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兼谈林草型造林模式推广

2022-11-24 14:15王丽丽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林草阜新林农

王丽丽

(阜新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000)

阜新地处辽宁省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区,东达沈阳及辽东沿海城市,西至朝阳、内蒙古赤峰。地处42°10′N和122°00′E交点上斜卧方向,海拔218.1 m,气候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5.7 ℃,有效积温1 800~3 200 ℃,无霜期145~150 d,风多风大,全年平均风速3.7 m/s,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土质为风积沙土,渗透性强,土壤属于生草风沙土,田间持水量20~30 cm,土层为9.0%,保水保肥能力差,是典型的北方风沙半干旱农业区。境内东西长170 km,南北宽84 km,总面积10 445 km2。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经济由于社会经济和气候干旱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发展比较缓慢,阜新农村人口有100万左右,人均耕地7亩,是全省水平的4.3倍。土地资源多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就是在多年的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没有选准方向。2002年开始,国家在阜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规划10年退耕还林还草200万亩,营造杨树速生林和经济林开发100万亩,如何调整,300万亩退耕地林间、果间发展什么项目,目前在林业生产中应用的模式主要有林草、林林(林果、林林)、林粮、林药和林下养殖。回答这些问题,不外乎2种模式,一种是林粮模式,这种模式最受农民推崇,但效果最差,因为其既破坏了生态,又使经济效益低下;另一种是林草模式,这种模式农民认识度不高,但潜力最大,效益最高。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基础上,对阜新地区如何推广实施林草造林模式加以探讨[1-4]。

在国内张燕等[5]针对目前林农复合经营中采用的大宽行模式,研究在不同的林带距和不同的树蔗开航后,桉树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并测算其经济效益。李勇美等[6]分析了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树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当地选取合理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友梅等[7]研究得出了杨树生长逐年进入郁闭期,林地农作物效益越来越低,分析了宿城区高效林农复合经营现状,探讨了林地综合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金刚等[8]在辽西坡地上,通过枣农、梨农、桃农、杏农等林农复合经营模式试验并进行产量、产值分析给出了该区适宜的林农复合优化模式。张波等[9]在黑龙江省拜泉县三道镇某新村选取林-粮、林-药,以及纯农和纯林等共计5块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对林农复合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彭常福等[11]调查了广德县林农复合经营现状,进一步分析了该县林农复合经营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几种值得推广的特色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宋西德等[12]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的结构、类型和模式,并确定了适合该区发展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模式,为该区复合农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国外在林农复合的定义问题上曾经做出持续不断的努力。这一定义是由国际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研究中心(ICRAF)给出的,期间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修改,不同历史时期对林农复合定义的表述虽然不同,但是其中心思想是相同的,即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的时空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

1 推广林草模式发展牧草业的理论根据

1.1 林草基本模式符合阜新生态建设要求

从阜新的地理坐标看,植被属于华北、长白、蒙古植物区系交错带,从当地生态特点看,改善风沙地生态环境,农业增收、畜牧业增长,都符合林草模式,为北方风沙半干旱地区农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阜新农业区划结果表明,生态顶极群落是疏林灌草型,灌木和草木构成植被的主体,乔木林多以疏林形式存在,如代表性树种油松、蒙古栎等。近二三十年,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和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针对阜新地区造林树种选择,农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阜新生态环境建设应重点选择乡土树种、灌木树种和适生草类。

1.2 阜新恶劣的自然条件需要发展林草基本模式

阜新虽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但降水量相对较小,属半干旱地区。从气象记录看,多年平均降水量450 mm,但近几年由于连续干旱,年降水量在300 mm左右,并且常伴有春旱发生。连续多年冬、春季基本没有有效降水。农业生产常受到风沙干旱危害,农作物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生态脆弱,土地沙化现象日趋严重。农业种植、林间种粮这条路逐渐被封死,也就是说,搞农业经营活动大多违背了生态经济规律,不仅不能发挥利用生态系统间耦合效能和扩增效能,反而导致生态系统相悖,功能受损。另外,土壤肥力低、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等因素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形成广种薄收,越种越穷,越穷越种的恶性循环。

1.3 充分发展林草基本模式是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据阜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11],2016年粮食总产量205.4万t ,比上年增加64.1万t,增长4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 812元,比上年增长6.3%;2017年粮食总产量199.2万t,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 548元,比上年增长6.2%;2018年粮食总产量197.8万t,比上年减少1.4万t,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 443元,比上年增长7.1%;201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277.5万t,比上年增加79.7万t,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849元,比上年增长10.5%;202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 218.3 万t,比上年减少 59.2 万t,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183元,比上年增长 9.0%。以粮为纲带来的结果,一是百万农民人均收入不能大幅度的提升,长期徘徊不前;二是部分地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在一定区域内不断地加剧;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多年,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形成新的产业链。实际上,阜新地区在多年农业结构调整中,也探索出一条路子,那就是植树造林,林间种草,或退耕种草,然后发展畜牧业,搞畜牧业加工和乳品加工,这一产业链条,目前已见雏型,即将形成经济优势,但这是阜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向,为了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在突出发展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搞好林下经济开发、加强林地空间利用,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阜新结合国家退耕还林等工程,应做大做强栽树种草发展畜牧业这个产业链条,使阜新地区土地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真正做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事,以短养长的目的。

