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超宗,张永红
(1.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2.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大学),上海 200241)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佛鲁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对职业倦怠的经典定义,职业倦怠是指工作对象在职业环境中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负荷过重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低成就感等三种形式,是一种极易在助人行业中发生的不良症状,比如警察、教师等职业。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形势与巨大挑战,与此同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工作压力与强度也与日俱增,职业倦怠现象日趋明显,有研究表明,当前高校辅导员普遍具有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1]这充分表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群体中发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如果不妥善处理好,势必将会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以及高校的稳定与发展等多方面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新时期加强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由于长期受到来自自身内外因素的多重压力与影响,得不到及时排解和克服,从而使其身心处于衰竭、思想情绪缺乏动力、工作效能明显降低的一种不良职业状态。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具有隐蔽性、群体性、性别差异性、阶段性和层次性等众多特点。总的来讲,它的外在表现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思想情绪方面。在思想上,处于职业倦怠之中的高校辅导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党性修养缺乏磨练、对职业缺乏正确认识等问题与不足。思想认识的不足进而导致他们对自己和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变得消极,职业理想和敬业奉献精神也逐渐消退。在情绪上,由于工作的繁重、付出与收获不匹配等原因,极易产生厌倦压抑、紧张焦虑、不满与抵触等负面消极情绪。有调查表明,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认为经常会出现消极情绪的辅导员达68%,很少会出现消极情绪的辅导员仅仅不到10%。[2]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态度行为方面。在态度上,处于职业倦怠下的高校辅导员,对待工作逐渐丧失耐心与兴趣,积极性不高;对待个人发展充满悲观失望,缺乏职业归属感,时常有转岗、换行、跳槽的意愿;对待学生冷漠,缺乏关爱,责任感下降。在行为上,对待工作斤斤计较,被动敷衍,缺乏主动和创新,安于现状;对待学生缺乏理解与支持,疏于管理,忽视与学生情感交流,放任学生;对学校管理和各项工作抱怨较多,对个人地位和待遇不满,职业认同感低等。严重者还会出现酗酒等异常行为的发生。
三是生理智力方面。在生理上,处于职业倦怠之中的高校辅导员常常会出现极度劳累、偏头痛、乏力、睡眠障碍、内分泌失调等不良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心脑血管、胃等方面的疾病。在智力上,部分高校辅导员会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学习能力弱化等不良状况,反映到辅导员工作上,常常表现为工作机械重复、缺乏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产生是辅导员个人自身内部因素与高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1.理想信念缺失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党员、管理干部与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辅导员的理想信念状况是健康、积极向上的。然而,新时期,由于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化,加之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负面思想的影响,导致部分处于职业倦怠中的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和影响,在思想上主要体现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缺乏信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宗旨意识淡化、党性意识不强等负面情况。思想是行为的向导,这些负面思想进而导致部分辅导员出现进取精神退化、职业理想欠缺、育人意识和能力下降、责任感与使命感降低、履职能力弱化、敬业奉献精神丧失等职业倦怠问题和情况,可见理想信念缺失是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原因。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辅导员自身理想信念这个精神支柱与根本动力如果不解决好,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将更难克服。”[3]
2.胜任力不足
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在不同场合承担着诸如教师、管理干部、朋友、心理专家、安全员、学生保姆、联络员等多重角色身份,工作强度十分巨大。如此多的角色身份势必会对辅导员的责任、专业知识、职能、能力素质、时间精力以及身体健康等众多方面提出更高更多要求与期望。然而,这些要求与期望都严重地超越了辅导员自身的能力和职责范围,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时常出现胜任力低下,难以应对和满足工作要求,易产生“能力恐慌”,工作效能低下、自我工作满意度不高、心理困惑以及紧张焦虑等职业倦怠现象与问题。由此可见,辅导员胜任力不足是引发和加剧职业倦怠的重要内因。
3.心理调适不够
以“高压力、高强度”著称的高校辅导员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国家所赋予的育人使命,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深刻认识到时常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以缓解压力和保持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正如毛主席所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透支身体工作是很危险的”。然而,在现实中,高校辅导员整天忙于家庭和学生事务工作,始终处于高压力的生活与工作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和难以做到经常性的心理调适以缓解压力,从而极易导致焦虑、紧张、抑郁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进而加剧职业倦怠。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特(Leiter)所说:“由于心理调适不够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是导致个体产生职业倦怠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4]
1.工作负荷过大
大量研究表明,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工作负荷过大有直接关系。辅导员工作与高校其他岗位工作相比,辅导员不仅要承担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教学、科研以及来自校院两级部门临时交办的工作外,还要料理好自己的家庭,工作负荷严重超标。“整天劳累,身心疲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状态的真实反映,诚然,辅导员是高校教师中工作负荷与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随着工作年限和年龄的增加,高压力高负荷工作极易耗竭辅导员们的精力与情感,致使他们厌倦工作,丧失工作热情与动力,“职业倦怠指数”持续上升。
