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践论》及其新时代意蕴

2022-11-24 14:23方新光寸彦中郑向冉
关键词:实践论马克思主义理论

方新光,寸彦中,郑向冉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实践论》是毛泽东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哲学著作,也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首次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果解决现实问题的典范。毛泽东在认真钻研中国传统哲学和马恩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革命形势及个人生活经历,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有效解决了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口“讲中国话”、如何让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等重要问题。即使在社会主义走入新时代的今天,《实践论》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其对于我们党和国家直面第二个百年建设征途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实践论》所著的历史背景

1937年,由于党内面临着各种不切实际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问题的猛烈冲击,使毛泽东不得不重视党员的思想建设,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引导他们摒弃僵化观念、拓宽狭隘意识,从而为党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实践论》是毛泽东在认真研判当时革命形势的基础上诞生的,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1.十年内战向抗日战争的过渡阶段

1927—1937年国共十年内战,国内局势纷繁复杂,阶级矛盾日渐突出;国外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不断内渗,民族侵略程度不断加深。面对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现实困境,毛泽东审时度势,总结两次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将更为严重的民族矛盾摆在首位,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各阶层勇敢反抗,有效遏制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殖民掠夺的丑恶行径。此时党内的主要任务是丢掉关门主义,不惜一切代价、团结所有力量抵御外敌。

2.党内主导思想存在偏离亟需转变

在革命进行的紧要关头,很多党员一度受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鼓动,盲目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导致中国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党内思想产生严重偏离。千钧一发之际,遵义会议的适时召开挽救党于水火之中,纠正了党内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亟需正确的思想路径指引,为革命事业转危为安提供了科学的方向。

3.红军长征战士需要科学理论武装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性转移,虽然大量革命战士在途中英勇牺牲,红军人数锐减,但最终留下了一批精英力量,成为我党革命斗争的宝贵财富和可堪重用的骨干先锋。这群红军战士在革命实践中大有作为,却缺乏科学的思想和理论逻辑进行指引、武装。毛泽东为纠正他们身上的短板与不足,经常讲授相关课程,《实践论》最初就是以讲稿的形式呈现,发挥理论宣传作用。

二、《实践论》诞生的理论渊源

在起笔《实践论》之初,毛泽东的思想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促使其实践观逐渐趋于成熟。经过早期中国传统哲学启蒙以及杨昌济老师关于湖湘文化的教导,毛泽东走上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在三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系统总结出适用于中国实际的实践主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构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

1.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熏陶

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经常认真钻研中国传统哲学著作,对其哲学思维的养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注重探索“道”,是与西方哲学不同的一种内在超越。它更加强调意象的表达,而不是用概念直接定义事物的本质,主张用人与生俱来的感知去体悟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它认为“知”不仅是对事物表面状态的了解,还要挖掘事物更高层次的价值,即追求道德良知。而“行”指代一切实践活动的总和,强调“经世致用”。所以,中国传统哲学把“知”与“行”当作统一的一体,将求真与求善、致知与崇德融为一体。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王夫之,其“知行观”实质上已初步具备唯物主义色彩,他认为:“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毛泽东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深受启发,对于实践的理解开始萌芽。

2.湖湘文化的感染

毛泽东在读书期间师从杨昌济,杨老师教导的湖湘文化所蕴含的“力行观”对其影响颇为深远。此时毛泽东的实践观是以“理”驭行的,他认为“知”应放在第一位,而行要低于知的层次。实践则是人们精神活动(知、信、行)三个步骤的最后环节。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能实行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尽管这个阶段的毛泽东更重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且具有一种唯心主义倾向,但这也表现出他对于人的心性修养的关注。与此同时,由于受到湘学文化中务实思想以及杨昌济老师“致用”主张的感染,为其后来“求真务实”观点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在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难时刻,毛泽东对西方理论反复摸索,终于找到了令中国摆脱困境的正确指导思想。虽然受到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影响,但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识,结合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与反思,有所选择地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从而形成了个人独具特色的思想。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与主张的同时,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投入到中国革命实践中,推动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收获了良好的成效。

三、《实践论》阐述的主要内容

《实践论》全文共九千余字,内容通俗易懂且逻辑严密。毛泽东从实践的立场出发,结合革命现实阐述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如何过渡到理性认识以及什么是真理的检验标准等基本哲学问题,形成了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

