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飞
(甘肃省华亭市皇甫学校,甘肃 华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群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完善。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实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围绕群文阅读教学节奏调控策略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注重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实现从基础教学到群文阅读教学的转变,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深入剖析语文文章中的文化内涵,使阅读教学更具吸引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讨论题目(群体文本中所包含的开放的、有争议的话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围绕话题核心线索形成完整“理解结构”的文本),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教师和学生在充分发挥个体智慧的基础上,共享智慧逐步建构文本的意义,并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通过现代全新教育模式下提出的群文阅读教学建立立体、紧凑的课堂结构,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高层次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逐步养成小组阅读习惯,自觉运用小组阅读思维,在多文本阅读中识别、提炼、比较、整合、批判和创新,提高阅读能力。另外,群文阅读教学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
群文阅读教学中,话题的确定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区分群文阅读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在选择话题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选择具有讨论性和开放性的话题。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细化确定话题:学生需求和教学需求。学生需求主要分为认知需求和实践需求,主要关注人性,基于现实生活的需求,如社会热点话题、学生之间的友谊等。教学需求则应从阅读教学的需要出发,包括阅读策略的学习、表达的学习、文学体裁的学习等。此外,从话题表述方面来看,由于小学生缺乏足够的思维逻辑,应尽可能简洁、易懂。
在选择文本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始终遵循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基本原则。小学阶段是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文学文本,如寓言、散文、诗歌、小说、传记,还可以选择实用文本。另外,从文本的特点来看,选择的文本需要具有互文性。课文之间要有足够的联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讨论。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文本时,应该尽量保证所选文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学生能够获得最真实的阅读体验。
在集体建构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不同理解,与学生讨论。学生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在课堂阅读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学习《掩耳盗铃》《亡羊补牢》这类伊索寓言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己了解的道理,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形成集体建构的一部分。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师生一起讨论并纠正其中有争议的部分。如此,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更高效地完成语文阅读学习任务,还能够让小学生形成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更自主地进行语文课本问题的观察思考与分析解答。
达成师生共识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它是教师和学生在集体建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从而达成共识和认同的结果。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受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将教学参考文献的解读视为“金科玉律”,不敢在教学中迈出一步。然而,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文化内涵和价值大多会有目的性地存在于整本书中,因此对文本的解释是多样的。而群文阅读教学着力引导小学生以主体姿态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之中,让小学生主动挖掘书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使阅读体验变得更加自由。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需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学习能力培养的重点,同学生的生活相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要求,有效运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