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娟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紫金城小学,甘肃 平凉)
部编版教材全面使用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再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着眼学生核心素养,立足课堂,每一步都来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部编版教材指的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的在小学、初中、高中统一使用的教材,所以,也可以称为统编版教材。自部编版教材全面使用以来,无论对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语文来说都是一场“静悄悄的课堂革命”。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课堂教学改革也尤为迫切。同时,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也愈来愈影响到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的改变。而“六步四环”虽然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模式已发挥了作用,但作为学生的导学方法或者导读方法仍需继续研究和实践,需要不断检验和完善,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人的创造性思维,而联想意识和联想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跨不过去的“一道坎”,因为联想和想象对小学生写作核心素养提升大有裨益。那么该如何在小学语文“六步四环”导读法实践中体现出“联想”理念或者策略呢?
题目(对应于整本书阅读指的是书名)是文章的眼睛或窗户,透过题目可以窥见诸多端倪。例如,在导读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就“桥”这个题目展开联想:“它让你想起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以‘桥’为题目?”又如在导读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海上日出》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日出的?”“如果让你写日出,你准备从哪个角度来写?”这样的指向于联想和想象的问题,一下子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支点蕴藏着巨大能量。在“六步四环”导读法实施的过程中,在“联想与定向”环节,引导学生从作者出发,也可以生发出诸多联想,提升联想和想象能力。例如,在导读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时,让学生就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展开联想:“作者写的是《穷人》,可是你们知道吗,作者其实出身于贵族家庭。出生于富贵家庭的他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呢?”表面看,这一引发联想的问题好像有些偏离轨道,但是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这一提问引导学生就作者身世展开的联想,正是后续深入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础,也是深刻感受作者伟大的基础。
没有联想,就没有写作。凡是高明的作家,都是联想的高手。史铁生身患各种疾病,靠着联想,成就了自己充实而又不平凡的写作生涯。联想能力强的学生,自然而然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也比较高。其在立意时,就比别人想得深、想得远。
在“六步四环”导读法实践的过程中,“定向”并不是标新立异的独创,而是来源于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魏老师的“六步”与本文“六步四环”导读法的“六步”虽有区别,但其“定向”的意义是一致的,是“六步四环”导读法的滥觞。
“六步四环”导读法的“定向”也来源于一篇课文。可以说,在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的主题思想或者写作方法来作为导读方法。《南辕北辙》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方向一定要正确,要有的放矢。“六步四环”导读法的“定向”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制订阅读目标清单或任务单然后自己去完成,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制订目标、自己完成目标这样的体验式、过程式学习,更会有充实感和意义感,更能激发其阅读的能动性。这也正是“六步四环”导读法“导”的目的所在。
总之,“六步四环”作为一种导读方法,无论哪一环节都是立足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尤其是“联想与定向”环节,更是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在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