1.“知”与“行”的辩证理论关系

首先,“行”决定“知”,“行”是“知”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分别从阶级社会和非阶级社会两个角度指出,社会成员的认识离开生产活动不可得到,用实践解决人类物质生活的基本问题,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他认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的实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3]其次,“行”源于“知”的需要,认识的发展必须经由实践。随着社会历史向前发展,人们会遇到很多未知的挑战,也会面临新的抉择,这些困难迫使大家从实践中摸索出解决的方法与经验,推动认识不断走向完善。最后,“行”是“知”的目的,“知”与“行”必须统一。毛泽东认为,认识的归宿是为实践服务、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人们通过探求客观世界,形成主观上的思想认识,最终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2.认识是逐渐深化的运动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描述了认识运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逐步深化过程。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出发,经过复杂而漫长的实践历程向理性认识推移、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会不断提高,认知结果也会更加科学。首先,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端,是认识产生不可或缺的环节,人们在接触事物后形成并不完备的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感知才能达到概念化的理性认识。其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不可分割,并最终在实践过程达到统一。在这个阶段,感性认识已逐渐走向成熟、材料丰富且合乎实际,变为经过实践科学改造的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举例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从表面排外主义斗争的感性认识过渡到帝国主义压榨人民大众实质的理性认识。最后,将理性认识回归实践,应用理论于实践,检验是否符合预想的目的,并对其进行修正、补充,达到认识运动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通过两次飞跃实现对客观事物更深层次的理解,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3.有关真理检验标准的论证

关于人们对外界认识是否符合真理性标准的科学认识,毛泽东认为分为两种情况,一方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获取的思想与预想结果相匹配,主观思想符合客观规律性,即为真理;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人们的认识与客观实际不能统一,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但经过失败后人们会反复修正自己的思想使其适合于外界规律性,最终达到真理性认识。由此得出,无论认识是在一开始还是修正后成为真理,都脱离不了实践的检验,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只能是社会实践。毛泽东指出,自然科学真理关键在于科学实践证实,马列主义的真理性在阶级和民族斗争实践中得到检验,而辩证唯物论的真理性在人的实践中得以验证。针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问题,毛泽东则认为客观现实世界的运动变化没有穷尽,人们基于变革客观现实的思想认识也会不断超越深化,因此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没有完结。

四、《实践论》的新时代价值

1.深化对新时代基本国情的认识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华民族迈入新时代建设时期,走上一条属于新时代的长征之路。党中央在认真研究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做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产生转变的全局性判断[4]。从社会矛盾主体(即人民)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接续奋斗,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当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在物质层面上,不仅解决了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还通过精准扶贫带领6000余万人摆脱贫困,并在2020年实现了全民小康不落一人。在文化层面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的出现,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性,把世界各地令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展现在大众面前,有效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求。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诉求不再局限于拥有基本生存资料,而是更关注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进一步追求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

从社会矛盾客体(即当前社会发展现状)角度进行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量变前进,工业化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出口商品更是遍布世界各地,变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社会生产的变革带动经济快速增长,GDP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发展在现阶段还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之处:社会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物质需求,产品的质量、种类和服务都存在欠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对于社会公平的需求,集中体现在收入和消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地域性差异;精神文明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待提高;自然生态保护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人居环境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因此,我们在充分了解新时代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的社会现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2.始终坚持检验真理的人民性立场

单个人的认识可能会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然而建立在成千上万人民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认识必将深化为真理。带有人民立场的实践决定认识的发展方向及其真理性,必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基,脱离人民的一切活动将于真理所背离。例如,推动中国发展进程的土地改革运动,对于广大人民而言,无疑是一场具有至关重要意义的伟大实践,但对于少数敌对分子而言,他们则认为是对其个人利益的损害与破坏。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相同实践活动的评价会存在极大偏差,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必须从坚定人民立场,人民的真实需求及利益是实践活动真理性认识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我国实现快速发展的最坚实的动力支撑和依靠力量。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变革会催生新的机遇,但同样充满着风险挑战。随着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即使微小的国际动荡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利益,甚至关乎生命安全。我国如果想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就必须凝聚人民的智慧,就必须了解人民的诉求。只有从人民的身上才能找到破解百年变局的密码,也只有从人民身上才能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路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不是背离现实的空喊,而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出的时代呼声,并将切实落实到为民谋福祉的行动上。民心向背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党和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必须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检验和认可,听从人民的意见与建议,才能顺利贯彻和实施。红军长征途中“半条被子”的故事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和人民是不可分割、相互依靠的命运共同体,“人民至上”的重要经验始终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和力量源泉[5]。

3.在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动认识发展

恩格斯曾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6]正因为有了源源不断的实践需要,科学认识才能与时俱进。时代在飞速前进,客观事物的形态随之变化各异,人们的思想认识也不应落伍僵化或墨守陈规,必须适应时代变革而创新升级。回望过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饱经挫折,经历了长期艰难的历程,对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点滴变化之间得到深化。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发展格局随着规划稳步推进,在过去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如果想要继续实现向前发展,必须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创新思想,再由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特别是新时代的理论工作者,决不能脱离中国的政治经济实际去胡诌抽象的理论,应自觉将理论同具体国情相结合,真正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7]。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运用于实践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也只有被实践检验过的理论最终才能发展为真理。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制度不能浮于表面,不然只能是“一纸空谈”,要在厘清我国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将这一思想武器运用于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落实制度的执行能力,实现制度与治理有机统一,这是我国制度建设今后一段时间内所要努力前进的方向。放眼未来,“十四五”规划已经为国家发展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在第二个百年的实践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猜你喜欢
实践论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从李达到陶德麟的《实践论》解读之路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实践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