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峰 李紫月
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超负荷心理压力状态,以及这种状态生成的消极学习体验。有学者指出,学生在面对作业压力时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体验,倘若学生的作业压力体验是消极的,压力就会成为负担[1]。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身心健康,由此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有鉴于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明确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2]。由此可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学者或基于数据分析探讨了学业负担对初中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或分析了作业负担与作业设计、个体需求以及环境耦合的关系,并提出生态化作业设计思路等[3]61。上述研究成果为作业负担后续研究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与策略。尽管如此,学术界对学生作业负担的生成逻辑、主要表征与消减路径等内容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而探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的生成逻辑是破解学生作业负担困境的前提与关键。基于此,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的生成逻辑、主要表征,进而寻求学生作业负担的消减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业负担是学生学业负担重要组成部分。当繁重的作业超过学生学习压力的承受阈值,与他们主观学习心理感受产生严重“不对称”时,就容易出现学生对作业的消极情感体验,这种体验逐步转化成作业压力,甚至滋生出令学生心力交瘁的作业负担。
学生作业负担发生的实质是一种病态教育观念或学业负担观念病毒的持续复制与恣意传染[4],而传统教学理念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产生的意识源泉。从教育学角度而言,传统的教育范式、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理念拥有维持自身现状和特点的走向和趋势,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5]。特别是主知主义、重智主义和工具理性等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教学理念不断牵引着教育教学活动向着其代表的价值规范靠拢。主知主义教学认识论强调教育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必要的知识,反对把人交给“自然”、引向“自然”。重智主义只重视或过于重视智育,忽视甚至压制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工具理性是指个体的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个体纯粹从效益最大化角度去思考。在这些传统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学校教师就容易在意识层面和教学行为上把教育活动限缩为智育,从而把作业异化为一种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功利性工具,由此遮蔽了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积极学习体验以及渗透道德教育等一系列隐性价值取向。当堆起一本又一本练习册、展开一张又一张习题卷、面对一道又一道难题时,大多数学生很难产生快乐而又幸福的积极情感体验,对作业的心理负担也随之产生。
学业期待是指教学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依据一定的个人经验和具体需求所产生的对学生学习的先行性目标预设和整体性价值判断[6]。按照教学主体划分,学业期待可分为教师学业期待、家长学业期待和自我学业期待。学生作业负担主要包括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作业负担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学校教师依据一定教学目标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任务所产生的负担,后者主要是家长或辅导班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任务所产生的负担[7]。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的学业期待更多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学业考试成绩的期待。家长的学业期待有别于教师的学业期待,它不只是对学生知识学习、应试能力的期待,还会有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期待。有期待就有憧憬,有憧憬就会有自觉或不自觉的教育行动。教师苦于课堂教学时间限制,家长限于自身指导能力不足,都默契地把这份“沉甸甸”的期待嵌入学生作业之中,将作业变为学生“刷题”“练题”主阵地。由于在学校和家庭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学生只能把这份沉重的期待转化为自身的心理压力和作业负担。
学习习惯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逐渐稳定的自发性学习行为方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有时是受到不良学习习惯的驱使。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学生作业负担分为主观作业负担和客观作业负担。客观作业负担即客观存在的作业任务和作业量,而主观作业负担即学生对于作业任务的自我感受[8]。在同一个班级学生客观作业负担通常是一致的,但是学生个体学习习惯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有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准时、有效地完成作业,而部分学生则存在拖延作业、应付作业甚至是逃避作业的不良习惯,具体表现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专注力不足、注意力分散等。这些不良学习习惯让学生难以按时完成作业,进而还会招致家长和教师的批评,使学生心理上又多压了一根“稻草”。与此同时,同一份作业在不同学习习惯的影响下,也会在不同学生个体心理中生成不同程度的主观作业负担,例如教师布置的作业对有些学生而言可以轻松应对,但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却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作业、无法向教师和家长交代而产生内疚、害怕、焦虑等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由此加剧作业心理负担,甚至引发厌学情绪。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主要包括课后作业多、复习资料厚、辅导补习滥以及考试难度大等,尤其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这些问题给教师、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严重的思想负担和心理阴影。就其主要表征而言,主要表现为教师布置作业简单机械、家长辅导作业盲目无力和学生完成作业磨蹭应付等方面。
在应试教育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环境下,好成绩和高分数俨然成为我国不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要追求目的。题海战术作为一种实现应试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深受中小学教师的青睐。它采用典型性的题目,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机械的重复让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知识[9]。题海战术不需要中小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汗牛充栋的练习册和辅导材料成为学生作业的主要来源。这种简单机械的作业布置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对中小学教师来说,简单机械的作业布置方式容易导致思维僵化,作业设计意识弱化。部分中小学教师对作业设计认识不足,又缺乏有效的作业设计理论与方法指导,甚至误把作业设计等同于作业布置。对学生来说,由于作业基本是面向所有学生,大部分作业答案统一、要求统一,很难照顾到不同学业发展水平学生的需求。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大部分都是在课后完成,家长需要部分参与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一方面,孩子的有些作业是家长安排的。