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招娣(江苏:滨海县天场镇中心小学)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潋滟。石孰有火?互击而闪灵光!”工作23年,作为农村的兼职科学教师,经历了多年的科学课程改革的洗礼,如今再来品味这句话多了些许感悟。从最初只让学生知道书本表面知识到现在要注重素质教育的内涵,从让学生自己看书或照本宣科,到今天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再联系生活实际,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继而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的成长其实也是课改的成果。这些年我们跟着教改的风,乘着素质教育的船,周围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科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应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科学教学中能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如何让探究活动充分自主化呢?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并敢于质疑、学习并乐于合作、敢于并学会辩论,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探究的质量,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的。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经常需要用到很多实验材料,而很多时候材料的选择同样也是激发学生质疑的来源。农村小学条件有限,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很难实现人人动手操作。为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在利用好现有仪器设备的同时,大力提倡师生低成本实验,学校经常组织师生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很多时候还要自制教具、学具。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学具探究科学中未知的奥妙,兴趣反而异常浓厚。
例如:用酒盒、牛奶盒、鞋盒等制作简易望远镜,帮助学生理解望远镜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用废旧的电热丝做电热切割器;利用废旧的注射器也可以做“大气压力”或“压缩空气有弹性实验”;用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带了电;悬线挂起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然后在衣服上摩擦几次,会发现两个气球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了同种电荷;饮料瓶灌满水,上口插上玻璃管,可以做“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反冲”“水的压力”等实验;在“紫甘蓝”水中分别加入白醋、柠檬水、糖水、苏打水、洗衣粉水会发现它们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告诉学生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当它遇到酸碱性不同的物质时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不同的颜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显紫色;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运用自己身边随处可见的简易材料做实验,会涌现出许许多多奇思妙想。在此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能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更能感受到无穷的创造潜能和魅力。
好奇心是人生每一次前行的原动力。尊重并理解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而好奇心的产生可以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身边一件简单玩具的启发,或偶尔不经意的猜测,都可以让学生产生好奇、产生疑问。而传统的科学实验课教学,往往单纯验证性的课比较多,这种教学方式常常是教师把实验目的、步骤、方法及注意点等在实验前已经详细而周密地交代清楚,有时害怕学生不会或者说不到点上,甚至是预先告诉学生结果,学生只需依“葫芦画瓢”,失去了探究性实验的“光华”。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效果,激励学生尽情地投入探索活动,为了使学生在不断地质疑、改进、获得答案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结合教材实际进行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五年级上册“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白这节课不只是让学生记住两个抽象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而引领学生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这两个概念的“诞生”的过程,才是重中之重。在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按照上节课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连接好电路,使灯泡亮起来,然后以“有没有物质可以来代替导线”为问题的切入点,让学生利用所提供了材料盒、铜片、铁片、铝片、盐水、木片、橡胶、塑料尺、橡皮等不同的材料,设计实验的方案,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疑问,大胆假设,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在活动中,学生很快发现:木片、橡胶、塑料尺、橡皮都不能导电,铝片、铜片、铁片能够导电。在交流反馈时,有一个小组长跳起来说:老师,为什么我们的木片也能使灯泡亮起来呢?我走过去一看,确实灯泡亮起来了。我让大家一起来观察能导电的木片和不能导电的木片有何区别,发现导电的那根木片曾不小心掉进水里了,因为没有其他木片所以他们组只能用湿的木片进行实验。经过比较,学生就知道了,干的木片绝缘,但湿的木片却是可以导电的。所谓导体和绝缘体都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情况下,绝缘体也具有导电的性能。这个小意外让我很惊喜,也像一道光激起学生的探究的热情,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再追问:你们觉得人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大部分学生觉得是绝缘体,教师再利用“验电球”来检验人体是不是导体,解释生活中的“触电”事件。课堂上有机融合了“安全用电”的思想教育,引导安全用电是对第一部分的理解和应用。可见,有时课堂上的一两个小意外会让教师拥有更神奇的教学资源。