2.经济待遇低下
有研究表明,经济报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报酬越高,工作积极性就越高,职业倦怠就越低,反之,则工作积极性就越低,职业倦怠就越高。[5]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在经济方面面临二种困境:一是家庭经济负担重。高校教师的经济收入与其职称职务紧密相联,当前高校辅导员大多是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职称职务较低,绝大多数为助教或讲师,他们整体经济收入不高,但却要承担人情交往、结婚、抚养子女、赡养父母等生活开支,经济压力巨大。二是工作繁重,付出与回报不对等。分配公平合理的薪酬是高校辅导员积极工作的强大动力。然而,现实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付出多却回报少,薪酬和福利待遇在高校一般是最后被考虑的,整体经济收入偏低,在横向比较中,容易产生心理失衡,极易让辅导员们产生不满,觉得不公平。经济待遇相对低下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个人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感,大大打击了辅导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价值与意义评价变得消极,职业获得感与幸福感不强,进一步加剧了其职业倦怠度。
3.体制机制不健全
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引发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辅导员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多头管理。辅导员不仅要受到高校学工部和院系党委的双重领导和管理,还要额外承担学校其它部门安排的工作和任务,这种多头管理这极易导致辅导员在身心方面产生双重疲劳,更加容易引发职业倦怠;二是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前部分高校在辅导员工作定量考核上存在考核评价指标与标准设置不合理;在考核评价过程上存在院系领导不够重视,缺乏民主与监督,流于形式;在定性考核评价上缺乏公平性;在考核结果上也没有起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导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这致使很多辅导员认为学校的考核激励机制没有意义,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对工作的积极性,而甘于现状;三是晋升通道受阻。高校辅导员具有管理干部与教师的双重身份。然而,在现实中,晋职晋级发展时往往被两边边缘化,晋职机会少,晋升空间窄,“双线晋升”很难落实。发展通道遇到瓶颈,职业发展愿景不明晰让辅导员自我职业认同感低下易产生前途无望,悲观失落的情绪,进一步加重其职业倦怠。
美国人力资源专家马斯拉奇认为,社会认同支持的缺乏是导致个体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认同与支持力度还不够。具体来讲,从社会职业标准和从业资格来看,辅导员职业缺乏国家职业认证权威认可,目前仍未编入国家公认的职业分类大典之中,前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冯刚教授也曾指出,当前国家对高校辅导员身份界定模糊,缺乏职业国家权威认证;从社会评价来看,社会中部分存在着高校辅导员被认为不算是真正的高校教师,只是纯粹负责学生安全的“高级保姆”的错误片面认知。由于缺乏国家权威职业认证以及社会对辅导员工作价值的消极评价进一步削弱了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与归属,进而降低了他们工作的幸福感与成就感,由此引发和加剧了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度。
美国教育协会(NEA)主席迈克古瑞指出“职业倦怠这一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育业,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5]如何有效缓解和消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这个难题,成为新时期高校必须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应当从高校辅导员个人自身、高校、社会三个层面为着力点加以攻克。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有效攻克职业倦怠,辅导员加强自我完善与提升是根本。为此,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须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加强。
1.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
习近平曾指出,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思想上真信,行动上才会自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辅导员从事工作和为事业奋斗的根本动力和前进方向。坚定的理性信念会增强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认同,会促进辅导员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主动应对工作中的种种挑战,正确地看待个人发展和名利得失,做到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因此,新时期辅导员在生活工作中要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学习马列原著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成果,尤其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党性和宗旨意识,自觉抵制国内外的消极错误思潮,在学习和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牢固职业理想,增强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对工作和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进取心,从而达到有效克服职业倦怠。
2.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工作胜任力
当今社会,终身学习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备的职业素养。工作胜任力是辅导员顺利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和履行职责的必备条件,它是工作所需的身心条件、专业知识、经验、能力、综合素质等的综合反映。当前,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角色多重,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峻形势和要求。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思想做到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抽出时间,要充分利用自学、专家讲座、课堂学习、进修、校外培训交流、工作实践等途径与机会努力掌握和更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增强对工作的胜任力和对学生的有效指导,着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突发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新变化和满足工作新要求,以有效防止“能力恐慌”而带来的职业倦怠。
3.完善心理调适机制,促进身心健康