因为不了解学校的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难度,不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弱项等,不少家长在安排作业时比较盲目,作业或与孩子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不适应,或与学校布置的作业基本同质,或质量不高、数量过大,从而加重孩子的作业负担。另一方面,虽然“双减”政策要求,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2],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与孩子作业完全隔离。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会主动关心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也会向家长求助,家长需要辅导孩子完成作业。而作业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性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不少家长难以胜任这一工作。全国妇联调查显示,40%以上的家长觉得无力辅导学生作业[10]。部分家长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对相关的学科知识不了解,辅导孩子时更是感觉无力。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多为孩子的祖辈,他们既要忙于生计,又要照管孙辈,加之本身的文化程度较低,根本就没有能力辅导孩子作业。
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要求越来越高,作业数量越来越多,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作业完成过程变得越来越磨蹭和拖延。研究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磨蹭应付除了有自身注意力分散、责任感缺乏、时间观念淡薄等主观因素外,也有作业题量大、重复率高、内容复杂等客观因素。除此之外,部分作业只是关注静态的书本知识,而忽视了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导致书面作业过量,压缩了学生在真实世界进行探索和实践的时间[3]61。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更喜欢一些趣味性、开放性和操作性的作业。虽然书面作业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解题技巧以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天天重复完成这种作业,学生难免会感觉无聊、枯燥、乏味,从而磨蹭应付。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消减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问题。“双减”政策强调,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2],这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消减是一个系统的、多方协同推进的复杂过程[11]。在实践中,可以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家校合作共育以及促进作业习惯养成等方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任何教育行为都需要立足于对“教育是什么”的原点思考来进行,作业设计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解决是由对“教育原点”问题思考之缺失而导致的[12]。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后作业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而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压舱石。为此,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建立起作业改革、作业设计与作业管理的协同推进机制,既是一种教育常识的回归,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责。学校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分学科研究制订教学基本要求,完善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毫不动摇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现代人才观、高质量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观指导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厘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探索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进一步提高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通过控制作业时长、减少作业数量、优化作业结构以及提升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家庭和学校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随着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加,应试竞争早已从高中阶段下移到了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家长由于存在育儿焦虑,热衷于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培训,希望通过辅导培训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不仅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作业,还要奔走于各种学科辅导班,课内课外的作业负担也随之增加。因此,要切实解决学生作业“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问题,学校不仅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出发,做好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的作业布置协调工作,确保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合理;还应该通过班级微信群、家委会以及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求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克服盲目攀比心理,积极引导家长树立合理的学业期待,避免增加孩子课外作业负担。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平台、报刊书籍等多种渠道,拓展知识视野,提升教育能力,增强有效参与孩子作业过程的能力,督促孩子按计划完成作业。只有家校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协同发展,构建起相互支持、良性互动的教育共同体,才能把“双减”政策关于作业管理的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作业温故知新、改进教学的功能,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双减”新生态。
进入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已经迈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要求把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位,要求转变中小学生学习方式,努力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乌申斯基说过,“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13]。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可以让学生有规律、有节奏地完成作业,提高作业完成效率,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习惯,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增强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行为习惯作为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经过长期积累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作业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规范书写、准确表达、先思后问等基本作业行为习惯;要通过设计可供选择的作业、提出差异化的完成要求、设置可调控的完成进度以及提供个性化的作业辅导等途径,促进学生自主判断作业能力、自主选择作业内容、自主调控作业进程、自主寻求作业帮助等自主作业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