“真理越辩越明”,没有激烈的讨论,就不会有科学真理的诞生。而讨论首先要积极参与并合作,如果我们不注意引导,就会发现好多所谓的小组合作,就是优等生做给其他人看,组长发言大家听,使得小组合作形式化,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没有参与就没有话语权,探究活动中,在强调协作重要性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优化活动的形式,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互相协作,先观察沙子和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再逐步设置疑问:水里可以无限溶解食盐吗?如何使水里溶解更多的食盐?100 毫升水里最多可以溶解多少食盐?找到使更多的盐溶解的方法。在实验操作之前,教师让小组讨论如何分配小组成员,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并且提出注意事项,教师再适时补充,然后进行实验。正是在小组学生共同的合作探究下,得出水里不可以无限溶解食盐,可以用搅拌、加热加速溶解,还有学生通过家里妈妈把冰糖块敲碎使冰糖更快溶解,想到把食盐研磨粉碎应该也可以加速其溶解。当然,在这节课上,还要提醒学生很多实验规范和细节,比如:100 毫升水的量取时滴管的使用,搅拌棒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等等。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也要学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整堂课的气氛和谐而快乐,效果显著。
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电路”单元《点亮小灯泡》一课时,我大胆地放开,不断地创造探究的条件,让学生独立探究,激励他们自己找“路”,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成功与失败的酸甜苦辣。课前用一个猜测——手电筒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手电筒内部结构进行猜测,引发学生对“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来开启对简单电路的学习之旅。我问:关于小灯泡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学生有的问:小灯泡是谁发明的?小灯泡外面的金属是什么做的?里面的灯丝是什么做的?外面的玻璃可以换成别的吗?等等。由于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先让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很重要,学生分组坐好,课上教师先提供一节干电池、两根两端有部分金属露出来的导线和一颗小电珠,要求试着自己接亮小电珠,并尝试画出示意图。这时,有个别组出现小电珠不亮的现象,我不忙于指导,而是激励学生反复探究尝试、小组讨论、再尝试,直至接亮为止。再比较各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以此让学生知道一个闭合电路的共同特点,即需要形成一个能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的闭合回路。然后,我听到有学生抱怨“想让小灯泡亮着就需要一直按着导线。可是一直按着的话手好酸”的时候,借机提出: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呢?学生讨论后有的提出要有一个开关才好呢!有的说导线的两端设计成像家里的插座那种才安全呢;有的说那电池的两端也要设计成有孔的样子,这样才能把导线插进去……教师借机出示电池盒和开关。最后,放手让学生用若干根导线、几只干电池、两个开关,把两颗小电珠同时接亮,还可以再放开……学生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增长了探究的能力。
没有评价的科学课,是不完整的。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做出激励性评价。方方面面的认可、赞扬,或鼓励的积极性评价,能让学生在正确看待自己的同时赏识自我、扬长避短,开启原创性的科学思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例如:在《观测风》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课前导入说:“风,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接着教师问:“每个季节都会有风,那夏天和冬天的风,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时有学生回答:“夏天的风清凉舒爽,冬天的风透彻心扉。”教师评价:“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用词准确,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善于感受的心灵。”之后教师大胆鼓励学生用他们学过的词语描述风的现象,并引入本课。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彩旗飘扬、树枝摆动等现象,学生感受到风的存在。教师又让学生动手制作小风旗,通过探究小风旗的飘扬方向和小风旗的飘扬程度来感受不同的风向、风速及其区别。学生在探究和研讨中发现:原来风吹来的方向就是风向,气象学家还对风速做了详细的等级区分。
小学科学的探究活动主要是以实验课为载体的,而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除了教师教授一些科学知识以外,更多的是让学生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实验学习活动。敢质疑、有讨论、有失败的课堂更真实、更精彩。同中求异的瞬间往往更能绽放出科学课的光芒。科学实验探究需要教师有计划、有耐心,才能将教学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形成科学素养,为提高科学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尽一份力。