩大税务筹划范围,导致方案脱离实际情况,非税成本大于筹划收益,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筹划目标,反而给企业带来了涉税问题。
财务绩效评价是检验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健全性、有效性、实效性,揭示财务风险动因,促进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的重要工具。但医疗器械企业绩效评价更多的是停留在业务层面,很少针对财务管理进行绩效评价,财务绩效评价目标和要求模糊,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难以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问题。而且在绩效评价后评价结果利用不充分,未对相关责任人采取奖惩措施,绩效评价没有真正发挥监督、反馈的作用,浪费了企业管理资源。
新时期医疗器械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规模都在不断扩大,运营资金需求量随之增长,融资活动日趋频繁,为规避筹资风险减轻债务压力,医疗器械企业要做好筹资规划。具体来讲,筹资前医疗器械企业要根据财务状况,深入分析资金刚性需求,对筹资规模进行估算与预测,尤其股权融资要避免过量融资失去企业实际控制权,债务融资则要考虑到企业偿债能力,要合理安排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比例关系,在保持一定水平的带息负债比率的同时也要满足一定水平的已获利息倍数,从而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而且要制定配套的偿债计划,确保产生的现金流入能够还本付息,避免企业爆发债务危机。此外,单一融资渠道不利于风险的分散,医疗器械企业要削弱对银行贷款的依赖,主动拓宽融资渠道,例如:借助技术优势,通过无形资产抵押的方式进行融资;另如,医疗器械企业还可利用自己的资信度,通过债券融资方式快速融资,以更低的成本解决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
医疗器械企业投资活动主要分为:内部投资与外部投资两大类,内部投资主要是:研发投资、资产购买、设备更新;外部投资是医疗器械企业为谋取多元化经营,实现资产增值与保值,尝试将部分留存收益投入其他金融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投资行为,如:投资房地产、证券、股票等。不论是内部投资还是外部投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失败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企业变现能力、经营能力,要想取得投资收益规避投资风险,医疗器械企业就必须做好投资风险预警与统筹。在实施投资方案前,医疗器械企业要认真分析投资回收的难易程度和回收期,科学论证投资收益、投资风险、投资成本及项目可行性,科学统筹投资规模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项目,避免过量投资或多线投资,从而提升项目投资的成功率。一旦投资风险超出企业的可控范围,会对自身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医疗器械企业就要提高警惕,必要时要及时止损,避免投资失败血本无归造成财务崩盘。
应收账款管理情况影响企业财务状况,一些医疗器械企业销售状况良好却陷入经营困境,主要原因就是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资金流入偏少,导致企业收支不平衡,没有充足现金流造成资金链断裂,失去短期偿债能力。因此,医疗器械企业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配套的管控制度,加强对客户的拜访,明确每个客户的回款流程,尽可能缩短客户信用账期,从而加速资金回笼。例如:建立赊销审批制度,严格审查客户的信用状况,根据客户资质、信用状况合理确定赊销的额度,实时记录业务往来,定期出具对账函确认往来金额并签字,为可能出现法律诉讼风险或措施提供必备的数据支撑;其次,为了最大限度缩短应收账款挂账时间,应建立相应催收机制,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小组,定期召开应收账款管理小组会议,对分解落实账款回收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提交应收账款分析报告,对催收不理想的重大应收账款根据情况发出催款公函、催款律师函和开展诉讼;最后,要将应收账款的回款结果和管理成效与清收人员的业绩考核挂钩,对收款比预期账期短、款项回收速度快的清收人员予以奖励,从而激发清收人员的工作热情、催收动力。
医疗器械企业应完善内控机制,使内控成为财务管理的闭环,从而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能。一方面,医疗器械企业要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制定配套的财务内控章程,组建独立的内控工作小组,只有提高财务内控的独立性、权威性,才能及时发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问题、经济问题。而且内控工作小组内部要权责划分清晰,不相容岗位不得兼任,要保证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可形成制衡关系,避免出现“一言堂”。另一方面,内控工作小组要配备专业人员,确保财务内控的专业性,避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医疗器械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多,财务内控的复杂性、专业性较强,对内控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素养有较高要求。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应优化人才结构,引进专业财务内控人才,建设专业内控团队。为解决复合型人才匮乏问题,医疗器械企业可积极组织社会公开招聘,招聘要组织统一的考试,做好职业技能测试工作,要求应聘者了解医疗器械行业,懂业内的政策法规,了解医疗器械企业经济业务规律,确保应聘者具备相应的岗位胜任力。而且医疗器械企业还要构建一种“实训+理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完善现有人员知识体系,使现有人员了解各业务环节的控制点。
合理合法进行税务筹划可提高企业的整体利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发展资金,医疗器械企业有必要开展税务管理,做好税务筹划。税务筹划必须以税务法规作为依据,为避免错误解读政策,达到合法节税目的,医疗器械企业要深入了解最新的税务法规政策,关注新税制的改革动态。而且医疗器械企业要与税务机关保持沟通,主动咨询地方征管办法和税法条款摸清征管条件,从而科学地选择纳税模式,及时办理审批手续。税务筹划过程中要严格审核所选筹划方案,并咨询相关专业事务所,找出方案的不合理之处,做好税前扣除核算,确保税务筹划的专业性,避免错误使用“税盾”失去享受优惠的资格。另外,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要考虑到非税成本问题,做好筹划收益与非税成本分析工作,确保收益大于成本,且方案实施后要进行“自查自纠”,确保做到应缴尽缴。
医疗器械企业实施财务绩效评价,对财务管理成果作出客观评价,就能检验出企业财务活动的合规性、经济性、效益性,发现企业面临的财务问题。为发挥出财务绩效评价的反馈功能,医疗器械企业要合理设定财务绩效评价的目标和要求,根据经济业务发生与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评价对象设定不同评价标准,确保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坚持问题导向、风险导向,兼顾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紧盯企业财务管理的短板。而且要尽可能做到细化量化,为每一项指标设定不同的分值,从而通过评分直观表现财务管理的效益,揭示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财务绩效评价后企业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利用,应基于评价结果优化财务管理机制,并根据绩效结果奖惩相关责任人,从而实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根源上解决企业的财务问题。
新形势下医疗器械企业财务活动日趋复杂,易爆发财务风险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目前部分医疗器械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不乐观,投融资缺乏科学规划,应收账款管理、税务管理不到位,财务内控、财务绩效缺位严重,企业需要承受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应革新财务管理的观念,做好投融资规划工作,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并提升税务筹划水平,完善财务内控、财务绩效体系,从而帮助企业正确规避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