2 推广林草模式,发展草业的意义

2.1 草有非常好的生态作用

自然界中,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成了地球上植物的主体,无论是在生态建设上,还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上,人们往往重视木本植物的利用,特别是乔木树种的选用,而往往忽视灌木特别是草本植物的应用。这是人们认识的重要误区,其实草在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中,与乔木一样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草类植物自身特有的作用[13]。

2.1.1 调节空气

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使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上升,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草可以调节大气中O2和CO2的比例。科学研究发现:每公顷草每天吸收CO2近1 000 kg,同时又能产生约700 kg的氧气,这足够1 000人呼吸之用。草地还可以减少太阳的热辐射,夏季草地比裸地气温低3 ℃~5 ℃,当柏油路面温度高达40 ℃以上时,草地表面温度不过30 ℃。

2.1.2 消毒杀菌

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很多细菌都是依附尘埃悬浮在空气中,经测试,在一个绿化较差的车站附近,每立方米空气中细菌达49 700多个,细菌很多,在一个有草坪或人工种草的地方周围每立方米细菌却只有688个,细菌少得多,两者相差72倍。草分泌一种能杀死细菌的物质,可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草还能吸收大气中的尘土和一些有害的气体,并将其转化为对人类有益的蛋白质或无毒性盐类。

2.1.3 消声吸噪

草地还具有降低噪声和释放负氧离子的作用,草坪或草地柔软而富有弹性,能消弱声波的传送能量,并吸收噪音,一般可降低8~10 dB。

2.1.4 水土保持作用

科学测定表明,深为20 cm的表土层若要被雨水冲刷尽,有草地的需要万年之久,而裸露的土地只需18 a就可完成。由此可见,草对水土保持有很大作用,草地防治水土流失的能力明显高于灌丛和林地。

2.2 林间种草的意义

阜新地区广大基层干部,科技工作者和农牧民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造林种草经验,种草发展畜牧业产业在阜新地区已见雏形。种草一般每亩投入50~70元,成本低,省时、省工、见效快、产量高、效果好。种植优质高产牧草一次可连续利用收获多年,并且当即可收获,收割的草营养价值高,如紫花苜蓿、俄罗斯饲料菜、鲁梅克和奇可利等牧草蛋白质的含量是玉米、大豆的几倍至十几倍,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使用优质高产牧草饲养畜禽,可降低成本,提高畜禽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我国种植牧草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主要是满足自用,随着面积规模的扩大,产量增高,还应进一步开发草粉等牧草产品,进一步提高种植牧草的经济效益。

2.3 种草经济效益分析

阜新市大部分地区适宜种草,既可以实行林草间作,又可实行农草间作、果草间作。据“十一五”期间调查,种1亩紫花苜蓿,购买种子加上生物肥药料不过百元,能连续收获8~9 a,种植第二年的产量就能达500~700 g干鲜草,最多能达1 500 g,市场价格每斤0.4元左右,出口外销每斤可达0.7~0.8元,据此计算,每亩年收益350~500元,投入产出比为1∶28。而阜新地区间种玉米等农作物亩收入150~200元,据此推算,种草比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每亩多收入200~300元。等到种植的商品草地形成一定规模,形成产业链,每亩收入可达500~1 000元。

3 主要措施

3.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应提高认知,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特别是各级政府应成立林下经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农业局、林草局、水利局和农业开发等部门的领导组成,加大林间种草工作力度。在实施林间种草工程中,政府应在种子、化肥等方面给予补助,以保证工程如期完成,这里强调的是乡镇政府应负主体责任。

3.2 统筹安排,做好规划

要统筹安排,改变单一建设模式(林粮模式),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真正做到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3 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林下经济开发对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意义,使林下经济开发政策技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强有力的舆论氛围。

3.4 明确目标,做好科技培训

加大技术培训,层层办技术培训班,级级抓点,建立健全科技推广和服务信息网络体系,使造林经营户都能熟练掌握造林技术模式的实施操作方法,让农民心里有底。

3.5 提供保障,技术人员带头

成立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为实施林下经济开发提供技术保障,推广植树种草模式。抽调专业技术干部在种草期间下乡检查督促工程质量,保证林草型造林技术模式的科学实施。

4 结语

推广林草模式发展牧草业的理论根据,包括林草基本模式符合阜新生态建设要求;阜新恶劣的自然条件需要发展林草基本模式;充分发展林草基本模式是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等,又阐述了推广林草模式发展草业的意义,主要从草的生态作用、林间种草的意义和草的经济效益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安排,做好规划;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明确目标,做好科技培训;提供保障,技术人员带头等发展林草型造林模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希望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为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林草阜新林农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草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四川省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进展
提高林草科技实效性的思考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青海省成立林草有害生物防控专家委员会
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分析
加强原创意识加大对地方文化的发掘
林农的林下经济
林农合作组织的合作联盟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