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红
9月1日是孩子们新学期报到的日子,经过了一个暑假,孩子们又回来了,美丽的校园立刻又活跃了起来。来到班级,看见一张张熟悉的脸孔,我的心里有着一些久别重逢的兴奋,但也有着一丝担忧和不安: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假期,亲爱的孩子们对于上学,对于新学期,心中又有着怎样的想法呢?
我深知,小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旺盛的学习热情,因为他们的学习之路还很长,不能在小学就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热爱。
那么,孩子们究竟又是怎样想的呢?在我热情洋溢地问出“有哪些同学对于今天的报到上学早就充满了期待,早就有些迫不及待想回到校园的呀?”的一刹那,许多小手臂立刻高高举起,但也有一些孩子立刻暗淡了神色,有的压根不看我一眼,自顾自地在那里佯装看书、剪纸、抠耳朵、说话等,就是不愿意把手举起来。我明显感觉到了他们对于学校、对于上学、对于老师、对于班级的一种冷漠和抵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假期中,有不少家庭都安排孩子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辅导班。在这些辅导班中,有一类特别受到家长的热捧,那就是利用一两周时间将下个学期的所有学习内容提前学习一遍的班。
家长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班,多是觉得孩子已经预先学习过一遍了,那么到学校正式学习的时候,就能心中有数,学习就不会感到那么吃力,甚至可能因这样的抢跑而领先,进而增强孩子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事实与家长想的是不是一样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两个孩子的苦恼。
一个孩子带着一种非常苦恼的神情来找我,说:“三年级的内容太简单了,我在辅导班早就全部学会了,我觉得来上学没有什么意思,因为都会了,所以会很无聊……”
另一个孩子一边不停着折着纸,一边看都不看我一眼地抱怨:“三年级的内容太难了!爸爸在家一直在教我三年级的内容,他还给我讲分数,可是我听不懂。三年级太难了,所以我不想上学……”
你看,无论是在辅导班提前学感觉简单,还是在家里提前学感到困难,提前学习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事与愿违的。
我不知道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否了解自己孩子心里的想法,是否知道自己的做法已经伤害了孩子对新学期的学习热情。而我此刻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消除孩子的困扰,尽可能地用眼神、用语言、用微笑给孩子一份坚定的承诺,一个美好的期许——
第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他的苦恼除了因为重复学习没意思,还因为家庭对其学业有较高要求。于是,我首先对他的提前学习表示了祝贺,同时也告诉他,在课堂上,老师、同学们一定还会有不同的想法、多样的思路,对你来说可以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可以帮助自己学得更加完整和扎实,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孩子非常认真地对我点了点头,眼睛里开始有了期待的神色。
第二个孩子资质聪慧,但因为身体发育等原因,行为自控能力暂时落后于同龄孩子。父母非常用心,假期带着他提前进行了预习,可能是方式方法的问题,也可能是情绪比较急躁的原因,孩子并未能够听懂,于是产生畏难情绪。对于他,我要做的就是给他信心。我非常坚定地告诉孩子:“郭老师教的,你一定能听得懂,放心来上学吧!”孩子很开心地接受了我的正能量,回家后说上学很开心,还说郭老师一定能把他教好的。
受家族遗传基因、身心发育情况、家庭养育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储备、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面对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习进度、同样的学习要求时,每个孩子的承受能力也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那些能力相对较强的孩子来说,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收获更多的信心和尊严;而对于那些能力暂时还不能胜任学习要求的孩子来说,来学校学习则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失败和失落。
眼前的这个孩子因为身体协调能力发展相对滞后,动作非常慢,还特别容易分神。他一边慢吞吞地抠着桌角,一边低垂着眼皮,用非常细小的声音吞吞吐吐地说:“我本来写作业就慢,放假在家里也是不停地写作业,开学后作业肯定会更多,我就更加来不及了,所以我不想来上学……”
这个孩子其实让我很心疼。我心里非常清楚地知道,他智力完全没有问题,但因为某些身体机能还未完全发育好,所以写作业要比其他同学更加吃力费劲。我也知道,孩子的父母可能还不太愿意接受孩子的现状,更不甘心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使明白孩子有困难,可还是希望他花更多的时间达到和其他同学相同的学习水平。所以,在一、二年级,他们就用作业大量占据孩子的生活时空。这对孩子来说确实非常痛苦,他其实很早就告诉我,看到作业就想吐!看样子父母在假期又让他做了很多的作业,孩子自然很清楚开学之后要过的是他不喜欢的生活,因此不喜欢上学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感觉关键是其父母转变观念,他们要能明白,对孩子一生来说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是眼下的这点分数重要,还是孩子健康的身体和对学习的热情更加重要?
针对孩子的现状,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些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针对孩子的身体情况,让他多运动,促进大脑各部分功能的发育;比如减少孩子的书面作业,加强听说练习;比如说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适度降低对其的学习要求;等等。总之,就是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帮助,在耐心等待的同时让孩子保持对学校、对学习的热情。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也就是说人必须在社会交往中学习不同的社会规则和交往方式,学习约束自己、理解他人,以便与他人交流沟通,融洽相处,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人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社会性,而是要在后天的社交环境中接受到来自不同人、不同文化、不同事物以及自身身体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形成社会性。简而言之,社会性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有的孩子由于早期阅读方面存在欠缺,文字理解和语言表达都不是特别准确流畅,输出和接受信息可能存在一些困难,所以上课听讲时会比较吃力,必然影响学业水平。同时,由于很难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表达、理解有误发生一些纠纷。这样的孩子自然对上学也是感到不开心的。
有的孩子由于家庭成员中有的人比较强势,言语粗鄙,情绪暴躁,家里总是弥漫着一股对抗的氛围,孩子自然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习得相似的情绪、言语表达方式。虽然孩子是无辜的,但这样的状态使其很难融入正常的班级交往,时间长了,就会被边缘化。这样的孩子还容易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平日里不愿意公开发言,很少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经常游离于群体之外,时间长了,自然缺少班级归属感,自然不会特别期待上学。
这些孩子需要家校教育的协同一致,针对孩子的情况加强习得性练习。比如增大孩子的阅读量,加强孩子阅读理解的训练,注重家庭成员的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多组织孩子间的同伴交流活动,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成长空间。
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一方面我很欣慰孩子们能够很坦然地对我表达出心里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我也非常担心,刚刚迈入三年级的他们就对上学失去了热情和向往,这往后的学习生涯又将会如何呢?我不知道,孩子们的父母是否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遇到了困难,受到了困扰?是否尽可能地去帮助孩子解除痛苦、消除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