实践充分表明,辅导员适时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和干预是缓解压力、消除身心倦怠感以及保持工作激情与动力的重要方式。为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完善心理调适机制尤为必要,需着重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正确定位和评价自我,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主动走出辅导员无所不能“完美形象”的思想误区,消除自我定位错误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挫折;二是要正视工作中的压力与挑战,不惧怕,理性平和对待,正确认识。三是要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学习、掌握和运用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方法,及时有效地调节和应对来自工作、生活的中的压力和不良的情绪,始终保持身心的和谐与愉悦。四是要在工作、生活中注意培养乐观向上、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
有效缓解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高校增强组织支持与关怀是关键,为此需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
高校领导层对辅导员工作的高度重视可以有效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与成就感,能够有效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高校领导层,在思想上,要改变“科研教学第一,培养人才第二,学生工作第三”的传统偏见,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资金配套支持、待遇提升、各种奖励等方面要尽可能地向学生工作倾斜,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在生活和工作上,要做到经常关心关怀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努力帮助其解决好配偶工作、子女教育、住房等生活难题,尽可能满足辅导员的合理诉求,尤其是对一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负担较大的辅导员要适当及时给予关注、援助和帮扶。
2.着力提高福利待遇
毫无疑问,富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是激励和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因此,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和争取政策,制定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和措施,改善和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奖金以及福利等待遇水平,提高他们的整体收入水平,改变辅导员高付出、低回报的不公平现状。另一方面,高校要为辅导员自我提升与能力发展提供更多学习、锻炼和培训的机会。学校学工领导部门要适应时代变化,结合辅导员工作特点,设置专项资金,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定期通过专家讲座、进修学习、外出考察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和形式,为辅导员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业务技能和工作胜任力、开拓视野、职业发展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平台。同时,还要鼓励和帮助辅导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提升学历、规划职业发展等,并给与大力支持。通过这些激励措施可以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工作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从而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
3.加强完善体制机制
完善的制度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高校进一步加强完善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非常重要。须着重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完善:一是要科学管理,合理定位。高校要根据国家文件和学校实际,从角色定位出发,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内容与范围,理顺隶属关系,做到分工明确,以避免多头管理带给辅导员的多重工作量,从而可以有效减轻压力和提高工作效能;二是要健全考核机制,强化激励与约束。为此高校要进一步优化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加强监督,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同时要严格考核结果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于考核分数倒数的辅导员可以采取淘汰或转岗,对于考核优秀的,要给予表彰和物质激励,并作为以后晋升发展的主要依据。通过严格绩效考核评价,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可以大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有效遏制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最后,要打通晋升通道,明确发展路径。晋升发展关系到辅导员的根本利益,为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辅导员职称、职务独立的晋升政策,科学建立完善统一的晋升体系和评聘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打通辅导员的职业晋升通道,明确辅导员发展路径和愿景,以最大程度满足辅导员的这一根本利益。这将会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激情与动力,从而有效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社会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认可和评价会以多种方式影响到辅导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职业权威认可的缺失以及错误片面的评价只会挫伤辅导员的积极性,迫使辅导员不断承受角色冲突,引发内心的挫折感,最终加剧职业倦怠。因此,加强社会层面对辅导员的支持和认可不可忽视。为此,一方面,在政策上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层面要建立和健全辅导员的选拔、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加强对辅导员从业资格与标准、职业文化与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建设,以进一步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对高校辅导员从国家层面给予职业权威认可,依据劳动法,把辅导员单列为一种职业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之中。另外还要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方式对辅导员工作及优秀事迹进行广泛社会宣传以进一步增强社会对辅导员职业和工作的认知、尊重、理解与认可,大力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与社会公信力。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可以进一步增强辅导员对职业的归属感,提高对辅导员职业价值的认同与自信,从而有效减轻职业倦怠。
新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要消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深化的过程。只有将辅导员自身干预与外部干预相结合,多措并举,内外相通,形成合力,才能让辅导员真正自觉做到敬业爱生、潜心育人,从而有效攻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